查文庫>教案> 手指舞曲的教案與反思

手指舞曲的教案與反思

手指舞曲的教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初步理解abc結構。

  2.能根據樂曲曲式的變化進行動作創編及樂器表演。

  3.感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熟悉樂曲旋律,初步理解abc結構

  活動難點:

  能根據樂曲曲式的'變化進行動作創編及樂器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音響、圖片(小鳥、蝸牛、蛇),圖譜,樂器(碰鈴,打棒,鈴鼓)。

  活動過程:

  1.播放《草原狂想曲》幼兒自由舞蹈,匯入活動。

  2.教師:我們的小動物在忙著準備節目,我們一起去聽聽小動物們的演奏樂曲。聽一聽樂曲中都出現了那些聲音,分別是什麼樂器演奏的?

  教師播放樂曲,幼兒自由打拍子,傾聽樂曲。

  幼兒討論,講述自己聽到的樂器聲音。

  3.教師出示小動物圖片,幼兒匹配動物圖片和樂器,並講述原因。

  4.教師再次播放樂曲,幼兒感受每個小動物出場時分別做了幾次動作。

  5.教師出示圖譜,師幼一起感知樂曲。

  6.放樂曲,幼兒根據圖譜自由創編動作。

  幼兒根據樂曲的變化自由創編小動物動作,教師在此過程中分別找出三個動作很優美的幼兒。

  7.邀請三位幼兒上前表演,其他幼兒和教師一起打節拍。

  8.播放音樂,幼兒隨樂器進行表演。(互換角色,再次表演)

  9.再次播放樂曲,幼兒使用樂器表演。

  教師:小朋友都很棒,可以用這麼優美的動作進行表演,那麼我們的小朋友也可以使用樂器進行表演。

  幼兒拿樂器進行演奏。(互換角色,再次表演)

  10.教師總結:我們的小朋友都很棒,聖誕節就要到了,現在請我們的小朋友一起狂歡吧。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投放樂器在音樂區,讓幼兒大膽去創造、嘗試運用樂器進行打擊樂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運用故事貫串整節活動,引導幼兒大膽參與。幼兒能積極參與音樂遊戲,大膽嘗試,能根據樂曲曲式的變化進行動作創編及樂器表演。能突破重點、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