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圓的面積觀摩課教案
教材分析
1、《圓的面積》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節課,本節內容包括教材67-71頁例1、例2及69頁“做一做”。
2、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圓的周長以後進行教學的,為後面學習求陰影部分面積做了鋪墊。
學情分析
小學六年級學生在學習空間圖形方面,已經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並有了一定程度的計算能力,在學習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積澱,同時他們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抽象推理能力,他們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學習,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但是作為十來歲的學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是十分有限的,加上他們的個人表現慾望十分強烈,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因素的影響。因此 在教學時我憑藉課件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聯絡學生已有的知識點 設計教學環節確定教學方法, 確立教學重點、難點和目標 減少盲目性 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學生透過動手把圓等分成16等份和32等份,學會用轉化的思想找到圓的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在動腦動手中掌握知識。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透過觀察、操作、分析和討論,推匯出圓的面積公式。
2、能夠利用公式進行簡單的面積計算。
3、培養學生空間概念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從未知轉化已知過程,體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滲透轉化思想,初步瞭解極限思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難點: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