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學著講解員的樣子說說麋鹿的傳奇經歷。
2、過程與方法
(1)利用看圖片增強學生對麋鹿的感性認識。
(2)憑藉語言材料,讓學生體會多種說明方法的運用。
(3)透過讀與議,感悟麋鹿外形、習性的奇。
(4)指導學生自讀、合作學習,感悟麋鹿地傳奇經歷。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結合課文內容,學著解說員的樣子來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傳奇色彩。
3.透過課文的學習來體會我國對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蒐集麋鹿的相關資料
一、複習匯入
師: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第一自然段,瞭解到在江蘇大豐自然保護區裡生活著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想去看看他們嗎?
放幻燈片,師配樂朗誦第一段
二、通讀課文,大體感知麋鹿外形、習性、經歷的奇。
師:麋鹿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翻開書97頁,讓我們走進課文,去讀讀課文2-7自然段,輕聲、自由地讀
生初步感受麋鹿外形、習性、經歷的奇。
三、細讀第二段,在談話和品讀中體會麋鹿外形、習性的奇。
讓我們再來細細的讀讀課文,去體會。請大家默讀2-4自然段,邊讀邊劃出麋鹿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待會兒請你說說自己的想法
1、讀文後,生交流
a、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四不像。生說想法、品讀句子
師引讀(麋鹿是鹿的一種),它還成為姜子牙的坐騎,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b、麋鹿的角型是獨一無二的體形也叫小。生讀文、談想法
出示圖片,補充角型的資料。師生合作讀文
c、麋鹿的尾巴是冬季脫毛後變成棕灰色。
師指導朗讀生評價
d、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才發育完全。
指導朗讀指名讀師評
2、滲透說明方法地運用
師:作者就是這樣緊緊抓住這些特點,列出具體資料,再與其他鹿作比較來寫的,使麋鹿的奇特形象和習性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眼前了。
3、小結:方案A我們把2-4自然段連起來讀,再次感受麋鹿的奇!
方案B根據板書小結全文
三、自主、合作學習麋鹿的傳奇經歷。
師過渡:麋鹿外型奇特,就連他的生活習性也與眾不同,不僅如此,麋鹿的經歷也充滿了傳奇色彩。
1、麋鹿的經歷究竟奇在哪?讓我們自學課文5-7自然段,邊讀邊劃相關句子,也可以作簡單批註。
生自學文,師巡視。適時指導自學方法:我發現有幾個同學很會自學,他們邊讀邊劃語句,有感觸的地方還作了批註。
2、現在請同學們把自學成果拿到小組裡去交流交流。看看麋鹿究竟奇在哪?生交流師巡視
3、誰來當講解員給我們說說麋鹿的傳奇經歷。師評價
(中等:謝謝你精彩的講解,條理清晰,聲音響亮。
優秀:你的講解真有感染力,你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優秀的講解員。)
4、小結:麋鹿在中國出現又幾乎在本土絕跡,然後在歐洲繁殖。1986年8月,麋鹿結束了它顛沛流離的生活,終於回家了。來,我們拿起書,一起讀課文的最後一段。生齊讀第7自然段。
5、回扣前文,昇華感情。你看,這群精靈出現了(出示圖片、配樂)(師生齊讀):晨霧如薄紗般漂浮在黃海灘塗上,一群麋鹿悄無聲息的向水塘邊走去。不知從何處傳來人的腳步聲,警覺的麋鹿迅即蹦跳著遁入草叢
四、寫話練習
這是一群多麼自由自在的麋鹿啊!它們在黃海灘塗上幸福的生活著,對我們,對麋鹿來說,這幸福是多麼來之不易呀!同學們,在麋鹿歷史博物館裡有著一本厚厚的留言簿,許多慕名而來的中外遊客在瞭解了麋鹿這種奇特的精靈以及他的傳奇經歷後,都不禁要在留言簿上寫下自己的肺腑之言。你們想對麋鹿說些什麼呢?拿起你們的筆,想說什麼就寫下來吧!
生伴著音樂寫,師巡視、指導
五、總結全文。讓我們和麋鹿共同在美麗的地球家園快樂的生活吧!
六、板書
17麋鹿
外形
習性 奇
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