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建設方案> 班級建設方案

班級建設方案

班級建設方案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班級建設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班級建設方案1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班級文化是指依託並透過班級這個載體來反映和傳播文化的現象,班級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亞文化,是在社會主流文化、學校教育文化、教師文化的影響下,由班集體中全體成員自己創造出來的獨特的班級生活方式。

  如果把班級比作容器的話,那麼學生就像水,在不同的容器裡,會被塑造成不同的模樣。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構建富有個性的班級文化是本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班級文化的建設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物質文化———班級文化建設的載體

  班級物質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硬體”。它主要包括班級教室的設計、佈置以及班級的教育設施等。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班級環境衛生,要窗明几淨,地上沒有紙屑,創造一個整潔的學習環境。這需要全班同學長期的努力,要有文明的觀念、文明的行為,要持之以恆地與亂丟、亂吐、亂扔等行為作鬥爭。二是讓教室的牆壁“說話”。教室四周的牆壁均可利用,營造出整潔清新、充滿美感的濃厚的文化氛圍。總之,班級是學生的第二個“家”,良好的班級環境建設會對學生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浸潤和薰陶的教育功能。

  2、制度文化———班級文化建設的關鍵

  以規章制度、公約、紀律等為內容的班級制度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關鍵。作為班級文化中層面的制度文化開發的如何,直接關係到班級能否做到規章合理、紀律嚴明、管理科學。

  班級制度公開化:開學初,班主任應根據(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及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並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自己已有的班級管理經驗,組織學生討論、制定富有本班特色的班規。班規應包含班級成員應共同遵守的各項規定,例如:定期對調座位、衛生責任的劃分等等。

  班級管理民主化: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例如:值日班長、值周班委等,使班級成員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事情要負責,人人享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

  3.精神文化———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

  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全體成員的群體意識、輿論風氣、價值取向、審美觀念等精神風貌的反映,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良好的班級文化使人身居其中,處處感到集體的溫暖,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鼓勵、互相關懷,師生之間民主平等、愛生尊師,這種氛圍使人心情舒暢,產生一股令人振奮、催人向上的力量,這種凝聚力一旦形成,會產生強烈的吸引力,把師生團結起來,共同為班級的發展而努力。

  二、責任部門:德育處

  透過“個性班級文化”建設評比活動,促進班級文化建設:

  1、學年初,公佈(個性班級文化評比細則)

  2、第一學期期中,進行“個性班級文化”的“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交流、評比、展示;

  3、第二學期開學初,進行“個性班級文化”的“精神文化”的交流、評比、展示。

  4、第二學年初由班級文化建設成績突出的教師對全體班主任進行“班級文化建設專題培訓”。

  透過這樣的流程,使我們的“個性班級文化” 的建立工作成序列,制度化,內涵不斷更新。

  鯨園小學個性班級文化評比細則

  一、制度文化:

  1、班級願景:各班要依據各班實際情況,指定出富有特色個性的班名、班風、班訓、班歌等。

  2、剛柔相濟的班級管理制度。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結合新的(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制定相應的班級管理制度,制定學生自評互評細則,每週進行評比,學生相互教育督促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嚴格規範學生的言行,使之養成良好的言行習慣,

  二、物質文化:

  1、美的教室:整潔的地面環境,美觀的陳設佈置,個性化的園地專欄,圖文並茂的板報設計,使學生的心理上感到安全舒適,更起到陶冶性情、激發美感的作用。

  2、物品擺放:班級衛生工具、獎狀及需要張貼牆面的制度等要按學校規定的位置擺放、張貼。

  3、活力與生機:充分利用陽臺、窗臺等地設立生物角,讓教室整潔清新、充滿生機與美感。

  三、精神文化:

  1、以正確的班級輿論感染學生。營造一種既相互競爭又團結協作的班級氣氛,讓班集體內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信任,關係和諧,正氣上升,優秀的學生感到自豪,落後的學生奮起直追,每個人的創造性、積極性都得到讚揚和呵護,主體性得到充分發展。

  2、融洽的同學關係。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鼓勵、互相關懷。

  3、出色的日常表現。學生在禮儀、衛生、路隊等日常管理各方面表現成績優異。

  4、豐富的實踐活動。開展建設班級品牌、富有創新性的班隊活動。班級品牌,也就是班級特色,是班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每一位集體成員都參與其中,反映其共同的願望,呈現自己的風格。同時在樹品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師生的人文底蘊,實現班級管理的養育功能。

班級建設方案2

  校園文化建設之班級文化建設初中班級文化建設不僅要在物質上進行建設,也要在制度上、精神上進行提升,全方位地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氛圍,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一、以學生的喜好來裝扮教室,打造硬體環境,在物質建設做到以人為本,為他們提供溫馨之家在孩子的成長中,在學校學習和生活的時間佔到很大的一部分比例。因此,學校和教師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環境。作為班主任,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班級硬體環境。因此,在班級裡,學生和教師就好比在一個溫暖的家裡。在這個家中,教師要為學生帶來溫馨、快樂就必須要對其進行精心的佈置。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對班級的熱愛,讓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充滿樂趣。同時,科學的、高尚的班級文化還可以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提升,培養他們高尚的審美能力,還可以對他們的創新能力進行發掘和培育。此外,班級文化的建設還可以對學生進行班級榮譽感的培育,激發他們的團隊榮譽感,增強學生的班級向心力和凝聚力。教師在對班級硬體環境的打造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比如,在黑板、牆壁、窗臺等的佈置上,圖書的蒐集上,教師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運用自身的智慧去對這些環境進行打造。如:黑板是會說話的,在教師後面的黑板上,可以展示文字、圖片等。它們可以成為學生抒發自身心情的主要陣地。教師讓他們在那裡用文字和圖片書寫自己的心聲,讓他們在鍛鍊自身才能的過程中,敢於抒發,敢於寫,敢於畫。這樣就將學生的興趣進行激發,讓他們處於核心的地位。再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想法來對教師的其他角落進行佈置,教師給予及時的指導。又如:教師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圖書帶到教室,形成班級的流動圖書館。大家爭相傳閱、互相閱讀圖書,這就為學生開啟了更加廣闊的知識大門。這些物質文化的建設都會為班級文化建設增添靚麗的風景。

  二、在以人為本的制度文化的建設中體現初中教學的人性化在初中的教學中,由於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就必須將制度化和人性化巧妙地相結合。既要有制度的約束,也要有人性化的管理。這樣才能在初中的教學中做到以人為本。首先,教師要用制度來對學生進行激發。班級管理制度的以人為本就是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而不是強加給學生。比如在課堂紀律方面,教師就要做到制度上的規定,並對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教師可以對每週的紀律進行評定,達到要求的學生就每週加一次分,然後在一月之後進行獎勵。對於絕大部分學生他們都可以得到獎勵,因此就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相對於極少的學生來說,他們也會在這樣的制度中去改變自身的行為。這就是制度的激勵作用,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關懷,體現了以人為本。這樣的方法也可以運用到三操、作業禮儀等方面。其次,還要以靈活的制度來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直接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基礎、個性不同,因此教師就必須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因此,教師在進行制度的制定的過程中,就要充分地考慮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比如:教師在制定激勵政策時要對差一點的學生降低要求,在制定懲罰措施時要對錶現不是很好的學生多一些寬容。只有這樣才能激發暫時落後的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在班級的精神文明建設上做到以人為初中班級的精神文明建設具有豐富的形式。首先,要為班級營造出一種奮發向上的氛圍。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身喜愛的格言用於對班級文化建設中。讓學生從中選擇出大家最喜愛的格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的心聲為主,在這些內容的指引下,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對班級的格言進行理解並實踐。讓學生對學習、對班級都產生熱愛之情,利於學生的成長,也體現了以人為本。此外,教師可以定期組織班會活動、郊遊活動、文娛比賽等。這些活動要體現以人為本,就必須要遵循每個學生的表現欲,讓每個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都得到應有的鍛鍊,體現自身的價值,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教師要注重師生關係、學生之間的良好關係的建立。教師要關愛每個學生的成長,同時讓學生之間互幫互助,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教師的關懷和同學之間的友誼。這樣才會讓班級的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美麗。結束語在初中的班級文化建設中,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切實的貫徹和執行,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全面地提升他們的素質。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結合各方面的內容對班級文化建設的質量進行提升,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為教育質量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班級建設方案3

  毋庸置疑,學習永遠是我們學生的中心任務,大學生也不例外。而班級,作為我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要組織載體,其建設便有其舉足輕重的地位。良好的學風建設決定著整個班級的風氣,它可以使每位學生深受其益。但學風建設不當也可使許多學生深受其害。

  作為學校最基本的單位班級,其班風直接影響著學校的風氣。而班風中最直接最明顯的要數學風。班級學風即是一個班級在長期存在和發展中形成的學習風氣,它是體現一個班風氣好壞、群體素質好壞的重要特徵。在一個學風好的班級裡,絕大部分成員都能沉下心來,將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放在自己心中的主要位置,主動地去學習,就會形成一個以學習帶動其他各方面發展,而各方面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學習的良性迴圈。但是,在一個學風差的班級,情況就恰恰相反,在這樣的班級裡,多數學生平常最“牽掛”的不是學習,而是各種雜七雜八,於已、於社會均無太大意義和作用的東西。在這樣的班級,即使是一些學習好的同學,也常會由於周圍環境的干擾,想學卻學不進去,長期下去,成績肯定要不盡如人意,更有甚者,還可能被拉下水去,陷入泥潭,難以自拔。最終,整個班級也必將變成一盤散沙,也就不可能取得什麼大的成績。

  鑑於班級風氣對我們班集體及各成員的重大影響,我們應加大對班級學風的建設。我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高標準、嚴要求是班級學風建設的迫切需要

  自從進入大學後,我們站在了一個新的競爭起點,進入了一個新的比較體系。這既給班裡各項工作注入了強大的推動力,也讓班級感到了更為真切的,而且是連續不斷的壓力。要想立於不敗之地,並且把班級越做越強,我們必須在各個方面、各項工作中,定出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尤其是在學習上要高標準、嚴要求。要看到不足,要認真查詢存在的問題。目前在學風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有些同學在思想上還未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自己的行動上沒有體現出學的動力來,有的不遵守學校和班裡制度,上課遲到,作業不做,少數同學對自身要求不夠嚴格,出現了驕、懶等不良苗頭。作為學生最重要的是學習,大家稍微留心一下,自習室的使用情況便可以看出,在每學期的上半學期,上自習的人了了無幾,而到期終考試期間自習室卻天天爆滿。雖然曾經一度通行的“60分萬歲!”的歲月已經過去,但是能稱得上真正是來學習的人卻為數不多。

  這些問題雖然是個別的、區域性的,但是損害了我們班級學風的形象,也損害了自己的個人形象,與老師的期望有較大的距離,從高標準、嚴要求的角度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並徹底糾正。這是加強班裡學風建設促進個人發展的基本要求。

  每年年初,新生入校時,他們的那種強烈的求知慾,使得我們想起當初的自己,為什麼當初豪情壯志,而今如此沉迷。我們認為:(1)自制能力太差。總以為學習是為了考試;(2)受他人影響。我們發現一些原來很好的學生,為什麼成績會一落千丈,其主要原因是他所呆的環境不是學習的人呆的地方。假如一個宿舍6個人有5臺電腦的話,那麼,奇才就有可能在他們宿舍消逝,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認為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選出有能力的學習品行好的班級帶頭人。現在的大學生與往屆的大學生相差很大,也就是說現在由於擴招,使得大學生的素質一年不如一年。在班內形成一種積極上進,不甘落後的學習氣氛非常重要。要引導說服學生們,放下架子,虛心好學,不恥下問,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學習風氣。

  2、減少電腦的“存活”數量。電腦的產生,是人類的一件好事,可是我們電腦,真正用來學習的人會有多少呢?上網是為了做什麼?有時候有的學生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無聊至極了怎麼辦?就上網玩遊戲,什麼“決戰”、“天堂”、“奇蹟”…亂七八糟一大堆遊戲。其玩法就是用滑鼠點中一個所謂“怪物”的動畫,用所謂的什麼劍砍它,死了,再砍,重複了再重複,很無聊。在這一些人中,不少人是很聰明的學生,他們之所以自暴自棄,是對學習深惡痛絕,發現電腦是他的終自伴侶,對於這種人,要施行強制手段,“封電腦”!

  3、經常舉行一些學科競賽。學科競賽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靈感及興趣,可以彌補對某些知識的一知半解。

  二、要讓每一位班級成員樹立遠大的理想,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尤其是確立在上大學期間以學習為中心這個目標。

  只有這樣,我們才不至於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無所事事、手忙腳亂;不至於走入歧途,浪費過多的時間、精力、金錢於電腦遊戲、網上聊天;才不至於上課不聽講,光想睡覺,作業不做,老想複製別人的,考試不準備,光想作弊等現象的發生。因此,讓每位班級成員確立以學習為中心的目標,應放在班級學風建設的重要位置。

  三、加強個人學習,幫助成績差的同學一塊學習。

  加強個人學習,幫助成績差的同學一塊學習,是搞好班級學風建設的根本措施。要善於擠時間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愛因斯坦曾說過:“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學習一定要肯於吃苦、勤于思考、學以致用。透過堅持不懈的學習,提高素質,提高水平,提高境界,推動班裡各項工作上的水平。

  “1+1”學習幫扶模式一直為我們班所採用,由班級成績較好同學幫助成績相對較差同學,使其成績能達到學校的基本要求,甚至更好的成績,增加將來就業的籌碼。因此在以後的學風建設中將一如既往的沿用著這一模式。

  四、班級要團結,班級成員要加強交流,互幫互助。

  在我們的班級遇到挑戰和困難時,我們一定要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戰勝困難,取得勝利,這樣,我們的班級才會變得越來越強大,否則就如一盤散沙,我們的班級便會變得不堪一擊。平時,同學之間一定要加強相互交流。有了矛盾要及時化解,同學之間才不至於形成隔閡。有了困難,大家一定要互幫互助。學習上有困難,我們可以採取“一幫一”措施;生活上有困難,我們要多談心,眾人伸手幫扶一把,這樣,即使我們有再多的困難,也是可以戰勝的。

  現在,學校正處於向高水平特色大學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時代賦予了大學生更加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事業的大發展對大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驗。能否適應新要求,經受新考驗,關係到學校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關係到學校前途和未來,因此,高標準、嚴要求,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總而言之,良好的班風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前提和基礎。因為學校的教育管理活動都是透過班集體這一基本組織形式實施的。所以,只有存在於班集體之內的廣大學生樹立起勤奮學習、團結進步、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風,學校的學風建設才能上水平,那就讓我們大家一起關注班級學風建設吧。

班級建設方案4

  一、背景

  如果把班級比作容器的話,那麼學生就像水,在不同的容器裡,會被塑造成不同的模樣。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構建富有個性的班級文化是本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班級文化自覺或不自覺地透過一定的形式融會到班級集體同學的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中,形成一種良好的自覺的行為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行為。一直以來我校秉承著區裡小班化建設的精神,版班級文化建設作為其中一項主要內容,來營造濃厚的班級人文氣氛,努力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既能體現時代精神的,又能育新人的班級文化體系,建設富有特色的和諧班級。

  二、總體目標

  班級文化建設的目標是讓班集體成為具有鮮明文化特色、濃郁文化氛圍、優秀文化精神的文化組織。以優秀的班級文化凝聚人心、規範言行、引導成長、促進發展。讓班級充滿青春活力,充滿人情味,充滿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文化氛圍,讓班級成為每一個學生溫暖的家是我們班一個努力方向。

  三、班級文化建設基本條件

  1、班級整體面貌好。比如大課間的廣播操的集隊、進場、做操、退場的精神面貌。學生平時上課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2、班級日常管理較好。班級每個小朋友都能自己約束自己,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衛生整潔,無人亂丟垃圾;桌椅、講臺、牆壁無亂畫跡象。

  3、班級有讀書角和一定量的書刊,學生讀書氣氛濃;

  4、班級文化主題鮮明有特色,受大多數學生喜歡,可持續發展。

  四、基本原則

  室內佈置應本著清新、簡潔、明快、教育性強的原則進行,學生課餘文化活動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據學校實際,結合時代特點和形勢需要,發揮班級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使學生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整體素質。創新班級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豐富班級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在傳統中挖掘新意,使班級文化融合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體現出集體個性,為班集體注入生機和活力,避免形式主義,避免應付了事。

  五、班級建設工作歷程以及未來設想

  (一)準備與設想

  1、選擇班級文化特色

  新生入學後,要根據班內學生的特長、興趣、愛好、經歷,班主任的優勢等,師生討論,確定本班文化特色。本班這些學生剛剛從學前班升入一年級,在行為習慣方面的約束力還不強。而且有少數學生在行為習慣方面是一片空白。第一學期中最大的任務是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方面的養成教育,從平時的點點滴滴做起,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班級中少數學生的行為習慣較差,需要及時糾正,使其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

  2、制定班級文化建設目標

  圍繞班級文化特色,師生共同制定一個目標作為指導日後開展各項活動的依據,使班級文化建設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漸進地進行。由於我們的學生構成是城市和外來務工子女各半,“多動、懶散、自私”的特徵明顯,於是,“提升和完善學生的風度氣質”作為班級文化建設的特色,制定了這樣的活動目標:始終把“學會學習,學會做人”作為班級活動的主線,著重培養了學生尊重人、關心人、與人為伴、和睦共處的優秀品質,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充分醞釀,精心設計團體活動。

  透過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從中不斷顯現特定的文化價值,使班級成員在參與活動中受到陶冶和薰染,才能促使其在認識、情感和行動上逐漸趨同於班級文化的預定文化價值,從而達到形成穩定的團體文化的目標。因此在設計班級文化團體活動時要注意全員性和活潑性,即全體同學都樂於參加,勤於參加。既提高了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有利地推動了班級品質的形成。

  (二)實施細則

  1、靜態文化建設。

  幽雅的班級環境有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擺放,牆面的佈置,黑板的利用等,實際上就是一種靜態文化。學生觸景生情,因美生愛,提高班級凝聚力。建設健康高雅的班級文化,可以增強學生對班級生活的興趣,從而熱愛生活、熱愛文化學習,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風。

  主要措施:

  ①佈置好教室衛生角。要求:用具歸類擺放,整齊,垃圾分類存放,貼環保標語。

  ②用好“班務公開欄”,主要用於張貼學生守則、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及班內各項工作安排表等內容。

  ③清理學生課桌,儘量做到統一、整齊、整潔。

  ④在課桌指定位置貼上“自我激勵卡”,內容包括:姓名,愛好,理想,喜歡的名言,班主任寄語。

  ⑤教室門口設計好本班展示牌。要能夠體現班級特色、個性。由學生設計班名、班訓、班風,定期徵集作文、美術、書法作品,在班上展示。

  ⑥後牆設計黑板。板報作為班級內部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學生既得到知識的薰陶,又培養實踐能力。板報的內容要富有新意,定期更換,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形式上力求簡潔、明快、富有時代感,並注意與學科及生活相結合。板報下面懸掛具有本班特色的好習慣存摺。

  ⑦教室後黑板的左邊可以貼些學生的自創“名言”,理想宣示,或貼些鼓勵性或關切性話語等,力求內容豐富,風格活潑,展示個性,定期更換。

  ⑧教室後黑板的右邊牆壁可貼學生的書法和美術作品,鼓勵學生,也能增添班級文化氣息。

  ⑨在班級後面設立“讀書角”,放置一些小學生讀物和報紙、雜誌等。來源可以自訂、班訂、教師提供、學生捐獻等方式。

  ⑩教室的東面牆設定心願牆、快樂的成長欄目。

  2、動態文化建設

  與靜態文化相對應,動態文化是指緊緊圍繞教育教學工作而適時開展的各項主題活動。措施主要有:

  ① 課堂文化是班級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首先必須讓學生熱愛文化學習,經常參與文化活動。

  ②上好每週的班會課。完成學校的要求,然後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安排班會主題。如:“我的人生設計”、“文明與素質”、“勤學與巧學”、“我讚賞,我希望”、“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讓友誼之樹茁壯成長”等。

  ③上好“校本科”,養成讀書習慣,學會與他人交流,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能力。

  ④分組學習,互相促進,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⑤每週利用一節自習課搞好兩個活動,可以這樣設計:單週是“炫出自我”才藝展示活動;雙週是“讀書會”活動。

  ⑥鼓勵學生多參加體育、文藝、美術等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活躍班級氛圍,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⑦編輯班級學生優秀作品集,爭取一學期一本。

  (三)操作說明

  ①讓學生自己動手。各班學生自己參與設計與佈置,如黑板報的主題誕生於班級學生集體的智慧;板報的題材來自於學生關心的話題。參與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如與班級小崗位結合進行包崗到位的,將學生自由組合形成幾組進行輪換。

  ②讓學生自己講解。讓每一個設計都會說話,讓學生懂得所說之話的含義,引導學生自主介紹。隨後,我們將進一步明確講解的要求,如明確欄目內容所包含的內容、作用;能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概括介紹;知道作品來歷與作者意圖;透過介紹,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增進對集體的熱愛與同學的友愛。

  ③讓學生自己評比。一個優秀的班集體,離不開良好班級文化氛圍的薰陶。班級在佈置過程中組織本班學生進行評比,鼓勵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班級工作中。我們還將組織各班參觀交流,研討借鑑各班的經驗。使班級管理和活動始終沿著既定的方向前進,持之以恆,就會強化管理效果,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形成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七、預期達到的效果

  俗話說:“環境造就人。”一個班級的文化環境對於學生的薰陶是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實踐證明,生動、活潑富有人文氣息的班級文化氛圍能使師生心情愉快;能激勵學生不斷進取,主動、健康地成長。加強“立體化”班級文化建設,把教育思想滲透於整個文化環境,充分發揮班級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學生在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中健康成長。

  新課程“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構建適合課程改革的個性化的班級文化。相信在新課程時代的班級管理中,構建個性化的班級文化,集體本身一定可以成為一種最有效的德育課程資源,讓集體的能量溫馨地輻射每一個個體,最終走上“教是為了不教”的良性迴圈。

班級建設方案5

  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的環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構成班級文化的主要內容。優秀的班級文化是班集體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健康的班級文化具有一種內在的凝聚力。

  為營造更加和諧融洽、積極向上,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氛圍,最佳化育人環境,促進班級管理,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培養其動手能力與審美能力,現決定在全校範圍內開展“迎國慶”班級文化建設評比活動。具體事宜如下:

  一、以教室環境佈置為載體,營造積極向上、高雅優美的班級文化氛圍,倡導個性化、特色化的班級文化。

  二、基本要求:

  1、教室及環境區衛生達標,窗明几淨,桌椅及衛生工具擺放整齊,天花板、牆壁無蜘蛛網、痰跡和廢舊張貼,電扇、燈管等無積塵。

  2、張帖物整體佈局合理、有序美觀,前黑板正上方統一張貼國旗和標語(舊、損的到政教處更換),不得另貼其他內容;通知、學習材料等要在張貼欄張貼。

  3、班訓代表一個班級的奮鬥目標或共同追求,最能體現班級特色與形象,要求言簡意賅,催人奮進,統一張貼於後黑板上方,可自行設計、製作,力求美觀醒目。

  4、後黑板為主題宣傳板報欄,要求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服務學習,弘揚正氣,及時更換。

  5、隊角佈置須符合規範,欄目裡包括《班幹部職責》、《隊員十知道》以及隊名、隊標、隊口號等。(其他還可以是德育類的“英雄角”、“先鋒角”等。主要展示、宣傳革命領袖的教導;革命先烈的故事;戰鬥英雄、勞動模範的事蹟;青少年英雄人物的圖片等,引導隊員從小學英雄,長大當先鋒,走正確的人生道路。智育類的“知識角”、“科技角”、“圖書角”等。供參考)

  6、雛鷹爭章欄佈置能凸顯班級特色,要求佈局合理,有創意。(有的中隊以“海底總動員”為主題,在雛鷹爭章欄的周圍佈置了許多可愛的海底小動物,為雛鷹爭章欄帶去了一股活潑可愛的海洋氣息;有的中隊在雛鷹爭章欄上描繪了自己喜愛的卡通形象,佈局合理,趣味盎然。供參考)

  三、教室整體佈置方案要由學生自主設計,充分體現集體的智慧與協作精神,強調全員參與,強調參與過程的教育功能。

  四、教室佈置要體現班級特色,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倡導個性化設計,鼓勵創新。

  如在班內闢有綠化角,閱讀角等特色天地,或依據本班實際,制定出本班特色制度(如班級公約等)的班級,可酌情加分。個性化設計必須整體協調美觀,有文化品味,不得破壞牆壁,不得亂張貼。

  五、佈置時間。

  從9月24日至9月29日,9月30日為檢查評比時間。國慶放假後進行評獎。

  六、評委安排。

  低段

  中段

  高段

  七、按評委老師評定結果,由高分至低分排列,各年段分別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頒發獎狀。

  希望各班認真做好本次活動的落實工作,並以此為契機,搞好班級文化建設,形成更加優良的班風,使班級管理再上新臺階。

  附:班級佈置評分標準:(10分制)

  1、整體(3分):指整體印象,包括佈局合理,色彩諧調、乾淨、整潔、美觀,圖章清晰。

  2、規範(3分):隊角、雛鷹爭章欄、班訓、張貼欄、黑板報等齊全規範。

  3、美觀(2分):指佈置完之後視覺效果程度。

  4、特色(2分):指是否體現班級的特色與個性化設計。

班級建設方案6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為具體目標,突出“以人為本、環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理念,建立優良的人文環境,使班級成為師生身心愉悅、情感陶冶的成長樂園。不斷豐富班級文化內涵,為班集體注入生機和活力,使班級充滿青春活力,具有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文化氛圍,建設富有新鄉一中初中部特色的和諧班級,使班級文化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

  二、實施原則

  創新班級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豐富班級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在傳統中挖掘新意,使班級文化融合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體現出集體個性,為班集體注入生機和活力,避免形式主義,避免應付了事。

  三、班級文化建設內容

  (一)優雅的物質文化環境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前提

  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交際的主要場所,是老師授業、育人的陣地,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地方。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與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後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它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陶治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感情,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同時還可以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環境佈置,具體方法如下:

  1,充分、規範使用文化牆

  各班安排專人負責文化牆,並及時更新。時事政治欄中應把國家發生的與學生有正面影響的相關大事,歷史上的今天,以及我校校內、班級內的新聞等予以展示。星光燦爛欄目應張貼出各科學生完成較好或進步較大的作業、美術作品等,或張貼班級參加活動的圖片。小組建設板塊應要充分利用彩印機等裝置,把優勝小組照片等予以展示。課改之風板塊應及時張貼每週所印的《課改之風》。

  2,教室內佈置應清新、美觀、富有人文氣息

  (1)規範書架的使用。書架上圖書按照標準擺放整齊,每人的書架旁邊貼出自己姓名和自己的格言,

  (2)堅持值日班長的“每日一言”。

  (3)規範桌凳和衛生工具擺放、條幅懸掛。

  (4)建立班級圖書角,努力擴大班級藏書量,圖書在書架上擺放,專人負責借還書。

  (5)心語牆,在班級內牆留出固定地方把學生的所想,所感張貼出來。

  (6)班級之星展示欄。把班級學習之星、紀律之星、助人為樂之星、進步之星、閱讀之星、衛生之星等在教室內牆設計出專門地方加以展示。

  教室雖小,可它處處有寶,關鍵還要看我們如何利用。如果我們能使班級的各種物化的東西都體現班級的個性,都給學生一種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發奮向上的感覺,那麼,班級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風範的老師一樣,起著無聲勝有聲的教育作用。

  (二)打造嚴格的班級制度文化環境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保障

  在班級集體中,我們把那些以規章制度、公約、紀律等為內容的,班級全體成員共同認可並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以及監督機制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形態稱為班級制度文化。班級制度文化的建設,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評定品格行為的內在尺度,而且使每個學生時時都在一定的準則規範下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著符合班級群體利益,符合教育培養目標的方向發展。

  1、要建立一個好的班規

  無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班風的形成離不開教育,同樣也離不開嚴格的管理,新鄉一中的驕人成績離不開我校的“嚴文化”。各班讓學生自己參照《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以及學校的校規等規章制度,並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經過大家的討論之後,制定和實施學習、紀律、衛生、班風四大標準,最後制定各班的《班級公約》,並輔之以品德考核暨紀律量化標準,對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評價規範化、具體化和制度化。這樣產生的班級公約,由於符合他們自己的心理需求,條文不多,內容簡明具體,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學生也樂於執行和遵守。

  2、嚴格實施值日、值周班長制度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當一天的班長,這樣的班長叫“值日班長”。從每天早晨的每日贈言到晚上的班級積分記錄的填寫,班級每天的事務都由值日班長負責。透過新型班級管理體制,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新型育人觀,它能使每個學生都進入管理和被管理者的雙重角色,人人都參與管理,讓學生成為班集體的主人,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進取精神和工作熱情,形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義務感和集體觀念,從而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求得發展。

  3、落實班務責任制,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三)創設進取的精神文化環境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靈魂

  班級的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主要是指班級成員認同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道德標準、行為方式等等,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深層次要求。初中部在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特別注重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如何做人,以及培養學生的積極創新的精神。

  1、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班主任應掌握本班成員帶有共性和主要習慣、性格、能力、覺悟等特徵,建立學生的個人檔案,並有針對性地提出管理要求和班風建設的主要方向(如班級的班規、班訓),使班級精神體現全班成員的共識;其次,要有強有力的班幹部隊伍,使他們在各種制度執行的過程中能起先鋒和表率作用。

  人是因為有了共同的奮鬥目標才走到一起,並組成一個集體的。一旦班級精神確立、深入人心,班內每個成員都能有較高的自律要求、自我教育要求和自我控制能力,大傢俱有共同的目標、情感、意志,那麼班集體建設的目標也就基本達到了。

  2、建立具有“家庭式親情”的新型班級

  只有當教室裡充滿家庭式親情關係時,學習才會真正發生;讓愛和尊重成為師生關係的主旋律,真正讓學生把老師當作朋友,讓濃濃的親情充盈在老師和學生中;用家庭式的親情關係創設一個安全民主、和諧積極的學習生活氛圍。

  每個班級應落實“集體過生日”制度。有“愛”才有家,建立班級生日榜,全班同學給一個同學過生日,依據班級情況給學生一個不一樣的生日禮物。

  四、落實辦法

  1、成立班級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鮑戰猛老師,初一年級:鮑戰猛老師,初二年級:趙慧老師,初三年級:郭永峰老師。負責各個年級班級文化建設的開展。

  2、成立學生班級文化建設團隊。

  在班級開展責任認領活動,讓每個同學都能為班級的管理分擔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負責擺桌子、裝飾文化牆、監督書架等,全班六十多名同學根據各人能力不同分別認領不同的責任。這樣不但能鍛鍊他們的自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

  3,成立監督委員會,定時檢查並進行評比

  各班班主任任命比較積極且對班級文化建設有思路的一名學生作為班級文化建設主管,三個年級同學構成委員會成員,在各年級負責班級文化建設的老師領導下,制定考核標準並定期對各班班級文化建設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予以公佈,作為月文明班級考核依據之一。

  時間倉促,未盡事宜將會繼續補充,也懇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班級建設方案7

  一、指導思想

  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搞好班級文化建設,對於營造良好的學習成才環境,促進學生的身心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和現有的班風、學風,充分發揮每個學生在班級文化建設的主體地位,讓每位學生參與班級文化建設的各項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鍛鍊,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提高。讓班級充滿青春活力,充滿人情味,充滿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文化氛圍,讓班級成為每一個學生溫暖的家。

  二、建設目標

  透過班級文化建設系列活動,樹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透過建立班級規章制度,加強學生幹部隊伍建設,培養學生“勤奮求學問,認真學做人”。透過富有班級特色的文化,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濃濃的育人氛圍。

  三、班級文化陣地建設

  (一)室外佈置

  1、文化角:文化角分為“小小書法家”和“藝術天地”。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我把“文化角”作為展示他們才能的一個小舞臺。“小小書法家”展示學生的書法等作品,“藝術天地”展示學生的美術、科技等作品,每月更換,避免文化角一期來都是一個內容的弊病。

  2、生活風采:班級22名學生的生活照片展示,讓每位學生綻放自我、張揚個性、成長自我;讓每位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學習之外的另一面。

  3、看誰飛的更高:班級每位學生手偶記一張小一寸的照片按學生學號排列起來,根據班上的每個同學從文明禮儀、學習習慣、出勤情況、行為規範、衛生值勤、作業、課堂紀律、課堂表現、獎懲等方面每天進行展評比量化分,在表現好的學生上面貼上一隻小鷹,最後看誰飛得更高。

  4、班徽的展示:在裝飾牆上選一塊固定的地方來進行班徽的展示。

  (二)室內佈置:

  1、圖書角:取名為“益智角”。為了有效地抓好課外閱讀,激發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效果。引導和鼓勵每一個學生把自己最喜愛看的書和報紙拿出來與他人交流,資源共享,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又是對他們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的有效突進。班級圖書管理員活動,評選圖書角的熱心讀者;每學期舉辦一次好書推薦會;舉行介紹好書的比賽。這些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讀書積極性,使圖書角發揮其應該有的文化源的作用。

  2、衛生角:在教室設立衛生角,讓學生隨時記得愛護衛生,整理班級內務。

  3、盆景裝飾:班級學生自願捐獻盆景,裝飾在教室木櫃上,美化教室環境,淨化空氣,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團隊意識和健康的生活觀。

  4、節約提醒:在教室開關旁邊用吹塑紙剪一些小花重疊裝飾(呈現立體感),隨時提醒學生要節約用電。

班級建設方案8

  為了促進校園和班級文化建設,學校校園網本學期正式開設“班級通訊”欄目,以作為各班實現對外宣傳,展現班級風采,構建班級文化,促進班級之間交流與溝通的平臺。“班級通訊”欄目開通以來,受到了學校領導、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和好評,為進一步加強欄目建設,學校決定開展“班級通訊”建設和評比活動,通知如下:

  一、班級通訊員的遴選

  1、各班於3月17日(下週二)中午之前向學校團委辦公室上報1名班級通訊員,要求該同學工作認真負責,有從事新聞報道的興趣和愛好。

  2、學校德育處、團委將對班級通訊員進行必要的寫作指導和培訓,並制發“溫二十中學生記者證”。

  二、班級通訊的題材和內容

  班級通訊作為班級類新聞報道,以班級為範圍,可以採集報道以下題材和內容:

  1、班級最新舉辦的各類活動(包括主題班會、實踐活動、各類比賽等)

  2、同學取得的榮譽和成果

  3、班級好人好事

  4、自己喜歡的老師

  5、同學們最近流行熱衷的話題

  6、班級介紹和展示

  班級通訊是以向大眾展現班級風采和形象為目的,內容題材應健康向上,賦予積極意義,同時又要注重新聞的時效性、新穎。

  三、班級通訊的釋出

  各班的通訊,可採用兩種方式投稿:①文字稿可直接投送到一樓團委“班級通訊”郵箱;②可傳送電子稿至z(為了便於釋出,建議以電子稿傳送為佳)。

  班級通訊經稽核後將在校園網“班級通訊”欄目釋出,有價值和一定校內影響的通訊將晉級釋出在校園網“校園新聞”欄目(評比時可摺合成3篇班級通訊)。

  四、班級通訊的評比和獎勵

  各學期末,學校將對一個學期以來,各班釋出的班級通訊,以數和質相結合的原則,開展評比活動,實行獎勵措施:

  1、學校每學期末將在各年級段開展班級通訊評比,將結果摺合成相應的分數記入班級最終千分制考核,並評選每年級段2—3個優秀通訊班級。

  2、學校每學期末將根據班級通訊員(或非通訊員同學)釋出的班級通訊情況,評選出校“八優小記者”,並予以獎勵。

  3、為鼓勵班級通訊員積極工作,班級通訊員將享有學校提供的一定的優先權利。

班級建設方案9

  一、建設目標:

  彰顯二(2)班個性的文化特色班級,創設二(2)班學生素質展示的平臺,讓二(2)班每個孩子在陽光向日葵書香裡卓越成長。

  二、班級佈置的思路:

  1、班牌內容:小荷中隊

  班級個性命名:小荷中隊

  班級口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班級介紹:這是一個團結奮進的班級體,一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一個生機盎然的樂園,一片純真聖潔的心靈土壤。走進二年級2班,迎接您的是34張活潑可愛的小臉蛋, 這一張張如陽光般燦爛的笑臉上,寫滿了我們的天真、稚氣,也寫滿了我們的樂觀、開朗。我們彼此關心,互相學習;我們團結友愛、共同進步;我們自我管理,互相幫助。在老師的教導下,我們在讀書中汲取快樂,在快樂中逐漸成長!

  班訓:沐浴書香,快樂分享,幸福成長

  2、主題文化板塊設計思路:

  1、學生讀書展示版塊內容:美詞妙句摘抄、快樂讀書剪輯(班級讀書的照片)、好書共同分享

  2、學生風貌展示版塊內容:校園生活剪影(課間活動照片)、班級集體故事(文稿加圖片);學生獲獎展示

  3、學生素質展示版塊內容:學生美術書法作品展示、優秀作文展示;

  4、評比欄:“優秀之星”評比

  評比細則:多元評價(本人、老師、同學、家長共同參與)

  操作方式:每週總結星卡榜上每個同學的紅旗數量,根據紅旗數量評分,多少面紅旗就多少分,每週都評出“優秀之星”。

班級建設方案10

  一、指導思想

  "蓬生府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良好的班級文化對班級建設和學生個性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為此,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建立班級文化的重要價值,並利用各種有效資源,進行班級文化建設,做到潤物無聲。

  為了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班級的文化建設中,本著“發現學生才幹,發掘學生潛能”這一理念,圍繞“弘揚孔子教育思想,打造儒雅校園文化”這一主題,德育處、科研處、大隊部特聯合制定此班級文化建設方案,以推動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更好地進步與發展。

  二、工作目標

  發現學生才幹,發掘學生潛能,打造孩子們喜歡的教室文化。

  三、組織機構

  (一)領導小組

  組 長:XXX

  副組長:XXX

  組 員:XXX、XXX

  2、工作小組

  組 長:XXX、XXX

  組 員:XXX、XXX

  3、班主任交流沙龍活動策劃與組織:XXX

  四、活動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班級建設佈置時間

  20xx年11月4日——11月18日

  第二階段:參觀學習 11月21日

  第三階段:班主任交流沙龍活動 11月23日

  五、活動安排與內容

  (一)建立內容

  1.建立隊角:制定富有特色的隊名、中隊口號,努力營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長氣息的少先隊文化氛圍。利用教室後方其中一塊公告欄佈置中隊隊角,將少先隊活動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培養中隊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2.設計隊徽,彰顯中隊活力。讓少先隊員圍繞本中隊特色設計隊徽。

  3.利用好黑板報及學生作品欄,張揚學生個性,展現學生創意。

  4.充分利用班級前方公告欄,建立健全的班級制度,包括課程表、作息時間表、班級公約、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約束學生的言行。

  5.讓教室的每一面牆、每一個角落都會“說話”, 讓學生積極參與班級佈置中,並定期更換,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創造力,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環境。

  6.做好教室每日保潔工作,做到地面無紙屑,牆面無腳印,檯面無灰塵,暗角無垃圾,桌椅保持整齊。

  7.建設特色走廊閱讀書吧,落實圖書借閱制度,並形成表冊,有學生專職專管,圖書無破損、無丟失,讓走廊書吧時刻保持整齊。

  8.各班可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形成自己的班級特色。

  xxx小學德育處、科研處、大隊部

班級建設方案11

  一、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在班級集體中,我們把那些以規章制度、公約、紀律等為內容的,稱為班級制度文化。期初透過全班商量後,制定了“班級公約”。從而使每個學生時時都在一定的準則規範下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從而養成好習慣。

  具體“班級公約”內容:

  1、嚴格遵守《小學生守則》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積極動腦,踴躍發言。

  3、作業符合規範,字跡端正,提高質量,及時完成。

  4、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力爭為校爭光、為班添彩。

  5、樂於助人,獻出你我的一份愛心。

  6、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勇於創新。

  7、熱愛勞動,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做“小皇帝”

  8、關心班級,做老師小幫手。

  9、班幹部應以身作則,做同學的好榜樣。

  二、班級物質文化建設

  班級物質文化建設主要是指教室環境建設,主要是從幾方面來設計: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級口號,班風,班訓,培養學生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2、發揮每個同學的特長為他們提供展示的舞臺,定期更換部分板報的內容。

  3、建立綠化角 發動學生積極捐獻花卉。

  4、建立班級圖書角努力擴大班級藏書量,調動每個學生的讀書積極性。

  5、班級還建立讀書名言以及詩情語韻誦經典的板塊。具體內容及作用:

  班級名字;啟航中隊

  班級口號;勤讀巧學,奮發向上

  班級目標;挑戰自我,超越夢想,團結樂助 、共創佳績。

  文明銀行儲蓄登記表;讓學生對照自己那些方面有進步,哪些方面需要努力認清目標做好自我

  榮譽殿堂 ;主要用來表揚學生取得的一些成績以及班級取得的一些榮譽,以此來激勵學生更大的進步,共創佳績。

  公告欄處;張貼班級課程表,作息時間表以及課外興趣小組一覽表。在教室最角落的地方有衛生輪值表

  在學習園地上;把它分為若干班塊主要用來張貼學生的優秀作品如;書法,習作。美術,手抄報等,讓學生有自己的成就感。這些內容每月換一次。讓其他的學生都自己展示的機會

  三、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開展班隊活動,深化班級文化內涵。班隊活動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沒有活動,沒有參與,班集體就沒有生命力。班隊活動對增強班級活力、凝聚力,深化班級文化內涵是有相當大的益處。和同年段舉行朗讀比賽,不管是輸或贏都是好事;有說有唱的班隊會,可以放鬆身心,培養個性,展現自我,也能給一些平時學習上表現機會少的同學一個舞臺。如:感恩節,開展小品比賽,教師節引導隊員開展尊敬師長的活動,同時還可結合國內外時事、重大事件開展相關 “抗震減災”一日捐的活動等,這無不陶冶了學生稚嫩的心靈,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覺悟,內化了學生的素質,深化了班級文化內涵。

  總之,班級文化建設是一門潛在的課程,它有著無形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就得做個有心人,搞好班級的文化建設,細水長流,潤物無聲,使學生在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的薰陶下健康成長。

班級建設方案12

  一、指導思想

  具有班級特色、書香氛圍濃厚、環境優美整潔、富有激勵性,關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長、長遠發展。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級口號、班風、班訓等,努力營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長氣息的班級文化氛圍。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2、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創造力,積極參與班級佈置並定期更換,讓每一堵牆都“說話 ” ,形成班級良好的物質文化環境。

  3、建立健全的班級制度,包括班級公約、獎懲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約束學生的言行。

  4、建立班級崗位責任制,實行崗位輪換制度,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鼓勵學生髮揮主人翁精神。

  5、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

  6、建立班級圖書角,努力擴大班級藏書量,調動每一位學生的讀書積極性,鼓勵學生製作讀書卡片,寫好讀後感,讓全體學生“感激書籍,享受閱讀”。

  二 、 具體內容:

  班級名字 : 陽光

  班風: 靜、竟、淨

  班級形象 :

  面必淨,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

  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

  氣象勿傲、勿暴、勿急,

  顏色宜靜、宜莊、宜和。

  班級公約 :

  學風嚴謹 奮勇拼搏

  優雅大方 文明守信

  心胸寬廣 表裡如一

  尊師愛友 團結互助

  自立自強 知恩圖報

  靜淨敬競 永不言棄

  班級口號 : 我奮發、我向上、我勤學、我善思

  班風 :主動認真、團結向上

  班訓 :勤學立志、感恩報國

  班級格言:集體促我進步,合作促我成長

  班歌 :《感激在心》

  三、 形式內容:

  公告欄:課程表、作息制度,班委、隊委員,安全委員會、家長委員會,衛生監督崗,臨時通知等。

  班:班級整體面貌,班級口號、 班級形象 ,班級公約。

  雛鷹爭章:孩子們在學習生活各個方面(勞動、聽講、作業、發言、紀律、單元測試等等)取得的一些成績和進步。

  榮譽榜: 孩子在課外取得的一些成績,展示出來給大家,營造一個競爭的氛圍。

  讀書驛站:孩子們讀過文章,書,電影等之後寫出自己的感受,或者給大家推薦好書等等。

  書畫天地:孩子自己滿意的字、畫、作業展示。

  (一些板塊的內容會不定期的更換,讓更多的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牆內文化:

  四、具體內容安排 :

  1、 每月主題 :4月,自信月,組織活動開展,提高學生自信心

  5月,目標月,根據考試成績,制定人生、長短期目標

  6月,月,開展各種活動,促使學生把字跡寫好,洗好自己的臉,為假期練字做準備

  7月,衝刺月,結合期末考試,讓學生品嚐衝刺後的喜悅,為假期的繼續學習做準備

  2、 主要抓手 : ① 抓閱讀教學,用閱讀指導和閱讀啟迪把學生從不良課外書籍和網路中引出來;

  ② 抓班級考核,利用班幹部的力量,做好班級考核,定期和家長結合,促進學生上課思考、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促使課下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③ 充分利用好家長學校這個招牌,使家長、學校擰成一根繩,合力對學會上進行教育,促使學生良性成長;

  ④ 和各任課老師緊密結合,多表揚,揚良好行為習慣,多關注,發現並和學生中不良行為鬥爭。

班級建設方案13

  一、指導思想

  讓班級充滿活力,充滿人情味,充滿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文化氛圍,讓班級成為每一個學生溫馨的家。

  二、班級設想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風、班訓等,讓每一堵牆都“說話”,努力營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長氣息的班級文化氛圍,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形成班級良好的物質文化環境。

  2、建立健全的班規,以此約束學生的言行,激發學生的上進心。

  建立班級崗位責任制,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鼓勵學生髮揮主人翁精神。

  3、有針對性地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

  4、建立班級圖書角,努力擴大班級藏書量,調動每一位學生的讀書積極性。

  三、具體措施

  (一)班級文化佈置

  積極營造濃厚的班級文化,發揮環境育人的薰陶作用。做到讓“四壁說話”,讓“每一堵牆”成為“無聲的導師”。

  教室內:

  1、前黑板正上方是國旗,黑板兩側張貼《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佈告欄、學校和班級的各種規章制度等

  2、教室後牆居中為週期板報,定期更換。

  3、後黑板的右側是“小小畫家”欄,左側是“班級風采”欄

  4、教室牆壁左側有“小小書法家”、“比一比賽一賽”“資訊中心”等。

  5、教師右側設立讀書角,安排圖書管理員,每名學生帶兩本書存放在班級,資源共享。

  每個版塊由班主任和學生共同構思、設計、佈置,佈置體現“實用美觀”,突顯文化扭氛圍和育人作用。力求生動活潑、符合小學生的特點。

  (二)班級日常管理。加強衛生管理(衛生角、牆面、地面、桌椅、講臺整潔)和愛護公物教育。

  (三)班級制度化建設。認真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基礎上,結合班級實際(午餐、路隊、班級存在的問題等)召集同學共同制定班級公約,結合學校行為達標評比辦法,制定班級行為達標評比辦法等,增強班級成員之間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四)室內綜合環境

  整個教室突出靜雅、樸素、整潔。

  1、桌凳擺放整齊

  2、地面整潔

  3、物品擺放有序

  4、門窗幹靜明亮

  總之,要高品位地最佳化班級環境,要體現“賞識教育”的育人理念,把我們二年級二班的班級文化特色滲透在學生活動的各個過程、細節之中,發揮其育人的永續性特點。

班級建設方案14

  一、班級文化建設指導思想

  班級文化是指班級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內涵和文化特徵的班級形象和思想行為方式,它自覺或不自覺地透過一定的形式融會到學生的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中,形成一種良好的自覺的行為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行為。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搞好班級文化建設,對於營造良好的學習成才環境,促進學生的身心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班級文化建設總體目標

  班級文化建設要以精神文化建設為主要內容,營造濃厚的班級人文氣氛。透過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啟迪學生思想,昇華學生人格,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從而使“文明守紀、勤奮讀書、樂於助人”在班裡蔚然成風,並結合學校的德育實際,探索、總結、激勵、宣傳,形成快樂自信、和諧創新、踏實勤奮、刻苦虛心的班風、學風。

  三、班級文化建設主要內容

  一、抓好教室環境佈置。

  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是老師教書育人的重要陣地,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潔、明麗、溫馨的教室環境可以激發性情、陶冶情操,給人以啟迪教育。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環境佈置,賦予班級環境一定色彩和教育意識,增強環境育人的功能,透過相應環境的佈置,渲染營造學習的氛圍,增進學生的榮譽感,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薰陶,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努力使學校的牆壁也會說話”。

  二、建立班級管理組織

  班級實行民主管理,能夠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每個同學的學習和工作熱情,增強班級凝聚力。透過各種角色設定,使每個學生在集體中都有一定的職務,都有自己滿意的角色。

  在班級幹部的任用上,本著個人自願,同學推選,老師把關的原則,選擇工作能力強,同學威信高的學生,為同學服務。對班幹部嚴格要求,提高班幹部的威信,並交給班幹部自主權,放心讓他們去做工作。要求班幹部定期開小結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三、制定班級規章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班級集體中,我們把那些以規章制度、公約、紀律等為內容的,班級全體成員共同認可並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以及監督機制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形態稱為班級制度文化。班級制度文化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了評定品格行為的內在尺度,使每個學生時時都在一定的準則規範下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著符合班級群體利益,符合教育培養目標的方向發展。我班的班級制度是根據校紀校規,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經過大家的討論之後制定的,包括了學習、紀律、衛生三大標準,並且輔之以品德考核暨紀律量化標準,使對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評價規範化、具體化和制度化。有了制度作保障,班級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班級制度文化的本質內涵是實施、監督和制衡,是要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和法治精神,養成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在班級管理中,我們是從培養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總體目標出發,利用班級文化具有潛移默化性,自我教育性等特點,採取滲透的形式,把教育思想貫穿於整個文化環境中,充分發揮班級文化的育人功能,我相信班級也會由此而更加生機勃勃,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學生,為社會做出自己更多的貢獻。

  班級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66名,經過三年的學習,大多數學生都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孩子們熱愛集體,關心他人,助人為樂,文明守紀,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班幹部都有較強的責任心,但是缺乏必要的鍛鍊,組織管理能力有待增強。

  在學生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孩子的主動意識缺乏,一些孩子的良好行為還不能持之以恆,經常有反覆的現象。

  在班級文化建設中,以學生的主動發展和養成教育方面為重點,開展豐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新的《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範》和學校的規章制度、班規和班訓為準繩,加強訓練,實現育人目標。

  班規:

  紀律

  一、按時到校,不無故遲到、早退,有事及時請假。

  二、週一升旗佩戴紅領巾。

  三、上課坐姿端正,認真聽講。

  四、課間進行有意義的遊戲活動,不追逐打鬧

  五、上操、放學站隊時要做到快、齊、靜

  六、放學及時回家,外出要和家長打招呼,讓家長知道自己去的地點和時間

  學習

  一、及時完成各科作業,按時按要求交各項作業。如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需寫明原因並由家長簽字。

  二、課間準備好下節課所需書本及學習用品後,再離開自己的座位。

  三、課上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踴躍回答。

  四、帶齊各種學習用品,不丟三落四。

  五、放學後及時回家,首先認真完成各項作業後再進行其他活動。

  衛生

  一、每天整理自己的桌兜,保持乾淨整齊。

  二、每天認真檢查自己的崗位,完成自己的職責。

  三、教室、衛生區分早、中、晚三次打掃,提前15分鐘到校搞值日。

  四、搞值日時,按時到校,認真負責完成自己的任務,並幫助其他同學打掃。

  五、全部值日完成後,由衛生組長和衛生委員檢查合格後,才可以全體離開。

  六、如果有事情不能按時值日或需要早走,要寫出請假條並找人代替後才能離開。

  班級目標:我們的班風積極向上!

  我們的紀律公正嚴明!

  我們的學生團結友愛!

  我們的學習勤奮刻苦!

  我們的成績不斷進步!

  班級格言:以誠待人 以心待學 以真待事 以愛待物

  班歌:

  《娃哈哈》

  我們的班級是樂園,樂園裡孩子真可愛。

  快樂與幸福伴隨著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樂開懷。

  愛老師呀,愛夥伴呀,我們在一起多愉快!

  我們的班級是家園,家園的孩子多勤快。

  智慧與創新激勵著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永向前。

  愛學習呀,愛動腦呀,成功的喜悅定會來!

班級建設方案15

  一、指導思想

  具有班級特色、學習氛圍濃厚、環境優美整潔、富有激勵性,關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長、長遠發展。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級口號、班風、班訓等,努力營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長氣息的班級文化氛圍。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2、建立班級自主管理模式,逐步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職務,擔任能發揮作用和自我滿意的角色;發揮、發現和發展自己獨特的作用和價值,學會在自主管理中相互合作、協商和民主評議,並鼓勵和指導學生在解決集體生活的各種矛盾中,使集體和每個學生都得到成長。

  3、讓學生學會與人相處,並在學習與集體活動中建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良好關係,培養合作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

  4、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創造力,積極參與班級佈置並定期更換,讓每一堵牆都“說話”,形成班級良好的物質文化環境。

  5、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

  6、建立班級之星評選制度,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具體內容:

  班級名字:V(victory)班

  班魂:優、雅、勤

  班訓:誠信、團結、勤懇、進取

  班級公約:

  學風嚴謹奮勇拼搏優雅大方文明守信心胸寬廣表裡如一

  尊師愛友團結互助自立自強知恩圖報靜淨敬競永不言棄

  班級口號:揚帆擺舵奮勇拼搏看我V班氣勢磅礴

  三、具體實施過程

  1、完善班級德育工作規程:

  1)準備學期初進行班委換屆選舉,在本學期的常規工作中培養一批新的班級管理人才。

  2)實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分工制度。

  3)完善“值周班長”與常規管理相結合的制度,使每位同學都能有機會參與班級管理,同時培養他們具有認真負責的態度、並提高他們的實際管理能力。

  2、完善班級文育工作規程:

  1)自主管理機制。

  ①設定多樣化小組。如學習小組、各種課外興趣小組、運動組等,小組成員共同制定目標和活動內容,在小組中當家作主。

  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學生看到了自己的價值,從而激發其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

  ③定期變換管理角色。實行角色動態分配製,有助於學生從管理角色的變換中學會自主管理,增強主體自我調整能力。

  ④制定最優班級目標。班級每月每週都有自己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形成都力求使學生能認同,切合學生實際,能激發學生的行為。

  2)最佳化班級文化環境。

  ①建立積極、健康、融洽的班級心理環境。要尊重學生的主體人格,使他們在受尊重的環境中,在民主的氛圍中,自主地參與班級管理。

  ②十分注意調動學生參與班級建設的積極性,確立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自主管理”中獲取成功,增強自信,學會自主,實現其自身的價值。

  ②建立淨化、美化、知識化的班級物質環境,要求同學保持教室的乾淨整潔,窗明几淨,物品放置井然有序,形成“班級就是我的家,我要為家作貢獻”的良好氛圍。

  3)開展富有特色的班級活動。

  ①開展好傳統教育活動

  ②構建主體參與型的班級活動模式,由學生自主制定活動目的,自主設計活動方案,自行組織主持,自主進行活動評價。

  ③拓寬班級教育活動空間,開展課外綜合興趣小組活動,在互動中促進交流。

  4)開展各種各樣的班內學習競賽活動。從組織形式上分有:小組學習競賽、大組學習競賽、個人學習競賽;從內容上分有:語文、數學、英語和其它課外知識等方面內容的競賽,透過學生之間的合作、競爭與互動,激發學生個體與整個班集體的學習與工作的熱情,使學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發展。

  5)及時反饋。對於每個學生在“自主、創新、合作、競爭”方面的具體表現、班級的學習與工作的狀況及成效,將透過書面的或口頭的形式及時告之全體學生,幫助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言行。

  6)定期總結。利用讀報課、主題班會課,針對學生及班級存在與暴露出的具體問題由教師或學生提出並分別由教師或學生分別主持,進行分析與總結。以達到及時調整,更快進步的目的,使學生能夠明辨是非,揚善抑惡,形成良好的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