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自由> 【精品】自由作文彙總10篇

自由作文

【精品】自由作文彙總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自由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由作文 篇1

  都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可見,在人們眼中,自由,是極重要的。甚至於對很多人而言,自由是值得他們窮其一生追求的目標。但是,自由於這些人而言又代表著什麼呢?或者說自由了,這些對自由極度嚮往的人又能做些什麼呢?我不知道。因為自由的概念,對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然而,幾乎所有人的概念都可見一條,即:可以不受受縛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也有很多人對我說:現在多努力,將來就有多自由。那麼,我在之前,那麼多人努力了,他們自由了嗎?他們的自由又是什麼呢?於是,回首望去,看歷史的畫卷緩緩展開。

  或許是狂人狂語,卻見得字裡行間皆是自由。盤古不願被束縛在混沌之氣中,於是,一斧分天地,而後用盡氣力,只為自由的天地更加廣闊。中華大地上不同的小部落合併、統一,為了能走的更遠,而不是束縛在那小部落裡小小的一方天地。也許有人會認為這麼說未免太過勉強,但在我看來,分分合合的歷史中,為了自由,所以征戰;為了自由,所以反抗。更有甚者,如秦始皇,渡湘水不成,歸罪湘君女神,令人伐樹,以示懲罰。雖然,如今看來,如此愚昧,如此霸道,但無疑,他不願受自然的禁錮,他要乾綱獨斷的自由,連自然都不得忤逆。為了自由,人們不斷的讓自己變強,於是,分分合合,歷史發展著,進步著,所以這是人類發展史,也可以說,這是人類對自由的追求史。

  追求自由固然很好,但歷史中為了自由而瘋狂的人也很多,如秦始皇,為了更大的統治自由去征戰,而這麼做本身就是過度的自由,因為這是他一個人的意願,卻引的舉國不安。於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豪不猶豫,因為沒有留戀了,自由已被奪走。於是,千秋萬代的帝國,三世而亡。於那君王,卻是悔之晚矣,恨不能早悟老子無為之言。可見,過度的自由會使人反受其害。

  歷史的長河中,有風光一時的弄潮者,也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隱士們,他們選擇了山野,而不是大多數人選擇的廟堂。因為大多數人都喜歡追求權力的自由,只是忘卻了,他們付出了自己的自由,縱使吃喝不再愁,卻再沒有曾經的快樂,因為渴望的不斷膨漲,他們已忘初心,慾望成了他們的全部,縱使可以放自己自由,他們又怎麼捨得呢,就象金籠裡的金絲雀,即使鑰匙就在身邊,大可以歸去,卻深怕別人將自己捉出,急於隱藏鑰匙的存在。但當其想要離去,卻再難離開,如洪武年間的大將徐達,一世英名,卻不得不喝下一碗鯉魚羹;如清朝名臣張廷玉,為歸隱山林,幾近失去所有榮譽;又如拿破崙,曾經教堂搶奪皇冠,最後卻孤身一人,一杯咖啡也得不到。這才惘然,原來當初只是為了追求自由所以追求自由而已。

  再閱《論語》,字字珠磯,其中“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果然妙語,個人的成長是全人類發展史的縮影。當有了足夠的閱歷,學會了知足常樂,於是可以隨心所欲,因為真正的自由是自己給予的,不逾矩,竹杖芒鞋輕勝馬,縱使天下之大,又有何處不可行?

自由作文 篇2

  生亦何歡?死亦何哀?就如那水一般,隨勢來,隨勢去,只留下一絲不可追尋的痕跡。——題記喜歡水的冷靜、柔和、綿長;羨慕水的敦厚、安穩、靜待;憧憬水的自由、無畏、暢快。水中有無數之優令人心馳神往,願做個如水般的男子,擁有水的無限胸懷與壯闊。夢中醒來,把窗推開,世界的另一端“平行世界”給我想要的答案。作為一粒露珠,壽命短暫,不願虛度,便清一路繁花相送,風雲幫襯,不遠千里萬里,去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

  赤身來到戈壁灘,黃澄澄一片,實在是賞心悅目,這便是我想來的第一處聖地。世人可能會害怕,此處黃煙瀰漫、風雲萬里皆是細沙堆積,寬廣的同時更多的便是畏懼,似乎無生機。我的使命,以我“血肉”之軀,盡微薄之力,使此處綠樹如茵,綠洲遍地,打造一幅曼妙的爭春圖,倘若真得以實現此願,便是犧牲性命,亦是義不容辭。既然上蒼給予了我自由之軀,便是要為自己所愛,無懼無畏。

  海洋是我向往的天堂,那裡澄澈、乾淨,便是吾願之往的第二處聖地。先融入水溝,在經歷田野、水庫、河流、小溪,輾轉來到海洋。很榮幸,這一次我並不需要獻身死去,只需融入我們的大家族中,與兄弟姐妹,嬉戲相間的遊戲,肆意狂野,做著自己想做的事,陪著自己想陪的朋友,生命之瀟灑,人生之快意。擁有著這快活的軀體,靈魂自當四海為家。

  熱帶雨林乃品種豐茂之地,動植物皆是無奇不有,此處,可以放肆自己的衝動,此等佳地,當是第三處聖地。於這棵樹的葉片滑落到那株草的莖脈,呼吸著他們的呼吸,感受著他們的感受;物物合一的精神,心靈相通的開心。更是別有一番感受。也許這一生早已註定是生而自由,便絕不能辜負這番愛而無畏的機遇,當是做好自我,不負好時光。其實做了想做的事,見了想見的人,站了想站的立場,便當不會為他人的眼光而屈折。畢竟眾生生而自由,自當愛而無畏!

自由作文 篇3

  曾幾何時,我望著天空自由飛翔的小鳥,感慨自己從未有過這樣的感覺。我在心底裡渴望著它,呼喚著它——自由。我想,我從未擁有過它,亦或許,我也曾有過屬於自己的自由,只不過,它化作了歲月長河中的一顆水珠,在日光的照射下早已消失殆盡。

  五歲的呼喚

  還記得那時,我還不高。大大的羽絨服,大大的書包,愈發顯出我的渺小。每個禮拜,總有幾天,小小的我就要穿上大大的羽絨服,背上大大的書包,到溜冰場去。

  因為媽媽說,滑冰是很好的體育鍛煉。

  學快速的起跑,學轉彎時的技巧,學……我早就厭倦了。高速滑起來的時候,風就在耳邊呼嘯,就像翔的感覺——可這飛翔,卻是戴著枷鎖的飛翔。

  學齡前的自由,就在這“飛翔”中被剝奪。

  我想和其他的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想和他們一樣看最流行的動畫片,可是……

  自由,你在哪裡?

  八歲的渴望

  吃完八歲生日的生日蛋糕,我就被關在了家裡。窗外,正飄著入冬以來最大的一場雪。隱隱地,是打雪仗的笑聲。我想,能出去痛痛快快地玩一場,便是最好的生日禮物。可爸爸說,家裡又暖和又安全;媽媽說,家裡有的是好玩的、好吃的,做完功課,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玩什麼就玩什麼。

  所以,我只能這樣孤獨地坐在家裡,看雪花一片一片靜靜地落下。

  多麼渴望出去和孩子一起玩個痛快啊!可是家長卻說,你要比他們更有出息。

  十二歲的嘆息

  一晃四年過去了,我變成了一名初中生。練習冊,卷子,課外班……對於這些壓力,我已能坦然面對。我對同齡孩子的歡笑聲充耳不聞,偶爾聽說班上的同學說起,去了什麼地方旅遊,我也不會為我的假期失望。

  過去對自由的呼喚,在我心中已成為了一絲小小的難以察覺的期盼。在深夜,偶然想起,伴隨著一聲微弱的嘆息。

自由作文 篇4

  人生的不可測,有許多,但自由卻是最虛無漂渺的。每個人出生時,有著一切的自由,無論家庭,朋友,還是祖國。你來時是空著來的,什麼也不帶,同時這也是你沒有自由的起點。每個人都渴望自由,而它卻不是輕易能得到的。

  自由分為絕對的自由和相對的自由,世界萬物都非絕對,有正亦有邪,有光明亦有黑暗,有渴望自由亦有不自由。我們無從得到完全的自由,因為還有法律的約束,有社會制度管控。而什麼又是絕對的自由?什麼又是相對的自由?

  裴多菲曾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是一種完全的自由。而蕭伯納認為,自由意味著責任,正因為如此,多數人都懼怕自由。這是一種相對的自由。渴望自由,渴望隨心,只有承擔自己的責任,或許你能得到你想要的自由。

  我一直都明白,想要它,就必須付出代價,沒有什麼可以輕易得到。無論是對自己負責,還是對家人的守護,這都使自己不能呼吸。有時看到大鳥在藍天白雲中翱翔,有時碰到像小石潭記裡的潭水能看到魚兒的自由遊動,都使我欣喜若狂,欣賞它們自己自由的姿態,暢想自己的未來的自由。或許此刻的我太過可悲,但那確是我衝破牢籠的跡象。

  自由無絕對,想要獲得更多的自由,就要得到更多的力量,與自己的後方抵抗。未來的不可測太多太多,永遠不能跟隨心走,直到此時此刻,人生的道理向我奔湧而來。想要自由,想要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我明白,唯有掌握更多的權利,擁有更多的力量。才有享受自由的權利,同時還有責任和擔當。總而言之,無論小家還是大國,亦是如此

自由作文 篇5

  媽媽看見我的試卷時,才80分,就對我搖了搖頭,我知道媽媽的意思。為了避免我下次考試還比這次低,媽媽就給我報了很多課程,星期六星期日,我基本只能在晚上休息,白天,我的課程被排滿了,所以我老是有黑眼圈。

  在我們班,我調查了,幾乎全班有13人都報了許多課外班,比如,奧數、美術、鋼琴、作文、閱讀理解等等。有的同學課外班比在學校一天上課的時間還要長呢!弄得雙休日是一週中最忙的一天呀!

  我其實常常搞不懂,我們報的這些課外班是為了什麼?我有個同學李遠報了個美術班,他總是抱怨週末很沒意思,就對著一個水果籃畫一下午。但是在學校開畫畫比賽的時候,他拿到獎時,他可是高興壞了,同學們也非常羨慕嫉妒他。這個時候我們感覺學這些還是很有用的,這可真讓人糾結呀!

  再說說我吧。我現在報了奧數班和作文班和英語班。首先奧數班的題目我看了,第一次我都覺得頭都大了,然後再說說英語班吧,不說學到還是沒學到,反正對單元考試,還是90幾分的,最後再看看作文班吧!作文的'話我之前還是可以80幾分的,但報了作文班後,我的作文瞬間變成70多分了。唉,看到這些頭都疼死了。

  我知道,媽媽是怕我的學習成績往下滑,所以才報了這幾個班的,可學了這些,我之前會的技能都網了,新的技能卻沒學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況且每個人有長處也有短處呀!為什麼就不能聽聽我的意見呢?

  我其實沒有不想學,只是我不想把學習變成機器而已。媽媽和老師們都這樣說:“等你上大學了,你就可以自己做主。”可是,我美好的童年呢?我的少年時代呢?

  所以,親愛的爸爸媽媽和愛我的所有長輩們,我知道你們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關愛。但是請你們不要忘記,我還是個孩子還是個未滿12歲的孩子,不要讓我揹著這麼都負擔,還希望我們這些孩子還可以像小鳥一樣,自由的翱翔!

自由作文 篇6

  步入初中,應該也算是件高興的事情吧,但對我來說,步入初中就像關在籠子裡的小鳥,沒有了自由。

  開學一個星期下來,各種的自身毛病都成裡母親給自己報這個班那個班的理由,整的自己累個半死,雖是學習,但也太累了。給母親求點玩的時間,總是回答出煩人的理由。勞逸結合這四個字說了千百遍父母還是依著自己的意願去規劃屬於我的人生。可是,我想有屬於我自己的世界和自由,不想別人干擾,只想有那麼一點點玩的時間和一點點私人空間,這樣的要求也算過分嗎?

  自由,每個人都必將擁有的。坐在教室的椅子上望著即將落下的太陽,心想:太陽,你有自由嗎?我應該也必須屬於自己的自由吧!鳥兒自由飛翔,白雲自由飄揚,魚兒自由遊。每個生物必須應有自由,應有屬於自己的天地應有自己的人生計劃和理想。

  所以從今開始給自己留一些自由,儘量不要讓父母抓住任何理由封閉自己。“勞逸結合”勞動和自由加起來人生才會多姿多彩。

  鳥兒無論在多麼豪華的籠子裡它也並不是多麼快樂的,在怎麼豪華的籠子也比不過多姿多彩的世界,正如我們人類一樣,再多麼有用的知識,總是學習,始終會厭倦學習,給點自由給點學習,這樣不僅有了知識還有了快樂這樣不好嗎?所以不要總死板的學習,也要有點自由,看看世界,看看藍天和大海心會更加遼闊無比,學的也會更加紮實。

  對大海大喊:留些自由給自己吧!!!

自由作文 篇7

  若要問有關自由的詩,你會最先想到哪一首,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會脫口而出:“生命曾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是匈牙利著名革命詩人裴多菲於1846年創作的《自由與愛情》。這首詩表達了深處戰爭年代中的人們對自由的最強烈的渴望。因為這一首詩,自由被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是由於這一首詩,使人們對於自由的思考與吶喊,永遠地停留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之中。如今,

  在這個和平與安寧的社會,誰還會再去思考自由是什麼。

  隨著歷史程序的不斷推進與演變,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主題。縱觀世界,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兩大主題。只是在不同的國情與社會背景之下,各國所建設的任務有不同。就我國而言,發展仍是第一要務。無論從個人還是到社會,都在講發展,謀發展。比如,如何讓自己發展得更好,如何讓社會更和諧的發展,如何更快的推進社會主義的發展程序。可是,我們發展的目的是什麼?更快、更好的發展後面隱藏和暴露的問題是什麼?個人的發展,在物質上無非是為了生活得更美好,能夠安居樂業;在精神上,希望夢想能夠實現,自身價值能夠體現——也就是身體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而社會的發展就是為人們提供一個好的穩定的有利於實現人們身體和精神自由的環境。當今社會暴露的問題,有的人說是改革開放以來,精神文明建設的速度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速度而導致的。但是,所謂的精神文明建設其核心還是自由——解放人的自由,發展社會的自由。追求“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精華,也是符合歷史唯物論的基本原則。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有首歌寫道:“我想去桂林啊,有錢的時候沒時間,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每個人內心都向往陌生而美好的地方,無論是為了開闊眼界,見識大好河山,還是陶冶精神。可是從現實的角度講,這需要錢吧,不管多少與否。如果把這筆錢等價交換,比如,用來給家裡添置傢俱,給小孩買臺電腦,你會如何取捨。也許有的人會嗤之以鼻,以目前中國經濟的發展,這部分人只是少數,而且以後會越來越少。還有的人也許會說,錢總歸是有的,偶爾的消費並不會成負擔。可是等你攢夠了錢以後呢,看看吧,每年的五一、國慶周,為什麼到處都是人山人海,因為平時沒有人有自己的時間。我們大多數人,不管你是在哪個生活水平,富裕也好,小康也好,都不得不受困於”錢與時間”的不自由。嚮往遠方是每個人的天性——解放身心,迴歸自然,這是身體對於自由的渴望。可是又有多少人有這樣的自由呢。如今社會越來越多地出現所謂的“窮遊”,也許正是出於對“錢與時間”不自由的最強烈地反抗,以及對於身體自由的最強烈地追求。可是,又有多少人有這樣的勇氣呢?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也許只有等到他們退休以後吧,那時候才有錢又有時間。也許真的只有等到那時候,我們才能任性的享受我

  們的自由,前提是你的身體還走得動,你的內心還渴望美麗的遠方。我想要的自由,希望我的雙腳能走向任何嚮往的地方,沒有"錢與時間"的不自由,放縱自己的身體——迴歸自然。

  每個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夢想,在小學作為裡也一定有一道作文題是關於“我的夢想”。小時候我們都會講,我以後的夢想是科學家、老師、醫生之類的體面職業。沒有人會說我以後要當小偷,要當乞丐之類的。那麼假設一下,如果每個人從始至終都能夠追求並且實現自己小時候的夢想,那麼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社會都是極好、極完美的。可是,事實上,長大以後真正能從事自己理想事業的人又有多少呢?從主觀上講,人的夢想都是積極向上的,所以必然地,客觀的存在對於大多數人的夢想都是起阻礙作用的。在以後成長的道路上,小時候的夢想被外在世界一點點地改變、引導,就算我們成熟之後的理想,也不得不歷經各種困難險阻,不能完全自由地去實現。人們大多在追求生存的過程中選擇放棄,最後都淪為生活的耕耘者,甚是奴隸,他們奮鬥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生活之後的夢想,只有極少數的人還在追求著不放棄。少數客觀條件好的人,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得到更多的社會資源,再加上正確的引導,自然會比別人更容易成功,更容易追求自己的理想。然而,事實上卻也不盡然,過於豐富的物質反而會讓他們失去對理想的渴望。所以,理想的追求與實現與物質的豐富程度並不成正性關係。更何況,絕大多數人的客觀條件是一樣的,或者是差距不大,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一點點縮小這差距。因此,大多數人只是用其大半生甚是一生來改變其客觀世界。然後,把自己的希望或者是夢想寄託在下一代。如今,全社會發展好了,我們大談中國夢,但是,真正的中國夢不是國強民富,不是國泰民安,而是,當每一個普通人有一個堅定而崇高的夢想時,全社會都來幫助他。有些人本就一無所有,他們努力的奮鬥就是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然而,他們不得不面對撇下親情,放下愛情的痛苦,因為夢想是一個人的,任何其它的人或事只會是負擔。在這孤獨的道路上,只有你一個人哭泣,一個人笑,一個人夢,一個人醉。當你有夢想時,也許親情,友情,愛情都會成為你的不自由。無論是客觀社會的不自由,還是主觀情感上的不自由,都是我們必須承受及面對的。因為我們是追求理想的少數人。我想要的自由,全心全意地追求自己的夢想,一心一意地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從制度上來說,社會生活有兩種,一種是“體制內生活”,一種是“體制外生活”。在這裡我無意探討更廣泛的、更深層次的“體制”問題,也無意討論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好壞(顯然,更多的人喜歡在體制內)。在社會的改革與發展中,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有利有弊,它們適宜不同人的發展需求。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作為體制內的“單位人”,由於其受到過多地保護,對其反而是一種限制,降低其活力、創造力,且容易“人浮於事”,“且行且過”,他們的注意力不是努力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反而是變著法經營人際關係,成長、升遷不再是以能力為主要,使其作為“勞

  動者”的基本價值無法體現。我們應秉持“人本實質論”,並由“低端人”向“高階人”昇華。中國的改革開放,最突出的成效就是人的主體性的釋放和發展。所以,我們應該鼓勵更多的“單位人”走向“自由人”的發展。我想說,社會必須穩定,但人一旦穩定下來,就像遊園湖泊中的船隻,永遠不會有航海中波瀾壯闊的經歷。如果,現在的你一眼望去,就可以看到將來的生活,那麼你永遠沒有將來,因為你的現在就是將來,你的將來只是在時間堆砌中重複著現在的一切。實現“廣泛的自由發展的社會”,在這一社會中人們可以在“最無愧於和最適合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生活創造”,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我想要的自由是離開“體制生活”,去到更廣闊的世界裡,奉獻自己的青春與激情,創造自己的價值。

  自由是路途,可以通向任何嚮往的地方

  自由是奮鬥,一無所忌地追尋心中理想

  自由是離開,掙脫困圈一生的體制生活

  沒有離開,便沒有路途,更不會有奮鬥

  自由,終究不會是自由。

自由作文 篇8

  自由啊,自由你去了哪裡,讓我尋覓不到你的蹤影。

  自由,你是一隻蝴蝶,每當你來的時候,我總是抓不住你,我看見有的小朋友在小區花園裡放風箏;有的小朋友在小區裡追逐、嬉戲;有的小朋友在小區裡做小小志願者……

  我平靜的問:“爸爸,我可以下去嗎?”

  爸爸直截了當地說:“不要去!等會又要搞得一身臭汗了!”聽了這話,我的心像被紮了一樣疼。

  自由,你是一朵雲,每當我想細細觀察你的時候,你總是變了樣,每當我看見芭比娃娃、Mp3、遊戲機;每當我看到漂亮的衣服、褲子、裙子;每當我看到有掛件的包、筆、鉛筆盒……

  我會問媽媽:“這個可以買嗎?”

  媽媽總會生氣地說:“不可以,買了這些東西之後,你只會玩和打扮自己,學習都顧不到了,有什麼好的!”我的心像被撕碎了一樣疼,我卻無可奈何。

  自由你是我最喜歡的東西,每當我想接近你的時候,你總是逃走了。每當我想看電視;每當我想玩電子遊戲;每當我想打一會兒小盹兒……

  爸爸媽媽總會不約而同地說:“看什麼看!玩什麼玩!作業都還沒做好,就想幹這些事了!”頓時。我的眼淚像小溪般嘩嘩地流著。

  自由啊自由,你到底在那個地方。你到底在哪裡,快回到任何人的身邊吧!消滅人間的不愉快吧!

自由作文 篇9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花從淤泥中擠出來,只汲取了淤泥的養分,絲毫不沾一點汙穢。做人,也要像蓮花一樣,在外部事物的打擾中保持自由。

  在重重的打擊中,要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林肯幼年喪母,前半生的獨立奮鬥史寫滿了經商失敗、競選落選、失業破產,甚至精神崩潰。在物質精神的打擊中,他並沒有沉淪。他有對成功堅定的信念,他的心靈循著渴求成功的指引之光,物質與精神的打擊對他而言都不過是多一點起伏磕絆罷了。他若脫籠之鳥,向著年少立下的理想飛去。最終由一個貧窮的孩子成長為統率美國的政治家。沒有什麼能擋住他的腳步,也沒有什麼能折斷他的翅膀。相反,他埋頭奮鬥,沉浸其中,在自己選擇的路上越走越遠。這種“我的人生我做主”的自由感,讓他成為了傳奇。

  面對生活的踐踏,要學會以低到塵埃的姿態保持內心的自尊、人格的獨立。駱駝祥子生活在黑暗的社會里,他被動亂的社會環境扼制著,被虎妞算計著,被命運捉弄著,從老實、堅忍的勞動者變成了一具愛佔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的行屍走肉。對生活徹底投降、放棄自我追求的祥子,只能在低俗的菸酒聲色裡麻醉自己已經出賣的靈魂。喪失人生自主權,向生活交出心志的人,除了沉淪,便是滅亡。

  而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在家境貧困,讀不起書與實驗器材的影響下,出於對科學極度熱愛,一直收集廢料做實驗。同學嘲笑他,侮辱他,車長打他耳光,他都沒有彷徨怯懦。因為他的心思專注在科學探索裡,他一個人在知識的海洋裡看似孤獨地自娛自樂著。從蘋果樹到實驗室,他的心從來沒有顧忌那些不善的言辭,沉浸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裡,那是庸人根本無法體會的自由快樂。

  保持自由,還要懂得在誘惑面前,堅持自己的情懷與氣節。子罕拒不接受他人獻的寶石,堅持做清正廉潔的自己;楊震不收王密用來賄賂的重禮,維護了內心的安穩自在;一錢太守劉寵象徵性地收下百姓的一枚銅錢,行得正坐得直夜班不怕鬼敲門。在利益的誘惑下,他們三人都堅持自己的情懷、氣節,活得遂心、自在、踏實。

  所以,在來自外部事物的打擾中保持自由罷,讓生命保持最本真的成色!

自由作文 篇10

  在成長過程中,有諸多樂趣一直伴隨著我的讀書生活。在讀書的時候,我好像並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只是想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

  我四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書籍,書可謂是我的老朋友了。靜靜的夜晚,聽媽媽講故事,跟著認幾個字是我每天的必修課。有一回,媽媽繪聲繪色地給我講《大鬧天宮》,我聽得津津有味,便纏著媽媽再講一個。媽媽可不依:“我嗓子都啞了,明天繼續。”意猶未盡的我實在耐不住漫長的等待,第二天便搬出書櫃中注音版的《西遊記》,一頁一頁,連蒙帶猜地啃了起來,三探無底洞,三打白骨精……那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把我帶入了雲山霧海、瓊樓玉宇的神話世界,於是,玩具被扔在一邊,動畫片也不看了,整日抱著本書,一遍一遍地讀,我成了名副其實的“西遊迷”。後來,媽媽整理我讀過的舊書,見到那本早已被我翻爛的《西遊記》,便想把它當廢紙賣掉,我死活不答應,硬是把它從紙箱中撿了回來,讓爺爺用膠水把它粘牢。這是我獨立閱讀的第一本書,是我心中永遠的天堂。

  我慢慢長大,不再只滿足於童話世界,媽媽推薦我看《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她先給我一本《天真媽媽》,只有天真的孩子,哪有天真的媽媽?我出於好奇,便立刻搶了過來,酌字酌句品味:天真媽媽第一次去開家長會,馬小跳和唐飛爭論誰的媽媽漂亮,馬小跳當家……這種種趣事不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嗎?我一口氣讀完了整本書,大呼不過癮,又迫不及待地鑽進《四個調皮蛋》中,欣賞著活潑可愛的馬小跳、聰明調皮的毛超、身強力壯的張達、憨厚可愛的唐飛上演的一幕幕喜劇,不時開懷大笑。讀書,是一種輕鬆的呼吸,讓我從平凡的生活中,汲取新鮮的養分,體會友情的純真,生活的歡愉。

  四年級時,爸爸從圖書館裡借來了一本《林海雪原》,還特別強調:“講剿匪的,超級好看!”書蟲在拼命咬我,我又非常喜歡戰爭題材小說,當然義不容辭地笑納嘍!剛開啟書,一段精彩的場面描寫使我倒吸了一口涼氣:土匪在瘋狂地搶掠百姓的財物,殘忍地屠殺革命群眾。我想象到了下面的內容,敵我鬥爭將會多麼激烈!可是當時是期中複習階段,讀書時間很少。那麼多天不讀書,我就像幾天不吃飯一樣難受。好不容易熬過了考試,我就立刻一頭扎進了茫茫林海與皚皚雪原。讀到楊子榮深入匪營時,緊張的氣流湧上我的心頭,我彷彿就是那位勇敢的偵察排長,深入虎穴,屢建戰功。最後,我軍勝利,我高興得差點蹦起來,心中也不由得洋溢著陣陣豪情。讀書,是一種精神的洗禮,思想的昇華,讓我區分善惡,堅忍不拔地追逐理想。

  五年級時,老師要求我們讀《水滸傳》,這是四大名著中我最不感興趣的一本書,認為裡面打打殺殺的場景過於血腥,便勉為其難地讀縮寫版。後來,爸爸說原著才能體現小說的精髓,我便在聲聲催促之下翻開了厚厚的原作,跟深邃的古語打起了交道。含英咀華,日久生情,我再也不說它無聊了,常常眉飛色舞地跟爸爸評論梁山好漢們的性格:李逵的魯莽率直,林沖的謙虛忍讓,魯達的粗中有細……還經常為好漢們的歸宿憤憤不平。讀書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讓我在清幽的墨香中體會舊時的風情,古人的風範,感受歷史的雲煙,人間的冷暖。

  在漫漫書海里,我願化作一條無憂無慮的魚,自由休憩、覓食、成長,沒有任何柵欄能阻擋我遨遊的身姿。我願一輩子讀書,讀一輩子書——我的感受告訴我,讀書,真的是一件快樂的事!

  點評:

  以時間為經,以作品為緯,將自己的閱讀經歷娓娓道來,語言流暢質樸,情感真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