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中秋節> 有關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集錦十篇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

有關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集錦十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 篇1

  中秋節總算到了!我們請外公外婆到我們家做客一起去觀賞許願燈的燃放,可是等了半天,怎麼也不見外公外婆的影子,我們很著急,生怕錯過這次活動。過了好一陣子,門鈴響了,外公外婆終於來了!我高興得不得了。

  爸爸媽媽和外公外婆座談了一會兒,就提議出去走走,去參加免費發放許願燈的活動。到了孔目江邊上,媽媽叫我看皎潔的月亮和她在水面上灑下的銀輝。隨後,媽媽開了個玩笑說:“快去撿銀子吧。”我說:“傻瓜,那是水波把月亮的倒影弄成了光閃閃的一片,那才不是銀子呢!”

  我們繼續往前走,走了半天,也沒看到發放許願燈的地方,我有點著急了,說:“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放許願燈啊!”媽媽說:“要是沒有免費的,我們就到前面的小賣部看看,哪裡也許有許願燈賣,我一聽,急得發跳,我說:“那就快點去吧。”到了小賣部,我挑了一個紅色的許願燈,我的心情真是無比高興。我們趕緊把酒精塊扣在鐵絲上,再向店裡的老闆娘借來水彩筆,寫上自己的願望。寫完後,將酒精塊點燃,等它鼓起來後再撒手,許願燈很快就像熱氣球一樣飄到了空中,我真希望上帝能接到這封“信”。抬頭看時,許多許願燈飄在空中,像一顆一顆的金星一般。

  真想不到,有這麼多人想實現自己的願望。中秋節真是一個浪漫溫馨的節日。古人常常在中秋節這天望月思鄉,望月懷遠,今人則在中秋節望月許願了,中秋節真是一個婉約的節日。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 篇2

  中秋節前兩天,最常見的東西是什麼?“月餅”;最常吃的東西是什麼?“還是月餅。”中秋節為什麼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因為月餅和月亮是團圓的象徵,所以在中秋節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會回家過節。

  快到中秋節了。奶奶買來做月餅用的各種餡兒:花生、芝麻、瓜子、葡萄乾、核桃、紅糖……吃完晚飯,媽媽便拿出來案板和擀麵杖,要把這些東西加工碾碎。媽媽一點一點的碾,一樣一樣地碾,滿屋子聞著香噴噴的,案板、擀麵杖、媽媽手上都油乎乎的,我彷彿看見了香甜的月餅。

  月餅要分的吃,家裡人都要吃。叔叔一家在上海回不來,奶奶把加工好的月餅給他們寄去些。這樣大家都能吃到自己家做的月餅,表示我們一家也團圓了。

  中秋節通常是要賞月的。我看新聞報道:晚上7:13分的時候月亮最圓。於是我心裡有了祈盼。可是到了晚上,我興致勃勃地跑到院子裡一看:烏雲籠罩了月亮,圓圓的月亮看不清。我只好沮喪地回家了。媽媽卻對我說:“八月十五雲遮月,明年是個好收成。”聽了這句話,我想到了姥姥的莊稼地,希望能應了媽媽說的話,明年是個好收成、大豐收。

  中秋節不但月餅好吃,而且中秋晚會也很好看。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心裡暖暖的。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 篇3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中秋節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圓,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月亮也富有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描繪了一幅幅廣為流傳的圖畫。在唐朝,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就是“唐玄宗漫遊月宮”的傳說了。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唐玄宗興起月宮之念,於是天師做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守衛森嚴,無法進入。這時,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精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日後,唐玄宗回憶嫦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的必備食品。

  那天,我剛放學,就被媽媽拉到超市去買月餅,最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高檔的盒式月餅。緊接著,是散裝月餅,有豆沙的,有棗泥的,有五仁的,還有巧克力的,咖啡的,真是多不勝數。

  我問媽媽:“媽媽,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媽媽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據說是在元末流傳下來的,元朝時,中原廣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欲聯合反抗力量,但官兵搜查嚴密,苦於無從傳遞訊息。所以劉伯恩便想出一計策,命王昭光製造餅子,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因而一舉推翻元朝,為了紀念這一功績,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無論月餅源於何代,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皆成天下人們的心願。”原來吃月餅還有這些意義,我以為中秋節吃月餅只是為了品嚐月餅的美味呢。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閤家團圓的日子,看著天上的月亮,讓人們會更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 篇4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個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賞月、家人團圓,因為那天的月亮最圓。關於中秋的月亮還有許多美妙的故事,帶著這些憧憬,今年中秋節,我也賞月了。

  那天晚上,我在看電視,忽然想起今天是中秋節,便叫上媽媽拿上望遠鏡,一起來到小區門口賞月。我們等了半天,天空一片空白,連星星的影子也沒有,天上空空的,只有深色,沒有其它顏色,我們有些失望了。但是,一會兒,我看見了天上有一朦朧的光芒,也有了一些些星星。我想:星星都出來了,那麼月亮一定也會出來。我望著天上,慢慢地有了一絲光芒,彎彎的,一會兒又變成了小船,最後變成了一個大圓盤子。

  “啊,月亮出來了!”圓圓的月亮在天空上,把它那皎潔的光芒灑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亮晶晶的。月亮的銀白色光芒照在樹上,樹像披上了一件白紗衣,照在花上,花像一面鏡子,把光線反射到我的臉上。看著月亮,月亮上面似乎有什麼東西?噢,那可能就是傳說中計程車嫦娥和玉兔吧,正望著亮晶晶的大地。不一會兒,月亮不見了。“是什麼東西?”慢慢地那東西飄走了,藉著月光看,那是雲。原來,晚上也有云呀。這時,我發現,地上的螞蟻不動了,好像也在看月亮。月亮多麼迷人啊!媽媽告訴我:“因為人們為了日子能過得圓滿,所以,人們要望著月亮許願。”於是我也許了一個願:希望每天日子能過得圓滿。

  月亮真神秘啊!又圓又美又亮,明年我一定還會再賞月。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 篇5

  中秋節的前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了老家。

  中秋節的早上一起床,我們一家都去了玉米地裡。大多數的玉米地都被打地機打的平平壇壇的,遠遠望去,像鋪了一張黃綠相間的地毯。只剩下幾塊玉米杆孤零零的站在那裡,像為地毯站崗的哨兵。其中有一塊地是我們家的。

  我們來到地裡,爸爸進行分工,因為露水太大,爸爸給我分了最邊上的一行。然後我戴上手套開始掰玉米,我一隻手抓著玉米杆兒,另一隻手抓著金黃的玉米穗兒,往下一掰,咔嚓一聲玉米穗就掰下來了。聽著此起彼伏的咔嚓聲,就像聽美妙的樂曲。玉米穗拿在手裡沉甸甸的。爺爺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中午,姑姑一家的到來,又給我們添了幾個幫手。姑姑在家做飯,姑父幫忙掰玉米,我和哥哥在地裡捉蟋蟀。我和哥哥拿著玉米杆在空地上亂打亂掃,這時蟋蟀就從地上跳出來,這時,我和哥哥就捉住了它。一箇中午下來,我們捉了好多蟋蟀。爸爸他們也把玉米掰完拉回了家。這時姑姑也把飯菜白上了桌子,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舉杯同慶中秋節,望著小山似的玉米堆,我心裡想:“要想豐收,必須付出勞動。我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獲得來年的豐收。”

  這就是我度過的中秋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 篇6

  中華上下五千年,留下了一個個傳統的節日,如:除夕、春節、元宵、端午節、中秋節……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中秋。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這十五的月亮圓又圓,它照亮了每一個人,照亮了每一個思念家鄉的親人。雖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在傳統的中秋節來臨之際,除了在外有緊急工作不能回家的人之外,所有的人都要回家與家人團聚,吃月餅賞月,歡歡樂樂過中秋。於是中秋節便成為了全家團圓的節日。

  這一夜,在如紗的月光下,一大家人圍坐在圓桌旁賞月,那抹金黃的圓月本就十分吸引人,再加上時有時無的星星,更顯示出無限的神秘,就像蒙娜麗莎不可捉摸的微笑一樣,又像圓圓的月餅。對了!中秋節怎麼會少月餅的呢?每個人的手中都拿著甜甜的月餅,讚歎著月色的美滿,即使有燈光照亮半邊天,可嫦娥居住的地方卻如此的迷人。“這八月十五夜,天色晴朗,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競吃月餅。”向四周望去,熱鬧情景不比往日,處處泛出幸福。

  在外不能回家的人,輕捎一輪明月與家人,讓自己與家人同在一片月光下,同家人一起思念對方。月光下的鄉愁,月光下的思念,月光下的孤寂與月光下的幸福共同融入這個滿月的中秋。

  天上的月,地上的人,無不團聚在錦繡中秋之中;天上的月,地上的人,無不思念著家人之中;天上的月,地上的人,無不沉浸在淡淡的幸福之中。

  啊,好一個八月十五中秋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 篇7

  今天是中秋節,月兒真圓。

  “宇宇,傻什麼呢?快來吃飯!”媽媽在叫我。

  我跑下樓梯,坐在奶奶身邊。奶奶又在用手帕不停地擦拭著那張“全家福”。經過歲月的沖刷,它巳經變得很模糊了。

  照片上,有爺爺、奶奶、伯父、爸爸、叔叔。

  終於奶奶哭了,兩顆大大的淚珠滾落下來,我給奶奶月餅,奶奶不理我,只是默默地擦著照片。噢!是叔叔麼?

  1980年,叔叔參軍去了西藏。二十多年了,他從一名雷達兵成為了鼎鼎有名的團長。二十多年了,幾時見過他的身影?

  我扶奶奶走到陽臺,秋風嗖嗖吹著奶奶單薄的身體,我真擔心奶奶,而奶奶只是呆呆地望著月,好久,才從乾燥的口中擠出幾個字:“月亮,真圓。”

  是啊!月亮真圓。“晴空護玉盤”。今夜的天空分外潔淨,沒有一絲雲彩,只有一輪皎潔明亮的圓月,默默地掛在天暮上,我看著它,它看著我。

  我凝望著月亮,呵,真圓,萬家團圓的日子啊!家家戶戶都圍在桌前,熱熱鬧鬧地吃著團圓飯。而我家。。。

  “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此刻,叔叔也許正在凝視著月兒,思念家鄉,思念親人吧;或許他正默默地吟誦著“低頭思故鄉”的名句哩!或許他在虔誠地祈禱著“明月照我還”。。。可叔叔是個兵!縱然是月圓之夜卻難圓回鄉夢,縱然是思鄉之時,也難解思鄉情!為了祖國的安寧,依然扛著鋼槍,挺起胸膛的又何止是叔叔一人!

  月緩緩地在雲裡移動,大地被這坦蕩、聖潔的光驚懾住了,萬物默默地承受著月光的洗禮。這時的月,純潔、明朗、冷峻,卻不失溫和。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 篇8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溫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一個傳統佳節—中秋節,也叫“團圓節”。這一天晚上,全家會一邊賞月,一邊品嚐月餅。

  聽說農曆八月十五的月光,是一年之中最圓`最亮的一晚。今晚我們家早早地吃過晚飯,和媽媽一起出門賞月,街上的人可多了!人山人海。我抬頭望了望月亮。喲,月亮老早就掛在天空了天空皎潔,這月亮顯得多麼空盯幽淡,八月十五的月亮確實與眾不同。我站在河畔,雙手託著腮,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這月亮,想把這月亮看清楚,因為我聽說,月亮上有個廣寒宮,廣寒宮裡住著一個仙女—嫦娥。傳說嫦娥偷吃了不死仙丹,身子變得輕飄飄的,飛上了月亮,永久住進了廣寒宮。從此,她便和裡面的.吳剛`桂花樹和`小白兔住在一起,今晚呀,她會下凡找夫君呢!這時,天上的月亮又圓又大,時而不知是它累了,躲進雲層裡,還是雲彩從它身邊走過,時而又從雲層裡出來,當它一出來時,地上像灑著一片銀光,人人都看的非常清楚。可我的嚴眼睛都看累了,也不見嫦娥出來,真像我也會飛,飛進月亮去瞧一瞧,裡面有什麼東西。

  小孩們提著各種各樣的燈籠,嘻嘻哈哈地在河堤邊上走來走去,河畔充滿了歡樂,不管大人還是小孩,人人都會時不時地抬頭看一看這輪月亮,都紛紛讚歎今晚的月光分外圓。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 篇9

  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文 篇10

  漆黑的夜,一望無際的天空中暗藏著幾顆星星,風輕輕地撫摸著我的臉。我站在陽臺上,痴痴地望著十五的月亮。

  今天是中秋節,大街小巷的人們都在談論著一則新聞:中秋夜七點十三分的月亮最圓最亮。我家陽臺朝東,是賞月的好地方。我早早地跑到陽臺上,這時,月亮被深厚的雲層遮擋住,東面的雲朵中只能看到一圈光環。我想象著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神話傳說,心中充滿期待。也不知過了多久,月亮還是沒有現身,我忍不住瞄了瞄時鐘,已經過了七點十三分!我既失望又焦急。

  大約過了幾分鐘,雲朵漸漸散去,月亮露出了小半張臉,在雲層中若隱若現。我心中飄進了一絲希望,祈禱著月亮快點出來。

  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沒過一會兒,月亮又被雲層擋在了身後。等了幾分鐘,也沒見它有什麼變化,我開始不耐煩了,氣沖沖地進屋去吃月餅。五仁是我最愛吃的月餅,我拿起一小塊,輕輕咬了一口,美味香甜,綿軟帶酥。細細品嚐,會分辨出杏仁,桃仁,花生仁,麻仁和瓜子仁的不同味道。我原本生氣的心情漸漸平撫了,月亮被我拋到了九霄雲外。就這樣悠悠忽忽地過了一個小時,我忽然想起了中秋的明月,懷著一絲希望,來到了陽臺。

  目光落在天空中,月亮終於出來了。這時的明月衝破了層層雲朵,光彩照人地展現在天空中,比我想象的還要美。它又圓又亮,就像一個白玉的金盤,又像一個穿著金紗裙的小精靈,將自己裙子上的顏粉灑向大地。我充滿喜悅,痴痴地望著高傲升起的明月。望著它,我藏在心底裡的思念之情終於釋放出來,奶奶回北京探親,已經住了好幾個月,北京的天氣開始轉涼,不知道奶奶帶沒帶夠秋冬的衣服。我向著月亮,把對奶奶的思念全都說了出來,也許,月亮會幫我把思念和祝福告訴奶奶,帶到她的心中……

  不知不覺,午夜時分了。月亮爬到了我的頭頂上,它還是那麼圓,那麼亮。再過一會兒,月亮將走到西面,我在陽臺上就看不見它了。

  我該睡了,金色的月光照亮了我的房間。睡夢中,我夢到了月亮,夢到了奶奶,我還夢到了許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