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中秋節> 【熱門】中秋的作文4篇

中秋的作文

【熱門】中秋的作文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的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的作文 篇1

  中秋節到了,同學們都去做月餅了,而我卻是和奶奶一起做藕餅。 因為藕餅也是寄團圓之意,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效,是傳統中秋團圓飯中不可少的佳餚。

  一早,我就和奶奶準備食材。到了菜市場,我們買了新鮮的藕和肉末。回到家,我先把藕洗乾淨,然後刨皮,藕露出潔白無瑕的身體。 奶奶一邊給藕切片,一邊說:“我們的藕餅又叫藕盒子,藕片兩片的下端要相連,中間才能夾肉,才能做成盒子。”於是,我就小心翼翼地把奶奶調好的肉餡夾在“盒子”裡。接著,奶奶把麵粉拿出來,倒入大碗,再加水,又打了兩個雞蛋,調成糊狀。之後,我把夾好肉餡的“盒子”浸放在麵粉糊裡。過了幾分鐘,油鍋熱了,奶奶用筷子夾起藕餅,放入油鍋,只聽鍋裡“噼裡啪啦”響了起來,藕餅披上了金黃色的鎧甲,藕餅就做成了。

  晚餐桌上,看著全家吃著我做的藕餅,我的心裡美滋滋的。同學們,你們要不要嚐嚐我的手藝呢?!

中秋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中國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我們大家都到奶奶家過節,奶奶家可真熱鬧呀!叔叔、姑媽、姐姐、還有弟弟也都在奶奶家哩!

  我興奮地跑到他們跟前說:"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心想事成!"他們聽完很高興。這時,只聽姐姐在房間裡叫我,我飛快地跑了過去。沒過多久,奶奶就在飯廳裡大喊:"開飯啦!"我們陸陸續續地上了桌。哇!我大吃一驚問:"奶奶,您今天怎麼做了這麼一大桌的菜吃得完嗎?一定把您累壞了吧!"奶奶笑著衝我說:"你真是越來越懂事了,這麼多人裡就你最懂得心疼奶奶嘍!"大家聽完哈哈大笑,同時,也都表揚了我。聽到大家的讚美心裡真是美滋滋的。

  吃完晚飯,我們大家就一起上天台賞月。聽媽媽說:"今年的中秋節可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錯過可要等到20xx年嘍!"到了天台,我抬頭一看,哇噻!果然今晚的月亮不一般哩!真是又大又圓又亮,美麗極了!

  奶奶端著一大盤的月餅高聲叫道:"吃月餅嘍!"我又蹦又跳地跑到奶奶跟前,在盤裡挑了一塊我最喜歡的蛋黃餡月餅,我拿起月餅就對月亮姐姐說:"這是我最愛吃的月餅,您也嚐嚐吧!"這時,我彷彿聽見月亮姐姐笑著對我說:"謝謝你小朋友,你的月餅我已吃到了,真好吃。"

  時間過得真快呀!不知不覺睡覺時間到了,我依依不捨地上床睡覺,今晚真是個難忘的夜晚!

中秋的作文 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是個團圓的節日。

  我和媽媽一大早提著月餅和一些水果坐車來到奶奶家,到了中午我吃了我最喜歡的餃子。接著到了下午,大舅開車接我們到姥姥家,到了姥姥家,我一進門就看見老爺在櫥房裡忙著做飯,就像過年似的忙個不停。到了晚上我們吃了一桌豐盛的晚餐過了一會月亮升起了,姥姥看見月亮升起了,就對大家說現在開始圓月了。姥姥把所有東西擺在窗臺上。姥姥現在開始燒香,姥姥說:“當香燒完時我們就可以吃臺上的東西”

  這時月亮更圓更亮像一個大圓盤,照的晚上像白天一樣亮。當香燒完時,我們就開始吃東西有的吃月餅有的吃水果,大家有說有笑。

  這就是我家的.中秋節。一個傳的節日。

中秋的作文 篇4

  辛卯年八月十五日,重慶,中秋,天氣晴好。

  中秋的概念在我讀到“獨到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之前是不復存在的,有的只是每到這個季節後和夥伴們惦記搖火把的歡快。

  總覺得以前的月亮比現在的月亮要明亮皎潔的多。晚上的時候,和弟弟拿著爺爺用自家種的芝麻秸稈紮起來做的火把走在鄉間的大路上,熙熙攘攘,絕對不次於趕廟會的盛況,只不過人們的臉上和萬物僾然蒙上了婆娑的氤氳,更增添了月色的柔美和素淨。“七月流火,九月添衣”,九月收穫,這個時候的田地裡已經是沉甸甸的稻穀;夜晚確實有些涼意,但和夥伴們捋下幾穗稻穀後放在火把殘餘的火上燒,吃起來是特別的香,也不覺得冷。這應該是最有樂趣的。

  其實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說的是重陽這個節日,但其中的這兩句詩足以讓任何一個人在任何一個傳統節日裡想起,勾起哀婉的情愫。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果一個人沒有離開過故土,我想這個人是很難體會到如此真誠而迫切的心情。正好這樣的詩句若合一契,也印證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真諦。

  歷史註定了丙辰這年的中秋將載入文學的史冊。“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寥寥幾個字,卻是如此的厚重。當時少年意氣,耽於“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樣的佳句,現如今卻始終玩味“何事長向別時圓”,年齡不一樣,心境也已不同。真的是應了辛棄疾所說,“少年不識愁滋味,欲上高樓,欲上高樓,為

  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戊子年八月十四日,安徽,中秋前夜,天氣涼爽。

  這是我第一次誠心誠意地向朋友們祝福,也是第一次如此虔誠地感悟月亮。自此後,才書寫了很多關於月以及月光的文章。中秋是天上月圓,人間月半的日子,不禁覺得悽然。

  辛卯年八月十五日,重慶,中秋,天氣晴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前一段時間看到家裡的朋友更新了這樣的狀態,才意識到季節已經到了“洞庭波兮木葉下”的時候;在這樣的一個地方,難免會時令錯亂。

  前一天的時候一直在思考是否打電話回家說些什麼,但思考到最後還是決定不打電話了,就權當自己忘了這個節日了吧。這天中午的時候,父親問我怎麼過節,我起初想回答沒過節的,但想了想,最後改為了“和平常一樣”,其它的也不知道說什麼。想到白樂天的“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風似往年”,領悟其實為一種憑弔。

  晚上和朋友一起吃飯,我是相對的沉默;不是沒有話說,而是覺得一些話說與不說完全無意義。沒有喝酒,但更想一醉方休。“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幾年前誦讀的元曲,驀地想起,覺得有些毫無條理。中秋,註定了是一個讓人思念與被思念的日子。

  ——《月中的中秋》辛卯年八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