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執著> 【熱門】執著作文錦集六篇

執著作文

【熱門】執著作文錦集六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執著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執著作文 篇1

  在肯亞的自然保護區裡,一批護林員,一頭沒有了角的犀牛,落寞孤獨。這頭犀牛就是蘇丹――世界 上最後一頭雄性白犀牛。一群護林員晝夜不息地跟隨著蘇丹,為了雄性白犀牛家族這最後一枚火種,隨時準備同盜獵者戰鬥。看著這張來自遙遠國度的照片,我的耳畔響起了一曲悲歌,它的名字叫執著。

  如果蘇丹最後不能繁衍後代的話,這個曾經活躍在非洲大草原上的霸主,必將離人們而去。當我們的後代再想見它的時候,只有到歷史的圖片中去尋找。但人類還沒有放棄,為保護這暮年的白犀牛,一支40人的護衛隊組成了,為了那僅存的希望,所有人都拼盡全力,幫助白犀牛家族繼續存活下去。還有什麼比“執著”二字更能概括這種行為的意義?只要有希望,就決不放棄。

  這樣的場景好像在哪裡見過。

  幾千年前,這曲悲歌曾經迴響在蒼茫的中原大地上:一架牛車,載著一位思想家和他的弟子們,緩緩地走著。是的,這位思想家就是孔子,他為了自己的思想,為了心中的信念而不知疲倦,並這樣終其一生。以他的智慧,怎能不知道他的努力是徒勞,但這又能怎樣呢? “知其不可而為之”才是他的性格。枯葉鋪地,北風呼嘯,這位哲人不能捨棄自己的旅程。漫長的旅途上,他執著不悔。這樣的事,在越來越聰明的現代人看來是不可思議、不能理解的。可就是這樣一位永不言棄的執著者,影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甚至影響了世界。

  這樣的場景好像還在哪裡見過。

  也是幾千年前,這曲悲歌曾經迴響在燕趙大地、易水河畔:一個衣袂飄飄的人,一個刺客。祭祀過鬼神,整理好馬車,該上路了。他唱起了一曲悲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人們皆垂淚涕泣。他昂首而去,再也不肯回頭。他難道不知道“提一匕首人不測之強秦”的後果?不是,他是抱著“殺身成仁”的決心,以報太子的知遇之恩。他就是荊軻, 一個刺客,一個勇士。“心知去不歸”,卻精心準備,坦然面對。其人雖已湮沒在歷史的黃沙中,但“千載有餘情”,後人敬仰不已。

  如果不多加保護,白犀牛將在不遠的將來從我們的世界中消失,我們的後代在未來只能夠對著圖片感嘆、悔恨。但人類怎能放棄,這是人類的執著之旅,這是人類的自我救贖。

執著作文 篇2

  寒風席捲了城市,作為冬天的衝鋒號手,帶來了冬季的預兆,但這絲毫不影響這城市本有的繁華,到處都可以感受到現代的氣息。馬路上,鳴笛聲音充斥在每一個角落。他,注視著窗外,手中時不時地去摸一下身旁那陳舊的號。

  這位老人搬到我們樓下已有三四年了。但老人有著奇怪的舉動,就是對於鳴笛聲的強烈敏感。每當小區內有鳴笛聲時,他都會開窗觀望,那怕是他正在吃飯,也會從窗戶探出頭來左右尋找聲音的來源,令人匪夷所思。每次探出頭來,都會看到他那奇怪的眼神。

  記得聽一個小區裡的阿姨說:一次國慶,小區組織老年人出去遊玩,在大巴車上就看到過這位老人。當大巴車上的電視機正播到衝鋒號的響聲時,老人突然站了起來,神色凝重。“那時候車還在正常行駛,我們幾個年輕人趕緊扶住他,嚇死人了。”司機為此抱怨了一路。

  老人不愛外出走動,他說自己不願聽到那鳴笛的聲音。一次老人在過馬路時,道路上車水馬龍,各種電機、熱機、哨聲、笛聲不絕於耳。老人聽著聽著,神色竟有些恍惚,協管員大喝一聲:“還不快走!”才強迫老人從聲音中脫離出來,顫顫慄慄地向前挪。據說老人還流了淚……

  我百思不得其解,老人反常舉動的原因,直到偶然聽人說起時,才些許知道了答案。

  原來,老人竟是這樣的人。在國共兩黨為天下而酣鬥時,老人也加入了南下的紅軍隊伍。部隊不知打到了哪裡。一次衝鋒時竟遭遇偷襲。老人前面的號手正巧替他擋住了子彈,老人迅速拔槍打死了前方的敵人。那號手臨死前還不忘完成他的使命,用盡平生之力,再次吹響那號聲……從老人家中的舊紙書堆中,還依稀可見老人寫下的'日記。老人很愛與別人討論舊時,但經常避開這個話題。每當談到這裡時,他都會停下不講,勉強剋制不讓淚水流下臉頰。那號就是那號手的衝鋒號,老人一直儲存至今。當成寶物來珍藏,誰都不許碰。

  想到這些,我又想到了和同學們去探望抗日老兵的情景。如果我在老人身邊,我會怎麼樣?我會批評那個司機,批評他不懂老人經歷過的滄桑。我會告訴老人那是電視機裡的聲音,人們對革命老兵很重視。我會在老人淚流滿面之時,用紙巾擦拭他的臉頰;在交警大喝之時,我會大聲回應他:“您有教養沒有!”

  這位執著的老人,我們對他關注,甚少。

執著作文 篇3

  我喜歡向日葵,或許是因為她的執著。她以45的微笑+45的昂首=90的執著追求,折服了我的內心。

  以前,馬路旁邊種了幾株向日葵。無風的午後,向日葵的一道道輪頭和太陽下的一道道光圈比美。雖然只有幾株,顯得孤零零的,但她們始終以一個不變的姿勢——昂首,來面對風吹雨打。她舒展著她的葉片,緊密而不失條理的紋路清晰可見,淡美樸素的年華,永遠向陽,它的果實,毫無保留的獻給人類。

  倚窗靜思:無垠的草地上,一片金黃色的向日葵挺立在其中,她們每天面朝太陽,不會累嗎?她們每天以一個同樣的姿勢,不會厭嗎?斑駁的綠和耀眼的黃融合在一起,彷彿是畢加索的《向日葵》。她們彷彿在翹企,彷彿在凝思。那她在翹企什麼?又在凝思什麼?或許我們的追求與她所追求的不一樣罷,她所追求的是生命最本質的追求,不摻任何雜質。她每天向著太陽,允著陽光,不是故作姿態,而是源於心底驕傲的自信。我心瞭然,不論怎樣,也阻擋不了她向陽的步伐。無論酷暑還是嚴寒,無論斗轉還是星移,她都依舊執著,昂首的追求夢想,她的夢想或許是同太陽一樣,帶給人們溫暖。不管在面朝太陽,實現夢想的途中有多少黑暗,她都會用自己單純的內心驅逐黑暗。無論前方的路有多黑,都阻擋不了她擁抱陽光。

  那時,我感受到了執著,人生不也一樣,只要堅定了一個目標,都要至死不渝的走

  下去,也許會經歷寒打霜逼,但只要我們最夢想有一顆執著,熾熱的心,就一定能迎向成功。

  一陣風,送來了一縷清爽,搖落了一片金黃色的花瓣,那不正是她璀璨的笑嗎?向日葵教會了我:永遠面朝陽光,永遠執著,就不會讓黑暗環繞身邊。那時,我學會了執著。

執著作文 篇4

  時光如雨,我們都是在雨中行走的人,找到屬於自己的傘,朝前走,不懼風雨,因為總有一份執著讓我回想起。

  昨夜西風凋碧樹

  看著眼前佈滿紅叉的試卷,一種無助之感湧遍全身。學業的壓力日漸加重,往日輝煌不再,同學的嘲諷依稀在耳畔迴響。不甘,傷感,失落,全部在心中交織,我像一個打了敗仗計程車兵,因為自己的錯誤,而抱怨一切戰鬥有關的人和事,似乎已無力前行。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母親見我終日寡歡,很是焦慮。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她看著與一條几何題抗爭的我,讓我歇會兒,去陽臺看看。我心中不滿,但還是去了。陽臺被陽光充盈,溫暖的亮,我微眯著眼,無意中瞧見了牆角一隅一株蟹爪蘭。她竟開花了!我看著她在陽光中綻放,雪白的花瓣薄如蟬翼,舒展光滑,如九天下凡的仙女,讓人恍惚那明媚的光是由她散發出來的。不禁想起數日前母親將她帶回來時,那醜兮兮如仙人掌般的外表。那時她不被任何人重視,只有母親相信她,每日為她澆水、鬆土,也許在海棠、茉莉花開時,她也被嘲諷,但她沒有因此枯萎,而是努力執著地生長。這個過程是多麼困難我們可想而知,但她的執著使她生長、開花,到現在以令人驚豔的模樣使那些曾嘲諷她的人汗顏羞愧。不知何時,母親出現在我身旁,她微笑著看著我,緩緩道:“是否能開出令人豔羨的花,只有你自己知道,誰說了都不算,只要你能夠執著努力,你也可以像這蟹爪蘭一樣綻放光彩。”我忽然明白了什麼,向書房走去,此刻那些雜亂的幾何題已不再是我的敵人,而成了我執著向上的基石。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後來,我的困境有了轉變,雖然依舊有些問題,但我能夠耐心執著地將它們解決,因為我相信自己,也相信這段執著奮鬥的時光。正如梁啟超所說:“十年飲冰,難涼熱血。”少年時期,執著應當如此。

  穿過荊棘,腳下便是鋪滿鮮花的大道。今後的人生旅程中,我的心中都會種著那一株蟹爪蘭,並總有一份執著讓我回想起。

執著作文 篇5

  夸父執著於追日,精衛執著於填海,但他們都失敗。執著有意義麼?

  天氣炎熱,太陽依舊炙烤著大地,我在書桌前好好學習,但現實和理想,也常常面面相覷,等待看彼此的笑話。窗外知了聲不絕於耳,熱氣未見消散,彷彿要將空氣點燃,使沒解出題的我更煩躁,於是我又一次逃到自家的後院。

  我又一次躲在花樹下,我倚著花樹,一股“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孤寂湧上心頭。

  無意間,我被小小的它所吸引。一隻蝸牛正在那高牆之上緩慢地爬行。它身後所分泌出的黏液彷彿見證了它艱苦的旅程。我不由得向它靠攏過去。它揹著那如山的殼,一步一步往上爬,從未停止過自己的步伐,從未動搖過自己的信念。我真想伸出手幫它一把,但我的手又停在了半空中,幻化做一面為它喝彩的旗幟。

  是啊!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彩虹。

  我正如這隻小小的蝸牛,在生活的道路上緩慢爬行,學習與生活中的不如意時常困擾著我,讓我有種生活就像爬大山的滋味,我真想逃,逃到自家的後院,憑空幻想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然自得,遠離生活的是是非非;有時也幻想著自己又回到了那個用紅頭繩紮起沖天辮的年紀。

  但與這隻小小的蝸牛接觸後,我感到羞愧,連這隻小小的蝸牛都能堅守自己的執著,它執著於爬過這面牆,那麼我的執著呢?

  有了執著,鴿子才能把寂寞飛出歡樂。

  有了執著,駱駝才能把孤獨走成頌歌。

  有了執著,我們才能把痛苦熬成愜意。

  陽光依然籠罩著花樹,但已不像原先那樣耀眼了,讓人心平氣和。一絲愜意從心底油然而生,一抹微笑從嘴角漾開。

  小蝸牛繼續向高處攀爬著,我幾乎不能看到那小小的一點,但我知道,它一定會到達自己的目的地,因為它有一份執著的信念。

  與蝸牛的接觸讓我明白:積矽步以致千里,積惰怠以致深淵。每天努力一點點,就可以甩開對手很遠。

  我像蝸牛,在人生的道路上堅持不懈。

  蝸牛像我,在夢想的旅途中勇敢拼搏。

  夸父執著於追日,精衛執著於填海,不管結果如何,人生因執著而精彩,世界因執著而絢麗。

執著作文 篇6

  當你走進湖北松滋市王家橋中學,便會從宣傳櫥窗裡看見一個稚氣十足、文靜自信的女學生,她叫廖曉霜,連續三年被評為學校“十佳學生”,被同學們稱為“不落的小太陽”。

  用堅強創造奇蹟曉霜年幼多病,小學二年級那年秋天因患中耳炎治療不及時,病情惡化,住院半年之久。坐在教室不足一月,曉霜腦內出現腫瘤,經過開顱手術命總算保住了,學習卻落下一大截。父母不再奢望她讀書有所作為,只望她能像正常兒童一樣就謝天謝地。第二年春天要開學了,爸爸媽媽本打算讓體弱的曉霜在家休息,生性堅強的曉霜執意要上學。起初她跟不上班,數學課聽不懂。老師擔心她身體吃不消,沒有過多施加壓力,只勸慰曉霜慢慢來。懂事的曉霜沒有向困難低頭,忍住疼痛,扎進書裡。她付出了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無論颳風下雨,無論春夏秋冬,寢室門前的路燈下總有一個凝神學習的胖女孩,那就是曉霜。就連食堂賣菜的師傅也這樣描述:她端著碗站隊等待的那一刻都是一副思考的神態。一個學期後,她的數學成績從班上最後一名上升到全年級第一名。她還只是個孩子,是剛動過大腦手術的孩子。她的這份成績,就是她用堅強創造出來的奇蹟啊!

  用真誠履行責任在班上,曉霜身兼團支部書記和紀檢委員兩職。團支部書記雜事多,曉霜幹得有滋有味。紀檢委員是個得罪人的“官”,曉霜用她的真誠感染了每個違紀的同學,讓他們心服口服地認錯改錯。那次中午自習,全班同學都在安靜地學習,忽然一聲怒吼打破了沉寂。最後排的兩個高個子的男生爭吵起來,其中一位還操起板凳。大多數同學嚇得不敢出聲。這時,只見曉霜走到他們中間,微笑著對他們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嘛!有什麼事說不清呢?”一句調侃的話緩和了氣氛,一場戰爭就這樣平息了。

  用執著抒寫未來回顧曉霜九年的學習歷程,我們欣喜地看到了她的穩重與執著。生活中的波瀾,她堅強地面對;學習上的坎坷,她傲然地迎接。挫折與失敗,她視為財富;鮮花與掌聲,她當作動力,她的步伐永遠向前,因為她的夢想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