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珍惜為主題的作文範文
老家拆遷前,我們讓婆婆把沒用的東西清理掉。拆遷的日期臨近,婆婆說東西處理得差不多了,要我們回去看看,順便把有用的東西帶進城,放到車庫裡。
滿以為舊傢俱之類的都清空了,可是到家一看,桌子櫃子凳子一樣沒少。我們問婆婆處理了哪些東西,她說,是100來斤舊衣服和兩三條破棉絮,還有一張老式帳臺——那還是上一輩從地主家分到的,非常牢固,照說也不能賣;還有,舊衣服件件完好,可惜了;破棉絮如果重新彈一下,也還是跟新的一樣……
我們趕緊打斷她,問她留下來的這些傢俱怎麼辦。
婆婆這裡摸摸,那裡看看,站到了一頂櫃子前。櫃門上的鏡子早沒有了,幾張舊掛曆糊在上面,上世紀80年代的某位女星笑眯眯地瞧著我們,另一扇門上裂開的口子足足有一釐米。兩扇門都變形了,彆彆扭扭地硬合到一起,一根布條勉強將兩個把手系在一起。婆婆說:“這櫃子,是我的陪嫁,你外公省吃儉用託人買來一根木頭打的,這麼大一面鏡子花了不少錢,那時,村上就我的櫃子上有大鏡子。”
她又來到側屋一張雕花木床前,木床久沒有人睡,紅裡發黑,雕花縫隙裡都是白白的灰塵。“這張床,伐了一棵株樹打成的,株樹還是爺爺年輕時種的,伐下來以後,先在河裡浸了兩年,再曬乾,請前村的老木匠打的,你們看上面的雕花,花了足足四五天呢,漆匠上了3遍紅漆,這麼多年了,還這麼亮。”
……
原來,每一件傢俱裡面都蘊藏著一個故事!
我想,我理解婆婆的心情,這滿屋子的什物,每一樣都來之不易,每一樣都陪伴她走過一段獨一無二的歲月,每一樣都記錄著她的期盼、快樂,所有這些傢俱合起來,就是她一輩子的所有回憶。
想起我小時候,看上了供銷社櫃檯裡一個昂首挺胸的塑膠公雞卷筆刀,我多麼渴望擁有那樣精美的一個卷筆刀啊!後來聽說藥店收購一種藥草,於是每天放學四處去找藥草。暮色四合的`黃昏,每當我提著滿滿一籃藥草往回走時,心裡就裝滿沉甸甸的歡喜。一天又一天,曬乾的藥草終於裝滿一籃,我求母親趕集的時候幫我帶到藥店去賣掉,然後買回那個卷筆刀。
母親帶回了卷筆刀——後來我才知道,因為以訛傳訛,我辛辛苦苦挖了那麼久的,原來並不是藥草,母親是自己掏錢幫我買了卷筆刀——我欣喜若狂,因為太過愛惜,我甚至從來沒有捨得用它卷鉛筆,每一次,我用小刀艱難地削著鉛筆的時候,它都安安靜靜地躺在我的文具盒裡,直到刀片生了鏽,我都一直珍藏著。
那時,擁有一樣東西是多麼不容易,過程總是充滿曲折,因此,它們帶來的歡喜,是今天無法感受到的。現在,我們總是很容易就能滿足自己的購物慾望,但是,輕易得來的東西里沒有渴望,沒有等待,沒有故事,沒有回憶,所以,也就不懂得珍惜。正如臺灣作家蔣勳先生說的:在容易購買、容易販賣的過程中,有一樣東西遺失掉了,那就是珍惜。
後來,車庫被塞得滿滿當當的,裡面有一張老式床,一張永遠擺不平的八仙桌,一對鐵箍已經鬆開的米桶……
我們把汽車停在了外面,車庫,且讓它裝一屋子的回憶罷,與汽車相比,這些回憶更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