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責任> 社會責任感作文3篇

社會責任感作文

社會責任感作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會責任感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會責任感作文1

  新學期的開學典禮上,章校長為我們作了開學典禮致辭,包含了核心價值觀、新學期方向、堅持、社會責任感的四個主題。聽到社會責任感這個新鮮的詞彙,再聽了章校長所說的兩個生動的小故事,我腦海中不由浮現出兒時的一個畫面

  那天,媽媽讓我去郵局寄個東西。我下了樓,在路上看見一個差不多比我大五六歲的小姐姐在草坪上撿著垃圾,有空瓶子、果皮、菸頭、餐巾紙等等。我看那位小姐姐並沒有穿著清潔工作服,手臂上也沒有套什麼標誌,於是感到十分好奇,忍不住上前詢問:小姐姐,你為什麼要撿垃圾呢,又沒有人要求你這麼做。

  小姐姐微微笑著告訴我,的確沒有人要求她這麼做,這是她自願的。這片草坪原先很美麗,可人們卻總是會扔些垃圾,眼看草坪就快被垃圾埋沒了,她不能就這麼坐視不管,她要行動起來,要清理這片草坪,要保護這片草坪

  聽了小姐姐的話,我若有所思,我覺得自己也應該向這位小姐姐學習。於是在我跑去郵局寄完東西后,還特意把包裝剩下的邊角料撿起來扔進了垃圾箱。

  今天,當我聽到這個詞,我明白了,小姐姐的行為就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所謂的社會責任感,不一定要去做什麼很大、很輝煌的事,只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是主動為社會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就算那份力量很小很小。像那位小姐姐,主動清理下自己平時玩耍的草坪上的垃圾;我呢,可以在出教室時順手關上一扇窗,一扇門,一盞燈,哪怕我不是值日生;上車時我要自覺地先下後上,碰到腿腳不便的老人,也可以順便攙扶一把;出去旅遊時的動車上,也可以幫身旁的'乘客將重重的行李抬上行李架,哪怕素不相識

  今天章校長的發言幫助我更明確了社會責任感的含義。我們大家都是社會中的一份子,我們要對這個共同的社會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只要我們擁有了社會責任感,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社會責任感作文2

  留美女大學生張棟給自己佈置了一份假期作業——每天上街撿一個小時的垃圾。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很不可思議。其實不然,張棟選擇了利用有限的時間來還街道一點潔淨,體現著一個躊躇滿志的大學生貢獻社會的決心。她正懷揣一份社會責任感踏上人生的旅途。

  梁啟超曾發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的呼喊。同樣,作為當代青年,我們將成為社會未來的中堅力量,將成為社會的主人翁。因此,我們要做有社會責任感的青年,帶著社會責任感上路。

  回望新中國的革命史,青年人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青年人為著人民的解放,民族的復興付出一切。正是一大批懷揣社會責任感的青年譜寫出中華民族復興序曲。

  戊戌變法的領導人之一,梁啟超曾面對一個取捨生命或學問的決擇,他毅然發出“讀書人死於學問乃死得其所”的感慨。有人說他迂腐,愚昧;魯迅先生曾為了避免一個民族陷入盲目的驕傲自大中,放棄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亦有人說魯迅愚蠢。可正是這“迂腐”的梁啟超為中國的民主革命打開了嶄新的一頁。除了那份對民族,對社會的責任感,還有什麼能支撐他堅守在革命陣地上呢?魯迅的“愚蠢”則是為救國救民而吶喊,展現出了一個革命家的民族氣節。作為當代青年,我們須懷揣一份社會責任感,從前人手中接過復興民族,繁榮國家的歷史使命。

  看今日之青年,有伊拉克運動員侯賽因爭以生命的名義奔跑;有蘭迪教授用人生的最後一堂課來詮釋生命最純樸的價值;有文花枝、洪戰輝感動中國的義舉;有四川大地震之後,幾十萬人的救援隊伍;有為國家利益搖旗吶喊的“憤青”;還有北京奧運會那支朝氣蓬勃的青年志願者隊伍。他們正用行動向世人展示青年人對社會的熱忱。

  如果說人人心中都已有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哪還會說出“花三百萬種死你”這樣囂張,愚昧的話來;哪裡還有在災難臨頭之際,放棄自己的學生,作第一個逃兵的老師;哪裡還會有為獲取利益而不顧消費者健康的廠商?然而,在我們這個充斥著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的社會里,這些都是事實。這樣看來,一名青年學生對社會著任感的追尋,還會讓你覺得不可思議嗎?

  其實,社會責任感的體現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大手筆”,只需我們認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足矣。

社會責任感作文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有了責任,我們的社會才會井然有序。警察的責任是保護人民,維持治安;醫生的責任是救死扶傷,為了人民解除疼痛;教師的責任是培育祖國的“花朵”,創造祖國的新未來。

  他們都令我欣賞,但是我最欣賞的還是——“城市美容師”清潔工。那是初二的早晨,天氣異常寒冷,寒風無情地掃蕩著這個世界。我們一家人乘著汽車去親戚家拜年。路經大西門,爸爸停了車,和媽媽一起去買箱水果。我和姐姐則靜靜地坐在座椅上,透著玻璃仰望天空。車外不停地傳來小販與買主唧唧咕咕的說話聲,也和雜著沙沙沙的掃地聲。我立刻把視線轉向了正在掃地的清潔工。他推著兩把大掃把向前走,“沙沙沙”、“沙沙沙”……我挺了挺眼鏡,希望能夠更清楚地觀察到他。一米七左右的個子,身穿一件橙色的外套,頭戴一頂橙色外套,雙手凍得發了紫,滿臉滄桑……突然,我腦海裡閃過一個問題:“我們都在家裡過新年,他為什麼不去呢?”“咳,肯定是他家境貧寒,需要錢,所以就一直留在這裡工作嘛。”姐姐和我搭起話來。“真可憐,大冬天的還要在外掃地。不過,城市如果沒有他們,真不敢想象那時的景象。”“對嘛,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清潔工失業了,也代表了我們更文明,我們對環境的責任之心。”姐姐眨巴著眼睛,意味深長地對我說。

  臧克家在紀念魯迅時寫下的詩中有一句話,“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不錯,一個人只有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服務於社會,服務於人民,才能讓別人更好地生活。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體現責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