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向上的寓言小故事
寓言大抵是諷刺的,但也是歌頌的。寓言諷刺黑暗,就是歌頌光明;諷刺邪惡,就是歌頌善良;諷刺虛偽,就是歌頌真誠。所以,寓言不僅要深惡痛絕地抨擊和揭露偽、惡、醜,而且要熱情地讚揚和歌頌真、善、美。
《落瓜轉運》
宋朝有個秀才,叫呂蒙正,家道艱難,窮得連鍋也揭不開。有一次,他三天沒有吃過一頓飽飯,直餓得頭昏眼花。終於,在一座橋上,他餘得了一隻瓜,早已飢渴難耐的他,踉踉蹌蹌跑到橋欄邊,想把瓜磕開,好趕緊填飽肚子。然而,倒黴的是,他一失手,瓜掉在了橋下,就這樣,這隻瓜他一口也沒吃上,就順著水流漂走了。
滿心悽苦的呂蒙正捶胸頓足,擊欄長嘆。
後來,呂蒙正參加科舉,竟然狀元及第,做到了宰相的位置。做了宰相的他,不忘舊時苦難事,在當年落瓜的地方,建造落瓜亭,作為紀念。
這一刻可能走投無路,下一刻或許柳暗花明,沒有永運的勝境,也沒有永遠的絕境,一切皆有轉機,一切都在改變:看努力,也看機遇。
《國王和畫家》
一個國王聽說有一位畫家擅長水彩畫,有一天他專程去拜訪那位畫家。
“請你為我畫一隻孔雀。”國王要求說。
一年後,他再次登門拜訪畫家。
“我訂購的水彩畫在哪兒?我曾經要你為我畫一隻孔雀。”
“你的孔雀就要畫好了。”畫家說。
他拿出了畫紙,不一會兒功夫就畫了一隻非常美麗鮮豔的孔雀。國王覺得很滿意,但是價錢卻使他吃驚:“就那麼一會兒功夫,你看來毫不費力、輕而易舉地就畫成了,竟要這麼高的價錢?”國王問。
於是畫家領著國王走遍他的房子,每個房間都放著一堆畫著孔雀的畫紙。畫家說:“這個價錢是十分公道的,你看起來不費力、似乎很簡單的事情,卻是花費了我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為了在這一會兒時間為你畫這隻孔雀,我可是用了一整年的時間準備哩!”
《鷺鷥》
一天,一隻鷺鷥邁著一雙長腿漫無目的地在踱步。它沿著河岸散步,河水清澈,氣候舒適,鯉魚和饄魚在水中游弋。鷺鷥瞧著它們游到河邊,本可唾手可得,但鷺鷥並沒有這樣做,它出身高貴,按時進餐,生活有規律,這時還沒有胃口。
過了一會兒,它有了食慾,於是走近河邊,看到幾條冬穴魚游到水面,鷺鷥不喜歡這道菜,它喜歡上等的食物。它的臉上浮現出一種不屑一顧的神情:“要我吃冬穴魚?我堂堂鷺鷥大人,吃這樣差的飯菜?把我當成要飯的了?!”
放走了冬穴魚後,饄魚又遊了過來。“饄魚!就這個小點心?要我為這沒品位的東西動嘴?上帝也不會同意!”
最後,當鷺鷥飢餓難耐卻又找不到一條魚的時候,它卻為更差勁的食物張開了嘴。它看到了一隻蝸牛,感覺到自己還是被幸運女神眷顧著,於是猛然撲過去,把蝸牛吞進了嘴裡,甚至還來不及細細品嚐。真不知道它那高貴的胃是不是可以消化掉蝸牛的硬殼。
人不應該過於挑剔,最精明的人就是最隨和的人,過於苛求反而會一無所得。要記住不能輕視任何事物,尤其是在自己的要求容易得到滿足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