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精華】寓言的故事作文4篇

寓言的故事作文

【精華】寓言的故事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寓言的故事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1

  一天,一個人頭上的眼睛和眼鏡發生了爭吵。眼睛說:“如果沒有我睜著眼睛,你有什麼用!”眼鏡生氣地說:“沒有我在你前面,你睜著眼也頂不了用!”就這樣,他們你一句,我一句的爭吵著。

  腦袋聽了,說:“要不,我想一個辦法,看看你們誰厲害,好嗎?”“好!”眼睛和眼鏡異口同聲說。第二天早上,這個人要去上班。腦袋讓這個人把眼睛拿了下來,就讓人匆匆走了。眼睛使勁睜著眼,可是眼前模模糊糊的,什麼也看不清。

  人在過馬路時,沒看清紅綠燈,被罰為亂闖紅綠燈。到了辦公室已遲到了三十分鐘,被老闆狠狠的罵了一頓。晚上回家的路上,更加看不清,東撞撞,西撞撞,撞的臉上,身上都疼得厲害。眼鏡看了這一幕,得意的笑了,說:“看見沒,眼睛,你這個沒出息的傢伙!”臨睡時,腦袋對眼睛和眼鏡說:“眼睛,你在夜裡把眼睛閉上,眼鏡你就在人臉上。”深夜,眼鏡睜著眼,一直這樣躺著一點用也沒有。

  早上,眼睛和眼鏡都向對方認了錯。因為他們知道了,他們自己都各有所長,不能只看對方的不足!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2

  從前,有個攀比先生,什麼事都愛跟別人比較。最後,一事無成,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攀比先生”姓比,至於名就不清楚了,有人說他叫比樣,也有人說他叫比較。反正也無從考據了。只知道大家都叫他“攀比先生”!

  也許還是叫比較更好一些,至少我在心裡是這麼認為的,聽別人說過一些他的事情。

  90年代的“攀比先生”就已經和別人攀比了。一次,“攀比先生”的鄰居王大媽家蓋了一幢非常漂亮的小洋樓。“攀比先生”見了,心想,哼,就以為你們家有錢蓋房子嗎。明天我就拆房蓋小別墅。

  第二天,“攀比先生”真的就把那幢50年的老樓房給拆了,還找來了施工隊,讓給蓋五層樓的別墅,施工隊的負責人見他穿的一身的土衣服,上面還掛著補丁,就不肯給他蓋,氣得“攀比先生”破口大罵,還拿著鋤頭把施工隊的人給趕走了。這下可好了,自己的房子給拆了,現在沒地方住了。最後只能在鄰居的新房旁邊搭了一個草棚住。

  20xx年的“攀比先生”已經五十五歲了,按說平常人到了這個年齡早已經是坐在家裡享清福了。但我們的“攀比先生”卻還是光棍王老五一個,為什麼呢?這是有原因的。其實在“攀比先生”22歲的時候就是他那個鄰居王大媽給他介紹了一個姑娘,倆人還好了好長的一段時間,至於為什麼吹了。這就得從“攀比先生”的那一次和別人的“攀比”說起,這一次“攀比先生”比掉了自己的媳婦。

  那一天,村裡有名的光棍趙光找他,說他沒本事像自己一樣,一輩子打光棍,“攀比先生”聽後就叫來了自己的媳婦,說,你走吧,我不要你了,我要一輩子打光棍。嚇得趙光趕緊溜了,從此以後就沒有姑娘願意和他好了。

  “攀比先生”最後一次的攀比是他的死,他只活了60歲,有人說他是自殺的,因為有位老人說了自己會比“攀比先生”先死。“攀比先生”聽後就到村裡的雜貨鋪買了兩包滅鼠靈和一瓶敵敵畏。回家後就就著敵敵畏把老鼠藥給吃下去了,想吃糖一樣,完後就倒了。他還給那位老人留了一段話“我終於比你先死了”。

  這些就是“攀比先生”的一些事,所以我認為“攀比先生”叫“比較”更合適。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3

  適應了被陽光哺育著的舒服感覺。它開始伸展自己的身體,甚至開始站起來走路。

  有一隻螃蟹,一直活在它的殼子裡面自娛自樂,永遠不敢探出頭來示人。因為它很怕,怕和別人接觸,怕遇到壞人,怕受到傷害。可是它又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有一天,它實在耐不住性子,把自己的頭,一點點地,唯唯諾諾的探出來。“哇!外面的世界好美呀!太漂亮了,這就是‘世界’,啊!原來‘世界’是那麼的色彩斑斕,美不勝收。”螃蟹感慨地說。它試著把自己的脖子伸得更長,想看到更遠的地方。就在這時,從天而降,一塊兒小小的石子,砸到了它的頭上。“我的媽呀!嚇死我了,嗚嗚…………”螃蟹一邊哭一邊把自己的頭迅速的縮到了自己的殼子裡面。“我說不出去吧!我說外面很可怕吧!我說只有我自己的殼是最安全的吧!”它對自己說著。就從那天起,這隻螃蟹再也沒有探出頭來,它在自己的殼裡,勾畫這美夢,用它一瞬間看到的狹小的“世界”來編織一個個美麗的夢。日子一天天的就這麼過著。

  “咚!……咚!……咚!………”“什麼聲音?怎麼回事?怎麼回事?”螃蟹感到自己的殼在被什麼東西敲打著。好像馬上就要裂開了。“怎麼辦?怎麼辦呀!誰來救救我。哦!我的殼兒,我那堅硬的殼兒。你要挺住呀!沒有你,我要怎麼活下去。沒有你,我在哪裡遮風擋雨,沒有你我的世界就不存在了。沒有你…………”螃蟹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焦慮。但,敲打聲好像在和它唱反調一樣敲得越來越厲害。“哐當”殼兒終於裂開了,散落了一地的碎片。那單薄的小身子被曝光了,大太陽曬著它的身體讓它既溫暖,又有種疼痛感,陽光如此的強烈,讓它睜不開眼睛。也讓它更加害怕了,“沒有了殼兒,我該怎麼活呀!”螃蟹無助的嘟囔著。在這同時,它的身邊圍了很多人,有用看笑話的眼神望著它的,也有同情的眼光,關懷的目光望著它的。可在這隻螃蟹眼裡,大家都是在笑話它的,越是被別人盯著,它就越把自己綣起來。看的人越來越多,時間過得也越來越久。而不變的就只有一動不動的螃蟹躺在那裡。也許是沒有什麼新鮮的了,人群慢慢的散開了。只留下螃蟹自己爨在那裡。

  一天,兩天,三天……沒有人再望那隻螃蟹了,大家已經習慣了它的存在。慢慢的,螃蟹也適應了外界的環境。適應了被陽光哺育著的舒服感覺。它開始伸展自己的身體,甚至開始站起來走路。又過了一段時間,它可以正視別人,和別人交談。可以融入這個真正的世界。它變得樂觀了,向上了。不再怕這怕那的了。也不再用那扭曲的心裡去揣測別人的心理。這回,這隻螃蟹真正的脫掉了它的殼兒,徹徹底底的去掉了。相反,它得到了快樂,得到了自由,得到了滿足。這是在殼兒裡永遠也感受不到的。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4

  寓言故事類作文是高考的新寵,立意方法有很多, “因果探究法”是其中比較實用的一種。追溯事物的根由,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或者推理事物發展的過程,得出反映事物本質的結論,這就是因果探究法。在審題時,只要抓住材料中的因果聯絡,就可準確立意,快速構思。在具體操作時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找出事件中的結果或原因;第二步,由果及因,或由因及果,具體分析為什麼這樣;第三步,選擇最佳的切入角度與立意方向。

  一、一果一因,這個因就是唯一的立意方向。

  這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材料呈現方式,文題所給材料情節單一,原因結果清楚明瞭。在審題時,既可從事件本身分析導致最終結果的原因,也可從原因入手探討事件的結果,但必須牢牢抓住原因,因為它有可能是唯一的立意方向。

  【示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著: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200元;另一隻鸚鵡前則標著: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400元。該買哪隻呢?兩隻都毛色光鮮,非常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突然他發現了一隻毛色暗淡散亂的老鸚鵡,標價800元。這人趕緊把老闆叫來,問: “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店主說: “不會。”這人奇怪了,又問: “那為什麼又老又醜,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價呢?”店主回答: “因為另外兩隻鸚鵡叫這隻鸚鵡老闆。”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剖析】

  通讀材料,會發現材料中的一果一因非常明顯。 “果”是一隻老鸚鵡標價800元,即“價高”, “因”是“另外兩隻鸚鵡叫這隻鸚鵡老闆”。“價高”因為是“老闆”, “老闆”導致“價高”。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者,不一定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追求完美,事必躬親,做不成領導。據此,思考方向可確定為:應該有正確的價值觀、人才觀;領導者不一定是能力最強的人,但一定是善用人懂管理的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等等。其他類似立意,如關於人才的反思、人才價值的評價等也都符合題意要求。

  二、一果多因,有幾個“困”就有幾個審視角度。

  有些寓言故事類材料表述的是一種結果,但呈現的原因卻有多種,這時,有幾個“因”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在寫作時要具體分析,抓住這些原因與結果之間的有機聯絡以及各自特點,選擇其中的一個進行立意。

  【示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烏龜與兔子賽跑,因為兔子驕傲,烏龜出人意料地贏得了比賽。蝴蝶知道此事後,也要求與烏龜比賽。烏龜考慮了一下,便接受了蝴蝶的挑戰,但它提了一個要求: “我只會爬行,你還會飛。我們就比60米吧,20米鑽圈,20米河流和20米花叢。”蝴蝶同意了。

  比賽開始後,蝴蝶早旱就鑽過了圈,飛過了河。來到花叢時,它看到漂亮的花朵,嗅到了花蜜的香甜,還見到了美麗的同伴。看看此時烏龜連圈都沒鑽過,蝴蝶放心了,在花叢裡玩得越來越開心,竟然忘記了比賽的事情。它萬萬沒有想到,就在它玩耍時,烏龜已經鑽過了圈,遊過了河,穿過了花叢,悄悄地到達了終點。

  看來,對某些人來說,鑽圈、過河很難,可對某些人來說,花叢才是最難逾越的。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剖析】

  透過分析,可以看到這則寓言故事的“一果”是“蝴蝶比賽失敗,烏龜取勝”,而導致這“一果”的原因卻有多個:①蝴蝶三心二意;②蝴蝶經不住“花叢”的誘惑;③蝴蝶不執著於自己的`目標,半途而廢;④烏龜時刻牢記自己的目標,堅持到底;⑤烏龜能夠利用對方的弱點智取,等等。以原因①為寫作角度,可以談用心的重要性、專心的意義等,可以立意為專心致志;用心一也;心若在,夢就在,等等。(作文大全 )以原因②為寫作角度,可以談抵禦各種誘惑的重要性,可立意為:拒絕誘惑、堅守自我、越過人生的“花叢”,等等。以原因③、④為寫作角度,可以談執著於目標的重要性,談目標與行動的關係、行動與成功的關係等,可以立意為:只有牢記目標,並付諸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人生有很多目標,很多小目標往往組成成功的大目標;不能半途而廢,堅持是成功的法則;唯有持之以恆,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等等。以原因⑤為寫作角度,可以談智取的重要性,談弱點的危害性等,可以立意為:智慧與生存、智慧與成功、揚長避短、面對自己的弱點、把弱點轉化為優點,等等。當然,在這麼多原因中,也可以根據材料中的主要物件和主要事件,確定主要原因,由此下筆,定能切中題旨,求得最深刻的立意。

  三、多果多因,要找出適合自己寫作的最佳視角。

  有一些作文題提供的寓言故事類材料,由多人、多事或多物構成,情節曲折,層次繁複,內涵豐富,初看似乎無從下手。但不管什麼事物,其產生、變化和發展,都是其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要清晰地梳理各種因果關係,然後找出適合自己寫作的最佳角度。

  【示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海嘯過後,沙灘上出現了許多魚。它們的心充滿了無奈

  與痛苦。有的魚自暴自棄,在寂寞的等待中結束了生命。有的魚不停地跳躍,想回到碧藍的大海中,但沒過多久,就累死了。有的魚,知道回去已不可能,便努力呼吸適應沒有水的新環境,在呼吸中長出了肺,鰭也變成了四肢。於是,它們開始了陸地上的美好新生活。

  我們都向往幸福的生活,就像沙灘上的魚嚮往海水一樣,然而,我們魂牽夢縈的那汪碧藍,卻往往讓我們付出慘重的代價。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剖析】

  這個材料比較複雜,要寫好這篇作文,就要採用“因果探究法”,理清材料中的各種因果關係。最好從“為什麼”入手,追本溯源。第一層次,前兩種魚為什麼死了?原因很簡單,或是“自暴自棄,在寂寞的等待中結束了生命”,或是“不停地跳躍,沒過多久,就累死了”。第二層次,後一種魚為什麼活下來?因為“努力呼吸適應沒有水的新環境”。第一種魚屬於悲觀型,在等待中死去,因自暴自棄而敗,由此可以立意:不能自暴自棄;相信自己;積極應對;坐以待斃,不如起而行動;路在腳下;用行動改變現實等。第二種魚屬於盲目型,路行不通,但仍盲目拼命,由此可以立意:急於求成,必敗;做事要講究方法;勇與智;不能做無謂犧牲;從實際出發,分析具體情況等。第三種魚屬於理智型,它努力適應,勇闖新路而得到幸福,由此可以立意:學會適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開闢新路,贏得精彩;轉換思維天地寬;戰勝自己,改變自己;學會調整;學會選擇等。也可以將以上各個角度綜合起來進行分析,魚的死與活都由魚自身決定,由此可以立意:成功的法則(適應、調整、改變、轉換);如何面對困境;心態與行動;人生的選擇等。材料的結尾部分又是一個因果關係,其“果”是“我們付出慘重的代價”,原因是我們像沙灘上的魚一樣徒勞而無所得,據此可以立意:過程是美麗的;追求是一種幸福;嚮往那汪碧藍;為了心中的夢;善於思考,找準方向等。這麼多的因果關係,集中統一於一則材料之中,立意麵相當廣,所以,具體寫作時就要找出讓你有話可說的最佳寫作角度,這樣能夠充分發揮你的寫作水平,同時使文章富有內涵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