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雲南過橋米線作文3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雲南過橋米線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雲南過橋米線作文 篇1
過橋米線大家肯定都品嚐過,可雲南過橋米線的獨特吃法令人稱奇。
前幾天,我和媽媽來到一家“橋之緣”的過橋米線店。一進門,就被這家店濃濃的雲南風味所吸引。店的入口處是一座小竹橋,跨過小竹橋,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整齊的竹桌椅,在竹桌椅前方的收銀臺也是用竹子製成。面對所看見的這一切,我不禁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一個竹子世界。
找到座位,我點了8元份的過橋米線。等了一會兒,“菜”就上了。竹桌上一下子多了一份用竹碗乘裝的滾燙雞湯和幾碟生菜。看到這兒,你一定會想這些東西該怎麼吃?告訴你,吃雲南過橋米線還要自己動手才行呢!
先從那碟生菜拿出豬肉、肉腸倒入湯中,再把青菜、金針菇、米線倒進去。這樣做聽服務員說還是有道理的,因為肉比較難熟,所以先倒;而蔬菜、米線怕煮爛,所以後放。過了7、8分鐘,便可以吃了。用筷子挑起米線,因為米線在滾燙的雞湯裡燙過,所以根根潔白晶瑩,使人恨不得
一口吞下。嘗上一口,米線裡滿是雞湯那濃郁的鮮味,使人胃口大開。沒過幾分鐘,米線、湯底的肉和小菜就被我一掃而光。
為什麼這雲南米線的做法如此獨特?這其中還有一個傳說呢!據說在以前,有一個書生,他一心追求功名,想當個狀元,於是就在一個小島上刻苦讀書,讓他的妻子每天給他送飯。一天,他的妻子把給他作午餐的砂鍋放在灶上煮,由於今天太累而睡過了頭。等醒來時,她發現砂鍋滾燙滾燙的,便急忙把米線、肉放進去。只見鮮紅的肉立刻就熟了,她好奇地嚐了一口,覺得味道不錯,連忙走過橋告訴橋對面的書生。書生見此米線由過橋送,便稱其為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你不想嘗一下嗎?
雲南過橋米線作文 篇2
今天,我們來到成都沙灣,那裡有一家“雲南過橋米線”小店。聽說那裡的米線特別好吃,我們也去那裡嘗一嘗。
來到沙灣,遠遠就看到店面上的字牌,很顯眼。來到店前,店面不是我想象中的寬敞。約40平方米,可容納60~80人用餐,由於那裡的米線味道獨特,很多人都慕名而來。
走進店內,看見老闆娘手忙腳亂地招呼著每位客人。顧客先買好,老闆娘均發一個牌子,上面有編號。顧客自己找座位坐下。服務員依購買順序,將煮好的米線送往客人面前。
我們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了幾個空位置。服務員把熱氣騰騰的過橋米線端來了。裡面有紅紅的牛肉`黃黃的酸菜`白白的過橋米線等,顏色非常鮮豔。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啊,真好吃!牛肉不是很硬,煮得很爛,吃起來味道很香。米線細長細長的。而且這種過橋米線不像其它米線,很粗,一煮就斷的.。聽見媽媽說:“這湯真好喝,清香味。”我也忍不住嚐了一口,啊,好燙,把我的嘴巴給燙了。於是,我想了一個辦法,把湯倒一些在小碗裡,涼一會兒再喝。這辦法果然很好,湯不燙了。細嘗一下,真的很香,好喝極了。我們都大口大口地吃著。沒等我們吃完旁邊就有人等著座位了。我們抓緊時間吃完,把座位讓出來,給別的客人。
雲南過橋米線真是名不虛傳,太好吃了,色`香`味俱全。下次去吃的時候,我一定叫上我的好朋友們一起去!
雲南過橋米線作文 篇3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特色美食,而我今天要介紹的是雲南的特色美食——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的妻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經不熱了。後來一次送雞湯時,秀才妻子發現雞湯上覆蓋一層厚厚的雞油,那雞油就像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於是每次去送飯時,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熬好清湯,上覆厚厚的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米線,鮮香滑爽,這種吃法一直流傳至今,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由四部分組成:一是湯料覆蓋有一層滾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鹽;三是主料,有生的豬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以及用水過五成熟的豬腰片、水發魷魚片;輔料有煮過的豌豆尖、韭菜、豆芽絲、薑絲、玉蘭片;四是主食,即用水燙過的米線。
一次,我和媽媽去一家米線店吃過橋米線,我親眼看到了過橋米線是怎麼做的:只見廚師把各種料綽水,漂涼後裝盤,接著他把香菜、蔥切碎和油辣椒及燙過的米線一同上桌,然後他又把雞油燒熱裝入碗中,倒入燒開的清湯,加調料上桌,最後他把肉片燙成白色,再下米線,撒少許蔥花、香菜即成。
終於可以吃了,我一筷子夾了一塊肉就朝嘴裡送,被燙得哇哇大叫,媽媽笑著說:“由於湯表面有一層雞油,所以湯很燙,所以剛在湯裡燙熟的菜是不能吃的,要漂涼後才能吃。”我把肉片放在盤子裡,過了一會兒,我夾起它,一口吞下,真是太好吃了!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也流口水了呢?有機會你也去嚐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