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閱讀中學會寫作文的方法
古人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能讀千賦則善賦”,這是古人論及讀和寫關係的。魯《給顏黎明的信》中說過:“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閱讀是寫重要條件。對小學生來說,不可能要求他們“破萬卷”和“讀千賦”,但教師應引導他們多讀書,讀好書,使他們透過更多的閱讀,來廣泛汲取精華,開發和培養自己的創造思維。
一、趁熱打鐵,結合課文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
當學生學完一篇課文後,往往有很高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去了解課本外的知識。這時教師就要趁熱打鐵,向學生推薦與課文有關的書籍,這樣就會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習了《愛迪生》一課後,向學生推薦《愛迪生的故事》;學習了《寓言兩則》,向學生推薦《寓言故事》,透過課內外結合,逐漸使學生形成博覽群書的'良好習慣。
二、養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在學生養成博覽群書的良好習慣後,教師要及時給學生創造的機會。要生要仔細領會,看別人是怎樣把一件事寫清楚且產生感染效果的;同時還要求學生拓展思維,鼓勵學生別人沒寫的自己要大膽寫,別人已寫的自己要創新。如學了《將相和》一課後,讓學生寫一篇後續,想象廉頗和藺相如後來是怎樣齊心協力,一起保家衛國,學了《景陽岡》後要求學生寫出《新景陽岡》,儘管有些故事學生寫的不太合理,有些牽強附會,但卻是他們創造的開始。
三、督促檢查,提高閱讀的質量
學生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作為教師還要督促檢查,向學生提出堅持寫的要求。讀書筆記要求學生每週寫一次,要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在班上開展讀書經驗交流會,同時舉辦“我愛讀什麼樣的書”的主題班會,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透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在認識上和表達技巧上都得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