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藝術的作文8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藝術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藝術的作文 篇1
假如鉛筆不經歷刀削的鑽心之痛怎能寫出華麗的文字;假如蟬兒不經歷破繭的萬分艱難怎能於炎炎夏日高昂歌唱。要學好一門藝術,必須數十年如一日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地不斷練習。
剛剛學薩克斯的時候,我是一個門外漢,根本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毫無頭緒。有點雲裡來霧裡去的感覺。摸著薩克斯的各個按鍵不知如何下手,而且看著書上一個個小蝌蚪似的五線譜,像故意跟我捉迷藏似的,一不留神就不知道在哪裡了。而且很容易看花,常常弄得我抓耳撓腮,吹出來的音比豬叫還難聽。
到了暑假,要考級了,我急得不知所措,像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考級的曲子我都不熟悉,經常會吹錯甚至破音,可謂錯漏百出,如果我這樣去考級,吹一句考官就會讓我走人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我只好利用空閒的一分一秒來練習薩克斯。雖然旁邊有電風扇吹著,但是我還是練得汗流浹背,嘴唇都僵硬得咬不住笛頭了,氣都從旁邊冒出來,嘴巴都起了泡,腰也挺不直了,每一次練習成了累贅,但我必須堅持著。經過幾個星期的魔鬼式訓練,我終於能將這首曲子流利地吹下來了,至少不會停頓了。經過反覆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考級時我取得了一個不錯的成績。
經過幾年的努力,我考出了薩克斯七級。而且在今年的12月28日,我們學校的銅管樂隊,在保利大劇院還有和外國友人同臺演出的機會,還能與他們合影,這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錯過這一次,再等八百年也沒有了。雖然每天排練十分辛苦,還錯過了語數老師分析題目的內容。俗話說有得必有失。每天的訓練練就了我的毅力和勇氣,使我學會了堅持,不會輕易放棄。
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時候,毛毛蟲變成蝴蝶的時候,當你登上舞臺贏來陣陣掌聲時,那掌聲就是對你的鼓勵和肯定。讓我真正瞭解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
藝術的作文 篇2
人人都會有故事,我的故事有許許多多,都頗有一番樂趣,但我關於藝術的故事卻讓我此時此刻銘記在心,重來不會忘記。藝術是什麼,你知道嗎?那就是畫畫,唱歌,書法,跳舞等。我的藝術就是主持,我並不喜歡主持人這個職業,而是律師這個職業,為我的夢想而努力,才產生了我和藝術的故事。
雖然那時我還很害羞,十分害怕上臺,連“老師”都不敢喊,但是經過主持這件事,我終於不害羞了。我慢悠悠地來到教室裡,安靜地坐著,一動不動,對這裡的環境有些不適應,產生了害怕。叮叮叮,上課了。只見一位溫柔的“眼鏡哥”進來,向我們打招呼,說他是我們的老師。然後,點名單,一個個地叫名字,輪到我了,他溫柔地說:“黃加怡。”我低聲細語地說:“到。”這聲音,小到不能再小。老師好像沒有聽到,也許是聲音太小了,再說了遍,大聲地說:“黃加怡!”同學們說:“是不是,沒有來。”我才說:“到。”不大不小的聲音剛剛可以聽得見。老師瞥了我一眼,開始念,下一個名字了。原來是深藏不露的大老虎呀!我恍然大悟。老師開始發書了,寂靜的教室一下子炸開了鍋,老師細心地對我們說:“要寫好名字,年齡,地址,電話,記得回家去包殼子。”原來老師變幻莫測呀!一會兒兇得像頭大老虎,一會兒就像一位媽媽一樣溫柔。我們一個個細心地填好了,接下來不是正式上課,而是那時候我最怕的“魔鬼訓練”,現在的我看起來多麼微不足道,但是那個時候的我卻十分害怕“魔鬼訓練”的--自我介紹。我們一個個上臺,每個人都有一些羞澀。啊!輪到我了,我慢悠悠地走上了臺,吞吞吐吐地介紹了我,人們都為我鼓掌,喝彩,我的心涼涼的,像冰塊一樣,我說得那麼的差,人們卻安慰我,我多麼的自責呀!希望下一次能夠加油,努力,讓人們看到我的進步!叮叮叮,下課了。我迫切地想:“媽媽快來,我好害怕哦!”
這就是我和藝術的故事,它讓我不再害羞,不再害怕,不再像以前一樣的膽小,我成長了,在藝術的道路上讓我努力向前衝吧!
藝術的作文 篇3
說話是一門藝術,是每個人都具備的一門藝術,地球每時每刻都能聽到人們說話的聲音,
讀書聲,唱歌聲,哭聲,笑聲,吵鬧聲,說話是人類特有的一種交流方式,但是的生物似乎也有“說話”的現象呢,古今中國,人類也是靠說話來交流的,沒有了說話這個藝術,也許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生活,沒有了說話這門藝術,人類和動物應該就沒什麼區別了。
說話是一把雙刃刀,它對人類有利,但有時候也會有弊,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場合也會有一個說話的規矩,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場合,該不該說話,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場合,該說什麼樣的話才符合當時的環境,這都是有嚴格的規定的。
地球上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語言,是它們古老的文化交流傳下來的,比如像中國五千多年的文化,從甲骨文到漢文,文字是我們說話的必要,說話實質上說就是將一段文字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文字創造出了人類智慧的結晶,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成為我們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鑰匙,一個人的心智要得到較快的發展,需要比書籍為精神食糧,也就是說,我們的成長離不開文字,更離不開說話,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人的成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閱讀史。
說話講究了沒的時間,地點,場合說不同的話,說對了話,說好了話,就是素質高尚的體現。
藝術的作文 篇4
藝術”這個詞,乍一聽起來好象離我們很遠。總以為它是屬於藝術家們的,是高雅者的研究物件,很難與我們這些尋常百姓套上近乎。可是,如果你真的留意一下生活,那些藝術,其實無處不在地存在於我們周圍。你看,如果你在寫字,突然想到了一些人的毛筆字剛勁而又有氣勢,是不是一項藝術。如果你小時候玩泥巴,把它捏成了各種東西,是不是一項藝術。如果你在背英語,把英語背的時高時低,或按著音樂背誦,是不是也是一項藝術,藝術就在身邊。
藝術的作文 篇5
有一天,小女孩突然對母親說:“我最喜歡的就是颱風。”這一莫明其妙的喜好是由什麼魔力造成的呢?張曉風在作品《那夜的燭光》中為讀者作了詮釋:
颱風之夜,因停電而點燃了蠟燭,小女孩秉燭走在燭光裡。母親在不經意間說了一句讚許的話,說她在燭光裡走來走去的情形“看起來像小天使”。在那個夜晚,母親“製造了一個天使”。於是,小女孩便“喜歡自身在燭光中像天使的那份感覺”,“竟和帶也喜歡了颱風之夜”。原來,那個有魔力的東西就是一句極平常、極常聽到的讚許之語。其實,小女孩所表示出來的對於颱風的熱切盼望,恰恰是人性中最為實質的東西——渴望獲得供認與賞識,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他人對自身加以賞識。”正是因為人性中有這樣的要求,作為教育者,就應該透過滿足教育物件獲得賞識的心理需求,不吝惜自身的讚許之語,從而促進他們的發展。
先賢有言曰:“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禮記·學記》)是說從事教育的人,就是要發揚光大人的優點而挽救人的過失的。小女孩的母親就是在無意之間扮演了一個“長善”的角色,也正是因為她的“長善”行為,才會使小女孩念念不忘那個颱風之夜。那個夜晚,在母親眼中,她像個美麗的天使;那個夜晚,對她而言,她就是童話王國中的那個白雪公主。有如此美妙的感覺,怎麼會忘記呢?由此觀之,在實際生活中,對他人的“讚許”之語真的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
古代教育思想集大成者——孔子,向來是很注重“長善”教育的,同學有了值得稱道的行為,馬上給予褒揚、肯定,從而促使他們“欲罷不能”(《論語·子罕》),想停止進步都不可能了。在教學過程中,嘉許子貢聞一知二,獨立考慮的精神:“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當同學的見解對自身有了啟發之後,則發出由衷的讚歎:“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論語·八佾》)看到顏回篤行安貧樂道之德,孔子稱譽道:“賢哉,回也!”“長善”之教,也是使弟子成為“賢人”必不可少的教學之法之一,孔子可謂善教者也。
善教者,古今同法。林清玄在他的散文作品《再加兩個蘋果》中講述了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同是一個低年級的班級,由於前後兩位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同,同學的精神面貌自然也有了根本性的差異。前一位教師非常嚴格,“安排的作業很多,而給同學的評價卻很低”;而後一位教師不只把評定同學學習的規範適當降低了,而且給特別用心的同學加上一個甚至兩個刻成印章的“蘋果”。後一位教師這樣做的結果是,同學由原來的“畏畏縮縮,小小氣氣”變得“充溢自信、容光煥發”了。從發展過程來看,真正起作用的顯然不是兩個刻成印章的“蘋果”,而是教師的愛心和教學方法,正如文中所說的那樣,“不論是什麼樣的小朋友,愛是最好的教育,而表達愛最好的方法是歡喜、獎勵與讚賞”。
“那夜的燭光”和“再加兩個蘋果”這兩個故事,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都運用於“激勵”這一教育原則方法。所不同的是,一為無意,一為有意,但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與之對立的“最壞的算是主要靠恐嚇、暴力和人為的權威這些方法來進行工作,這種作法摧殘同學的感情、老實和自信,它製造出來的只能是機械順從、思維僵化和沒有思想的人”(愛因其坦)。我們的教育物件就是一個個颱風來臨之夜的那個小女孩,他們的心靈是需要被點亮的。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教育的藝術並不在於傳授的身手,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聞者足戒,師者更當自勵自勉。
藝術的作文 篇6
藝術帶給人們很多美的享受,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了藝術,讓我們常常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生活的快樂。就拿我來說吧,我喜歡舞蹈,尤其喜歡拉丁舞。
記得20xx年九月,我剛剛開始學習拉丁舞。那時,我並不知道拉丁舞是什麼樣的舞蹈。我滿懷著好奇來到紅樓,先試聽了一節課。課堂上,美麗的老師精彩的示範讓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神奇的舞蹈!
你們知道嗎?拉丁舞分好多種舞,有倫巴、恰恰、牛仔、桑巴、鬥牛。我喜歡恰恰,它的音樂輕鬆而愉快。我常常在那歡快的音樂中像一隻快樂的海鷗,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呀!飛呀!忘記了煩惱,忘記了時間。如果那時你見了我,一定知道我是快樂的!我還喜歡桑巴,它的節奏明快而歡暢。我常常隨著那輕快的節奏,像一個快樂的精靈翩翩起舞,我恨不得邀請每一個人與我一起舞蹈,讓所有的人都感受桑巴的活力!還有牛仔,還有倫巴、鬥牛,我都喜歡!
記得20xx年10月第一次參加廈門市體育舞蹈錦標賽,當我帶著萬般的喜悅和興奮,成功地拿到了第一名時,我的心裡真是無比激動!20xx年10月,在海峽兩岸體育舞蹈邀請賽中,我與同伴們再次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我自信地站在舞臺上,感覺自己就像一個美麗的仙子,整個舞臺都是屬於我的!
拉丁舞在我心中,它不僅僅是一項運動,一種舞蹈,它更是一門藝術。它不僅僅帶給我快樂,美的享受。它更帶給我生活的自信與勇氣!
藝術的作文 篇7
你聽見那嘀嗒聲嗎?那是露珠的旋律。你聽見那唰唰聲嗎?那是楊葉的旋律。你聽見那撲騰聲嗎?那是魚兒的旋律。你聽見叮噹的鋼琴聲嗎?那是我的旋律。
媽媽向來很愛聽歌,於是我在沒出生時就開始聽音樂了。
三四歲時,大姨給我買了一臺小電子琴,也算得上個新奇玩意,每天都鼓搗一通,自娛自樂。後來,競也能彈出個調子了。現在記起來我的確很成功,也許是堅持的力量吧!第一次為我的家人,也是我的觀眾表演,彈奏《小鴨子》,胖嘟嘟的小手指在琴鍵上滑動,姥姥、姥爺對無師自通的我大加讚賞,後來又懷疑我們家的兔子是不是那時笑成三瓣嘴了!
彈指一揮間,我六歲了,在學習班彈琴。說實話,那真是個好差事,以至於現在爸媽都笑我當時心眼不少!其實也沒什麼,當時我們教室在一個下房裡,黑洞洞的,白天也得開燈。我們是集體學習的,琴聲亂成一片,一個老師也教不過來,見別的大姐姐彈一遍後就按“錄音”,然後就優哉遊哉地待著,我也學著做,還好沒被老師發現,現在想起來那是不妥的,難道要為了一時的安逸換來永久的後悔嗎?不!
幾年又過去了,我九歲了,我真正的藝術生涯也算是剛剛開始吧――學習鋼琴,這次是一對一的教,我也再沒偷過懶。只記得有一次,我練得不耐煩了,偏和老師賭氣。老師說一,我就彈二,老師彈奏範樂,本來是悅耳動聽的,到了我耳中就奇錯百出,這個缺了個音,那個調不應該升……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自然學不到什麼東西了!
想起往事,我覺得我是多麼幼稚啊!堅持就是勝利,郎郎、冼星海,誰也不可能一下子成才。貝多芬雙耳失聰,照樣可以創作出優美的曲子,我沒有任何缺陷,甚至比一般人還要健康,只受到了這點小挫折就退縮了嗎?這幾年辛苦的藝術生涯就結束了嗎?不!人生坎坷,如波濤洶湧的大海,有點小波小浪就打翻了船的話,那麼浪再大一些呢?如果一切順順溜溜,世上就不會有失敗者了,那麼一切也就枯燥無味了。
就是這次風浪使我懂得了許多,也使我更熱愛這門藝術了。
讓我們拉起人生的裙襬,在藝術的旋律中舞蹈吧!
藝術的作文 篇8
星期五上午的語文課我們舉行了“藝術就在我們身邊——第八單元課文朗誦欣賞會”。上場表演的有四個小組,分別是第二小組、第四小組、第五小組和的六小組。
首先上場的是我們第四小組,我們表演的是第25課《伯牙絕弦》。伯牙有陳正東飾,鍾子期由魏子淳飾,道具由黎傑君負責,旁白由王宇君做。因為王宇君朗誦得很有感情,所以我認為旁白做的最好。我們的動作、神態表演地維妙維肖,老師、同學都對此讚不絕口。伯牙與鍾子期之間的友誼,是多麼深啊!他們互相瞭解,是真正的知音。而在現在,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看著看著,我不禁陷入了故事的情節之中。
接下來上場的是第五小組,他們表演的是第26課《月光曲》。皮鞋匠由馬炤康飾,盲姑娘由呂齊齊飾,貝多芬由蔡志航飾,旁白由林穎做。因為林穎朗誦得很有感情,所以我認為旁白做得最好。他們的動作、神態同樣表演得惟妙惟肖,但是卻比我們略勝一籌。動聽的鋼琴聲、清幽的月光、微波粼粼的海面、波濤洶湧的大海……我陶醉了,陶醉在了旁白那極富感情的聲音中。我想:貝多芬與盲姑娘何嘗又不是一對知音呢?
最後上場的是第二小組和第六小組,他們分別表演了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和第28課《我的舞臺》。雖然他們的表演都比較好,但是卻使我哭笑不得。因為他們是即興表演,所以大部分都是朗誦。在他們表演的同時,我認識了藝術的另一種美,這種美就是朗誦的美。
是誰說過,藝術一定是一場高雅的音樂會、一幅昂貴的世界名畫呢?我認為,一句幽默的話語、一片短小的笑話,它們都是藝術,藝術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