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國藝術作文四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藝術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藝術作文 篇1
每一個民族、時代、社會的文化,都有其不同於其他民族、時代、社會的特徵,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的時代精神,和不同的社會思潮。所謂藝術的民族氣派與民族風格,不過是特殊的民族精神在藝術中的一般表現而已。每一個民族的藝術都是豐富多彩的,甚至於形成許多不同的流派。但是與其他民族的藝術相比,這些不同流派又都顯得近似。
在一定的意義上,這“近似”之處,往往正是它的價值所在。一件藝術作品,不僅表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表現出一個民族、一個時代、一個社會共同的心理氛圍,和一種文化共同的價值定向。表現得越多,作品的藝術價值就越高。無所表現的藝術,也就是沒有價值的藝術。
人們常常用“鏡子”來比喻藝術,這個比喻並不恰當。藝術不同於鏡子。一面鏡子是一個死的物理事實,它所反映的事物,事實上存在於它之外。而一件藝術作品則是一個活的有機體,它就是它所反映的事物。一個民族、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要求、理想、信念與價值在藝術作品中獲得的意義與表現力,離開了藝術作品就不復存在。所以藝術,儘管與哲學有許多明顯的區別,還是有共同的基礎。
一個民族、時代、社會的藝術,必然與這個民族、時代、社會的哲學相聯絡。哲學是民族、時代、社會的自我意識,偉大的藝術作品總是表現出深刻的哲學觀念,它不僅是民族性格、時代精神、社會思潮等等的產物,而且也能動地參與形成民族性格、時代精神、和社會理想,是自己的民族、時代、社會的代表。我們很難設想,如果沒有藝術和哲學,我們到哪裡去找一個民族的靈魂。
藝術與哲學的聯絡,在中國古典美學看來,是不言而喻的:“畫以立意”,“樂以象德”,“文以載道”,“詩以言志”,最廣義的藝術也就是最廣義的哲學。自覺地強調這一點,是中國古典美學的二個重要特徵,也是我們探索藝術的民族形式、建立現代化的中國美學時必須認真研究的一個問題。
中國藝術高度的表現性、抽象性和寫意性,來源於它同哲學的自覺聯絡。透過中國哲學來研究中國藝術,透過中國藝術所表現的哲學精神來理解它的形式,我們可以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
中國藝術作文 篇2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在正佳廣場五樓看到了一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展。瞧,會場里人山人海,許多著名藝人都在這裡現場展示他們的手藝呢!咦,那裡怎麼那麼多人!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一位伯伯在製作絹花呀!這位伯伯看到我,就說:“小朋友,過來。”我過去後,這位伯伯手把手教我貼花瓣和做花瓣。我真高興呀!因為我第一次這麼接近這些著名藝人呢!
瞧,那邊的一位阿姨正在剪紙。這位阿姨手多巧啊!你看,不一會兒,十二生肖就剪好了,多可愛呀!旁邊還有一位叔叔正在手繪風箏。叔叔畫得多美啊!有小燕子,有小蝴蝶,有小魚兒……它們千姿百態,形態各異,多美啊!更引人注目的是對面的葫蘆雕。看那位阿姨在大小不同的葫蘆上雕出了各種各樣的戲劇圖片,還有中國的傳統故事,有《西遊記》裡的“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有《三國演義》裡的“劉備託孤”、“空城計”……這位阿姨真厲害!看,那邊還有位製作空竹的伯伯,我跑了過去,到那兒一看,哇,大大小小的空竹應有盡有,讓我大開眼界。有一個拳頭那麼大的,有半個拳頭大的,也有小指頭那麼大的……有紅木製的,也有竹製的,還有木製的。有單軸的,有雙軸的……看得我眼花繚亂。最有趣的的要數最具有收藏價值的.象棋空竹了。你看,這些小空竹的底盤上都畫著象棋,把這些空竹插在一個特定的木板上,哈哈,你一定想不到,這就是一盤象棋了。我還知道,空竹上有一處美景,那就是空竹旋轉的秘密武器——中軸,底盤上的中軸,像一座美麗的寶塔,它矗立在底盤的正中央。最後,我買了一個帶有這位伯伯簽名的空竹,而且,伯伯還示範給我看怎麼玩。其實,這位伯伯就是有名的“空竹張”。
我覺得,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豐富多彩。
中國藝術作文 篇3
文化,大多數人都認為是知識,文明,卻都忘記了,文化也是經濟建築習俗,也是音樂美繪文字,當中華民族一步步走向科技的同時,中華文化也在一步步走向消亡。
琴棋書畫,乃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柱,它們不僅是古代的娛樂,也是一種修養的體現,一種素質的代表。古箏,二胡,古琴,琵琶,可謂中華民族樂器的始祖。清脆悅耳,淡雅清閒乃是中華樂器所奏之樂的特點,美妙的音樂令人陶醉,清閒的意境讓人嚮往。可幾千年後的今天,所謂的流行音樂比比皆是,聒噪刺耳被說成時尚,震耳欲聾被當成潮流;鍋碗瓢盆都能敲出的聲音換種形式讓人覺得是高不可攀的境界……
中華樂器在消亡,中華文化在消逝!象棋,中國象棋是我國自行創立的一種遊戲,可以說是古代人民少有的遊戲之一。可幾千年之後的今天,各種玩具滿大街地賣,中國象棋卻只有老年人還在傳承……
中國棋藝在消亡,中國文化在消逝!楷書,行書,草書,隸書乃是中華民族從古到近代奇妙的字型。中華漢字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標誌,本子上工工整整的字跡,字帖上優美的字型,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智慧,中華民族的涵養,可幾千年後的今天,電腦成了人類的代筆,敲擊幾下鍵盤,字便出現在熒屏上。因此,人們所寫的字再也不那麼優美,那麼鮮活。同時,由於同音字的緣故,書本上常常出現不少的錯別字……
中華書法在消亡,中華文化在消逝!水墨畫是中國的傳統畫,一筆筆勾勒出中華的大好河山,一點點描繪出中華的美麗鄉間。包含萬色的墨繪出清新素雅的畫,哪怕只是隨意地點上幾筆,也給人一種淡雅安然的感覺。可幾千年後的今天,線描,油畫走進中國藝術家的生活,小孩都能畫出的雜亂無章的畫被稱之為抽象……
中華美繪在消亡,中華文化在消逝!中華的藝術文化,是炎黃子孫生活的逸緻;是中華兒女生活的娛樂、是中華藝術讓古人在百忙之中能抽出一空享受,讓古人知道怎麼享受;是中華藝術讓我們今天能有一絲清雅。現代社會的文化,已經侷限了,已經在消逝了!
中華文化在消逝,請珍惜身邊的每一樣文化,或許明天,它們便不在了。
中國藝術作文 篇4
中國——一個雄壯的名稱;中國——一份騰飛的希望!中國這個神聖的名字,深深的烙印在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中。
今天上午的第四節課,思想品德老師為我們講述了祖國在5000年的文明史中不斷的變遷,一堂課下來,我又收穫了許多的知識,同時,也在感慨著:“我們的祖國好偉大,我為自己是一個炎黃子孫而驕傲!”在課本上,我看到了其他國家的建築、衣著及平日生活的習慣,很奇怪,這麼多的美好事物中,我,只對那一片紅色有著濃厚的情誼!從小便在老師的口中知道:中國是一個擁有智慧的國度,它從不向厄運低頭,更不會在危難面前逃脫!的確是這樣,書中為我們生動的刻畫了人類從古猿人進化至今的一系列生活習性,我也在課上讚歎連連:我們中國人,不論是在哪段進化過程,都發明瞭一些對生活有用的“小物件”,雖說這些東西在我們看來已經是微不足道了,但是在那時期,應該是“最偉大的發明”吧!在那麼多的歷史資料中,我發現了一個令人讚歎的東西——陶瓷!大量的歷史文獻中,都有過一一列舉我國文化的字眼,但是,我對那些個精雕細琢的陶瓷製品有著說不出的情感!大家知道嗎?我們中國在英文中拼寫成“CHINA”而‘CHINA’也正是瓷器的意思。
外國人對中國的評價都是“富有才能與創新的國家”,而他們將中國與瓷器聯絡在一起,不正是對中國陶瓷的讚賞嗎?我非常喜歡看一些鑑寶類的節目,每一次看到藏品人手中惟妙惟肖的‘歷史證明’,都會被它們所吸引,其中最令我感到振奮的——無疑,就是陶瓷!我在閒來無事的時候,就會在網路上查詢一些關於陶瓷的知識,從中,我知道了:中國的瓷都是景德鎮、中國的陶都是宜興,我立志,長大後一定要親自去這兩個見證中華文明光輝的地方觀摩!再長大些,我也要去學習製作陶瓷。在網路上、電視中常常會看到一些製作陶瓷的人,用沾滿溼泥巴的手一捏,用專用的陶瓷工具一轉,琳琅滿目的陶瓷品不一會兒就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很佩服這些個默默無聞的製作者,很欣賞他們對祖國文化獨到的認知,雖然他們並不出名,但是他們為了傳承這門獨特的藝術,付出了太多太多,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間,都刻有他們的名字!陶瓷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使者,那一個個花紋獨具特色的小盤子、小碟子;那一排排看上去普普通通卻耐人尋味的陶盆、陶罐……甚至於我們現在沏茶喝水的紫砂壺,都是陶瓷製成的!喜歡聞陶瓷獨具魅力的味道,喜歡看陶瓷獨霸一方的貴氣,縱使世界上的陶製品、瓷器花樣百出,我只對祖國的陶瓷有感情;縱使世界上的陶瓷樣式千萬種,我僅對china的陶瓷愛不釋手!因為,這些個陳列品,是我們中華的文化!是我們中國5000年文明史的見證!故宮博物院中、世界各大博物館中,我們都能夠看到來自中國的陶瓷工藝品,而現今,在國外提起中國陶瓷,都會讓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感到無比的榮耀!
陶瓷,像是一個開拓者,為中國的文明所奠基;陶瓷,像是一個領路人,讓中華的文化走向世界的巔峰!陶瓷,是中國的驕傲!陶瓷,是中國的自豪!I love you——陶瓷。I love you——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