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藝術話題作文> 藝術作文彙總七篇

藝術作文

藝術作文彙總七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藝術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藝術作文 篇1

  今日,我認識了一種新布,可以像卡紙一樣做手工,那就是不織布也叫無紡布。

  無紡布沒有經緯線,裁剪和縫紉都非常方便,而且質輕容易定型,深受愛好手工者的愛戴。我和朋友開始做手工了,但在五顏六色的布料裡,我們該要做什麼呢?

  有人想做可愛的小貓咪,有人想做威武的小狗,還有人想做裝錢的錢包,而我想到了南瓜雪人。頭是由南瓜做的,於是我找到了黃色,我用剪刀開始剪橢圓形的樣子,一剪才發現十分難剪,像用剪刀剪地毯一樣難。我抬頭一看,果然大家一樣面露難色,但難歸難,終究還是要做的。

  我冷靜下來思考了一番,果然剪起來就得心應手。大家也紛紛都學會了,不會的也去找老師幫忙,漸漸大家的作品都成型了。一個立體的小狗威武極了;模擬的草莓感覺快要流出汁水;各色的小錢包十分奪目;一隻假蝴蝶被風吹動,像在跟主人道謝一樣;我的南瓜雪人特立獨行,跟他們都不一樣,許多人都來看我的南瓜雪人,我開心極了。

  經過這次實踐,我吸取到了經驗,下次一定做得更好。

  點評:文章語言簡煉,內容新穎,娓娓細說,把同學們製作的作品都描繪的淋漓盡致,耐人尋味!

藝術作文 篇2

  點、橫、豎、撇、捺,這些基本筆劃構成了一個個方方正正的漢字;楷書、行書、隸書、草書……這些不同風格的書寫方法,讓漢字呈現出各種好看的姿態……漢字是藝術,一種美輪美奐的藝術。

  據傳,漢字源於倉頡。其實,漢字應是我們的先祖共同創造的,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智慧的結晶。如果說漢文化是一串項鍊,那麼如畫一樣的漢字就是一顆顆閃閃發光的寶石。一代代中國人,傳承著這份寶貴財富。

  在唐的鼎盛時期,有多個附屬國和歸降的少數民族政權,大半都使用漢字為官方文書。靺鞨“書同文”,越南、新羅、日本通用漢文。朝鮮文最初以漢文為主,間雜朝鮮文,後來改為不用漢字。日文平假、片假名書寫仿自漢文,中間雜漢字或簡化的日本漢字,沿用至今。到宋朝,西夏政權仿漢字依契丹文、党項文創立西夏文,但仍以漢字為主。遼、金皆以漢文為主,且漢字一直在西域通用。從古時流傳至今,漢文從未衰敗,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和使用漢字。現在,漢字可以說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漢字內涵豐富,博大精深,一個字、詞常有幾種說法。如“妻”一詞,可呼作“妻”“妻子”“老婆”“堂客”“夫人”等。漢語中還有許多成語,且皆為四個字,多出自典故,也是漢語中較精髓的一部分。漢語中大量字同音,有些古文通篇只用一個音,換不同的調變成不同的字,便是一篇有意義的文章,這幾乎是其他語言不可模仿的。

  不同的人寫漢字會有不同的韻味,漢字如同繪畫一般,會寫容易,關鍵是如何寫好。比起其他一些沒有含義,只是注音的文字美多了,這是一門藝術,所以才會有書法。書法藝術影響甚廣,可以說影響了整個東亞,甚至世界。漢字有非凡的感情承受力,喜怒哀樂樣樣可以表現出來:喜時,如流暢歡快的行書;怒時或狂喜時,如龍飛鳳舞、別有風趣的草書;哀時,如古樸莊嚴的隸書;樂時,如精巧絕倫的楷書。

  還有一種漢字藝術叫篆刻。人們在一方小小的印章上,刻上典雅壯觀的篆文、帶著荒洪原始氣息的甲骨文……

藝術作文 篇3

  藝術不應當成為幻想,應當是真理。它會成為我們不可割捨的東西,它失去時,你會非常的想念。

  第一次看到毛筆字時,我會對寫毛筆字的人都非常崇拜。對那些名人寫的毛筆字,我都非常喜歡看。每當我看到毛筆字都喜歡跑過去認真的看。

  六年級時,我們學校發了毛筆和毛筆字貼。我蹦蹦跳跳的回到家,就像鳥兒在歡歌,河水在潺潺地流。

  一回到家,我便翻開毛筆字貼,拿起毛筆,專心致志地臨摹。我寫一個“一”。我先輕輕地點了一下,再拉直,然後再點一下,最後往回收。一個“一”字就完成了。我手舞足蹈地來到媽媽面前興奮地說:“媽媽!媽媽!您看我這‘一’寫得還行嗎?”媽媽表揚我說:“寫得好,寫得好!”我高興極了。我就去不停地勤學苦練,可是寫著寫著我就厭煩了“不練了,不練了,這一點都不好玩。”媽媽笑著說:“你沒聽過一句話‘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你堅持下去一定會苦盡甘來的。”恩,只要我一直堅持,勤學苦練,就一定能練就一手好字,成為個小小書法家。後來,我一直在家練毛筆字,無論嚴寒酷暑,我都堅持不懈,勇往直前。漸漸地我的字也漂亮了很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堅持就是勝利,我與藝術同在。

藝術作文 篇4

  我曾以為我與藝術無緣。我曾以為藝術只是簡簡單單地唱歌、跳舞罷了。

  幾乎每個學校都有藝術節,我上的小學也不例外。我小時候沒有什麼獨特的才藝,就連個興趣都沒有,所以,在藝術節表演時,我只能算是一個忠實的觀眾,只用聽和看,不必上臺。當然,每逢藝術節,都只有那幾個那同學報名,他們倒挺會顯擺,著一身靚麗服飾,走來走去,而我,沒有一絲表演的衝動。

  去年秋天,我升入初中。莫名地,喜歡上了攝影。家裡的卡片機已不能滿足我的需求,於是,我提出要購置一臺單反,父親雖答應,但也有條件:寫6個月的日記,無論何時何地,每天堅持。為了愛好,為了期望,也為了藝術,這點又算什麼呢?愛一件事,就要對它負有責任。開始的那天是個雨天,窗外的雨水敲擊著玻璃,發出咚咚的響聲。雨,彷彿也有了詩意。

  一百五十多天,寫成的日記已達兩萬多字,父親也因此實現了承諾,一臺單反、一個鏡頭,成了我旅行的標配。

  初中的藝術節如期進行,專案不僅僅是唱歌、跳舞,連攝影、泥塑都加入了進來。有攝影,對我來說,是個好訊息。單反的拍攝技巧我已熟悉,這種比賽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一張又一張,挑選照片也要全身心的投入。百裡挑一,成了標準。我突然發現,我與攝影有了一種密切的聯絡,我竟離不開它。

  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麼地方藏著一口水井;使照片變得美麗的,是它有創作的意義。真正重要的東西,肉眼是無法看見的。

  結果即將出爐,公佈前幾天,我睡覺老想著這件事,做啥事也不能專心致志。這段時間的流逝,如蝸牛般前行緩慢。

  公佈結果的時刻,往往是激動人心的。攝影一等獎,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猜想。

  藝術的道路,並不平坦,我想我也不會走上這條道路,攝影,只能是個愛好。但是,藝術之旅,不會結束。

藝術作文 篇5

  本書採用一種不受羈絆的寫作風格來系統地陳述藝術與視知覺。 書中力圖將那些潛在的原則清晰地陳述出來,闡述了視覺所具有的傾向於最簡潔結構的趨勢、視覺圖式細分的發展階段、知覺的動力特性及其他各種適用於所有視覺現象的基本原則,以使讀者能夠更清楚地看到形狀、顏色、空間和運動等要素都可以作為一個統一的媒介呈現在藝術作品中。

  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20xx),原籍德國,1946年定居美國。曾先後就任於紐約社會研究院和勞倫斯學院,1968年後擔任哈佛大學藝術心理學教授,1974年退休後擔任密西根大學藝術史系訪問教授,1976年獲“全美藝術教育協會突出貢獻獎”.主要著作有《藝術與視知覺》、《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電影作為藝術》、《藝術心理學新論》、《熵與藝術》等。 阿恩海姆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心理學家和美學家之一,他對藝術心理學、美學、美育、建築及煤介等都做出了富有創見的貢獻,是歐洲學術傳統的繼承者,其研究成果涉及20世紀思想領域的諸多方面。阿恩海姆很注重格式塔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從構圖、筆墨、色彩三個方面體現了藝術品中的形式美。

  俗語中往往蘊含著真理,生活中人們看到一個美的事物時,常用“帶勁”一詞來形容,這裡的“勁”我想就是阿恩海姆在其著作中不厭其煩闡述的“張力”吧。按阿氏給的概念:“張力”不同於我們在生活中感知的物理性運動。,它是一種不動之動。“任何物體物體的視覺形象,只要它顯示出類似楔形軌跡、傾斜的方向、模糊的或明暗相間的表面等知覺特徵,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正在運動的印象”.

  雕塑藝術從展示方式來看,是一種靜態藝術,“它只宜選擇那些具有概括性的瞬間的表情與形體運動”來傳達情感,但古今中外優秀的雕塑作品確實具有一種動感,能夠寓動於靜,破靜為動,“由於形象本身就是死的、虛構的,如果在其中不能看到靈魂的運動和肉體的運動,他的僵死性就會成倍增加”.(達。芬奇)

  比如漢代的繪畫與雕刻無不呈現一種飛舞靈動之勢,圖案常用雲彩、雷紋和翻騰之龍構成,動物也常常是除遒勁雄壯之外,還要加上一雙能飛的翅膀,.唐代吳道子的壁畫也有 “天衣飛揚,滿壁風動”之美譽。在相對“靜止”建築領域,飛簷也似乎要參與到這種飛舞靈動的合奏中——.

  雙林寺的韋馱像。在全國同類題材作品中,這尊塑像可謂之精品。從構圖上看,其身體重心基於左足,下肢朝前站立,從腰部開始,由頭部帶動整個上體軀幹向右側扭曲,這種扭曲程度,已極大地超出了人體生理所允許的限度,很像一節麻花,但人們從整體氣勢觀看,這種違反人體解剖結構的姿態,不僅沒有一點不舒服的感覺,相反卻從這種藝術誇張變形之中,感到一種強大的力度和動勢,這是由一條從頭到腳貫穿於韋馱全身的S形曲線所表現出來的,這條曲線極富彈力和流動感,構成了韋馱身上的飄帶縈繞飛舞,本身就是大的曲線,從視覺上也加強了動勢。韋馱右臂握拳下垂,肘部向外部伸出,讓人感覺肌肉緊張,充滿力量。左臂抬起,同右臂形成對比。韋馱整個身軀外輪廓構成一個略帶傾斜的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由左手、右手肘部和足部三個突出點形成。由於這個銳角三角形的頂點在下部並呈傾斜狀態,給人心理上造成了一種微妙的不平衡和不穩定感,因而也增加了這尊塑像的活力和行動感覺。

  從馬里尼的《人與馬》可以看出作者對於“不動之動”的苦苦追尋,作品在高寬深三個緯度上全面外拓,馬頭向前,人仰向後,人的雙臂伸向左右,馬腿向下……人們欣賞它時,會感到雕塑內部的“張力”正試圖衝破表皮,向空間無限放射似的,這種空間最大化的追求是雕塑不可或缺的形式特質。我國雕塑家朱銘的.《太極系列》也是如此,大多運用凌厲,的斜向形體,佐以粗礪的切割肌理,營造出強烈的空間張力(場)美感。

  綜上所述,雕塑造型中運用傾斜、變形、膨脹、不對稱以及節奏與韻律上的變化,就可以產生出“張力”,從而也就產生出靜中有動的藝術效果。

  這本書利用了心理學來告訴人們為什麼會對藝術有美的感受並進行了深度剖析和解讀,其間大量的分析和例證為我們這些入門級的學習者們理解藝術的原理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從這本書裡我看到了那些紛繁複雜的藝術作品裡最本質的共性,也明白僅僅浮於表面創作是遠不夠的,深入去理解設計的原理才能在藝術這條大路上走得更遠。

  面對這兩個學期的專業課的學習,深深感受到若是沒有紮實的理論功底是不能夠真正理會課程內容與老師要求的。沒有一個設計師是在沒有理論基礎的同時能夠達到登峰造極的成就的。而這本書《藝術與視知覺》基本上是所有老師都強烈推薦的所以一定值得一讀。現在的閱歷與知識都沒有達到一定程度雖然讀起這本書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 但是不管怎樣還是理解了一些。這是一本值得一生誦讀的書籍 不同年齡段讀起來都有不同的感受。

藝術作文 篇6

  藝術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去尋找;美麗無處不在,只要你有一雙善於觀察美的眼睛。學校又開畫展了,這次不僅有畫,還有許多科技作品,同學們個個都前去觀看——走到操場,雖然說是一場小小的學校畫展,但也十分精彩!每一幅畫都傾注了每一位同學的心血,也正因如此,這些話才會被掛在這裡被所有人欣賞。我仔細觀察,發現每一幅畫上都有很多淡淡的鉛筆印,從這些可以看出每一位畫師為了畫一幅畫構思了多少次,又擦去了多少次……

  這是精美的書畫作品,還有方便的科技作品,雖然有些粗糙,但畢竟是小學生所製造的,各不相同,彷彿每一件科技作品都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這個有方便快捷的功能,那個有減輕負擔的效果,我摸摸這兒,看看那兒,瞧瞧這個,個個都愛不釋手。所以美不分大小,只分誰欣賞,藝術不分境界,只要你用心去體會。

藝術作文 篇7

  今天下午,我們學校舉辦了古詩、古韻、古風、古聲、古色一年級古文化藝術節活動,中午的時候,來了幾位阿姨和奶奶給我們幫忙穿古裝、化妝,把我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我們女孩子穿的是粉紅色的,頭上盤了兩個小揪揪,還紮了兩條粉色的蝴蝶結,男孩子穿的是藍色的,還戴一頂小藍帽子,還有四個伴舞的同學穿著漂亮的紅紗裙,原來古代的小孩兒就穿的是這樣的服裝。

  我們班表演的是邊朗誦邊唱《三字經》,我覺得我們班表演的非常好,很整齊。還有別的班表演的花木蘭、天下掉下來個林妹妹、古詩朗誦、守株待兔的成語故事編成的童話劇、唱著跳著的古詩春曉、詠鵝,還有一些同學現場寫書法表演,彈古箏,我覺得大家表演的都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