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藝術> 有關藝術的初中作文

藝術的初中作文

有關藝術的初中作文

  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一隻筆,一張紙,一首歌,一幅畫……,都可以成為藝術的精品。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有關藝術的初中,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有關藝術的初中作文(一)

  世人總是回味無憂無慮、充滿歡聲笑語的童年,抱怨生活的冷酷無情和平淡乏味,其實,生活的藝術無處不在,藝術的情思無時不源於生活,藝術的生活,需要我們用侍意的眼光,悠閒的平靜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你會發現,快樂無處不在。

  蘇軾看出了月的寂寞,他對酒當歌;深山秋雨,勾起納蘭性德的情深許許;青山嫵媚,陶潛情願種豆南山……這是古人從對生活的藝術的感知,他們詩意的看待世間萬物,並賦予他們有血有肉的軀體,鮮活的生命,在這樣一個生趣盎然的世界,世間一花一草,一樹一鳥,一山一水,無不給予你生命的啟示,藝術的情思。今天,孤獨怎麼會流行起來呢?我想,是他們不懂得用詩意的眼光來看待這可愛的世界吧。

  現代詩人,哲學家,更多的是用藝術的心態來藝術的生活,發掘生活的藝術。林語堂認為,生活應有悠閒的情緒,熱情並智勇。。生活的藝術,應是一門快樂的哲學,人們應用平和的心態,真摯的情感來享受我們一天平凡也不平凡的日子。是啊,夕陽下,小河邊,長庭裡,一盤象棋,幾聲絃動,已夠人們去享受一個閒暇無事的下午。

  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詩人,藝術家,但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已夠我們去品味不盡了,快樂也無時不與你同在。

  日本有項國家級大獎叫“終生成就獎”,無數的社會精英為奪這個獎,奮鬥一輩子仍得不到,近的一屆則頒發給了一名叫清水龜之助的小人們,他能得此獎,是因為在他25年的郵差工作中,他從未出過差錯,從未早退,遲到,這持之以恆的毅力使他得了這個大獎,他說:“是快樂,從我所從事的工作中,我獲得了無限的樂趣。”

  我想,清水先生一定真正品得了生活的藝術,才能從這幾十年如一日的平凡普通的工作中到無限的樂趣。

  生活的藝術,亦是一門快樂的哲學,只需我們用詩意的眼光,閒適的心態去體會,這樣,就不因為玫瑰的刺而干擾我們欣賞生活的樂趣,體味藝術的情思。我們終會發現,平凡如洋蔥亦屬於百合科。

  有關藝術的初中作文(二)

  如果我提到窗戶,你肯定會說,這太無聊了,誰都知道。可是,你對窗上的藝術又知道多少呢?

  今天早上,一件奇特的事出現在了我們家的窗戶上。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精美藝術,大自然的傑作--窗花。她不但奇特還很美麗,千姿百態。最普遍的應該是“松塔”了。這是一棵水晶松,一條條花紋都很細緻、輕柔。伸出手一摸,呀!涼絲絲的,還有一些突出的線條,即便是盲人,也能感受到窗花的美。她有虛有實、有厚有薄、有大有小,像一片水晶松林,濛濛朧朧、隱隱約約,給人一種意境高遠,獨處深林的感覺。當然,窗花不止如此。還有更奇特、更完美、更藝術的窗花。

  那就是人造窗花。窗花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她源於百姓的日常生活,深藏於民間,紮根於民間,所以她不僅是剪紙文化中的精華,還是民間藝術的珍品,同時又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的手法將吉祥事物、美好願望描寫的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的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我喜歡窗花,但我更愛給我帶來歡樂的冬天!!!

  有關藝術的初中作文(三)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單一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目標和自己的信仰。但是彼此之間又並不孤立,每個人周圍都有朋友、家人。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才能和諧便是讓生活成為一門藝術的根源。

  把自己當成別人是藝術生活的敲門磚。無疑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私慾,學習與人相處,便是學習如何平衡個人私慾與他人利益之間的比例。有人說過,大多數的爭吵的根本原因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當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時候,怒瞪著的眼睛或許會立即黯然失神,拔高的嗓門或許會頓時啞然無語;因為我們會發現,對方的見解和觀點同樣情有可原,並不像先前聽起來的那麼無理取鬧。同時,我們也會意識到,只有站在多種角度,用辨證的眼光看待問題,我們才能做出最公正的判斷。

  把別人當成自己是藝術生活的墊腳石。電視裡常常報道愛心人士為貧困山區捐款的感人事蹟。而我們該做的,並不該只是在一旁拍手稱好,而是應該由人及己,把別人當作自己的榜樣,樂於行善。俗話說:“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當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也會是快樂的。為自己樹立生活榜樣,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滋養,並在實際行動中得以延續,也正是人生中的一大樂事。

  把自己當作自己是藝術生活的標尺。每個人都會有夢想,而夢想也正是每個人努力拼搏奮鬥的動力。志向遠大固然是好事,但切記不可好高騖遠;而應該切合實際。生活中,有歡樂,也會有悲傷。當夢想的希望落空,失意難過也在所難免。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應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失敗。把自己當作自己,各個階段的能力總有極限,但不必太過逞強;只要心中的信念不滅,每個人都能不斷地突破極限,正所謂:“能力有限,潛力無限。”與此同時,我們也更要懂得,“得之坦然,失之泰然,爭之必然,順其自然。”的道理。惟有如此,我們才能順利地度過每個難關,迎接新的挑戰!

  生活是一門藝術,它不只是吃飽穿暖,還有精神層面上的不斷修煉與成長;每次風風雨雨,總能不斷催促著我們慢慢蛻變快快堅強;這是一種超然,也是一種禪。而當我們學會了生活的.藝術,那麼愉快的心情也自然會與我們永遠相伴相隨!

  有關藝術的初中作文(四)

  星期五上午的語文課我們舉行了“藝術就在我們身邊——第八單元課文朗誦欣賞會”。上場表演的有四個小組,分別是第二小組、第四小組、第五小組和的六小組。

  首先上場的是我們第四小組,我們表演的是第25課《伯牙絕弦》。伯牙有陳正東飾,鍾子期由魏子淳飾,道具由黎傑君負責,旁白由王宇君做。因為王宇君朗誦得很有感情,所以我認為旁白做的最好。我們的動作、神態表演地維妙維肖,老師、同學都對此讚不絕口。伯牙與鍾子期之間的友誼,是多麼深啊!他們互相瞭解,是真正的知音。而在現在,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看著看著,我不禁陷入了故事的情節之中。

  接下來上場的是第五小組,他們表演的是第26課《月光曲》。皮鞋匠由馬炤康飾,盲姑娘由呂齊齊飾,貝多芬由蔡志航飾,旁白由林穎做。因為林穎朗誦得很有感情,所以我認為旁白做得最好。他們的動作、神態同樣表演得惟妙惟肖,但是卻比我們略勝一籌。動聽的鋼琴聲、清幽的月光、微波粼粼的海面、波濤洶湧的大海……我陶醉了,陶醉在了旁白那極富感情的聲音中。我想:貝多芬與盲姑娘何嘗又不是一對知音呢?

  最後上場的是第二小組和第六小組,他們分別表演了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和第28課《我的舞臺》。雖然他們的表演都比較好,但是卻使我哭笑不得。因為他們是即興表演,所以大部分都是朗誦。在他們表演的同時,我認識了藝術的另一種美,這種美就是朗誦的美。

  是誰說過,藝術一定是一場高雅的音樂會、一幅昂貴的世界名畫呢?我認為,一句幽默的話語、一片短小的笑話,它們都是藝術,藝術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