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一年級作文> 【精選】一年級成長作文集錦7篇

一年級成長作文

【精選】一年級成長作文集錦7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成長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1

  今天,我試著種蒜苗。我準備了一個碗,碗裡盛滿清水。我拿出一瓣蒜泡進水裡,發現蒜漂浮在水上。現在的蒜上下都是光禿禿的。

  第二天,我把蒜拿出來,它的上面沒有變化。我把它翻過來,咦!下面長出了像肉刺一樣的須。真神奇!

  第三天,蒜只是下面的須長長了一點點。

  第四天,我去廚房看蒜,發現了意想不到的事。蒜長出了綠綠的芽,綠芽竟然把它的外套撐破了。我量了一下,綠芽是兩公分長,蒜的須也更密了一些。

  第六天,蒜的綠芽從一個分成兩個了。這時蒜苗就像拼音裡面的r。蒜下面的須也長了很多。

  第七天,蒜苗已經長到10公分長了。看著蒜苗,我覺得真是不可思議。因為它只需要喝水和曬曬太陽就長大了。

  第八天,蒜苗又長長了,媽媽說:蒜苗可以吃了。但是,我不捨得,媽媽又說,把它剪下來,它還可以長出來呢。原來,蒜苗跟壁虎的尾巴一樣呀,還能再次長出。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2

  有時侯,抬頭看前方的路,總茫茫一片,不清楚。再回頭看看追逐的路途,也被眼淚模糊。又看看同行的人,卻不明白他們快樂的歡呼。低下頭,寫下些感觸,彷彿若有所悟。

  有時侯,失敗得想放棄,卻不想認輸的結束。一次次,升級自己的辛苦,總安慰說要付出。掩著臉哭,哭紅了眼,說成長是陷阱,甚至要終止旅途。但想想醜小鴨的故事,也就重新開始了忙碌。

  總以為,成長的路由我自己做主,才發現,貌似堅強的我,也需要幫助,更需要放手地追逐,而不是在溫室裡安享著愛護。在風霜雨雪裡,飲盡人生的苦楚,那一天,我就成熟。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3

  我是以粒小小的種子。在一片漆黑的土裡,感受著雨露的滋潤,享受著陽光的溫暖。

  一天、兩天、三天.........等待中........

  那天,當我睜開眼睛時,看到的不是土裡的漆黑,而是大自然的光明:鳥兒在枝頭唱著歌;草兒在風中搖啊搖;人們在散步把歌唱;白雲在天上飄呀飄.........“太美了,我一定要快快長大!”我情不自禁地讚歎這自然的美景,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美麗的地方。

  我使勁往上鑽,幾個月後,我已是以棵有點兒型的小樹苗了,這時我天天喝小朋友玩轉圈的遊戲,他們用木棍在我周圍劃了一個大圈兒,然後圍著這個大圈你趕我,我追你,每天如此,快樂無比........

  就在這快樂的時刻,來了一場暴風雨,小朋友們都回家了,因為雨下的實在太大了,我很孤單,“啊!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在風雨中搖擺的我,聽到這溫柔的鼓勵後,又重新抖了抖身上的水,挺直了腰板,挺過了這場風雨。

  又過了幾年,我已是參天大樹了。夏天,我為人們遮陰,“花兒好美呀!”我聽到了人們的讚歎,我也想看看這美麗的花兒,我四處張望,卻沒有發現美麗的花兒,但這時,我看見人們往我頭上指去,我往上一看,眼前一幕讓我驚呆了——美麗的粉紅色的桃花!那是我自己開的花呀!

  漸漸地,花兒謝了,落到地上,這一刻,我真的想為自己而鼓掌,因為我已經由一粒不起眼的種子變成了一株開滿鮮花的桃樹了,花落後我會慢慢結出果實。

  這就是我一粒種子的成長曆程。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4

  童年似煙,被微風吹散了;童年如夢,被人生珍藏了。越過童年之海,我來到了成長的彼岸,可是迎接我的卻是無限的惆悵與煩惱。今日的我,早已步入初中的殿堂,已經與那童年可望而不可及,面臨的是堆積如山的煩惱,這使我不禁唱起了那首歌曲:“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眼望四周陽光照……”唱著唱著,我陷入了惆悵的深淵。唉!唉!我又是一陣頭痛。

  走進了初中,沒想到他送給我的見面禮卻是那成堆的作業。唉!又要熬夜了,我的天哪!想起以前在小學的那段時光,是何等的悠閒,何等的快樂啊!每天都和同學嘻嘻哈哈的,活在吵吵鬧鬧的日子裡,卻有滋有味。談起作業,更是不值一提,在我的印象中反正就是很少了。可是,現在呢?我每天回來都是淹沒在作業之中,連一點點自由的時間都沒有。唉!我滿頭的霧水,又是學習的壓力啊!他好像千斤重,壓得我闖不過氣來。耳邊回想起爸爸媽媽的叮囑,老師的殷切希望,我突然間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更加沉重。七門功課啊!我怎樣才能學好呢?怎麼樣才不會辜負老師和父母的期望呢?我又掉進了成長為我設下的陷阱——煩惱中。

  唉!突然間,我感覺自己的好朋友離自己很疏遠,好像不太愛理睬自己。而且自己總是莫名奇妙的亂髮脾氣,我感覺很不舒服。與同學的相處,自己又覺得不是很融洽,有什麼煩惱和委屈總是深埋在心裡,不願與他人交流。我該怎麼辦?“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眼望四周陽光照……”“一年一年時間飛跑,小小少年在長高,隨著年紀由小變大,他的煩惱增加了”……

  唉!有誰能幫助我驅散煩惱的陰霾,找到成長的快樂陽光,為我搭建一條難忘的“彩虹之橋”?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5

  對於成長,不僅僅是身高、年齡的增長,還要在成長的過程中明白許多道理、總結人生的經驗。回想從前,我是一個多麼幼稚的小孩呀!可現在,我已經是個懂事的孩子了。

  一個冬天的早晨,奶奶帶著我去市場買菜。在回來的路上,一輛腳踏車不小心撞到了我們,騎車的阿姨從腳踏車上跳下來,扶起被撞到的我們,說:“沒事兒吧,需不需要去醫院?”我仔細地看著那位阿姨的眼睛,裡面滿是親切和友善,不像那些看到自己撞到了人,怕罰款,便逃得無影無蹤的人。我對眼前的阿姨抱有十分的好感,回到家,窗外的梅花彷彿比以前更豔了,遠處的雪松彷彿更綠了,我的心中彷彿打開了一扇窗,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關愛。

  成長中的這些故事,讓我們有所感悟,受到啟發,讓我們把這些故事當作成長中最寶貴的財富吧!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6

  責任伴我成長陳詩柔伴著明媚的陽光,踏著整齊的步伐,坐著舒適的大巴,吸著新鮮的空氣,南京寧海中學初二年級迎來了第一次學農活動。這次學農活動的主題是“責任伴我成長”,目的是讓我們知道:作為一個學生、一個子女、一個公民應該負起的責任。這次活動大家都收穫都很大,最能體現全班同學團結協作的活動,應該就是“挖紅薯”比賽了。全班同學提著沉重的鏟子,向著“希望的果實-紅薯地進發了。

  當時是中午11點鐘,火紅的太陽高高掛在天空中,把整個天空照射成金燦燦的海灘,四周的樹低著頭,寂靜的沒有一點聲音。老師開始講解如何挖出又大又完整的紅薯,大家都豎起耳朵,睜大眼睛,認真仔細的聽著老師的講解。 老師一聲令下,大家一齊跳入田裡,開始了尋找紅薯的任務,但紅薯在和我們捉迷藏,怎麼也聽不到。突然,有一位同學跳了起來,高舉手上的紅薯,大聲的向同學和老師傳遞他的喜悅。我不想放棄,又努力鏟了好幾下,頂上的泥土綻開了裂縫,扒開鬆動的乾土地,第一個紅薯露出了頭,望著紅紅的小腦袋,像在對我說:“快把我拉出來吧”,我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小心翼翼地挖掉紅薯周圍的泥土,整個一個紅通通的大紅薯暴露出來了,我雙手捧住紅薯使勁的搖,越來越鬆了,最後拎起紅薯藤往上一拉,一個又圓又胖的大紅薯終於挖出來了,仔細一看,呵呵!下面還有一條小尾巴呢!我興奮地得意了好一陣,喘了好幾口粗氣,覺得身上熱乎乎的了。這時的田野裡到處一片繁忙的景象,不時傳來同學們歡樂的笑聲,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

  隨著老師一聲哨響,活動結束了,大家興高采烈地嬉笑著把各自挖的“成果”放在一起,紅薯鋪成了紅色的一大片呢! 三天的活動很快就結束了,大家非常疲憊,卻又非常高興。這次活動不僅增長了我們的知識,開闊了我們的眼界,同時培養了我們做事的耐心細心,鍛鍊了我們的意志,我們懂得了只有辛勤科學的勞動,才能體驗收穫和快樂。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7

  四年前的8月31號,我懷著無限的憧憬迎來了我們班裡的60個可愛的寶貝。從那時起,我就告訴自己,我一定要盡我最大的努力引領這些孩子走進閱讀,沐浴書香,讓孩子在縷縷書香的陪伴下茁壯成長。因為我深信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那句話: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這句話時時激勵著我,提醒著我,讓我在孩子的`閱讀路上永不停息。於是在以後的教學中,我積極引領孩子們閱讀讓我們班的許多孩子都踏上了書香之路。

  在短短的三年半的時間裡,我和我們班的孩子共讀繪本30多本,圖書40多本,因為繪本比較貴,所以,我和孩子們共讀的繪本全部來自我們的書櫃,書香班級獎勵的圖書中繪本有二十多本,獎勵給我自己的圖書中也有三本,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主要是我講孩子們聽,到了二年級,因為孩子認字比較多,所以有的就由學生來講。為了培養孩子自己獨立讀書的能力,在孩子學完拼音以後,我就要求孩子們每天都讀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要求孩子至少讀上三遍,第一遍的要求讀下來就行;第二遍讀完後,能說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第三遍讀完後,能說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也就是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二天預備後唱兩首歌,背幾首古詩後,讓兩個孩子上臺為大家講他昨天閱讀的故事,每天有四個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機會。孩子們熱情高漲,在家裡讀書越來越認真。

  寒假中,我有開始訓練孩子們整本書的閱讀,為了不讓孩子畏懼閱讀,我在給孩子推薦圖書上也下了一番的功夫,我推薦的兩本書是《笨狼的故事》和《木偶奇遇記》,推薦這兩本書的理由我專門寫了博文《多讀書 讀好書”的啟示》 ,結果證明我推薦的這兩本書非常適合當時我們班孩子的閱讀水平和認知規律,於是孩子們都是興趣盎然中完成了這兩本書的閱讀,之後,孩子們讀了笨狼的一系列書(《笨狼的學習生活》、《笨狼旅行記》、《笨狼和他的爸爸媽媽》、《笨狼和聰明兔》),真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呀,當然閱讀這兩本書之後我在班裡舉行了別開生面的讀書交流會,我也寫了博文《精彩紛呈的讀書收穫會 》,從此以後孩子們更愛閱讀,於是我又先後為孩子們推薦了《小豬唏哩呼嚕》、《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笨狼旅行記》、《一百條裙子》《安徒生童話》、《綠野仙蹤》、《昆蟲記》《人鴉》、《愛的教育》、《小海蒂》、《夏洛的網》、《媽媽走了》、《小水精》《狼王夢》和《湯姆叔叔的小屋》《蘋果樹上的外婆》、《笑貓日記》、《火鞋和風鞋》等等,每次為孩子們推薦圖書,我都會在很自然、學生的閱讀興趣被充分激發起來以後,水到渠成為孩子們推薦,為孩子們推薦的每本圖書的過程,我都寫成了博文。(《做好孩子讀書的嚮導》《推薦圖書我有高招——做好孩子讀書的嚮導》)孩子們每讀完一本書,我都會開展讀書會,每次讀書會我都會精心的準備,準備的過程和開展的過程我也都寫錯了博文。(《“多讀書 讀好書”的啟示 》《精彩紛呈的讀書收穫會 》《用“真心”來籌備第二屆讀書收穫會》 《精彩的第二屆讀書會》《書海拾貝——用真心去發現 用愛心來籌備 》《精彩紛呈的第三屆讀書會》《用“真心”來籌備第四屆讀書收穫會》《精彩紛呈的第四屆讀書收穫會 》《用“愛心”來籌備第五屆讀書收穫會》《精心準備第六屆讀書交流會 》)孩子們在我的引領下共讀了這些讀書,並且我要求孩子們在讀完以後要讀後感。

  上學期,我和我孩子們共讀了《彼得潘》、《特別女生撒哈拉》、《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愛麗絲漫遊奇境記》、《魯濱遜漂流記》,因為孩子已經上了四年級了,所以我要求每天孩子不再是每天只讀一章,而是兩章,要求他們必須做到,邊讀邊劃出好詞好句,遇到不認識的生字、不理解的詞語一定要藉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及時解決,並在旁邊做批註,加深印象,並且每星期要求寫兩次摘抄,每次要求摘抄10個好詞,5個好句,後面要簡單地寫出感悟。每讀完一本書,都要開展讀書交流會,每次讀書會都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他們可以暢所欲言,收穫可是是方方面面的,可以是好詞佳句,可以是故事的啟示等等。這樣就很好的照顧到了好、中、差,每類孩子他們都有收穫,他們是平等的閱讀者,極大激發了孩子們讀書的興趣,並且我要求孩子們每次讀完一本書必須寫出不少於350字的讀後感。有時一本書看完了,我只要兩天沒有推薦新的讀書,準會有學生或家長提醒我:李老師,該推薦圖書了。

  我推薦的圖書有時候就不能滿足那些閱讀水平高一點的孩子的閱讀要求,於是,我就又很好地利用我們班的圖書櫃,圖書櫃中的書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學校配置的,一部分是學生捐贈的,(這些還是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捐的,大約捐有30多本),一部分是我們班在四屆書香班級活動中的獲獎圖書,(因為我們班在第五屆、第六屆中獲書香班級優秀獎,在第七屆和第八屆中獲書香班級特別獎。共獲獎品書達1600元圖書。)每天中午孩子們來學以後最快最好完成午後作業的孩子是要得到獎勵的,所謂的獎勵就是可以優先借書,因為還書、借書的孩子比較多,借書時間又比較集中就20分鐘的時間,這樣就很容易擁擠,一擁擠就會發出聲音,為了保證在借書的時候不擁擠,不影響其他孩子正常的寫作業,一般由我兩位班長同時負責,一人負責還書,一人負責借書。還書的排成一隊,借書的也排成一隊。這樣無論是借還是還都會快一些。這個獎勵的“政策”實施之後,有的孩子為了能借到自己喜歡的書,竟然總是偷偷地把午飯後的作業帶到家中做,以便一到學校就能擁有借書的資格,雖然我很不提倡孩子把無法後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能完成的作業帶到家中,但我的內心還是很高興的,這不恰好表明說明這些孩子是多麼地愛看書。每每他們借到自己喜歡的讀書之後就會津津有味地去讀,午飯後的30分鐘時間裡,我們班的孩子要麼在認真地寫午後作業,要麼就在認認真真地讀書。有的孩子每天都要借書,這說明這些孩子除了完成每天老師佈置的閱讀任務外,還能閱讀一整本書,有時候我就很納悶,孩子哪裡來得時間。但是,他們確確實實讀完了。然後我就經常誇讚這些愛讀書的孩子,於是那些被動讀書的孩子也越來越主動了,就連我們的學習上很困難的幾個學困生也總是問我:“李老師,我可以借書嗎?”儘管他們每週甚至是兩週才能夠把他借閱的圖書讀完,但我真的很為他們驕傲,因為他們也是愛閱讀的孩子。於是在我的班裡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大好讀書的好局面,你爭我搶唯恐借不到好書,所以孩子們都能快速高質量的完成老師佈置的午飯後作業。

  儘管寒假這個假期時間短,事又多,但我覺得孩子們在假期裡孩子充分的時間去閱讀的,即將放假的時候,我根據我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他們現有的閱讀水平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秘密花園》和《德國,一群老鼠的童話》,臘月二十二學生到校後我就把這兩本書推薦了給了他們,並要求務必在假期完成這兩本書的閱讀,每天除了寫作業、走親訪友必須讀不少於一個小時的書,讀書時要集中精力,做到不動筆墨不看書,邊讀書邊在書上劃出好詞好句,在有感受、有想法的地方做批註,每讀完一本書,要寫出不少於350字的讀後感,並把讀書後傳送到班級部落格中與大家交流,在交流中提高、進步。並把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書香班級獲得的贈書進行讀書漂流,每人在放假的時候都借一本,看完後和住得近的孩子交換閱讀,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讀書的快樂。 開學後我們又開展了讀書會《精彩紛呈的讀書會 》

  本學期一開學,我就帶領著孩子讀《雷鋒的故事》一書,讀完後,在雷鋒日那天又帶領著孩子們到學校外進行快樂的彎彎腰撿垃圾活動,把雷鋒精神落到實處,效果很好,很多孩子把當天的活動寫成了博文,之後又重溫了《夏洛的網》,《夏洛的網》這本書我們以前看過,但當時看得比較快,並且也沒有開讀書會,更沒有讓孩子們寫讀後感,於是,我就讓孩子們把這本書找出來重讀,這次讀要求讀書的速度,每天讀40頁,讀完後,進行了簡單的讀書交流,然後就讓孩子們寫讀後的感受或續寫,在他們的博文中可以看到有很多孩子都對這本書進行了續寫,也有個別的孩子還為這本書的作者寫了信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本學期,我將把這些書——《時代廣場的蟋蟀》、《波麗安娜》、《青鳥》、《文身狗》、《跑豬嚕嚕》推薦給孩子們,下週我將推薦的是《跑豬嚕嚕》這本書。

  我堅信蘇霍姆林斯基曾的那句話: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在接下的的日子裡,我將繼續和我的一群孩子們繼續徜徉在書海之中,讓縷縷書香陪伴孩子們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