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議論文> 【精】等待不是藉口議論文

等待不是藉口議論文

【精】等待不是藉口議論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等待不是藉口議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等待不是藉口議論文1

  小時候,那一隻只蝴蝶、蜜蜂、蟋蟀使我感到十分好奇,現在,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法布林寫的《昆蟲記》。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一段了:

  因此,有一種嚴肅的美存在著,它屬於理性範疇,它在各個階層中都是相同的。它在所有太陽的照射下都是相同的,無論這太陽是單一的還是繁複的,是白色的還是紅色的,是黃色的還是藍色的。這種普通的美就是秩序。世間萬物都被製作得恰到好處。這句話非常的偉大。他的真實性隨著對事物奧妙的探索而更加的顯現。這種秩序,這種普遍的平衡基礎,是一種盲目的機制生產的無法避免的結果嗎?它是否如百拉圖所說,進入了一個永恆的幾何學家的規劃之中了?它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美學家的美嗎?而這樣的美正是世間萬物存在的理由。

  這是我讀完這一段後的感受:

  這本書明明是寫昆蟲的,而這本書的作者卻借昆蟲這種小生物,完整地剖析出了人生的大道理。昆蟲的生命是那麼弱小,那麼卑微,那麼微不足道,但是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精彩,昆蟲不是不引人注目嗎?可他們無處不在:土地上,山崗上,花園裡,甚至石頭的裂縫裡都有他們的影子,你能說他們不存在嗎?所以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光彩,只不過某些人更鮮豔、亮麗些而已。別灰心,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等待不是藉口議論文2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題記

  相信“等待”這個詞語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吧。當媽媽叫我們做作業時,我們總會說:“等一會兒。”當老師教我們趕緊努力學習時,我們總會想:下學期吧,下學期我一定努力。然而,人生又有多少個下一次呢?

  記得又一次週末,老師佈置了很多作業,可是我並沒有馬上完成。星期六早上我就想:才剛放假,還有很長的兩天呢!於是,我玩了一天。星期天我又想,下午還有很長時間呢!等一會兒在做作業吧!就這樣等呀等呀,一直要到天黑了,我才開始做作業,可哪來得及呀?直至深夜,我才趕完作業。第二天上課時,我直打呵欠,課也沒聽進去。

  朋友們,你們是不是也在以等待為藉口來推掉我們該做的事呢?千萬別這樣。等待的結果只是一無所獲。就好比一個農夫只是想著種果樹,並沒有行動起來,到收穫的季節時卻什麼也不會得到。這就是等待的後果。

  古人說:“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人生又有多少個明日呢?不多,如果現在我們還在等明天,有一天我們終將會後悔。

  等待也會讓家長失望。如果我們長大以後,因為等待而一無所成,只會讓家長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