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祖父的園子作文彙編七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祖父的園子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1
今天,我又學習了一篇課文,叫《祖父的園子》。
這篇課文出自蕭紅的《呼蘭河傳》,透過學習,我從中體會到這個園子是應有盡有、五彩繽紛、生機勃勃,到處充滿著自由、快樂與隨心所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也充分體現出祖父非常疼愛她。所以作者才會如此調皮搗蛋,祖父也不會約束她。
文章語言十分簡潔樸素,但卻很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作者當年的天真無邪、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特別是這一段,“我”將穀穗當成野草,全部都挖掉了,可祖父依舊和藹可親地對我介紹哪個是草,哪個是穀穗,足見祖父對“我’的愛,也可以看出作者當時幼稚的心靈裡充滿的是自由和快樂。
童年是一幅美麗的油畫;童年是一條彩色的河;童年是一首歌,歌裡跳動著幸福與快樂的音符。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更何況是處於童年時期的我們呢?
記得我還未開始上學時,外婆帶著我去菜園除草,外婆教我如何拿鋤頭和怎樣除草。當我拔除雜草後,欣喜若狂,感覺十分好玩。於是再次拿起鋤頭,趁外婆沒注意,不管是草還是菜,統統都給鋤掉了。沒過一會兒,菜園裡的菜都成了醉羅漢,東倒西歪,看到這,我還感覺挺得意的。這時,外婆才回過神來。看到
菜園裡的菜都被挖了出來,就知道是我的傑作了。頓時勃然大怒,向我揮手而來。誒?怎麼不疼?嗯!果然如我所料,雷聲大、雨點小,外婆那麼疼我,怎會捨得打我呢,外婆只是輕輕地打了我幾下小手。
一轉眼,我的童年已經進入倒計時了。童年就像風箏一樣越飛越高,可風箏還有線啊!可以收回來,而童年卻一去不復返了,但在我內心深處始終保留著那份美好的回憶!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2
讀完蕭紅寫的《呼蘭河傳》中的《祖父的園子》後,我感受到了,在祖父的園子中很自由,想幹嘛,就幹嘛。
蕭紅在那樣一個時代,還這樣快活,很自由,真令人嚮往。在《祖父的園子》中,蕭紅把一個園子寫成了快活自由、五彩繽紛的一個天地,讓人讀了回味無窮。在快活自由中蕭紅是這麼寫的: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而在五彩繽紛中,蕭紅是這麼寫的:花園裡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這兩處我感受到了祖父的園子很美,既漂亮又自由,給人的感覺是神清氣爽。蕭紅也挺淘氣,想給祖父幫忙卻總幫倒忙,但祖父也不生氣,反而還笑了起來。
我推薦大家去讀《呼蘭河傳》,這本書說了蕭紅小時候的故事,又好笑,又有點幽默。值得一讀。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3
不必說高大的洪家大山,不必說美麗的南嶽衡山,單是校園裡陽光下的花,就可以讓你深深地陶醉其中。
每次我一走過校園裡生機勃勃的花園,都會停止步伐,靜靜地觀賞個幾分鐘。太陽暖烘烘的讓那些可愛的花朵茁壯成長。
校園裡,最使人們賞心悅目的就屬迎春花了。它那嫩黃的花瓣就像一頂黃色的鴨舌帽,為它遮擋著太陽,它們都是成群地生長著,四面八方都是它的好友。有了夥伴,它就不會孤單。
最數人們喜愛的就是桃花了,它也不甘示弱,早早就綻放的豔麗無比了。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穿著淡粉色的長裙,好像一直都在對我眨眼睛呢!
花朵姐姐們都在它們最美麗的一面展現給我們看呢!它們各個多姿多彩。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講講昆蟲吧!
最先出場的是蝴蝶小姐,它飛到花叢中開始了它的舞蹈表演。它在花叢中亭亭玉立,為大家表演著它的民族舞,跳得是那麼美麗動人。
第二個出場的是蜜蜂小哥們,它們比賽1分鐘看誰採的蜜最多。口哨一響,小蜜蜂小哥們如離弦的箭一般迅速地飛出去了。
而其他的昆蟲們則躺在門口曬太陽,小鳥們就在花園的頂上徘徊。
學校裡的學生的經常會在花園的周圍跑跑鬧鬧,而老師們就喜歡在花園的周圍談公事。
我們的校園到處生機勃勃,尤其是這陽光下的花園。我愛我們學校的花園!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4
蕭紅有一個童年裡,她每天和祖父在一起,在空氣清鮮、五彩六色的園子裡玩耍嬉戲。蕭紅的童年都是我們孩子們嚮往與憧憬的童年,她的童年無憂無慮的,整天都開開心心地,總會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覺得一切事物都是那麼美好,事事都是那麼順心。
我的童年是在我家的前院中度過的。媽媽在生下我五、六個月之後,她就將我交給奶奶。是奶奶把我從不懂事、淘氣、愛哭鼻子的小女孩拉扯成一個懂事的小女生。
每天,奶奶早早地起床,為我製作各種各樣含有豐富營養的早餐,然後叫我起床,幫我扎小辮子,又要想出各種各樣的小故事講給我聽。
在我家的前院,最令我記憶憂新的是吃竹筒飯。有一次打颱風,風把我家那幾根竹子多刮斷了。次日早晨,我跑出去撿了一小段竹子嚷著要奶奶給我做竹筒飯吃奶奶呦不個我,只好將這段竹子的其中一頭挖一個硬幣大小的洞,將白白的大米洗乾淨後放進竹筒然後加是適量的水然後用木頭把那個小洞堵上再在外面錮上一層泥,奶奶找來柴火又搬來兩塊磚頭把柴放在兩塊磚頭中間把它點燃後就把竹筒放在火上轉著烤沒過多久院子裡就發出米飯的香氣了。我急著想吃可奶奶說要等竹筒涼一下再把外面的泥去了把竹筒洗乾淨再用刀把它從中間劈看就可以吃了。軟軟的米飯,酥酥的脆脆的,再加上竹子天然的.“乳汁”,味道別提有多好吃了!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童年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讓這段美好的回憶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吧。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5
祖父的園子,是那樣美麗,是那樣充滿歡笑,也是那樣的令人回味。
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著祖父在園中,栽花、拔草、種白菜、鏟地、澆水,當然這都是童年遊戲的內容,不是真正的勞作,是“亂鬧”,至於摘黃瓜、追蜻蜓、採倭瓜花、捉綠螞蚱,更是孩童的遊戲了。玩鬧累了,就在園子裡睡下。當然,讓作者感到自由快樂的,不光是祖父的園子,還有慈愛的祖父。他給了孩子心靈的自由,他允許孩子隨便玩鬧,對孩子傾盡了愛心和耐心。他的愛放飛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愛的包圍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樂、幸福的童年。正是因為作者的心靈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裡,一切才是自由的,快樂的,甚至是充滿夢幻色彩的
祖父的園子很美麗,在這裡,充滿了色彩,連蜻蜓和蜜蜂都很願意來這裡遊玩,這裡的一切都是擁有生命的,比如說大樹,他會伸出自己的手臂為人們遮風擋雨,為人們遮陰避暑。在這裡,作者歡快的度過了童年,因為祖父的園子還存在她的腦海中,所以,她現在回憶還認為園子是充滿色彩的,是充滿快樂的,是充滿——活力的園子。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6
《我和祖父的園子》是一篇美文,它以愛為核心,讓“趣和樂”貫穿其中。祖父的園子是“我”童年幸福、快樂的家園,是我成長的根基,它豐富了“我”的物質和精神世界。張蕾老師緊緊圍繞“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這句話帶領學生品悟文字。
本節課老師指導學生讀書形式多樣指導學生恰到好處。課堂上有略讀,有細讀,有個人讀,有集體讀,有師生共讀,有悟讀,有品讀,還有帶著問題讀,有小聲讀,有默讀等等形式。學生在讀中對課文的認識由知性上升到感性。在讀中感悟到這是一個美麗、自由、充滿愛和溫暖的園子,在讀中理解了祖父對蕭紅的疼愛和寬容,領悟了“借景抒情”的寫法,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的自由自在和快樂!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7
我的童年無憂無慮的,自由自在的做什麼事都沒人管我。我願意拔草就拔草,即使把青菜當野草拔掉了,祖父也不會管我;我願意爬樹就爬樹,即使一不小心從樹上摔下來,頭上長了一個大包,也沒人管我;我願意下河游泳就下河游泳,仰泳、側泳,我樣樣都行,有時候頭髮都亂得一團糟,也沒人管我;我願意玩水就玩水,玩得全身溼透,感冒發燒也最多吃些藥片,一吃完藥,大人早就沒影了;我願意吃飯就吃飯,一天五餐,都沒事,有時下午兩、三點才吃呢!就算這樣,也沒人管我;我願意吃黃瓜就吃黃瓜,哪怕是浪費了也沒人管我;我想捅馬蜂窩就捅馬蜂窩,即使渾身被蟄的都是包,也沒人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