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記敘文
相信大家都寫過作文吧,特別是應用頻繁的記敘文,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那麼記敘文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記敘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記敘文1
元宵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也是孩童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
我雖是女孩,卻如男孩般愛玩鞭炮,愛放煙花,為此父親總是說我投錯了胎、生錯了性別,並時時教導我,說是女孩不可如男孩般如此瘋鬧,可我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絲毫不去加以理會。因此每次離元宵節還有好幾天時我就已早早買好了煙花,然後開始掰著手指頭等待十五的到來了。那時的我真真可以說是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啊。
仍記得小時候的煙花多種多樣,有鑽天墜,有小蜜蜂,有滿天星,有……每到十五,漆黑的夜晚總是亮如白晝,被各色的煙花裝點著,照映著。最近幾年國家提倡文明春節,提倡人們少放鞭炮,少放煙花,所以現在春節、元宵的熱鬧程度大不如以前,然而即使如此,元宵燈節時仍是一片熱鬧場面。
過了十好幾年的元宵節,放了十好幾年的煙花,然而只有今年最讓我記憶深刻。
以前元宵節是在自己家中度過,唯有晚飯後方才被允許跑到大街上與小夥伴們一起。然而今年卻是在舅舅家度過。而正因為如此,今年的元宵節才讓我如此難忘。
嫂子前年九月份剛添了個小孩兒,今年已一歲半了,正是無憂無慮,活潑好動的時候,所以場面格外的熱鬧。我們先是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然後欣賞了美麗的煙花並放飛了孔明燈,接下來就是觀看我一歲半的小侄子的表演。
哥哥用手機放了一首《最炫民族風》,本來還在亂跑的小侄子立馬從哥哥那奪過手機拿在手中,並伴著音樂開始了他自創的舞蹈——群魔亂舞。他先是在房間的空地上轉圈,然後揮動雙手,不停的搖晃,有時晃的猛了就會跌坐在地上,可是他既不哭,也不鬧,一骨碌就自己從地上爬起來了,然後再接著晃動。後來跌的多了,他乾脆就又加了一個動作——爬地。可是他爬地還不是簡單的爬地,偶爾也會加上幾個高難度動作,那就是翹起一隻胳膊和一條腿,然後再晃悠胳膊,那滑稽的動作總是會引起我們的大笑。
他也很會和我們這些“觀眾”互動,偶爾拉上我十三歲的弟弟和他一起跳舞,或是跑到我們身邊給我們來個飛吻,當我們要去抱他時卻又迅速跑開了。
房間內的笑聲不斷,窗外的煙花也絢爛奪目。房內的笑聲穿過窗戶,越過正盛開的煙花,向著遠方飛去……
元宵節記敘文2
“元夜,彈琴鼓,花街燈如白晝。”又是一個除夕,全家人都很開心!
晚飯後,我們一家人出去看燈。看,這隻可愛的小白兔經常向我們招手。它的長耳朵是直立的,眼睛是紅色的,絨毛是白色的,栩栩如生。再看看這個桃花燈。它精緻柔軟的花瓣是白色的紅色和紅色的粉色。亮星燈更受歡迎。它全身都是金色的,不時發出耀眼的光芒。
在過完元宵節之後,我們家還舉行了一個小型活動來慶祝元宵節。我媽媽把謎語掛得滿屋都是。猜謎語也給我帶來了快樂。我渴望嘗試。我看到的第一件事是“在遠處看起來像頭牛,但不是在不久的將來”。(打一個字),我想一定是“中午”。我看著答案,哇!我是對的!
窗外,天空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煙花,五彩繽紛,紫、紅、金、綠、美。它們中的一些像星星,另一些像太陽,依次飛向天空空,然後散落在地球上。雖然他們的“開業”時間很短,但卻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在東方,夜晚有成千上萬棵樹和花,天空正在下降,星星像雨一樣。”雖然今年的元宵節已經過去了,但我永遠不會忘記它。
轉眼間,一年匆匆過去了,從左到右都在期待著它,終於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
像往常一樣,早上有許多活動,親戚來訪,大人和小孩聊天。沒過多久,晚上,當一大家人圍在圓桌旁,吃著又甜又脆的湯圓時,他們來到河邊觀看煙火。煙火開始了。柳樹形狀的煙花一個接一個地出現了。它們五彩繽紛,長長的樹枝在空中慢慢展開。然後心形的煙火就出來了。只有兩顆心臟相連。菊花狀的煙花背後覆蓋著背景,給寂靜的一天增添了一絲色彩。多麼壯觀啊!然後,一個巨大的菊花狀的煙花瞬間在空中閃亮,耀眼的光芒似乎把夜晚變成了白天。五顏六色的煙花一個個讓人陶醉。
俗話說,天空中的煙花是美麗的,地面上的孩子是快樂的。
看!孩子們被天空中煙火的氣氛感染了。他們手裡拿著許多小煙花和鞭炮。他們互相追逐。他們的紅臉被燈光照亮了。他們太可愛了!那邊的猜燈謎活動開始了。我們衝向它。紅線縱橫交錯,無數燈謎懸掛。有些燈謎很奇怪,有些有豐富的內涵,有些讓人發笑。多麼生動的一幕啊!
在這條繁忙的街道上,不時有陣陣爽朗的笑聲。天空和地面上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生動!
元宵節記敘文3
元宵節的美,美在看紅火時的熱鬧,賞花燈時的美好,吃元宵時的團圓。
看紅火
早春的料峭擋不住人們看紅火的熱情。“咚咚鏘”震耳欲聾的聲音由遠及近,人們興奮地叫著“來了!”我踮起了腳尖,伸長了脖子,瞪大了眼睛,一個小男孩也著急地騎在了爸爸肩頭,終於看見了:一輛五顏六色、裝飾氣派的彩車上排列著整齊的鑼鼓隊在前面開道,後面緊跟著扭秧歌、舞獅子、劃旱船等各支表演隊,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扭秧歌的老奶奶,她們身著粉上衣,綠褲子,腰間繫著紅綢子,精神抖擻,笑容燦爛,隨著鼓點,手中的綢布時而向前直伸,時而上下翻飛,時而左右擺動,如銀蛇,似飛練,動作整齊,紅綢飛舞,讓人眼花繚亂,博得陣陣喝彩。元宵節的美在於看紅火時的熱鬧!
賞花燈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夜幕降臨了,馬路兩旁的樹上披紅掛綠,五光十色的彩燈點綴著早春的樹,發出熠熠的光芒,映襯著路也光彩奪目,好像星光大道一樣。體育館門前也張燈結綵,鯉魚躍龍門、孔雀開屏、百花齊放,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讓我們目不暇接。忽然,一座花燈映入我的眼簾:一個孫悟空頭戴金箍,身上圍著虎皮裙,腳蹬步雲履,手拿金箍棒,正威風凜凜地站在那裡,他的身邊還圍著幾隻小猴子,它們有的拿著桃子,有的拿著酒,還有的'在跪拜,好像在祝大家元宵節快樂。空中閃過星星點點,原來是人們放飛的寄託著美好祝願的孔明燈。元宵節的美在於賞花燈時的美好!
吃元宵
熱氣騰騰的元宵新鮮出爐了。我端詳著碗裡的元宵:黑的、白的、大的、小的,真是黑白交錯,大小相間。我不由得笑了,大聲地問爸爸:“您這是煮的什麼元宵呀?怎麼啥的都有!”爸爸笑呵呵地說:“你算是說對了,不信,你咬開嘗一嘗。”我禁受不住誘惑,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個白色的大元宵,湊近嘴邊,輕輕一咬,便有紅紅的草莓汁流了出來,“是草莓的!”我趕緊吮吸,甜甜的、酸酸的果肉吸進嘴裡,細膩柔滑,真好吃,我兩口就把它吃完了。“你再嘗一個試試。”我就如一個尋寶者,吃到了各種口味的元宵:芝麻的、花生的,真是太豐富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笑著。元宵節的美在於吃元宵時的團圓!
元宵節的美吸引著我,讓我留戀,讓我陶醉!
元宵節記敘文4
今年的寒假和元宵節連在一起過,我想:應該是讓學生多與家人團聚一下吧。在一天天的盼望中,經歷了漫長的等待,我們全家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今年的元宵節讓我格外難忘。
元宵節這天早晨,我還像往常一樣按時起床、洗臉,刷牙、晨跑。吃早餐時,我特別提醒了今天這個好日子,滿懷希望地看著爸媽,等待他們回答。可看到的是急匆匆吃飯,然後拿上提包,在門口撇下一句:“今晚我們要加班,不能回來過元宵節了”。我呆呆地吃飯。節日的喜慶絲毫沒有在我家出現。
我鬱悶的回到老家,到了下午四點,我拎著從老家帶來的東西坐車回來。因為我家樓層高,東西有很沉,所以我打算把它先寄存在一樓一位鄰居家裡。因為我向那家的姐姐借過書,所以便結識了。
到了姐姐家門口,我把東西放在地上,輕輕敲門。這時姐姐把門開啟,一見是我,趕忙讓我進屋,還幫我提東西。我進了屋,便對姐姐說了自己的請求,姐姐聽後說:“沒問題,誰讓咱們是鄰居呢?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並說:“晚上我來取,謝謝姐姐”。說完便出了門,姐姐把我叫住,說:“小妹,元宵節快樂。”聽了這話,心裡很不是滋味,但我不想讓姐姐擔心,隨便回應了一句,便快步走出她家門。一路上,我在想;“為什麼別家在元宵節都能團聚,我們一家卻不能?想著想著,便不禁落下淚來。
等我的事情辦完後回來,已經七點多了。我走到姐姐家門前,心想:這個時候,人家都在吃飯呢,還是不打擾的好。我等了有十幾分鐘敲開了門,開門的是姐姐的母親,便趕緊叫了聲:“阿姨好”,阿姨慈善地拉著我的手讓我進來,這時屋裡充滿了熟湯圓的香氣,讓我有些沉醉,我道明瞭來由,還未說完呢,姐姐便提來東西交給我,我連忙接下,道謝。細心地姐姐看到我的眼圈紅紅的,便關心的問:“小妹,是不是沒人陪你過節呀?”這麼一說,便說到了我的心坎裡,我感覺到,自己心口悶悶地,哽咽地說:“才不是呢,我爸媽……在家或許已經煮好湯圓等我回去吃呢。祝姐姐全家元宵節快樂”說完,便跑出了房門,因為我怕再呆下去,會哭出來。
回家,裡面黑漆漆的,我也不想開燈,便摸索著走到沙發前坐下,面對冰冷的屋子,我再也掩飾不住失聲哭了起來。過了十幾分鍾,我隱約聽見有敲門聲,便趕緊拭乾了淚去開門。令我驚訝的是,竟是姐姐她們一家!
阿姨一看見我哭紅的雙眼,便心疼的說:“你這孩子,真是倔強!家裡明明沒有人,還說有人。走,去我家吃湯圓,我們幫你過元宵節。”聽了阿姨的話,我的心中暖暖的,“小妹,不要哭,今天是個好日子,應該高興!走,吃湯圓去!”我強不過,最後只得跟他們去吃湯圓。那晚的湯圓格外香甜,我想是因為阿姨一家把對我的關心全包在了湯圓了吧。
這個元宵節,令我終生難忘!
元宵節記敘文5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這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看到這首詩,我們知道元宵節到了。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就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老百姓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
眾人聽說了這個訊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間的老百姓保住了性命,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的時候很多家庭都會在一起包湯圓,在我們中國南方和北方的湯圓包法是不同的,南方是用揉,而北方是用搖。媽媽雖然是北方人,做湯圓也是揉的,她把一個麵糰揉成球的形狀,用手指在這個麵糰上面戳了一個小洞,在裡面放上豆沙等餡料,然後溫柔的揉成了一個個圓圓的可愛的湯圓。
我也學著媽媽有模有樣的做了起來,但是我的湯圓剛做好餡料就就流了出來,唉,豆沙為什麼與我合不來呢?幸好媽媽來了,他幫我解了圍。不過我的湯圓看上去太奇怪了,有的太扁了,有的太胖了,還有一個湯圓裡面的餡料全都跑了出來,看來下次我要努力學習怎麼包湯圓啦!
包完了湯圓我們又去看了花燈,花燈各式各樣,有巨龍花燈,兔子花燈,月亮花燈,湯圓花燈,可有趣了。花燈下面還掛著燈謎,我隨手拿了一個燈謎,燈謎上是這麼寫的:是糖,不是糖,是鹽不是鹽。好奇怪,什麼東西像糖和鹽?卻不是糖和鹽呢?對了,是雪,我果然猜對了。
元好問《京都元夕》中寫到:“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人們穿著華麗的服裝來賞燈,兒童在人群中開心地玩耍,這歡樂的場面和我們現在如此相似,原來這歡樂節日氣氛一直在人間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