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敘事> 【實用】父親記敘文作文3篇

父親記敘文作文

【實用】父親記敘文作文3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父親記敘文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父親記敘文作文 篇1

  我的父親個子十分高。他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一個尖尖的鼻子,還有一張大嘴巴。

  爸爸是一個寬於待人的人。有一次,他把自我心愛的鋼筆放在桌子上。因為有人叫他,爸爸急著要走,所以沒有帶走鋼筆。我看到了就拿著爸爸的鋼筆在紙上亂塗亂畫起來。畫來畫去,不明白怎樣一回事,我竟然把爸爸的鋼筆上的小圓珠給落了出來。我想這一下我可慘了,爸爸回來少者狠狠地罵我一頓,重者還會打我一頓。怎樣辦?怎樣辦?我無計可施,無路可逃,只好聽天由命,任憑爸爸發落。但是,結果出乎我的意料,爸爸回來以後,不但沒有罵我,反而是耐心地教育我:“兒子,大人的東西你不能碰,要碰要得到大人的同意。絕對不能夠弄壞人家的東西!”

  爸爸還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有一次,他在家裡做家務活。突然聽見“轟隆隆”的雷聲,他到陽臺上去正想把自我家曬在陽臺上的衣服收進來,卻看到對面鄰居家也有衣服曬在外邊,而且那一家人的家裡沒有一個人。他們都去上班了。他二話沒說,立刻跑到對面去先幫他們把衣服收進屋子。然後,他再回到自我家裡收衣服。這時,大雨已經落了下來。自我家的衣服卻被淋溼了。之後,媽媽批評他。他反而批評媽媽自私。

  之後,雨停了,鄰居回來了。爸爸把衣服給他們送過去。他們說:“真是太謝謝你了!”爸爸說:“沒什麼,遠親不如近鄰嘛!不客氣。”

  你說我爸爸怎樣樣?他真是一個寬於待人,樂於助人的大好人。

父親記敘文作文 篇2

  都說在家中是嚴父慈母,但在我的家中,卻恰好相反。

  我有一個慈祥的父親。他的臉上一直掛著笑容,對所有人都溫和友好。每當他笑起來的時候,眼角會出現幾條深深的溝壑,眼睛會彎成一個月牙。

  晚上放學回家時,首先看見的總是他溫暖的笑容。而第二天早上去上學,毫無例外的會聽到父親的問候:“路上小心,上課要認真聽講,晚上放學了就早點回家。說著,還附上一個慈祥的笑容。

  父親酷愛做菜,而且做的還真心不賴。每到週六週日母親不在家時,父親就會親自掌廚。還記得有一次,父親從超市買了一袋蝦回來,進家門後對著我和弟弟喊道:“今天中午你們可有口福咯!讓你們嚐嚐老爸的手藝。”我和弟弟聽了,歡喜地放下手中的'事情開始替父親打下手。首先醃蝦,準備好料酒、醋、蔥、姜、蒜和蝦醃一起,去腥。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撈出蝦再下鍋翻炒,待成熟出鍋裝盤。父親叫我和弟弟動手將蝦頭、蝦殼、蝦肉分開,再把蝦頭、蝦殼下油鍋炸脆。這一切父親做的有板有眼,邊做還邊說:“蝦殼是最有營養的,這樣做不僅好吃還不浪費。”看著父親在廚房中從容不迫的樣子,倒還真有幾分像大廚呢!父親曾開玩笑說:“等我不幹這行了,去當廚師倒也是倒也是不錯的。”

  父親對我,向來是不打不罵。每次我和母親吵架,父親扮演的永遠是個勸慰的角色。他一直遵循著一條原則:有理幫理,沒理幫我。但在事後,他總會來告訴我,我做的是對是錯,做錯了又錯在哪裡?幫我一一分析完後,再添一句:“以後要學著再懂事點。”而我總會附和著點點頭。我與父親之間,是父女,卻更似朋友。

  父親不胖不瘦,不高不矮。但在我眼裡,他似一座山,撐起了我們這個家。前幾年,家中因造房子欠下了許多債。父親為了還債,更加努力地工作,四處東奔西走。那幾年,父親的兩鬢多了許多白髮,但他從來不抱怨一句,始終像以前一樣,對我們那麼慈祥,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現在,債還清了,父親頭上的白髮卻如雨後春筍般,一根接一根地冒出來,再數不清。

  父愛如山,深沉卻暖心。

父親記敘文作文 篇3

  十幾年前長輩們年輕而有活力,十幾年後的今天,他們滄桑了許多,不能說歲月是把殺豬刀,但長輩們的那個時代確乎是我們難以想象的艱難。在我們這個享樂主義時代,早沒有了那樣的艱難——十幾年時間塵封了很多泛黃的故事。

  我的父親高高的,比我的祖父還要高。

  小時候家裡並不是很富裕,父親沒有玩過我小時候那樣精緻的玩具,也沒有嘗過我小時候那樣美味的零食。父親和我說,他讀小學的時候,是五年制的,所以他在我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上了初中,開始住宿了。“一群半大的孩子住在宿舍,覺得什麼都新鮮,但是過了幾天發現住宿生活問題還是會很多,也不知道怎麼解決,更不會尋求幫助。”

  父親在學校裡要照顧妹妹。

  早晨起來,在學校的一口井裡打水洗漱;在上課之前要把兩個人的午餐放進蒸鍋裡,因為吃得是飯盒,還要看著別錯拿了;到了吃午飯的時候,父親就要把滾燙的蒸鍋裡放著的飯盒拿出來,飯盒裡沒有現在那樣的美味,有的只是一些鹹菜和飯,等兩人吃完,父親又要在水槽裡洗碗,夏天也許是件美差,可是冬天水冷得刺骨。

  在學校度過一週,回家之後還要餵養家裡早先養的幾頭畜牲。父親放牛,偶爾會給幾頭留著過年的豬割豬草,此外,父親空閒時還要給地裡的菜澆水施肥。祖母時常和我說:“你父親當時真的是很懂事很懂事。願意照顧妹妹,也願意幫襯家裡的農活。”

  父親告訴我,有一個夏天的正午,他正在原野上放牛,烈日當空,照得人昏昏欲睡,便想出來個辦法,把牛繩綁在了一棵大樹的枝幹上,自己靠著大樹呼啦啦睡起了午覺。牛當然要吃草,把它那一圈能吃得都吃完了,吃飽後便丟下父親,獨自晃晃悠悠地回了家,結果父親一覺睡到下午,找不到那頭牛,只好先回了家。回到家,看見牛棚裡悠閒自得的牛和屋裡坐著的祖父祖母一臉怒氣的樣子,一時知道大事不妙……

  父親小時候還受過一次傷,起因是什麼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祖父那段話:“夜裡找村子裡的土醫生來看,說可以試試看,可能能治,但是很疼,不過卻是唯一一個辦法……”祖母於心不忍,祖父就帶著父親冒著夜色行了幾里地,祖母輕聲的哭著……待到祖父和父親回來,告知沒什麼大礙,祖母才把心放回肚子裡。後來,聽說正骨那一瞬間父親疼得大叫,叫聲很響很淒厲。

  父親說:“我們那時候沒有像現在一樣的便利、快捷的生活,小時候環境也不好,那時候沒有新農村,村子裡都是黃泥土路,下雨天就泥濘不堪。前幾代人的努力,就是為了後人能比自己的環境好一點,更好一點,再好一點。我希望你記住從前,但也要往前看,往前走。”

  父親的這幾件事,前前後後聽他說起,便牢牢記在了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