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敘事> 清明敘事作文(通用10篇)

清明敘事作文

清明敘事作文(通用10篇)

  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特別是佔有重要地位的敘事作文,敘事作文的”六要素“是指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我們要怎麼去寫這型別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敘事作文(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敘事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帶著思念去祭祖了。樹上晶瑩的水珠掉在衣服上,好似親人的眼淚。小草在風中搖擺,彷彿逝去的親人在和我說往事。

  來到外公面前,我拜了三拜,並且燒了許多紙錢,希望外公在那一個世界富裕,拜外公的時候我想起了他在我身邊的那些日子。每天外公都騎腳踏車來接我,我說我有點餓了,外公便去旁邊商店買兩個麵包給我吃。下雨時,外公穿著雨衣來接我,外公讓我鑽進雨衣裡,雨衣裡全是外公的汗味,可是這卻變成我永遠的回憶。

  後來,外公得了癌症,他日月消瘦。我為了不吵到外公,便回到家和外婆一起住,外公的女兒兒子,都回來陪他,外公說他想在普樂住幾天,就在那幾天,他去逝了。哥哥跟我說過,老死的人,死之前是快樂的,病死的人是痛苦的,被人殺死的是冤枉的。想了這些往事,我眼淚嘩嘩流下來。我愛我的外公,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裡活得快樂。

  這就是我今年清明的經歷。

  清明敘事作文2

  又到了一年僅有的一次清明節,每及此節,我和爸爸總會從自己家騎車趕到老家去給我爺爺上香,想到今日又能去看爺爺,心中不免有幾分喜悅,可又不免惆悵傷感起來。去墳場的半路,漸漸下起了小雨,連著心裡那份傷感更不是滋味了。

  爺爺在我六歲那年就去世了,可我總忘不了他對我的好,爺爺雖然看起來很嚴肅,但對我還是很好的,三個孫子孫女中,爺爺最疼我了,有好吃的總忘不了我,有好東西總招呼我爸爸去拿給我,小時候總喜歡把我架在他脖子上,至今還有一張相片紀念那一時刻,那時的爺爺和我兩人臉上都洋溢的歡樂。可就在我五歲那年爺爺得了一個很重的病,奶奶,媽媽和嬸嬸輪流給爺爺守夜,總怕爺爺一不小心就會離我們而去,也是格外小心,不敢睡去,當爺爺難過的時候或想晚上起來,她們總會扶他起來,可兩個弱女子的力氣也不夠大。爸爸媽媽,還有叔叔嬸嬸畢竟還有工作,當他們不在的時候,就只有奶奶一人在照顧爺爺了,一個七旬老人要照顧比他重許多的人,可不是很吃力嗎?可不僅僅是這些,當爺爺半夜氣喘得緊的時候,奶奶就知道不他不行了,不過這時候奶奶不會急著去找醫生,他知道找醫生就來不及了,她的老伴得靠她去救,此時奶奶就會抱著比她身體重很多的爺爺在院子裡跑起來,天知道那有多累,每當爺爺氣順了奶奶才停。當我們不在的時候,都不知道奶奶這樣過多少回。

  終究爺爺還是撐不過那個春天,去了。全家上下瀰漫著一股悲傷,莊重的氣氛。送爺爺走的那天,淅淅瀝瀝的下著下小雨。我們一行人披麻戴孝,那是我雖然小,可是當我得知爺爺走的時候,也悲傷異常,渾渾噩噩的,送行的或者會有不是真心哭的,可是我記得那時的爸爸真真切切的哭了,真可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爸爸與爺爺的父子情深可沒有半點虛假。爺爺,還是,進了火葬場。

  回憶結束,早已到了墳場,我熟悉的來到爺爺墳前,為他燒紙,就算爸爸這般剛毅之人也還是不覺紅了眼眶。

  回家的路上,照舊還是下著細雨,四月的雨冰冷刺骨……

  清明敘事作文3

  在我們魯西南地區,有“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陰”的說法,這清明節自然就成了一個被雨水和淚水泡透了的日子。這一天,大凡失了親人的,都要滿懷悲傷來到親人墓前,流著淚點燃大把大把的紙錢,口中唸唸有詞,數落親人會過了一輩子,不捨得吃,不捨得穿,這下一定要收好銀子收好錢,該買啥的買啥,揀好的吃,揀好的穿,別太委屈了自己,然後就是放聲哭訴,好像一年的淚水都集中到了這一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煙雨鎖重樓,一路傷魂陌上游。”倘若趕上雨天,雨如淚,淚如雨,悽悽切切,怎不叫人斷腸斷魂!

  在我們農村,即使到了今天這個年代,大家依然稱清明為寒食。其實清明與寒食是兩碼事,只不過年代久了,大家過習慣了,就把兩個節日過成了一個,這清明與寒食也就成了一個節上的兩個稱謂。清明原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前後共十五天,期間天氣清朗,四野明淨,有春和景明之美和心曠神怡之妙,謂之清明不但恰如其分,更是美妙無比。至於寒食,顧名思義,就是吃冷食,吃前一天備好的寒冷食物,原因很簡單,就是寒食這天家家戶戶禁忌菸火,為的是紀念那位割股救主的介子推先生。“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這人便是至忠至義的介子推先生。

  清明也好,寒食也好,因為上墳祭祀的原因,在眾人心目中,這日子便沾染了太多的陰氣,於是就生出了諸多忌諱。像結婚、開業、奠基這些喜慶之事,自然是要避開的。人之往來,除了一些沒了父母的苦命女人要回孃家祭祀外,一般的走親訪友,包括看望病人在內,也都沒誰選在這兩天,只怕給人家帶來晦氣,落個搭了東西不討好的尷尬。有公幹的,能推即推,確實推不開的,就打個電話安排一下,一般不上門討個不快。也有粗心大意的,大大咧咧突然造訪,主家一般會擺出一兩個理由,絕不會留你在家裡用餐,有心直口快的,一兩句話便會讓你長了記性。

  畢竟打小在鄉下老家生活,我對寒食有一種別樣的感覺,就是從未和傷感連到一塊,所有的只是這樣那樣的樂趣。小時候,我對寒食的印象大致有三個方面。其一,就是寒食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折來嫩綠嫩綠的柳條插在門上,至於原因,大都說不出個一二三,只是從莊東頭到莊西頭調侃似的傳唱“寒食不插柳,死了變個狗”,雖然沒誰信以為真,但私下裡難免疙疙瘩瘩,不由自主地撇來幾枝插在門旁,心裡清靜了許多。第二,就是寒食當天的早晨,我們都要跟著老師去村東祭掃烈士墓,聽老支書或校長講述烈士的英勇事蹟,儘管講得乾乾巴巴,但同學們都會爭相流淚,有擠不出淚的,就用手背在眼上揉個不停,只把眼睛揉得通紅,好像受了十二分的感動。回到家裡,每人還要寫一篇主題作文,結尾處都要表表決心,話說得剛剛的,句句都像豪言壯語。第三就是寒食當天的早飯,雖然名為寒食,但很少有人真的禁了煙火。這頓飯雖然與春節、元宵節無法相提並論,但比平常是改善了不少,一般家庭都會包頓餃子讓孩子們解解饞。想想那頓飯,一把又鮮又嫩的韭菜,一鍋底金黃金黃的雞蛋麵糊,剁碎摻勻,再滴上幾滴香油,不等包成餃子下鍋,那種美味早已勾出了我們的饞蟲。當然,這頓飯最讓人盼望也最讓人難忘的就是水煮雞蛋了,條件好的每個孩子還可以分得一枚鵝蛋。大家吃飽喝足之後,就央求大人用過年剩下的大紅紙把雞蛋、鵝蛋染得通紅,在上學路上相互炫耀,有的兩兩相碰,看看誰的皮硬,被碰破的自然像洩了氣的皮球,沒了半點興致,完好無損的自然像過五關斬六將的勇士,嗷嗷叫著尋找下一個對手去了,直到自己也敗下陣來。除此以外,清明節再沒有多少特別之處,像“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農事,像“才乘一線憑風去,便有愚兒仰面看”的遊戲,都是春天的故事,而非清明特產。

  杜牧的一首《清明》,把一個尋常節日寫得如詩如畫。紛紛雨中,行人匆匆淚沾襟,寫的是一種悽美;杏花香裡,牧童遙指酒旗飄,畫的是一種清麗。在清明的舞臺上,傷心自有淚漣漣,於逝者是一種懷念,於生者是一種激勵,人生便有了接力,美德便有了傳承。傷心之外,大家自然不會冷落了這片春光,或一人漫步,或兩兩相伴,或扶老攜幼,或三五成群,都無拘無束地融入到自然之中,一任清風拂面,一任花香撲鼻,一任童音悅耳,一任新燕入簾,哪有不迷不醉之理?

  清明是一首詩,讓人永遠都讀不夠。

  清明是一幅畫,讓人永遠都品不透。

  清明是一部厚書,讓人念念不忘,讀者這頁,回味著前頁,更期盼著下頁,而非年年此日只流淚。

  清明敘事作文4

  春風拂過,百花爭放,萬物復甦。在這美好的春天,人們忙碌起來,準備悄悄迎接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今年的清明節在4月5日,為四月的上旬。清明節又叫“冥節”,“鬼節”,“踏青節”。清明節這天主要要掃墓,祭拜祖先,踏青的活動。很多人認為這是一些迷信的活動,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清明節的這些活動主要用於祭拜祖先而已。

  這一天,人們不過有多忙,都會丟下手頭的工作,帶著家人翻山越嶺地來到祖墳前,來祭奠自己的先祖。在翻山越嶺的過程中,人們身體得到鍛鍊,身心更健康了。在這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山野裡,這項活動就叫踏青(說白了,就是郊遊)。

  來到祖墳前,需要手拿鏟子剷土。剷土是為了使祖墳更加堅固,順便剷除掉周圍的雜草。剷土後,人們早已拿出自帶的冥幣,紙錢,生起火燒了起來。傳說這是燒些錢給先祖用。一陣春風拂了過來,帶走了紙錢的灰燼。灰燼被春風帶得很高很高,好像是要飄到天堂。一些頑皮的孩子,早已跑到山林裡蕩起了鞦韆,玩起了蹴鞠,放起了風箏。這些遊戲,是清明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哦!就在孩子們玩的正歡的時候,大人們就拿起了掃把,把祖墳周圍打掃乾淨,不用說,這就是掃墓。然後,貢品就擺上了。貢品的最兩邊,擺放著兩根又長又粗的蠟燭。蠟燭的煙包籠罩人們,再增添了一絲氣氛。然後,大人們跪了下來,口裡碎碎唸叨著什麼,旁人仔細一聽,無非於“請保佑某某某平平安安”的祈福的話。罷了,大人們在教孩子們學著他們的樣子,手拿幾根香,燃上,拜完後就插在墳前的一個小鼎上。

  寒食節也是清明節的一個高潮。寒食節這天不能吃熟食,據說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介子推真是一個大大好人啊)。寒食節過了後,人們又回到了快節奏的生活中。農民們也抓住清明節這耕種的好時間,辛勤地耕種起地來。黃岡雖然是城市,但也和農村一齊過清明節,而且過的分外快樂!

  清明敘事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想起這首詩時,我便會想起童年,想起那做清明餅的快樂。

  那天正是清明,只不過院子外並沒有傳來“滴答滴答”的下雨聲,也沒有太陽,是個涼爽的陰天。

  只見外婆變法戲似的拿出了一團青色粉團。這青色的麵粉糰子引起了我的好奇,要知道,麵粉通常都是白色的:“這是什麼呀?”我跑到外婆身邊,好奇地問,還伸出手捏了下。

  “這是清明粉。”外婆笑著說,又取出麵粉與白糖,“要開始做清明餅了。”

  爸爸媽媽也走了過來,外婆把掛在牆壁上的.模子取下來。

  “我來做,我來做。”我迫不及待的喊著,並學習媽媽的做法,抓了一小團清明粉,做了起來,可非但沒做成,還弄得滿臉都是粉,我生氣極了,去做清明餅的成型工序去了。

  我學著爸爸的樣子,先把小圓球的清明餅按部就班地放進模子裡,將它壓得平平整整,隨後只要敲下來就行了!我充滿信心,一敲、兩敲······可惡的清明餅卻遲遲不肯下來,想扯下來又怕弄壞,我不耐煩地敲的桌子砰砰響,可清明餅就是賴在模子上面,不肯下來。我生氣極了,彷彿看到清明餅在向我做鬼臉,用盡全身力氣,重重的一敲,清明餅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乾脆落到了地上。

  “哈哈哈哈······”大家都樂壞了。

  “小笨蛋。”媽媽笑著對我說,“要抹上面粉再做,這樣就不會粘在上面了。”

  “那為什麼不直接用麵粉做呢?”我奇怪的問。

  “哈哈哈哈哈”又一陣更猛烈的笑聲爆發出來。

  清明敘事作文6

  今天早上,我和媽媽早早地起床,去菜市場買了很多菜,有新鮮的豬肉、白白的豆腐,還有很多幹乾的白蘿蔔絲。我好奇地問:“媽媽,買這麼多幹蘿蔔絲是幹什麼啊?”媽媽連忙說:“清明節來了,我們要包清明粿啊!”“哦,包清明粿,郭老師說過清明節要吃清明粿的。”

  回到家,媽媽就開始做包清明粿的準備了。我啊,可高興了,因為可以跟媽媽學包清明粿了,還可以寫小作文呢!我仔細地看著媽媽,只見媽媽把青青的艾草和米粉放在鍋裡煮了一下,然後把它們拌在一起。不過多久,我就幫媽媽擀皮,媽媽拿我擀的皮包起來。媽媽包的清明粿很漂亮,像一隻只小船。我和媽媽包了一上午,終於包好了。

  接下來就等著吃清明粿了。媽媽把它乖乖地躺在蒸籠裡,蒸了一會兒,飄出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饞得我口水都流下來了。清明粿終於熟了,我等不及了,一口氣吃了三個,真是太好吃了。我想等明年的清明節,我還要幫媽媽包清明粿。

  清明敘事作文7

  它讓平緩的心跳顫抖,勾起無數人朝朝夕夕的記憶,看透的是亙古不變的生命終點。

  它慰藉了世者的悲痛,成為後人祭奠先祖的時節,在冗長的時間河流裡世代流傳。

  我不是豪情萬丈的詩人,無法感慨逝去的文墨騷人;不是戰爭下的倖存者,無法切膚感受血駐長城的悲愴;更不是那垂暮之年的老者,無法理解生命長河的真諦。我不過正值青春年少,懷有割捨不下的記憶。每當清明,緬懷哀思。

  走上坑坑窪窪的山腰,繞過彎曲的幽徑,赫然的墳墓在那一角與自然融合,不顯蕭瑟突兀;那夜親人的哭嚎,宣告了生命的流逝。想來已有八個年頭,卻讓我從童年銘記於心,彷彿昨日重現,歷歷在目。

  燒紙、點香、跪拜一切繁雜過後,最樂意的便是在掃過的墓前席地而坐。看著上方的綠草嫩枝:“外婆的頭髮又長了不少啊”。打破了之前的肅寂,活絡著與母親交談,如往年般詢問外婆生前那種種趣事,就算那重複的故事也回味無窮,直到夕陽西落。

  在這被人鮮少涉足,清幽靜謐之地,想必外婆也悠然自在。心裡於是寬慰不少,這或許是心理作祟,卻也只能如此平復愧疚的心,清明清明啊,想來也是後人自我安慰的人之常情罷了。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清明敘事作文8

  古人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春。

  當我想起唐代詩人這首詩時就讓人不禁的想到清明的場景。是啊!清明節到了。

  清明節是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的節日。當他們入土為安是一輩子就結束了剩下的就是我們這些後人對他們的緬懷而。就是這個節日給我們緬懷的機會;4月5日是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曆史了。清明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萬物復甦氣溫身高正是春耕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早上要起個大早給先人上墳,掃墓;然後吃個雞蛋,有的地方有吃煎餅的習俗。這個節日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忘記祖宗要發揚中華民族孝的傳統美德

  上墳時抬頭偶望,千碑林立這就是彰顯我們不忘祖先的標杆。在這時也不免勾起心中的些許愁緒,不免感嘆生死。

  姥姥說清明情,年頭就好!而今年的清明就不怎麼清。這和環境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它不會違背自然規律他終會跟隨春來到人間。

  看!帶有些許露珠的柳樹枝,出現了微微的綠意,嫩柳枝折斷後有奇異的芬芳。這,就是春的味道吧!小草也從泥土中鑽了出來,換了身新衣裳。這就是春的容貌吧。氣溫回升了,不用在穿厚厚的棉衣,不會因寒冷而感冒,這就是春的性格吧。

  清明節到了,春就不遠了。生機盎然,綠色動力。

  清明敘事作文9

  在清明節裡,發生了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說:上墳、包艾餃、玩一些遊戲……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要上墳了,(有很多人一起去,有我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媽、姐姐、弟弟、妹妹……)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還一邊大聲叫著:“耶!太好了!”

  去上墳了我的姐姐和弟弟也一樣高興,可是這一次不是划船去的,而是開汽車去的。這時,我的心情又不是怎麼開心了,因為乘船別有一帆滋味,可以在船上聊聊天,說說話,吃吃瓜子……可坐在車上,連一點味道都沒有,我坐車還經常會頭暈,後來,上了車,我覺得坐車也挺不錯,可以聽很多優美的歌曲,還可以吃一些好吃的東西……想著想著就到了一座大山,我們去祭奠太太爺爺,我們把一些美味家餚擺放在太太爺爺的墳墓前,然後,拱起手,拜九下。拜好後,就來放禮炮,震耳欲聾。

  拜好了太太爺爺,又去了另一座山,祭奠(和前面一樣祭奠)太爺爺和太奶奶,祭奠好了,就到山上去摘艾草,摘好艾草,我們就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包艾餃,我們一回家,就開始做起艾餃來,我們把艾草先整理好,然後,把艾草裝進一個籮筐中,再去洗乾淨,把艾草燒熟,撈出放進糯米粉中,把糯米和艾草混合在一起,然後,開始包起艾餃來,在艾餃裡面包滿甜甜的芝麻。我可和別人做的不一樣,我做了個“女人像”那個女人的“肚子”中,裝滿了芝麻。燒好後,咬一口,汁水從中間噴了出來,我大聲叫道:“哇!真好吃呀!”

  清明敘事作文10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著這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裡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裡,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裡。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著躺在棺材裡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著我到處走,走出這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這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裡,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這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這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這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這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這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這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裡的人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似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似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似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這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這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似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這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