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敘事> 窗外的什麼作文十篇

窗外的什麼作文

窗外的什麼作文十篇

  篇一:窗外的雀

  陽光像一層薄薄的紗,灑在案頭,刺得人的眼睛有些發漲,一個小小的身影在我眼前一掠而過,停在了窗外的電線上,我放下筆,注視著它,心中一陣驚喜。

  它挺著胸脯,昂著圓圓的小腦袋四處張望著,看起來像是在感覺“一覽眾山小”的雄偉氣勢,又似乎是在尋找自己的夥伴。它的尾巴總是一翹一翹的,似乎是在炫耀自己小巧的身軀呢。兩側微微突出的小眼睛那麼明亮,有力地轉動著,犀利的目光時不時瞅著我,彷彿也在仔細地打量著我,暗自思索:對面的是什麼傢伙?

  漸漸地,看久了,它毫無緣由地“噗”地一聲就飛走了,忽然又莫名其妙地飛過來。飛來的是不是原先的那隻就不知道了,只是覺得它變得更加不安分,不停地在電線上跳躍,活潑多了。它“嘰嘰喳喳”地叫著,雙翅整齊地背在身後,像一位身著燕尾服的男高音在展示自己美妙的歌喉。

  過了一會兒,它大概是覺得沒有人在欣賞自己,便一個優美的彈跳,起身飛向一旁冬青樹的頂端,樣子非常可愛,那是一團中途划著幾起幾落的弧度,彷彿不是在飛,而是一團被扔過去的紙團。

  它們來來往往地低飛著,忙得不亦樂乎,它們不會盤旋,更不會翱翔,不能像猛禽一般獵得食物,不能夠享受在高空俯瞰大地。它們就像是一個個現實主義者沒有那麼遠大的理想,只知道從這兒飛到那兒,從高處飛到低處,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自由自在生活著,點綴著這溫暖的城市,給人們內心帶來生機和希望。

  篇二:窗外的四季

  關上窗,你身處溫暖的家;開啟窗,你會發現窗外的四季無比美麗:春日生機、夏季光影、秋天華麗、冬夜寧靜……

  我迫不及待地推開窗,眼前的一幕真讓人吃驚:不知名的花朵探出頭,對大千世界充滿期待。柳樹抽出新芽,嫩葉的光澤宛如南田玉。路邊雜草肆意瘋長,佔據了路的邊緣,卻仍貪婪想擴張自己的領地。一隻春燕輕落枝頭,開始了春日大合唱,它一聲令下,原不見蹤影的百鳥傾巢而出,成為春天獨一無二的風景線。視線所及之處,無不充滿生機。

  只需拔出插銷,風便會幫你開啟那扇窗,彷彿那是夏神的邀請。不語冰的夏蟲一展歌喉,花朵退去春天的青澀,綻放出自己的美麗與媚惑力。樹葉看上去彷彿塗了一層釉,在陽光下閃爍。地上到處是斑駁的光影,光如銀杏葉,影如黑蝴蝶。面對那光怪陸離、千姿百態、無比美麗的天然光影,我頭一次發現人類的語言居然如此無力和蒼白。而我能做的是倚在窗上,讓那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光影成為最美好的記憶。

  輕輕握住把手,把那扇窗慢慢推開,生怕驚擾窗前落葉的安眠。樹葉經過兩季沉澱,變為溫暖華貴的金紅色,些許金綠色的斑點也不失俏皮。菊花成為秋神的使者,以淡金色統領百花。這時的陽光也是金色的,最為純粹的金色,霸道地吸住你的眼簾,卻不刺痛它,征服你的心。我從不敢正視那樣的顏色,生怕一看便再也無法忘記,陷於回憶。當落葉尚未落盡,仍有少數固執地粘在枝頭時,地上的落葉已經為秋神鋪好出行的地毯,以最為華麗的金色,那是一年中最為盛大的祭典。都說秋天樸實,我看未必。我將身子探出窗戶——它明明一直保持著高調的華麗。

  冰花粘上窗玻璃,可我必須看見一年一次的冬景。冬天的夜晚,有一種特殊的寧靜。不是墓地的死寂,不是人們的故作安靜,是一種溫暖的寧靜,溫度降低的同時,溫暖一點一滴沁入你的心扉。口中的白氣在窗玻璃上凝為水珠,折射出整個世界,包括驚心動魄的冰雪。冬來得無聲無息,走得卻很張揚:你是否聽見了冰雪消融的聲音?

  我開啟窗,又關上,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樂此不疲。

  只為那窗外的四季。

  篇三:窗外的風雨聲

  我們有頭頂千年積雪的珠穆朗瑪峰,有莽莽蒼蒼的黃土高原,有浩浩蕩蕩的揚子江……這些都是多麼的壯觀美景,引人注目,但你卻忽略了司空見慣的風雨。

  對於風和雨,你有時恨,有時罵。對於“風雨交加”這個詞想必也是恨之入骨。但有時你也會愛風愛雨,不是嗎?

  比如,在烈日中,你多麼渴望能夠吹一點風或是下一點雨。春天的風雨不是讓你很舒服嗎?所以風雨也是值得人喜愛的。

  對於我來說,聽風聲,聽雨聲比享受風雨更加愜意。

  春夜,躺在床上還未入眠。窗外下起了雨,“啪啦啪啦”……象是交響樂中的音符,還帶有激情。不時,來了一陣風,讓來不及準備的小鳥喝出了急促的歌。這不禁讓我想到了什麼是風,什麼是雨。

  經歷風雨是指人的一生度過了很多困難喝挫折。“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這不也是這層意思嗎?

  每個人的一生都要經歷風雨,不過是有大的風雨,有小的風雨。

  風雨每個季節都有。然而,強度不同。

  冬天,寒風凜冽;夏天,暴雨連綿,這就象徵著我們人生中的艱與苦,在寒風中,暴雨下蝸行摸索,去尋找你的理想。經歷著它們的考驗。

  秋天,微風飄蕩;春天,細雨綿綿,這就象徵著我們人生的樂與福,這就意味著,寒風暴雨過去了,現在面對的是彩虹,是享受。那麼,就應該好好地去享受風雨。站在風雨中,緊閉雙眼,深深吸一口氣,然後吐出來,那麼一切難都變微福。

  窗外的雨還在下,音樂還在繼續。這時,颳起了風,這不是一陣的,而是連續的。真正成了“風雨交加”。它們手牽手,一起奏響這音樂。

  這時的樹上的鳥不停地叫著,跟隨著音樂有節奏地叫,它夜在經歷“風雨”,不知道,它是否會成功。

  風聲,雨聲,這是多麼的平凡,然而卻勾起了我的一些遐想。

  雖然窗外的風雨中沒有肖邦音樂這麼使人陶醉,但它卻有著與肖邦音樂同樣的功能——陶冶情操,心曠神怡—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

  聽聽窗外的風雨聲,繼而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

  篇四:窗外的身影

  雨淅淅瀝瀝的下著,雨點打在窗戶上也敲在了我的心上:“唉,沒帶傘怎麼回家啊,今天完蛋了。”

  看著窗外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家長,我的心開始一點一點地沉下去。早晨起床,看著一成不變的早餐,我忍不住發起了牢騷:“天天都是牛奶加雞蛋,你能不能換點花樣。”母親也不客氣的回我:“有的吃就不錯了,我今天感冒,頭疼死了,哪有閒工夫變花樣給你吃。”我賭氣的扔了筷子,餓著肚子出了家門。“唉,母親應該不會送傘給我吧。”我嘀咕著。

  天越來越黑了,忽然,人群中出現了一個身影,略微發胖的中等身材,穿著一件紅雨披,那身影是多麼的熟悉,是媽媽,我驚喜地快要跳起來了。那身影在外面不停地搓著手,還不時地跺跺腳。外面一定很冷吧,今天的雨好像很涼,我心裡想著。從我家到學校有一段土路,雨天又溼又滑,我有好幾次都差點在那裡摔倒,媽媽還生著病呢,她是怎麼過來的呢?我的心裡暖暖的,也顧不上聽老師上課了。

  我轉念一想,他*的腿不好,一到陰雨天就疼,今天冒雨來給我送傘,他*的腿一定很疼。想著想著,下課鈴響了,我忙飛奔出教室朝媽媽奔過去,剛想開口喊一聲“媽”,突然,一身影在我之前已飄然而至,一聲親熱的“媽媽”,那身影已撲進“媽媽”的懷裡,我張大嘴,一陣愕然……仔細一看,“哦,那不是我媽媽”。

  我失望的回到教室,安靜的坐在教室,心裡卻一陣波濤洶湧:媽媽是不是還在為早上的事情生氣,不來接我,或者他*的感冒還沒好,不能起床,還是媽媽不會在路上出了什麼事情吧,我不由地害怕起來。

  一陣腳步聲把我從思緒中拉出來,唉,這麼早校工就來鎖門,看來只有往家衝了,我背起書包做好跑的準備。“轟!”,一聲悶響,電光一閃,不遠處一個身影正急衝衝地住這兒奔,中等身材,微微發胖,好熟悉!媽媽?身影越來越近,慈祥的臉龐清晰可見,果然是媽媽,我的心中湧上一陣暖流,我連忙迎著那身影,飛奔……

  窗外的身影,是一份關心,是一份希望,是母愛的體現,將永遠印在我的以上。窗外的身影,更是我前進的動力。

  篇五:窗外的銀杏樹

  我喜歡樹,一棵樹站成那裡,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祥,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樹是綠色,是生機,是希望的象徵。

  不知不覺中,又過了一些日子,讓人心煩的瑣事依舊不停地發生著。每天都如此一般:淡淡地而有滋有味,默默地卻有聲有色。在平常的環境中,發現新穎也別有一番韻味;心情鬱悶的時候總愛向外眺望,看看天空,看看陽光。窗外的幾棵銀杏樹,與陽光融化在了一起,像天邊升起的一抹晨曦,帶著希望,撒落在校園的每一處,沐浴著老師和同學的心。

  還記得剛來到這個陌生的教室,他的翠綠便吸引了我:那樣的富有生機,那樣的生意盎然,似乎周圍的植物都只是他的陪襯。一陣風吹過,他那矯健的身姿迎著風,像一個莊嚴的軍人,自巋然不動。這畫面是那樣的和諧,似乎這陣風就是來展現銀杏樹那颯爽的英姿似的。

  銀杏,雖沒有牡丹花那樣的富貴,也沒有海棠那般豔麗,他有自己獨特的造型。近看,整個銀杏樹像掛滿了一把把小扇子。扇子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所愛之物,於是銀杏就有了君子的氣質。銀杏樹的枝幹也與眾不同,沒有一點彎曲,而是張揚著向上生長,帶著滿樹希望,似乎對著我們說:“我要讓我的青春年華不留任何遺憾。”

  綠色的銀杏是青春,是希望,那麼金色的銀杏就多了幾份成熟。清晨與傍晚的陽光印在泛黃的銀杏葉上,讓人在寒冷中感受到一絲溫暖的氣息。上課打不起精神時,總會不自覺眼神飄向窗外:銀杏樹像一個和藹的老人,在秋風中向別人訴說著他當年的奮鬥歷程,有聲有色,飄落的一地金黃就是他的舞臺,他的葉子漸漸地凋落下來,如同疲倦的遊子,回到自己出生,也是結束的地方,這並不是宣告他已無可追求,而是在為了下次的輝煌努力。終於葉子全部凋落了,銀杏樹也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幹,沒有了綠色的生機,也沒有了青春張揚的個性,他在等待,等待下一個春天的到來。

  樹是有靈性的,窗裡面的人在做,窗外的樹在看,正處美好年華的我們如若不努力,惟有在未來的日子裡遺憾,兩年,與銀杏樹一起,再拼搏兩年。

  乏困了,又看到了窗外的銀杏樹……

  篇六:窗外的那片綠

  起初,我對綠色的喜愛是受了家人的影響。爸爸說綠色特別“養眼”,媽媽說綠色最能“養心”,所以我們家的客廳、房間、陽臺都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每天我放學回家,看到這些生機盎然的綠,總是感到無比的愜意!而真正讓我喜歡上綠色的,是緣於六年前發生的那次意外。

  那年我剛上小學一年級。有一天課間,我和同學在操場上做“拉大鋸”的遊戲。沒想到意外就發生了:兩個高年級的男生在追跑的過程中突然把我撞倒在地。當時我受傷比較嚴重,醫生診斷為——腦震盪並有顱內出血的可能,必須住院治療。

  躺在那充滿壓抑的白色病房裡,儘管爸爸媽媽一再安慰我,鼓勵我,但看到病友們因為種種原因而動了開顱手術時,我的心情還是灰暗到了極點。我真的很怕很怕,怕我假如動了手術,就再也醒不過來了。

  那是一個初春的早晨,媽媽帶著我在病房的視窗曬太陽。忽然,媽媽指著窗外說:“你看!”我順著媽媽的手望去,只見對面一幢樓的灰色外牆上,爬山虎粗大的藤條已悄然長出了片片嫩葉!在萬物還沒有從冬天的肅殺中甦醒過來時,她率先傳遞著春的氣息,迫不及待地向著陽光伸直脖子,拼命地向上攀爬。

  啊,那是一片生機勃發的綠,那是一片沁人心脾的綠!

  於是,我向媽媽要來筆和紙,開始每天坐在窗前練習繪畫。畫完了,總不忘塗上那充滿希望的綠色。一天,兩天,一個星期,兩個星期,十幾天的住院生涯終於結束了,我的畫稿也堆了厚厚的一疊。回到家中,我把畫稿裝訂成冊。只是那時還小,不知道該給它起個什麼題目,現在想來,取為《窗外的那片綠》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時隔六年,我依然清晰地記得當時發生的點點滴滴,清晰地記得窗外的那片綠。我想,那片綠已經成為我心中的綠洲……

  篇七:窗外的鴿聲

  我家處於小巷的中部,既遠離了街道的嘈雜,又不會過於幽僻而使人孤寂。

  鄰居家樓頂上建了個鴿舍,透過我的窗戶,恰巧能看見。我羨慕一切會飛的生物,鳥類尤甚。飛翔是一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事。在林清玄眼中,獵食的海鷗更像是舞蹈家。

  我向往的飛自然不是撲騰幾下翅膀,躍上幾尺距離,當然也不至於非要達到“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駭人聲勢,我更傾向於候鳥的遷徙,成群結隊的天鵝,或是大雁,以一種極其優雅的姿勢從我頭上掠過時,我就會被它們深深地吸引,我是多麼羨慕它們的飛翔啊!寬大的羽翼蜻蜓點水般翩動,輕易越過空間的阻隔,去向它們理想的地方。

  這樣的場面自然是不能經常看見的,我便把目光移向了窗外的鴿子。這十幾只鴿子大半是灰藍色的,只有一兩隻純白的。他們在正午太陽高懸時會在屋簷旁、雨棚上小憩,這就給了我極佳的觀賞條件。看他們優雅地漫步,俏皮地張望,溫順地互相梳理羽毛……

  我聽得到它們振翅而飛剎那的聲音,那是果斷堅實的錚響,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老爹曾在前些時候餵過鴿子,我也就有了機會與它們親密接觸。看他們從毛茸茸的“麻雀”長成毛色光鮮的“鳳凰”,從步履蹣跚到馳騁青天,看它們對我從畏懼到依偎……我對它們充滿了熱愛。03年,它們被送往他鄉,參加一次信鴿比賽。不是很遠的距離,但它們絕大多數都沒能回來。幾個月後,有一隻紅白相間的鴿子飛了回來,還帶來了一個新成員——它的伴侶,這給當時的我以莫大的安慰。

  後窗下鄰居的院子裡有一棵十幾米高的大樹,所以我的房間裡從不缺鳥鳴聲。鴿子是安靜的鳥類吧,我聽到它們的歌聲,那好像是遠古時代對現代社會的嘆息……

  篇八:窗外的那片海

  那份愛,曾經來得那麼頻繁,依自己所想,登上那艘前進的帆,事情卻不像想象的那麼簡單。——題記

  現在的心情,如同烏雲,厚厚的,陽光透不過,雨水也滴不下,一切都是灰濛濛的。

  好不容易坐在窗邊,習慣性地將頭轉向外面世界,不知何時,愛上了地面的顏色,拉下眼簾視線轉向適當的角度。

  田野中的油菜花在春的洗禮下開得更加燦爛了吧!看著野前金燦燦的一片不禁想起家鄉的那片海。壁綠的花莖此時扮演著護花使者的角色,其方式不知是什麼時候轉了型的——將花穗高高托起讓它更好地在白日光下綻放出光彩,嬌滴滴的綠和黃形成的琉璃石,又有誰不被它所吸引呢?不過我還是喜歡那如同菲翠的湖水,軟綿的劃地還想著在湖中心擴張幾個小綠島,順便插上幾簇筆直的黃色小旗向路人宣告他們殖民擴張已經成功,他們現在是多麼激動,再放眼望去,還發現濃濃的白色幕布前的行行翠柳,差點兒被我忘卻,幸好發現得不算晚,光滑的大理石中間還橫七豎八地長著那睚可以延伸到世界每個角落的無名的花束,其實靜駐在這片草地,讓每個毛細孔貪婪地吮吸著世界的美好,世界的美麗便歷歷在目,猶如現在它們突然間呈現在我的腦海。真想相信它們就發生在昨天。收起眼光,不知何時,老師的嘔心瀝血變成了兒時常有的竊竊私語,或許此刻的我是最該批判的吧!但請允許我這一次的小孩子氣……

  收下眼簾,放開目光。世界真的好小。害怕讓周圍的建築變成一座座城堡,害怕它們會擋住我的視線裡公存的那點美好。

  我想,那些被一行行等待著甦醒的樹木圍繞的花毯也是這樣吧!想要看看不同的世界,但小的身體讓它們的想法漸漸衰竭,那種失落感,好不讓人暢快。

  什麼時候,海上的.礁石才不會那麼多?什麼時候才能夠再看到熟悉的愛,熟悉的風景。我放眼望去遠方的那座塔在陽光的照耀下還散發著隔著遙遠的距離依舊刺眼的金屬光芒巍峨地佇立在遠方的那個世界。

  那個世界會是我最熟悉的世界嗎?那裡的花會等我回來時都還開在嗎?那裡的風景還會因為我的離去而依舊嗎?或許這些都不重要。

  高高地揚起船帆,行駛在這片礁石很高的海域,我知道,只有這樣,愛的訊號才會不斷,而我才會把握好前進的航向。

  篇九:窗外的煙火正絢爛

  新年的鐘聲又要敲響了嗎?窗外菸火正絢爛吧?但,熱鬧的氣氛卻怎麼也衝不走那空氣中瀰漫著的悲傷。

  親愛的爺爺,窗外菸火正絢爛,您,看見了嗎?

  “寶貝寶貝”那是您親切的呼喚。每天清晨,睜眼便是您慈祥的面龐;每天放學,我一出校門就見到您佝僂的背影;每次吃飯,我咽不下去時掌心就會躺著一顆溢著香甜的糖果。那一個個畫面,都有您的陪伴,我從未想象,沒有您的生活,我又該何去何從?

  記得以前,我要上學,您就用那輛簡單的藍色單車馱著我。我要吃米粉,您就早早地跑去外面幫我買,等我起來洗漱完之後,門外就會響起急促的敲門聲,當我跑去開門時,映入眼簾的,便是那熱騰騰的米粉,您慈祥的笑容,以及您額角滲出密密的細汗了。我從未發覺,自己已把您每天一次的動作當成了習慣。我沒想到,當我從睡夢中醒來時,您,已化為了虛影,眼前,只有那和我面色一樣白的布料,和那中間標了“奠”字的花圈。

  您,可曾記得,您對我唯一發過的那一次火?

  那年,我特愛吃甜酒,每天都要到小商販那裡買一份。可是那天賣甜酒的小商販沒來,天真的我又喜歡創新,認為甜酒就是水泡飯,自己也可以做出來。於是便請您燒了一壺開水,等水涼了,再把水倒進煮熟的白米飯裡,往冰箱裡冰一陣就好了,還幫您倒了一碗。您可以想象,白開水泡飯,有多難吃。經歷過部隊艱苦生活的您,什麼苦都吃過,您出於對我的寵愛,吃了下去,但我不同,咽不下去。珍惜糧食的您生氣了,對我發了火。當時我不明白糧食的重要性,不明白為什麼您要發火。“不就是一碗白飯嗎?”說完,便把自己鎖在門裡,委屈的淚水悄然落下。而您,則吸了口氣,默默地吃完了我剩下的開水泡飯。

  當您的疾病突然降臨,我們一家人都很著急。當醫生宣告讓我們在三至五年之內要做好心理準備時,一家人都很痛苦。但當時的我還不理解死亡的定義,覺得死亡是那麼的遙遠,但,當死亡真正降臨時,我卻只能默默流淚……

  噩耗提前降臨,您始終沒有等到第二年。那一年的十二月最後一天的下午五點,您離開了我們……從此,您的身影,只能留在我們的記憶深處。

  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窗外菸火正絢爛,您在天堂可曾看到?

  篇十:窗外的召喚

  我又一次坐在窗前,窗外蔥綠的梧桐葉,綠瑩瑩的草莓,不時還有一群自在的小鳥,嬉笑著飛過。

  回望過去,曾經有那麼一塊“玻璃”,牢牢地禁錮著我的心靈,讓我無法釋放自己融身於窗外美麗動人的風景……

  年幼時,我性格異常的孤僻,只愛躲在教室最後最靠窗的一角,那是我個人的天地,朋友們不願意和一個聲若蚊蠅的夥伴玩耍。幾乎只會囁嚅著說話的我讓所有老師都難得提問。許多人圍成一個圈子在遊戲,而我卻被鎖在心靈的黑屋子裡,遠遠地望著,永不可能衝破枷鎖。“窗外是溫暖的陽光,我的心卻寒冷如冰。”這句話,無疑是我當時心靈最真實的寫照。

  初中時,來了一位新老師,教政治。她的第一節課令我今生難忘,不知多久沒被老師搭理過的我,竟然被她第一個叫起來回答問題,全班譁然。我呆住了,我甚至埋怨她為什麼要和安分守己的我作對,讓我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然後我還是鼓起勇氣地站了起來,喃喃地說著我的答案,然後又偷偷地望了她一眼。

  她眯起眼睛似乎沒有惡意:“你說什麼,同學,請大聲點。”

  我咬了咬牙,漲紅了臉,又說了一遍。

  然後便是短暫的沉默,靜得可怕。我似乎感受到空氣中的微妙變化,我無法控制將要跳出的心。

  “同學,你的聲音能不能再大點,大一點。”她還在堅持。

  所有的視線火辣辣地集中在我的身上,一股熱浪從長眠的心靈噴薄而出,淚如泉湧,我不顧一切地大喊出了我的答案。

  我不敢抬頭,更不敢看她的臉。“啪!啪!啪!”接下來分明是她的掌聲。是的,她在為我鼓掌!她走到我面前,慢慢地,一字一句地說道:“你有如此的勇氣,難道就沒有勇氣推開你心中的窗嗎?”

  我呆住了,熱血凝固在發燙的臉頰上,身邊震盪的是方才輕輕震撼心靈的聲音。

  不,那絕對是一聲感召!我聽到了來自心靈窗外的召喚!是的,這個聲音砸碎了我心靈的枷鎖;是這聲音重新鑄就了我內心的剛強;是這個聲音,讓我內心充滿了自信和希望!

  四年後的今天,我再次坐在窗前,回望我踏下過的成長的腳印,無不充滿了自信和陽光。真的,我從心底裡感謝這位助我愛我的老師,也許歲月能模糊我腦海裡的影像,而歷久彌新的那句話,早已昇華成我人生道路上的座右銘。

  窗外的召喚,我永遠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