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敘事> 包餃子作文及點評

包餃子作文及點評

包餃子作文及點評

  餃子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包餃子作文及點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包餃子作文及點評1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九,也就是中國傳統節日除夕。一早,媽媽就去菜市場買來了餃子皮和肉,外公飛快地把包餃子的餡也做好了,包餃子的工作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於是我們就開始包了起來。

  我和媽媽包的餃子是花見花敗,而外公包的餃子是花見花開,好看極了。於是我就開始注意了外公包餃子的步驟:原來是這樣的,先把一張餃子皮全部展開,平鋪在左手的手心裡,然後再用湯勺舀半勺餃子餡放在餃子皮的中間,最後把餃子皮對摺起來用手把餃子皮周圍捏成一條一條的褶,這樣一個漂漂亮亮的餃子就包好了。於是我就按葫蘆畫瓢起來,可是讓我生氣的是我包的餃子還是奇形怪狀的。外公說“餃子的外表好看不好看不是最重要的,好吃才是最重要的。”這時我有了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我先準備了兩張餃子皮,將兩張餃子皮的邊緣給粘好,再用勺子弄一大勺餃子餡,再將另一張餃子皮蓋上,將周圍給墊起來,最後把周圍的邊緣全部捏緊,這樣一個圓形的餃子就包好了,可是我按照這個做法做完後,卻包了一個“花籃”。“其實這樣的包法也是有好處的,一個餃子皮只能放小小的一勺餃子餡,但是這樣包法餃子餡多又不會在餃子下鍋的時候漏出來”,我自我安慰道。

  晚上吃著自己包的.餃子,真的很開心。

  點評:本文語言雖然並不華麗,但卻極為準確生動,情感豐富而真實,讀來津津有味。尤其小作者觀察外公包餃子的步驟,觀察得是細緻入微,可見小作者是個細心的人。雖為一件小事,但作者卻描述得有聲有色,結尾處不可或缺的點晴之筆,較好地凸現了文章主題。

  包餃子作文及點評2

  今天,是星期六。早晨,媽媽說:“今天我們吃餃子吧!”聽見吃餃子,我一蹦三尺高,連聲叫好,不過媽媽說:“今天你也要嘗試一下包餃子哦。”聽到這裡,我不禁激動起來:這可是我第一次包餃子,一定不要失敗!

  包餃子第一是要把面和好,不過媽媽把餃子皮買回來了,所以不用和麵。第二是要拌餡,因為這次吃的是豬肉餡的餃子,所以拌餡要用到豬肉。我從冰箱中取出來昨天早晨買的豬肉,讓爸爸剁碎,之後,放入鍋中,加入剁碎的白菜,鹽等,攪拌均勻後開始包餃子。剛開始我還不會包餃子,看著媽媽三下五除二就把餃子包好了,我也學著包了包,越包越熟練,終於包出了完美無瑕的餃子。餃子包完後,開始下鍋了,先拿出了一半餃子倒入鍋中,餃子們像淘氣的孩子,在鍋中又蹦又跳,快樂極了。餃子熟了撈出來,倒入盤子裡,放到餐桌上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心裡美滋滋的。

  這件事我不會忘記,我的第一次包餃子。

  點評:本文行文個流暢,語句通順,段落分明,條理清晰。然而文章的中心不是“包餃子”嗎,可全文內容有關於“包餃子”的描述卻只有寥寥幾筆哦,有點重點不突出。

  建議小作者在文中新增具體“包餃子”的橋段,可以是自己如何包,或者是跟著媽媽學包餃子,將這一過程仔細、細緻地描寫出來。

  包餃子作文及點評3

  “唉!又下雨了,”做完作業的我望著窗外下著的大雨,自言自語地說道。“不如去看電視吧,”我走出了我的房間。

  一到客廳,我就看見了外婆和媽媽正在包餃子。我走上前去,對媽媽說:“媽媽,今天為什麼要包餃子呀?”媽媽說:“下星期就過年了,過年要吃餃子,所以我們就要包呀!”我又問:“媽媽,我能包嗎?”“可以呀!不過要把手洗乾淨哦!”媽媽笑著對我說。我點點頭,就走進了洗手間。

  洗完了手,我就跑出了洗手間,我看見媽媽已經包了一半餃子,我連忙坐了下來,安安靜靜地包著餃子。

  我先拿了一塊餃子皮,餃子皮不是圓形,也不是方形,樣子怪怪的。可經媽媽用棍棒一壓,就變成了一個個圓圓的皮了。我把它放在手上,又用筷子夾了一些肉餡放在餃子皮的中間,再輕輕一捏,一個餃子就出現在我的眼前。餃子就像只長著大肚子的小鴨子,我把“小鴨子”放在桌子上,一隻“小鴨子”誕生了!接著,我又包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過了一會兒,一隻只“小鴨子”就排著一支支整齊的隊伍站在桌子上。餃子包好了,可我想做只小兔子,於是,我拿了一點麵糰,做成了頭,又拿了點兒做耳朵,接著做兔身,最後做它的四條腿,小兔做好了。我心想:“小兔的一定最好吃呀!”

  媽媽見我做了很多,對我說:“好了,別做了,你做太多吃不下,我去煮了。”我一聽要煮餃子,興奮不已。我雙手拿著我包好的餃子,一隻只小鴨子爭先恐後地跳進了鍋裡,“撲通,撲通”水花濺起。媽媽說:“別太重扔哦,濺到眼睛裡怎麼辦呀?”我點點頭。

  過了一會兒,“小鴨子”們鼓著肚皮飄了上來。媽媽把它們舀進碗裡,我咬了一口,啊!真香!

  今天吃的餃子,不僅讓我大飽口服,還讓我體驗到了勞動的樂趣!

  點評這篇敘事性的文章,詳盡的記敘了和家人一起包餃子的情景,寫得具體生動,不僅寫出了包餃子的過程,並且大膽想象,“小鴨子”“小兔”等的恰當比喻,更使文章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