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無止境(優秀議論文)
昨天下午,領導讓我們聽了有關業務知識的學習,讓我感到,越聽越覺得自己學得越來越少了,知識是不斷學習的,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的腦子,才能使自己的腦子有源源不斷的知識而開闊自己的視眼。
一個人,從小學、初中、高中,再到大學、研究生、博士生,要學習很多東西。但不要認為學完了這些就懂得了很多知識——因為世界上還有很多問題等待我們去發現,去解決。要擁有解決能力的問題首先要學會學習。
學習是什麼?學習就是生趣盎然的生活方式,而研究學問、學習技能、積累知識應該是一種正面的人生態度。我們應該本著“學無止境”、“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態度去學習。
人的肚子就像一隻桶,知識就好比石子,不斷地往裡填。如果你要往桶裡裝大石頭,三兩個就可以裝滿。但你可以再往裡面加小石子,仍然可以裝進去。如果再放進去幾把細沙,沙子就可以順著石頭之間的縫隙滾下去,鋪滿桶底。這時,如果再往這個桶裡舀幾瓢水,那是否會溢位來呢?不。沙可以將水完全吸收,半點不會溢位桶外,但桶裡卻多了不少東西,是嗎?
究竟必須要學到什麼程度才算夠呢?就像往桶裡裝大石頭、小石子、細沙乃至萬物包容的水;學習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活到老,學到老”,終生學習是克服挫折的唯一良方。
學習是不應滿足的,人的一生,要學的東西有很多,應該有的放矢,缺什麼,補什麼,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不論是採取科舉制的古代,還是在制的現代,有多少人是為了成才而讀書。為了出人頭地,他們相信“學海無涯苦作舟”,憑著自己不懈的努力,終究會到達自己希望的彼岸。但也有人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也只能向知識的彼岸靠攏,卻到達不了,但這樣也足夠了,他們已經實現夢想並在知識的海洋上航行了,不管收穫多少,曾經經歷過也就足夠了。
因為讀書,使枯燥乏味的人生增添了幾分色彩,許多人可以在書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這些人再也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他們認為“學海無涯巧做舟”。選擇自己所需的感興趣的書去讀,這種現實主義者相信他們在讀書的同時也品味人生了吧!
有些人可以把書中的'知識轉為自己的,又為後人創造出更多的知識財富。為增長知識,為充實生活,不管是呱呱落地的嬰兒,還是白髮蒼蒼的老人都在學習不同的知識。
學會如何做人,如何面對生活。我們都在讀書,讀著一本永遠也不知最後一頁的書。或許每個人的一生是一本書,當生命結束時,這本書才有了結尾。讓後人去讀這本書,人們所謂的天才也只不過是知道許多一般人不學的知識,但也不是無所不知。
只有明白學無止境,用知識實現夢想,用讀書尋找樂趣,用知識創造生活,你的人生就會樹立起永不沉淪的風帆。
學習有利於人生的進步,還有利於生活的充實。因為學不夠,就會謙虛謹慎,越學越會覺得自己無知、渺小,則自己的感悟和收穫就越大。
在工作中,我們要不斷地嘗試著新的學習,複習舊的知識,沒有不變的知識,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才能從理論與實踐中掌握到相關的技術與知識。
我們不是萬能家,也不是一萬個為什麼的始作者,我們只有在工作、生活中,善於學習、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知識,才能有利於自己的成長。
學無止境,不斷充實自己,才能使自己真正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