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新年> 別樣新年作文四篇

別樣新年作文

別樣新年作文四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別樣新年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別樣新年作文 篇1

  今年,我們全家是在農村老家過的春節。我發現農村過節有許多新鮮事。

  農村過春節,很早就開始準備年貨,購買禮品、買鞭炮、殺豬、宰雞、蒸饅頭等。爺爺聽說我們要回家過春節,也殺了一頭大肥豬,還買了活魚、牛肉、羊肉、花炮、巧克力等,可豐富了。

  除夕夜,家家吃餃子.飯後我們和爺爺,奶奶都坐在熱坑上敘家常,還看了春節晚會.爺爺家的電視還是彩色的呢.聽爺爺說,這兒買電視都是近幾年的事,以前連電都沒有,更別說電視了。

  大年初一,家家互相拜年。拜年時要帶上菸酒、罐頭、點心等禮品。大人要給小孩兒壓歲錢,老家管這叫”買糖”錢、或”買書錢”,小孩要給大人拜年。拜年活動一直延續到正月初五。

  過年最熱鬧的要數耍了。聽爸爸說,社火又叫社戲,是民間流傳很廣的一種文化娛樂活動。農村過年要從初一耍到十五。社火的形式很多,踩高蹺、舞獅子、玩龍燈……十分熱鬧。可惜,要開學了,時間不允許,我不得不提前回到鄭州去了。

  現在回想起來,心中留有許多的快樂和遺憾。

別樣新年作文 篇2

  寒假過年,總是要回老家看看親人——當然,對我們而言,過年回老家最最重要的不是走親戚,而是去收紅包。

  每每過年時家裡來客人,我就和兩個弟弟厚著臉皮去要紅包,通常幾位不常來的親戚,我從來不靠記臉認人,只會一遍一遍地問家中長輩:“這位怎麼叫?那位怎麼叫?”畢竟記不住,只能靠名字和稱呼。因為,從記事起,每當客人給我們塞紅包後,奶奶就會讓我們拿筆記在一張紙上,把錢數記起來,以後好清點,這樣記的人就在腦子裡有了一個印象。比如,今年來的的一位叔叔,雖說是年年來,但還是面生,當爺爺告訴我這位叔叔的名字,立刻,我的腦海裡出現了前幾年這位叔叔給的壓歲錢數,年年一百,嗨,難怪記不住,才給這麼點,能記住就怪了。別看我平時記憶力不好,其實記最近幾年長輩給的壓歲錢記得可是清清楚楚,隨口報一個,比如:我叔叔,大前年給了550元,前年給了600元,鬧洞房還鬧了1000元,今年1200元。

  收完紅包,一共有11300元多,連裝錢的紅包都給撐破了,我不得不將錢分成兩份。突然我腦中蹦出一個想法:給大人發紅包!想到就幹!不過,家裡人太多一共有十多人,我總不能每人發100吧,那得有1000元多啊!於是,我和陳銘洲商量,我們每人給爺爺奶奶100元,接下來發給爸爸媽媽輩的,不過大姑姑和大姑丈不在,就算了,還能省一點。然後,我們開始分配,他發給媽媽、嬸嬸、小姑姑,我發給爸爸、叔叔、小姑丈。而且,作為家裡小孩中的“老大”,兩個小不點不能忽略,嗚嗚嗚,我只能忍痛撥出一小部分,每個小傢伙100——各種心痛……

  也許明年開始我就會與紅包無緣了,不過為了拿到紅包我可以——“不擇手段”,畢竟我被我叔叔冠以“鈔票娘(老家話的意思是貪財)”的'“美譽”。不管怎樣,今年的“收成”不錯,是個美好、與眾不同的新年。

別樣新年作文 篇3

  詩詞裡的”新年”是一幅幅人物風景畫,時而快樂,時而哀傷;詩詞裡的新年是一幕幕真實的個人性情,時而豪邁,時而沉靜。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新年裡滿是濃濃的鄉土氣息。噼啪的爆竹聲彷彿從宋朝迴響到現今,一張張福字、對聯也從遙遠的時空轉換成了現今的紅底金字,雖歷盡千年,不變的習俗依然再現。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歐陽修的新年是淡淡的哀思和濃濃的牽掛,不見了那個去年心動的人,換回的卻是一段滿是淚痕的傷痛,真的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不知道明年又會遇到什麼樣的人和事呢?也許正因為這種不確定性,人生才會有那麼多的奇蹟和遺憾。

  “歲時銷旅貌,風景觸鄉愁。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樓。”這是唐朝白居易的《庾樓新歲》,詩意是,年歲銷蝕著旅人的容貌,眼前的景象觸動了詩人的鄉愁,身在江湖盡是失意不得志,新年的時候上庾樓排解自己的憂鬱。身在異鄉的遊子,無法回家”過年”,心裡面是如此得難過。詩人把這樣的感情描寫得淋漓盡致。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南宋的大英雄文天祥的除夕夜卻註定是一個不眠 夜。這首詞詞句平和,只表現出他欲與家人共聚一堂歡飲屠蘇酒過年的願望,甚至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一絲寂寞、悲愴的情緒。恰恰是鐵血丹心的男子漢在書寫這一柔 情的剎那,讓人深刻感受到他偉大的人性和錚錚鐵骨的不朽人格。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這首詩是明朝的文徵明所做的《拜年》,詩意是,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並不求其與主人見面賀禮,只是姿態性地投張名帖,表示禮數已到罷了。在文徵明的眼睛裡,一份名帖就已經是一份新年的祝福了,無需太多的禮數,更不必鋪張浪費,儼然和現在的“低碳”是同樣的道理。

  新年是中國從古到今幾千年的文化傳承,是無數詩詞人心中最神聖的節日,於是新年在唐詩宋詞的鐘愛下更加富有詩情畫意,人情味兒也更加濃郁。

別樣新年作文 篇4

  昨天,是中國最傳統、最熱鬧的節日—春節。人們穿新衣服,早早地拜年,別提有多熱鬧了。

  可是,我卻發現了一個現象:煙花爆竹的聲音缺少了。每年春節,煙花爆竹的聲音讓人震耳欲聾、響徹雲霄。可為什麼今年卻只有隱隱約約的聲音了呢?我想起了天空,由於空氣的汙染,一年365天,竟有200多天都是霧霾天氣,霧霾看似弱小,其實它的力量無比強悍,人們吸入一些霧霾,如果長時間吸收,可能會導致生命危險!這些現象讓我想起了前些天,我走在馬路上,本來應該買菸花爆竹的地方,現在卻沒有了。這些現象充分說明了霧霾天氣十分的嚴重。前幾日,電視上說現在賣得最好的是電子煙花,電子煙花既環保,又不失熱鬧氛圍。有很多市民提倡,現在應該保護環境,儘量不放煙花爆竹。政府雖然規定年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初二、正月十五這四天可以放煙花爆竹,可我一定相信,有些愛護環境的人是不會燃放的。

  雖然今年春節的氣氛比往年要多添一份寧靜,可是讓我們的天空更加湛藍,更加美麗。我呼籲:少放煙花爆竹,保護環境,別讓我們的地球母親再多一份創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