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理> 心理教育作文彙編9篇

心理教育作文

心理教育作文彙編9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理教育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教育作文 篇1

  作文是客觀生活在作者頭腦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鏡子”。這一特點決定了作文在心理教育滲透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面對知識社會和學習社會所帶來的巨大變革,國際21世紀委員會提出了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學會求知、學會共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其中學會做人是教育和學習的根本目標。做一個獨立自主、勇於創新、開拓進取、有責任感、人格完善的人,即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是21世紀教育所關注的核心目標。

  “以人為本的作文教學正規化”觀點的提出,著手於學生現狀,著眼於學生的未來發展,對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學會做人,學會共處,學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強調寫作教學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從生活中獲取寫作素材,使學生有話可說;還要啟迪悟性,引導學生感悟社會、人生、自然及文學、藝術、現代科技,激發學生的情感和靈性,使學生有話要說。注意學生的心理特徵,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拓展學生的視野,力求體現"使生活成為作文的內容,使作文成為生活的載體"這一理念。

  學作文就是要使學生鑄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為符合社會需要,時代需要的人。為此,教師要努力使學生作文過程中成為學生思想品德內化的過程。以教學藝術為支撐,引導學生把做人轉化成自己的心理需求。

  一、兒童作文心理發展。

  按照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兒童心理與所有其他事物一樣,其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於兒童心理的內部矛盾,這個內部矛盾也就是兒童心理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在兒童作文心理的內部矛盾中,代表著舊的、比較穩定一面的原有作文心理結構和水平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系統,是包含複雜構造的多種心理因素的總和。它大致由下列成分組成:1。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各種作文心理能力的發展水平;2。語文知識、寫作知識的水平,語言理解、表達能力的水平;3。興趣、愛好、情感、意志、習慣等非認知因素的水平;4。生理、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及表現;5。注意力、心境、態度等當時的心理狀態。

  原有的作文心理結構與水平既有積極的因素,又存在著不足的、或有待發展的一面。兒童作文心理內部矛盾的另一方面--兒童在實踐中產生的種種作文新需要,在兒童的心理發展中,則是經常代表著新的、比較活躍的一面的。兒童的作文需要通常是由社會和教育對兒童的要求轉化而來的。這種需要是多層面的,它主要有--完成學習任務、避免作文不合格或作文成績下降威脅的需要;渴望同父母、老師、夥伴交流見聞感受的需要;完成集體交給自己彙報、總結、調查等任務的需要;希望自己作文成功,使自己的才能得到他人公正的評價和稱讚,獲得同伴尊敬的需要等等。

  二、透過作文教育來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發展。

  葉聖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歇。"葉老的話形象地說明了生活與作文的關係。我們要抓好作文訓練這個"流"就必須抓好生活這個"源"。所謂"生活"包括的面是很廣的。讓學生觀察大自然是生活;讓學生接觸社會,與各種人打交道是生活,帶學生參加各種班隊活動也是生活。總之,我們應當把作文訓練的觸角伸向學生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在生活中長知識、受教育、得到啟發,用情感的波瀾、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傾吐的慾望。

  我們力主提倡學生"真實地做人,真實地思想。"學生在寫作的艱苦勞動中,要隨心所欲,愛寫什麼,就寫什麼,只要是積極奮進,健康向上的,都可以大寫特寫。陽光明媚,春風輕拂可以寫,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也可以寫,一草一木,一顰一笑,一俯一仰,凡人凡事都可以寫。整個寫作過程中,應該要積要參與作者的感情體驗,做到感同身受,撞擊出心靈的火花。讓一個活生生的人寫出他自然而然的內心噴湧而出的生活感受來。

  培養學生審美觀,透過感知陶冶學生情操。教育學生要寫好作文,必須做好人。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習良好的道德是不可忽視的內容。把國情、養成教育同作文有機聯絡,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審美教育,使學生認識大自然和社會發展中美的潛力,不斷鞭策自已創造價值的事。讓學生在作文的構思中悟出真、善、醜惡,捕捉生活中的靈感在作文中,使作文不空假,寫出自己獨特的東西,從而突出作文的個性。

  透過作文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心理學認為,人的意志可以調節人的內外活動,它會推動一個人去達到一定的目的或排除與目的相矛盾的願望與行動。小學生身心正處於幼稚和半幼稚狀態,意志力的培養十分重要。在作文中,要培養學生的恆心。要讓學生認識到寫作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認真觀察、長期練筆,特別是透過反覆修改自己的文章來不斷克服困難,增強耐挫力才能提高。由此可見,學生意志力的發展是要建立在自覺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的基礎上的。那麼,頑強而不急於求成,堅忍不拔而知難而退,持之以恆而又不一暴十寒等優秀品質就會逐漸養成。這將使學生在其他學科的學習和今後人生道路上終身受益。

  堅持寫好日記是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徑。寫好日記是學生心理健康的必經之途。學生學好心理日記,讓學生在日記中宣洩心中的喜怒哀樂,遷移情緒和昇華感情,有助於克服心理狀態。完善自我,從而逐漸形成健康心理。同時,也可透過日記這篇反映學生的心理活動的“視窗”,及時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態,為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依據。

心理教育作文 篇2

  這個月讀了《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一翻開書,我就被序言中的一段話吸引: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著兩股抗爭的力量:積極力量(好奇、幽默、善良等)和消極力量(憤怒、怨恨、自卑等)。這兩股力量就像太極中的陰陽兩極,此消披長。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學一點積極心裡學的知識,努力給自己注入積極的正能量,做一個幸福完整的人。

  通常,幸福的人大多熱於奉獻,奉獻的時候可以擁有更多的幸福,這是一種良性迴圈。如果教師能夠成為播種幸福的人,則不僅自身可以擁有幸福,在生活當中充滿活力,培養出的學生也將更有幸福感和創新活力。

  那讀了這本書之後,播種幸福是教師存在的價值,讓我感觸特別大。教師傳遞給學生的幸福不單單隻有知識,更多的是做人的品德、理想、激情和樂觀的心態。所有能讓孩子感覺幸福的體驗,都能體現我們的價值,所以很慚愧的是,為了樹立自己的威嚴,而吝嗇於自己的微笑。所以,在接下的教學時光,我希望能成為一個傳播幸福的人,讓我的學生因為老師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教師的人生是有榜樣效應的,某種意義說教師的生活對全社會的人說是一面鏡子,當教師生活幸福、工作順利的時候說明我們的社會發展明和諧。

  後看了這本書,書中說:"對於所有的教師說,想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是需要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規劃自己的人生的。"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整自己:

  1、積極、有規律地鍛鍊身體(如果老師能有規律地進行鍛鍊,就會使自己精力充沛,心情開朗,同時抗壓能力也會提升)

  2、保持規律而充足的睡眠

  3、保持穩定的友誼

  4、經常與好友聚會

  5、為自己認定的有價值的目標而努力工作

  教育培養人是促進一個人更好地更快地適應社會的要求和社會規範,人的成長過程是一個逐步走向通情達理的過程,這樣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比價複雜的心理成熟過程。一個人較成熟,讓他人覺得是通情達理的,就是我們所說的"懂事"

  教師困惑:古人說"家有五斗糧,不做孩子王",的確自古以管教孩子是麻煩的事,尤其是由於他們不懂事,甚至比較頑劣,教育管教就遇到了麻煩。也暗示了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我們必定會遇到這些和那些的麻煩。

  案例生活中:現實生活中,我就遇到了這樣一位不懂事的孩子,他的不懂事體現在:1、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需要,雖然成績還可以,但是習慣比較差,他經常會做一些比較異常額行動吸引注意。

  2、只顧自己,不顧別人,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自我控制能力。、沒有合作意識,在團隊中找不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和角色,行為特殊。經常無理取鬧、不講道理。

  應對策略:

  1、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觀。

  2、為孩子設立一種較高的但可以達到的標準,在孩子實現這種過程中提供支援

  3、採用以一種穩定的權威性教養方式

  4、在孩子低能力領域提供技能訓練

  總結:面對"不懂事"的孩子,我們往往會有煩躁心理,這類學生就成了我們心中的那類問題學生。現在看了書中的應對策略,不管怎麼樣,心中就踏實了一些,不會那麼茫然無措。

  最後,還是那句話: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學一點心理學的知識,努力給自己注入積極的正能量,做一個完整的人!

心理教育作文 篇3

  今年假期裡,我讀了《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之前,我對那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常常望而生畏,所以很不喜歡心理學。但是讀完了此書以後,反倒覺得心理學中的現象饒有興趣。

  這本書是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儒德所著,他用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演繹那些嚴肅的、科學的心理學規律、效應和法則,書中精心挑選了64條心理學的規律和效應,分為教學、教育和管理三個部分。閱讀此書,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識經驗,激發了我探究的興趣,一個一個故事看下來,一個一個效應讀下來,感覺自己在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同時,頓時豁然開朗了許多,受到了智慧的啟迪,心靈的`震撼。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應”。它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在我們的日常教育中經常出現類似的現象。如:老師上課拖堂、用同樣的方式反覆傳授同一內容、放學時學生都準備收拾書包了老師還在不停地佈置作業、對學生犯下的錯誤一次兩次地批評教育……這樣做其結果卻是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減少了,學習效率降低了,而學生對於老師的重複批評教育不但沒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現了逆反心理。

  作為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應”。教學中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學生時也要儘量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中出現。當學生犯了一次錯,只能批評一次。千萬不要對同一學生的同一件錯事,重複同樣的批評。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評,也千萬不要重複同樣的方面、同樣的角度、同樣的批評語句,應該換個角度進行批評,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一再被“窮追不捨”,厭煩心理、反抗心理就會隨之減低。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疏可走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應該講究“布白”的藝術,注意“度”,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們成語“過猶不及”、“適可而止”、“物極必反”,其實正是“超限效應”的最好詮釋。

  這本書就是從理性的層面上保證我們的教育行為充滿智慧。我將常常“溫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使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更進一步!

心理教育作文 篇4

  我們上了很多節心理課,但是這節課是從此以來最有趣的心理課。

  首先老師給我們看一張圖片,這個圖片是鑽頭,老師問:“可以做什麼?”有的同學說可以蓋房子,有的同學說拿鑽頭打人,我們哈哈大笑起來。

  老師給我們又看了第二張圖片,這個圖片是報紙,老師問:“那麼它有什麼用途?”一個同學說可以當書皮,另一個同學說可以做筆帽等等。最後老師說:“一班同學真聰明,但是沒有我聰明。”這時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張圖片,圖片上畫著用報紙做的筆筒。

  漸漸地已經過了很長時間。最後老師教我們如何算出自己的名字值多少錢。老師首先說:“把你的名字用英語寫下來。”這時我們便拿出一張紙開始寫,寫完了老師說:“一共有26個字母,a是1元,b是2元,c是3元……z是26元。”我們就開始數。頓時熱鬧起來。最後我們算完大家都比誰的名字最值錢。正在我們比得高興的時候,下課鈴響了。老師說:“安靜!”我們安靜了下來。我多希望多開展些這樣的有趣的課堂。

心理教育作文 篇5

  20xx年3月,我有幸參加了快樂姐姐的心理健康教育課,這堂課,我不僅和大家一起玩遊戲,還得到了許多知識。

  我是陽光委員,所謂陽光委員,就是性格開朗,能友好的與同學相處,而這堂課的主題就是——與同學團結友愛,成為知心朋友。

  快樂姐給我們安排了6個小遊戲,快樂姐姐知道大家初次見面,所以就精心準備了幾張數字卡片。每人在卡片中抽取一張,抽籤完畢,大家與另一位和自己數字相同的同學搭檔,我的搭檔是南茜,在幾分鐘的瞭解之後,快樂姐姐讓我們叔叔自己的搭檔,有一組同學瞭解的非常深,所以得到了最佳搭檔獎,而我得到了優秀搭檔獎。

  下面一個是大風吹,當我們聽了這個名字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快樂姐姐說完了這個遊戲規則之後,我們恍然大悟,哦,原來這麼簡單啊!快樂姐姐站在圈中,大聲說道:“大風吹!”“吹哪兒?”“吹張頭髮的人!”大家聽了,迅速調換位子,可是有一位男生沒有找到位子,所以只好當下一輪的主持人。最後有一位男生沒有找到位子,個我們表演了一首詩,背到中途,忘詞了,臉漲得通紅,大家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我覺得最讓我難忘的是最後一個遊戲——解開結。遊戲規則是大家拉一個圈,在圈內隨意走動,快樂姐姐一說停,大家就得停,拉起手,任意用什麼辦法,只要將結解開,就算成功,剛開始前幾輪,我們大家亂七八糟,你不是正的她就是反的,可是到了最後一輪,大家找到了技巧,很順利的解開了結,我們開心地笑了。

  這個遊戲給我的啟示是:這個結就像我們學習中遇到的難題一樣,要耐心的,慢慢的,一次次不斷的嘗試,不能半途而廢,要持之以恆,才會成功。

  時間就像流水一樣過得很快,50分鐘一晃就過去了,快樂姐姐和我們說了再見,大家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教室,真期待下一次陽光姐姐再給我們上課啊!

心理教育作文 篇6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動現象,及其產生和變化規律的心理學分支。它是一門介於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教育心理學主要關心以下兩個方面:理解教與學的過程和發展促進這一過程的方法。主要說明在教育教學條件下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其應用。它的研究也對教育學的理論發展起重要作用。這本書從對新手與專家的教學方法的比較帶我們進入了對教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的探討。

  讓我們從宏觀上了解到教學過程的四種變數(教學內容、學生特點、教師特點、教學環境),三種過程(學習過程、教學過程、評價/反思過程)。 在微觀上,教學過程又包括確定教學目標 考慮學習過程的特點(學習/動機原理、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原理、教師特點、課堂環境),執行教學過程,評價和反思過程。美國《心理學年鑑》綜合各方面比較一致的意見,認為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任務和物件應包括八個專案:教育評評價和測量;兒童發展的特點;特殊兒童及其教育;有關學習心理學的教育方法;特殊學科的學習;學習輔導和心理健康;教師人事和促成學習的教師行為;教育心理學的方法。觀察法是教育心理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觀察的實施是在班級集體的活動中或在個別交談中進行的,可以對外部的活動和表現進行觀察,也可對受教育者的心理反應進行觀察或對學生的書面材料進行分析。

  其實我覺得教育心理學應該是每個老師都要學習的課程。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在影響著周圍的人,也同樣受周圍人影響。利用教育心理學的方法,能讓你周圍的人被你好的言行所同化,而你也會在與周圍的人交流過程中吸取他們好的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利用《教育心理學》帶給我們的知識,我們能夠更加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學生,大大提高各位老師的效率,減輕各位老師的工作壓力。《教育心理學》,一本好書,與大家分享。

心理教育作文 篇7

  我在假期讀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一書深有感觸,特別是怎樣真正的讓學生接受好心理健康的教育至關重要。

  隨著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和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為學校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已取得了大家的共識。但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它要求教師不僅要更新教育觀念,還必須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技能。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學校開展的重要性,讓我感觸頗深。必須透過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讓它源於實踐,用於實踐。

  1、聆聽他人故事,因勢利導

  心理健康教育課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獲得的心理體驗和感悟程度。學生總是非常關注他人在同一問題上的表現,喜歡聆聽他人的“故事”。

  (1)心靈感悟:

  在課堂上,我經常會給同學們同齡人的“故事”。試圖讓學生明白這些問題別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並相信這些問題可以解決,進而學習和掌握方法。其實學生在聆聽的同時,也在審視自己。

  (2)角色扮演:

  心理劇的創設,其初衷是讓角色扮演者體會其中的情境衝突,在衝突中宣洩自己、發現自己、改變自己。這大大地提高了同學們的主體參與性,使他們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及時地運用課堂所學去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不斷地成長。

  2.堅持核心原則,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點在於活動中的體驗,絕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有主題,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應該堅持一個核心,並圍繞這個核心,“行散神不散”,著重培養學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學習和體驗到對自己的終生髮展有價值的核心觀念

  3、 抓住學生心理,以趣促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面對從未真正接觸過心理方面知識的學生,我在第一堂課裡以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現象為內容。從夢到星座,從“肢體語言”到“從眾”,引起了學生對心理世界的好奇,進而講述提高心理素質的好處:提高學習效率;合理調節情緒;形成良好性格;學會與人交往等,同時說明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後要涉及的內容。這堂課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引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興趣和重視,闡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意義和目的,並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心理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目標,也為以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矗

  今後,我要繼續加強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制定科學可行的實施辦法,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發展。

心理教育作文 篇8

  中學時期是中學生身心發展變化的關鍵時期,對他們的教育,比起其它階段的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在這個時期,正確而及時地對他們進行教育,教他們學習如何做人,懂得如何做人,就是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要做好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教學的本質是教師價值引導和學生自主構建的辯證統一。教師角色的轉變主要在於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心理環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主動獲得新知識,並在認識發展中得到輕鬆、愉悅的成功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學生的社會化成長。傳統教育只關心學生的知識學習,忽視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內心體驗、個性差異和創造性培養。教師因此要樹立現代教育觀念,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的整體範疇,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由傳統的支配者、控制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由重智育培養轉變為德、智、體、美、勞並重的綜合素質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當知識的傳授者、團體的領導者、家長的代理人、親密的朋友、心理輔導者等諸多角色,而扮演好每種角色都對教師心理產生巨大的壓力,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不僅對教師本人和工作生活帶來影響,而且也會嚴重影響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師在工作中情緒消極、焦慮、緊張、沮喪壓抑,就極容易引起學生的情緒波動。除此之外,教師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理論知識與技能,按照青少年成長的心理特徵,既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又要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這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加強自身建設,以適應素質教育及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

  農村一部分家長文化層次低、觀念陳舊,只單純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不關心成績之外的東西,更不明確自己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實際狀況,無法準確地為子女的成才設計出切合實際的奮鬥目標。對此,學校應設法為家長創造條件,進行不定期的理論輔導和專題講座,在條件容許時邀請教育專業教師和心理學教師為這些家長進行指導和培訓,還可以舉行家長會、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討論會,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努力改善家庭育人環境,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而家長要學會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和諧的氣氛去影響子女,為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長創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總之,要實現教育的全面發展,離不開社會、家庭、學校的同心協作、互相支援和共同進步。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學校育人環境,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才能實現青少年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心理教育作文 篇9

  大家都知道,生命對於我們來說是最寶貴的。失去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可是,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忘記了生命的可貴,致使意外事故發生。

  有一次,我放學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個小學生正和同學玩耍,旁邊的衚衕裡突然衝出一輛轎車,馬上就要撞到他身上,路過的同學都嚇呆了。幸好司機及時停住了車,才沒發生意外。

  這樣的事情太多了。由於沒有產生惡果,很多人一轉身就忘記了。我也曾經目睹過更嚇人的場面,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外婆家,一輛小車飛速的從我們的車旁開過,很快的就消失了,等我們在看到這輛車的時候,它已經翻入路邊的溝中,裡面的人生死未卜。我想,如果車裡的人能活著的話,他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件事,可是已經晚了。

  翻開報紙,開啟電視,幾乎每天都有交通事故的新聞報道,那些忽視安全的人們,因交通事故或受傷、或慘死車輪下,一件件血的慘案給人們敲了一次次警鐘。

  然而,血的教訓並沒能引起人們對交通安全的足夠重視,忽視交通安全的人還大有人在。仔細看看車水馬龍的大街,你就會發現,有開摩托車不戴頭盔的,有闖紅燈的,有超速超載的,有酒後駕車的。還有的行人不走人行道,不看紅綠燈,在大街上左避右閃,大搖大擺地穿行。人們都懷著僥倖的心理,挑戰著交通規則。直到發生意外,才去追悔莫及,可惜,太晚了。

  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而且生命並不只屬於我們,還屬於我們的家人和朋友。珍愛生命並不難,只要遵守交通規則,不把交通規則當兒戲,我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故是能避免的,不幸與災難也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