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理> 關於心理作文8篇

心理作文

關於心理作文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理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心理作文 篇1

  從眾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通常情況下,多數人的意見往往是對的。從眾服從多數,一般是不錯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獨立思考。不顧是非曲直的一概服從多數,隨大流走,則是不可取的,是消極的“盲目從眾心理”。

  生活中有不少從眾的人,也有一些專門利用人們從眾心理來達到某種目的的人,某些商業廣告就是利用人們的從眾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熱,從而達到目的。生活中也確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會引起轟動效應,群眾競相傳播、議論、參與。但也有許多情況是人為的宣傳、渲染[而引起大眾關注的。常常是輿論一“炒”,人們就易跟著“熱”。廣告宣傳、新聞媒介報道本屬平常之事,但有從眾心理的人常就會跟著“湊熱鬧”。

  不加分析地“順從”某種宣傳效應,到隨大流跟著眾人走的“從眾”行為,以至發展到“盲從”,這已經是不健康的心態了。多一些獨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從眾,以免上當受騙,方為健康的心理。

心理作文 篇2

  今天,我們的品德課讓我左右為難。老師的品德課上到一半就讓我們上講臺講一個有關誠信的故事,上去講的可以給自己的小組加一個優。許多同學拿著準備好的故事,上去表演,他們演的這些故事,讓同學們看傻眼了。一個同學看到這些人物分配,十分不滿意。於是老師就請他上來表演,卻被他給否了。

  老師便去邀請故事大王上臺表演,他當時還沒想好。就在這段時間,我心理的戰爭逐漸開始了,因為我想把自己想到的故事表演給同學們看,為小組加一個優,但又怕演得不好。就在這時,故事大王上臺了,他叫上同桌一起表演,但同桌卻只是在講臺旁邊呆呆地站著。

  雖然只有一個人在表演,他卻絲毫不怕,還是讓同學們開懷大笑,演完了。我的心裡戰爭又開始了,上去讓同學們笑一笑,可是……下課鈴聲響了,我的這場心裡戰爭因為這場“雷鳴”消失了。

  這件事讓我懂得了:做事應當果斷,否則時不再來,有能力,還需要敢於主動推薦自己的勇氣。

心理作文 篇3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完成兩個任務,具體地寫出煩惱的心情,辯證的分析自己的感受。

  2、在作文教學中師生共同進行心理疏導

  教學重難點:在作文教學中師生共同進行心理疏導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內容:

  匯入:上節課我佈置了一個作文題目:成長的煩惱

  要求:1、具體地寫出煩惱的心情,2、辯證地分析自己的感受。

  在大家的作文中我看到很多同學都敞開心扉,傾訴了自己心中的煩惱。大家的文章也不禁使我回憶起18歲那段美好的時光,正如有的同學在作文中寫到的:18歲是花的季節,是雨的季節,是青春迎風綻放的季節。18歲的時光如同一首雋永無瑕的詩。因為有了追求,有了夢想,這首詩才彌足珍貴。確實18歲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但其中也難免有一絲淡淡的憂愁和煩惱。這節課我想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18歲的煩惱和歡樂!

  新課: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就提出了這樣一個要求:說真話,寫煩惱。讀完大家的文章,我覺得這一點我們基本上都做到了,大家都能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傾吐自己心中的不快。但是,透過比較我發現同樣是抒寫煩惱,有的文章更能感染人,有的文章就要遜色一些。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一下原因:(幻燈)

  有的同學在作文中這樣寫到:

  1、隨著年齡的增長,快樂越來越少,煩惱處處可見。不知什麼時候起我變得沉默與憂鬱。常常自己一個人望著天空,讓思緒倒轉,往事浮現在腦海中,那時天真、爛漫的我不懂什麼叫“煩惱”,甚至不會寫著兩個字,更別說想到將來長大了還會有煩惱。沉默時的我,可以整天不說話,不是不想說,而是面對這青春帶來的苦澀,感到了疲倦。

  2、升入高三以來,我的煩惱更多了,有時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煩悶,煩,煩,還是煩!

  提問:比較一下這兩段文字,你覺得那段寫得好,為什麼?

  透過比較我們會發現第一段文字寫得比較具體,使我們能體會到作者為什麼而煩惱,原來是因為自己長大了而煩惱。第二段文字也在寫煩惱,但是略有些空洞,讀過之後我們也不知道他真實的內心感受,不知道他到底因為什麼而煩惱。這樣看來,我們大家以後在文章的時候要注意一點就是要有具體的描寫,以前的我和現在的我進行對比,從而突出現在的煩惱。比如有一次一文同學在作文中這樣寫:她是一個悲觀的女孩……我說你不一定直接寫出“悲觀”一詞,可以透過你的描繪讓讀者去感受她的悲觀,後來經過修改她這樣寫到:她總是默默地坐在角落裡,把頭深深地埋下,不說一句話。改過之後,語句明顯比以前生動了、形象了。咱們大家在以後的作文中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以具體描寫來代替空洞的敘述。

  有的同學在作文中寫到:

  1、每天的學習使我感到厭煩不已,有時會突然覺得自己的雨季是不幸的,也許是因為雨下的太大使我在大雨中難以呼吸更無處躲避。

  2、唉,英語又考試了,可成績卻一次比一次差,這該如何是好呢? 怎麼參加高考啊!真是太傷腦筋了,讓人煩惱。面對這一個個像蝌蚪文似的英語單詞就感到頭疼,我還能學好英語嗎?我有時懷疑自己天生不是學英語的材料。我時常會想要是沒有這門學科該多好阿,甚是有時我還會想到放棄。

  提問:比較一下這兩段文字,你覺得那段寫得好,為什麼?

  第二段比較好,因為這段用到了心理描寫,描繪煩惱的心情,而且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語言生動。

  我想透過剛才我們舉的兩組例子,大家已經明白了,寫作文時我們應該注意什麼?要學會運用各種手法進行具體的描寫。

  第四冊教材對寫作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學會辯證分析。我們這節課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一起來辨證地分析一下我們大家的煩惱,從而師生共同來進行心理疏導。

  有的同學在作文中寫到成長中的煩惱是不可避免的,我覺得這句話說得有點道理,不過你能不能說出原因呢?這種煩惱普遍地程度不同地存在於高中學生身上,原因何在?發言、討論

  學生:學習壓力、父母老師的壓力 (壓力是一柄雙刃劍,正確的對待壓力,可以使人進步,反之,它則會成為你失敗的根源。)

  還有什麼原因呢?原來我也不太明白這個問題,後來我翻閱了一些心理學的書籍,為大家找到了一些原因。心理學中稱我們高中階段的煩惱為----身心發育不平衡。也就是說高中階段的學生年齡已經是17、18歲,已經邁入了青年人的行列,但心理還停留在初中階段,大家面對急劇變化的自己會有一種陌生感,心理上出現了一種認知障礙,因此就導致了身心發育不平衡。如果你在學習生活中有煩惱不必擔心,其實這也是一件好事,有了煩惱從另一個角度看正說明你在思考,你的人生也就有了深度,此時的你也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這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發展階段,其實這個階段隨著你的成長很快就會過去。

  剛才我們分析了煩惱的一些原因,學習壓力、家長老師的壓力,這一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原因有一個共同點,是什麼?都是來自外界的客觀原因。

  那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自身的原因呢?一位老師跟我說過這樣一件事,他輔導十個同學寫作文,佈置了兩個題目,一個是《機遇》,一個是《責任》,兩個題目任選一個,結果十個同學都選擇了前一個《機遇》。這不禁引發我們的思索,你覺得這是什麼原因呢?討論分析

  我覺得現在我們大家都過於關注“自我”,事事都以“自我”為中心,而很少考慮自己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任何一件事首先考慮的都是個人的利益,為個人的得失斤斤計較。那樣我們怎麼會快樂呢?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大家可以看看這兩首詩:討論、發言

  醜奴兒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繁星 冰心

  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你自己!”;深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

  我們應該跳出個人的圈子,融入社會,不斷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這樣才能徹底的擺脫煩惱,得到真正的快樂。如果你每天都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小圈子裡,為個人利益斤斤計較,那你永遠不會快樂的!

  另外我覺得我們大家身上普遍還存在著一個弱點,就是缺乏自信。有些同學面對高三的學習想到了逃避,甚至放棄。其實對於一個人而言,自信是至關重要的,你處在什麼樣的環境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不要看輕自己,你就是你,別人無法替代。大家能不能舉出一些靠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中央電視臺《非常6+1》這個節目大家肯定看過不知道大家既不記得一個叫單明明的選手,她並不漂亮,矮個子,大臉龐,膚色偏黑,工作也不是很好,在公園做清潔工兼導遊,但她卻成為當晚的“非常明星”。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奇怪,這是為什麼呢?但看過她在生活中的一段畫面你就不會再覺得奇怪,她在公園一絲不苟的打掃,她鄭重其事地為遊客介紹,她和其她的清潔工姐妹無拘無數的打鬧,她幽默風趣的和父母開著玩笑……她正是以她的爽直與自信打動了所有人。當李詠問她怎樣看自己的工作時她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喜歡,我的工作環境比你好……”這也告訴我們,自信比什麼都重要,你可以沒有美麗的容貌,可以沒有優越的工作,可以沒有優異的天賦,但不能沒有自信。我們大家也是一樣,雖然我們沒能走進南開、耀華等名校的大門,但是我們並不比別人差,雖然高三的學習任務非常繁重,但是相信自己,透過你的不懈努力你肯定能夠學得很好。當初選擇了高中,就意味著你選擇了一條艱辛的道路,我會為大家加油,我想你的家長也肯定會為你加油,而此時你應該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小故事:(幻燈)有一次,我獨自拉著一車沙子,上一處陡坡,在半途,實在有點拉不動了。忽然,我聽到後面有人說:“小夥子,使勁啊!我幫你推一把。”隨即,我聽到他大聲的喊:“一、二,加油!”隨著他的呼喊,我彷彿增添了許多了力氣,便又拉著車緩緩的向陡坡上爬去。他不斷地喊著:“加油!”我也咬牙默默地喊著:“加油,再加油!”終於,我把車子拉到了陡坡上平坦的大路。當停下車子,回過頭來想要感謝他時,我驚呆了。原來,他也拉著一輛和我一樣沉重的平車。我說:“謝謝您,您的力氣可真夠大的啊!”他看著我,微笑著說:“你的力氣也不小啊。你不用謝我,要謝就謝你自己吧,車子是你自己拉上來的,我一把也沒有幫你推,只是為你鼓了勁,喊了“加油”。其實,你應該相信自己。”

  在這條道路上你要不斷地給自己加油,命運是由自己主宰的。我們為什麼不為自己加油,為自己喝彩呢?愛默生曾經對全人類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對於大家,我想說的是:在為別人或期待別人鼓掌時,請千萬不要忘了為自己鼓掌。

  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無論你遇到什麼困惑和煩惱請把它說出來,我願意做作大家忠實的聽眾。

心理作文 篇4

  “浩天,外面可涼快了,快出來玩滑板吧。”星期天早飯後,爸爸媽媽上班去了,我坐在寫字檯前寫作業,忽然,好朋友王健在外面喊了起來。

  這個王健,這麼早就出去玩,肯定沒有完成作業。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老師批評他很多次了。

  “這個時候出去玩,媽媽回家後,如果發現我沒有完成作業,說不定會把我的作業本拋到外面去,然後大吼: ‘你一天就知道玩,再玩就別上學了,跟我到地裡幹活去!’哎呀,我的臉往哪兒擱呀,不行,還是先寫作業吧。”我輕輕地搖了搖頭。

  “去吧,去吧,王健是你最好的朋友。他叫你,你不出去,他會不高興的。”另一個聲音在耳邊催促起來。

  “不行,不行!”我剛剛站起身,忽然,又一個聲音制止了我,“你還沒有寫完作業呢,王健‘健忘’,你也健忘?不要忘了,你是班長啊!”

  “浩天,你在孵蛋嗎,怎麼還不出來?”王健喊聲更大了。我聽到他們滑板的滾動聲和歡笑聲。

  “去吧,快去吧,外面那麼多小朋友,多熱鬧啊,作業下午再寫吧!”想到這,我再次站起來。

  “浩天,你想幹什麼?忘記你對媽媽的承諾了嗎?你說過,一定要完成作業後再出去玩,你完成了嗎?”

  “不行,不行!”我拍了拍腦袋,來到門口,對王健喊: “王健,你們先玩,我寫完作業再出來。

  “好的,你快點寫。”不知誰回應了一句。

  再次坐到寫字檯前,我感到渾身輕鬆,寫起作業來也好像“下筆如有神”了。

  點評

  玩是孩子的天性, 小作者為寫宏作業後玩耍坯是玩耍回粟後再寫作業而展開 “心靈的戰爭” 。透過“站起” “坐下” “再次站起” “再次坐下”,小作者形象生動地呈觀出內心的矛盾。最後,理智戰勝了貪玩的心理。

心理作文 篇5

  哎呀呀!瞧,老師又生氣了!為什麼不能讓她開心一點兒呢?哼!你看,潘超又因為這次考上了95分而到處炫耀啦!看!劉松盛又在升旗儀式上嬉皮笑臉的了!看了就不爽……呼,為什麼不能讓他們都改變一下心理吶?

  嘿!我多想有一種果子,一種能夠控制或改變人的心理的果子啊!心理果的顏色五彩繽紛:要變開心的是紅色,要變謙虛的是藍色,要變嚴肅的是白色,要變開朗的是黃色……那麼心理果的形狀嘛,當然也是奇奇怪怪的嘍:要變熱情的是愛心形,要變誠實的是星形,要變勤快的是鮮花形,要變膽大的是圓形……這個心理果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再來,這果子的效果也是非常靈驗,吃下去後,保你一天後起作用!

  哎……要是真的有這種心理果就好了。所以,要有好的心理態度,一定要靠我們一起創造的!

心理作文 篇6

  偶爾轉街,看見一大群人圍著一個叫賣的人,不知怎麼回事,便也急忙湊過去想看看究竟。哦,原來是賣水果的。過節,人們大包小包的買,問價格,和市場上差不多。本也想擠進去買點,可由於體力太差,終究沒買成。於是退出來,看見隔壁也在賣同樣的東西,價格也差不多,便買了些。問:為什麼那邊那麼多人?回答說:現在的人都是這樣,看見別人買,覺得可能便宜或更好,便跟過去買,別人不怕吃虧我也就不怕。另一人插話道:這就是典型的從眾心理。

  想想也是,當下人們有的上當受騙多了便害怕,願意往人多的地方跑,這樣就不怕受騙。因為人多嘛,總有聰明的人識破而不至於上當。所以,眼下很多賣保健品的、淨水器的、藥酒的、豆漿機的……一大群人圍著一個天花亂墜的人,聽得津津有味,忘記身外。這樣聚的人越來越多,有時還發點小禮物,一些老頭、老太太愛佔便宜,便都圍攏過來。再後來就是兜售一些看似好的東西。大叔、大媽已經聽進了,紛紛掏腰包去買。有的`人本不想買,看見買的人多了,怕以後買不到了吃虧,於是便回家去拿錢小跑回來買一大堆回家。

  我認識的一位大媽就是這樣,本來家境不富裕,租的人家的房子,兩個兒子都還沒有結婚,可她偏聽信了那個吹牛的人,說衣服可以治病,延年益壽,不惜向人家借了上千元的錢買了一套。可沒過多久,她便生病,兩個兒子趕緊從打工的地方趕回家,花了上萬元的醫藥費。等她病好了,兒子說:這衣服是騙人的。她才把衣服扔了。有人問:你當初就不該買。她說:看見人家都買,我怕以後買不到了能治病的衣服,所以也買了;當時穿著挺好的,誰知是騙人的。這個大媽就是從眾心理,覺得別人都買得,我為什麼不行。

  當下在醫院看病也是這樣:很多人到醫院後並不馬上找醫生看病,而是東瞅瞅,西瞧瞧,看見哪個醫生病人多,便掛誰的號。正常情況下醫術高的人病人固然多,但也要分情況喲。看病你得分什麼科,什麼狀況,然後再就醫。可由於人們的從眾心理,一味的認為只要人多的地方,肯定好,也不分析具體情況。這種從眾心理,讓很多人進入一個誤區:不該買的買了,不該用的用了,不該耽誤的耽擱了,反而事倍功半。

  總之,這種從眾心理不敢恭維,任何事物應該思考後才行動,別一味跟隨別人而動。

心理作文 篇7

  從眾是一種心理。個人因受群體的壓力,改變初衷而採取與多數人一致的意見和行為叫做從眾。與盲從不同,從眾者不一定認為別人的意見或行為正確。它的產生有對事物本身認識模糊,群體人數多、內聚力強,個體在群體中的地位與能力低等情境方面的原因,也有智力低、情緒不穩定、缺乏自信、害怕權威等個性方面的原因。

  從眾有利也有弊。從眾行為的利是:有助於學習他人的智慧經驗,擴而大視野,克服固執己見、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維方式,健身不必要的煩惱等。從眾行為的弊是:可能抹殺人的個性和創造性,使人放棄獨立思考的習慣,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使人變得無主見。

  從眾是人的性格里最奇怪的一項,例如,像是問你一道你知道答案的問題,但是當你看到別人回到了別的答案,自己腦海裡就會有一萬個問號,難道是我錯了嗎?那大腦就控制了行動,把正確的答案改成了許多人都回答的那個答案,當然,最後這是錯誤的!這就是從眾心理!它的弊處在於,讓人毫無主見,只會盲目地跟著做不正確的事!

  生活中不能盲目從眾,也不能凡是都“反從眾”。因為社會和我們緊密相連,我們必須從眾。但從眾要有限度,不能過於從眾,壞的也從眾,這就是不能盲目從眾。

  為避免盲目從眾,我們必須學會主宰自己。學會主宰自己我們必須善於明辨是非、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要學會主宰自己,我們還必須提高和發展自我控制能力。

  總之,從眾是一把雙刃劍。

心理作文 篇8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曾有過這樣或那樣的陰影。我小的時候非常膽小,連買東西都不敢買,是因為小時候被嚇了好幾次。在學校裡,也不敢主動找老師說話。直到有一次,我才走出了部分的陰影。

  記得那次考試,因為時間不夠,所以沒有在規定的時間裡交試卷。下課了,我想去交試卷,但又怕被老師訓斥,因為老師離開教室時問過:“還有沒有人沒交試卷?”當時我拼命寫,就沒有去理會,弄得現在還要自己去找老師交試卷。

  去還是不去?我猶豫著。就在這時,有個同學看到我沒交試卷,就說:“現在還是下課時間,你快去交試卷吧。”他看我很犯難的樣子,又說:“要不,我幫你交。”我連忙說:“不用了,還是我去。”說是這樣說,可是,我還是邁不開腳步。他見我這樣犯難,就安慰我說:“不用怕,老師又不會吃了你。”說完,他拉著我出了教室,把我送到辦公室門口,才離開。

  我敲了幾下門,聽見裡面就轉來一聲:“進來。”我鼓足勇氣,推開了門,小心翼翼地走到老師的桌前。我用幾乎自己都聽不清的聲音說:“我是來交試卷的。”說完,將手中的試卷遞給了老師。老師明白了,平和地說:“放著吧。”見老師沒生氣,我趕緊走出了辦公室,然後,在走廊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謝謝那個同學,他幫我走出了不敢主動和老師說話的陰影,謝謝我的老師,你的寬容,讓我漸漸找回了一些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