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修養> 閱讀是一種修養作文「推薦」

閱讀是一種修養作文「」

閱讀是一種修養作文「推薦」

  閱讀是一種修養,增長我們的眼界,擴充套件視野。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快來看看吧。

  閱讀是一種修養作文【篇一】

  中國,世界三大文明古國。從甲骨文到現代漢語,歷經多少個朝代?孔子的儒家學說;李白時而惆悵的詩篇;冰心細膩的情感文學;魯迅辛辣的雜文。永遠是中國文學的輝煌,是中國人應該引以為豪的。是詩書的陶冶,是他們擁有了崇高的品德,高尚的情懷。同時,他們的人生也得到了昇華。

  讀書,使我們的知識得到了豐富。我們還可以從中得到許多修煉靈魂的機會,得到純正的修養。毫無疑問,讀書與修養是不可分割的。我過做一個調查:街上滿口粗言穢語的人,有多少個是“腹有詩書”的呢?答案是“幾乎沒有”。那些有禮貌,風度翩翩的人呢?都是會讀書的人。古代也有許多關於這方面的例子,聽別人講過這樣一個人:文學家呂祖謙(字伯恭)自幼聰穎好學,但性情急躁,小不如意便滿腔怨憤,且愛無端遷怒於人。一天,他生了一個朋友的氣,便強壓怒火,硬著頭皮去讀書。讀著讀著,緊皺的眉結漸漸舒展開來,當他誦到“躬身自厚而薄責於人”時,胸中的怒氣竟“渙然冰釋”了。

  我國偉大的領袖,毛主席。他是一個活在書海里的人,臥室的書架上,辦公桌、飯桌、茶几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一個人躺臥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佔領。主席每天要處理許多國家事務,但他從不會抱怨時間不多,因為主席他會擠時間,就連他暢遊長江,做熱身運動時也拿著本書看。毛主席的愛讀書精神一直是我們所應學習的,而他所的得到的知識,卻是在他書上的標號琳琅滿目,比比皆是。主席不僅看書,是悟書。是書成就了這一位中國人心中永遠不忘的主席。

  如今卻有一些學生,沉浸在遊戲與不良思想中,總抱怨沒有時間,於是忘記了靜下心來讀書,得不到好的思想灌輸。久而久之,也把自身的修養埋葬。他們的人品,引來他人的不滿。可是,他們不聽他人勸阻。長大後,他們碌碌無為,終日在街上游手好閒,最後發展到犯罪犯人地步,毀了自己的一生。

  書本有一種特別的香氣。淡淡的檀香般,這種香氣十分誘人,時時吸引著我。使我不自覺地拿起書本,津津有味地讀著。它讓我感覺走進了不同的世界。心情隨著文字的起伏而盪漾,腦海裡閃現著的畫面,可以讓人忘記了時間的走動;受了它的薰陶,讓我了人與人之間的友好相處,每個人都應有的愛國情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世界上的許多美好,因為書我瞭解了。文字很吸引我,那也訓練自身修養的時刻啊。讀書,何樂而不為?

  讀書好比食物,食物能夠果腹,好的食物還能夠讓我們的味蕾享受美味,帶來營養。讀書能使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裡攫取知識的營養,在讀書中修養自己,使靈魂得到淨化。古話說得好“腹有詩書氣自華”!

  秋天,真是個豐收的季節,割草機聲,孩子們的歡笑聲,大人們的談笑聲這些聲音融合到了一起,組成了一首《金色的秋天》的交響曲。

  隨和是一種修養作文【篇二】

  很久以來,總是在思考,什麼是隨和?

  有人說,隨和就是順從眾議,不固執己見;有人說,隨和就是不斤斤計較,為人和藹;還有人說,隨和其實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沒有原則。那麼,隨和到底是什麼?

  隨和,是一種素質,一種文化,一種心態。隨和是淡泊名利時的超然,是曾經滄海後的井然,是狂風暴雨中的坦然。

  人要善於隨和。即便原則問題,也要平等地和人家交換意見,不鬧意氣,不存成見,切莫居高臨下,殺氣騰騰地採取壓制人家的態度,那是自己水平不高的表現,很難達到目的,還損害自身形象。

  要隨和,就得克服“以我為中心”的思想。如果你的見識主張和能力比別人強,人際關係好,人家就可能會尊重你.如果自己不具備這些條件,又要搞“以我為中心”。既不能滿足你的慾望,又有可能毀掉你自己。斤斤計較自己的名譽,地位,什麼都要比人家的好,情緒又煩躁,對自己身體必定傷害較大,會容易衰老。要人家尊重你,關鍵是自己要尊重人家。

  做到隨和的人,必定是高瞻遠矚的人,寬宏大度的人,豁達瀟灑的人。而胸懷狹窄的人,做不到這點。“難得糊塗”就妙在其中。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只有隨和的人,才能發現周圍的真善美,才可以真正享受生活賜予我們的快樂。在隨和中,我們可以擁有寬廣的'胸懷、高瞻遠矚的目光和無以倫比的智慧。

  但隨和決不是沒有原則。隨和的人,首先是聰明的人,他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隨和的人,是謙虛的人,他始終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隨和的人,是寬宏大量的人,在人與人之間發生摩擦時,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他能夠以謙和的態度對待對方;隨和的人,是沒有貪慾的人,他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世俗慾望……

  我們如何才能做到“隨和待人,隨和處世”呢?

  隨和需要有良好的自身修養。要善於和有不同意見的人溝通,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感恩;要真誠地讚賞別人,誇獎別人;要不吝嗇自己的微笑。

  隨和需要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隨和需要與人為善的品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為惡小而為之”是做人的準則。善良作為人們最美好的品質永遠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一個與人為善,從善如流的人總是受到人們的稱讚和尊重。對周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熱情的雙手給他一份力量;面對他人過錯,善意地給予詮釋和諒解……與人為善,善待他人,我們就會多一份坦然,增一份愉悅,添一份好心情。如此說來,善待他人不正是善待自己嗎?

  品味隨和的人會成為智者;享受隨和的人會成為慧者;擁有隨和的人就擁有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善於隨和的人,方能悟到隨和的真諦。

  真正做到為人隨和,確實得經過一番歷練,經過一番自律,經過一番昇華。

  為人隨和一點,我們會感受到生活更加美好!

  閱讀是一種修養作文【篇三】

  不知道您是否贊同這個觀點:一個人的觀念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比如說兩個同是三年級學生的家長,一個家長認為孩子童年是不可複製的,所以孩子童年的快樂是非常重要的,於是,她頂住所有壓力沒有在如今這個人人都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的情況下不強迫孩子報任何孩子不願意上的興趣班。另一個家長呢?她認為孩子能夠上重點中學是最重要的,於是從週一至週五的所有放學時間乃至孩子的每個週末她都給孩子安排的滿滿的,還抱怨孩子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以外,再也不像一二年級那樣心甘情願地完成她佈置的她認為必須佈置的作業了。

  我之所以舉上述例子,並不是要對這兩位家長的做法做出置評,因為我能理解她們,我也相信看到這篇文章的您也同樣可以理解她們。也正是因為我們都能理解並且知曉她們是如此深愛著自己孩子,所以整個社會都在告訴所有教育工作者要轉變觀念轉變思想並必須對自己提出更高的標準與要求。

  我知道,我小時候所受到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完全不能再適應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社會的巨大變革與進步衍生了許多新的問題。比如說獨生子女!——難道這不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嗎?這些都使得教育處在了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面對這樣大的一個時代背景,面對著整個社會想教師提出的高要求,再具體來說,面對著一個個對教師充滿殷切期待的家長,面對小小的在無數興趣班中奔走的孩子。我,作為一名班主任,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要教給孩子什麼?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所帶給孩子們的,僅僅就是我正在履行著的《新課程標準》嗎?這些對於當代小學生,夠嗎?

  可是,我到底該用什麼方法教給我的學生小學生課本以外的他們也真正需要的東西呢?我的答案是我不知道——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在我向我自己提出這個問題之後,我覺得我真的如同《綠野仙蹤》中的大魔法師奧茲,自己得一直保守著這個永遠無法公諸於人的秘密 。

  我很困惑,這個困惑直至我於無意間又發現柏拉圖的《美諾篇》。柏拉圖的《美諾篇》,在同美諾的對話中描述了蘇格拉底對於“人教人是可能的嗎?”這個問題的探討,提出了“教”這一行為的難題。蘇格拉底尖銳的洞察到——“教”的行為不是萬能的!而且他也揭示了道德教育的可能性是一種虛構。假如我所認為的其它東西不是“知識”的話,蘇格拉底在公元前就告訴了我,那是不可教的!如此得出一個結論:我除了知識以外,是不能教給學生任何東西的!因為,人教人這一行為之所以得以成立,是由於有學習者的探究學習行為。

  筆至此,我突然對“教育的本質不在於傳播本領,而在於激勵,在於喚醒,在於鼓舞”這句話有了新的理解。那麼,便不再去問原來困惑著我的那個問題了。而要思索如何激勵?如何喚醒?如何鼓舞?

  這個答案,我想不難回答!因為這個答案唯有一個字——書。我想筆至此我的困惑便完全解開了!我除了要完成新課標之外,我還更需要把優秀的書籍帶到孩子們的面前!我心中不甚歡喜。

  比如與孩子一起讀《論語》:“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瞭解自己,也不怨恨對方;“不遷怒,不貳過”——不把怒氣撒在別人身上,也不犯同樣的錯誤;“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用公正來對待仇恨,用恩德去回報恩德。如果把好書一直讀下去,那麼,學生在自己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困惑的時候,會不會把這些內化於心,並指導自己的言行、平和自己的內心呢?我相信會的。因為:

  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

  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

  一頁跳動的詩行那樣,

  把人帶往遠方。

  這渠道最窮的人也能走,

  不必為通行稅傷神。

  這是何等節儉的車——

  承載著人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