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推薦】習俗的作文五篇

習俗的作文

【推薦】習俗的作文五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習俗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習俗的作文 篇1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中國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還有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相傳至今。比如,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倒貼“福”字、畫年畫和守歲等等。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古書《呂氏春秋》中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習慣了,此外,掃塵還有“除陳布新”的含義。

  春聯也叫對聯、桃符,它以對偶、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的願望,是我們中國獨特的文學形式。春節貼春聯這一習俗起源於宋代,春聯分為上聯、下聯和橫批。

  “福”字,指的是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是為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一種祝福。可是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祝福,人們乾脆把“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倒’了”。

  現在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已很是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家家戶戶帶去了興旺和歡樂的喜慶場面。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對聯:“焰火耀長空,色彩斑斕歡度除夕度,金龍騰大地,人聲鼎沸喜迎吉祥年”!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

  我的家鄉在湖南,那裡過年的習俗很有趣。在臘月二十九(除夕夜),我們一家大小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我們的團圓飯可講究了:我們吃飯一定要有三大樣:魚、雞、肉。魚一定要蒸著吃,在魚上還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這樣象徵著財源滾滾來、年年有餘的好兆頭。雞一定是公雞。肉是臘肉,我們的臘肉不像四川那裡蒸著吃,而是用豆角炒著吃,這樣吃特別美味,特別有嚼頭。吃完飯後,我們就要進行守歲,一家人圍在一起,其樂融融,說說這一年經歷的酸甜苦辣。

  在初一的早晨,我們像爸爸媽媽請安(拜年)說些吉利的話,這樣可以獲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這樣象徵著大吉大利。然後我們會出門向別人拜年,別人會放鞭炮來迎接我們,這樣表示湖南人們的熱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們過春節是不是不跟你們一樣呢?你們想來我們湖南過春節嗎?

習俗的作文 篇2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 巧果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七夕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罪尤折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 。

習俗的作文 篇3

  正月十五元宵節,一早我就拉著爸爸到街上去玩。走到天風街的時候,我們沒有看到龍燈。爸爸說:“中午可能有龍燈吧?現在沒有,我們就到別的地方去玩吧!”於是我們逛了一會街就回家了。

  到了中午,我們還是沒有看到龍燈,於是我們到岝è山公園裡去玩。河水清清的,泛著微波。到公園裡面一看,大紅的茶花開了,原來春天已經悄悄來臨。

  我們到新造的橋上去,發現欄杆還沒有做好,已做好了三座涼亭,還有許多凳子。我們玩了很長時間,直到我滿頭大汗才回家。

  晚上,街上有許多來來往往的人群,兩邊掛著各種各樣的燈籠,有小貓的、小魚的、小鳥的、小牛的,看得我眼花繚亂。有些小朋友戴著紅紅的“牛角”,有的在買燈籠,我只買了亮閃閃的瑩光棒,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就是沒有白色的。過了一會兒,我聽到了震耳的火炮聲,接著又看見了美麗的煙花在天空中四處散開,真美呀!過了一會兒,有人把紅紅的孔明燈點燃,慢慢地飛向天空。到了高處,那火光就像飛機尾後的燈光一樣,漸漸消失在夜幕中。

  雖然沒有看到龍燈,但今年的元宵節讓我有了不一樣的收穫,我很開心!

習俗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長興,我們這裡的特產是板栗。我們這裡風俗也很豐富。

  比如說我們這裡過年,到臘月初,我們這裡家家戶戶都要打年糕。聽老人說:“表示來年步步高。”

  到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要貼上喜慶的對聯。吃年夜飯的時候,家裡都會燒一大桌菜,全家人圍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著年夜飯。每年媽媽都會燒一條鯉魚,表示“年年有餘”,“魚躍龍門”。

  吃好年夜飯,大人們就給我們小孩發壓歲錢。睡覺的時候我們就把壓歲錢放在枕頭下面表示壓歲。天黑了,我們幾個小朋友在大人的陪同下到外面放花炮。看到五顏六色的花炮我們歡呼著,這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

  大年初一和初二我們都會走親訪友。

  大年初一我們一般會到外婆家去,桌上放著很多好吃的東西。外婆會先泡一杯糖茶,再泡一杯有茶葉的茶。

  初二我們都會拿著禮物到親人家去拜年

  這就是我們這裡過年的習俗。

習俗的作文 篇5

  “過年嘍!”我們一大早就懷著喜悅的心情準備迎新年。奶奶煮豬頭、雞、鴨、豆腐、米飯。爺爺燒火,並準備紅紙和柏樹枝;這些都是用來祭拜祖宗用的。媽媽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爸爸貼門神,寫對聯。我呢也來湊熱鬧,嚷著要寫幾張對聯,於是我拿起毛筆寫了幾張:“川流不息”、“五穀豐登”、“豬肥牛壯”、“金雞鳳凰”,我還想寫對聯,可是爸爸早已寫好,我本來想寫:“家家喜慶兔年到,人人歡慶新春來。”

  中午,我們匆匆扒了幾口飯,就抬著奶奶煮好的祭品到了祖宗墓前祭拜了一番。回家後爸爸又在門口放鞭炮,爺爺燒紙錢點香,我們抬著祭品輪流在堂上、灶前、豬欄、牛欄、雞舍……前跪拜,爺爺邊拜邊祈禱一家老少健康平安,六畜興旺……

  下午我們大家又開始忙了,媽媽掌勺,爸爸切菜,我燒火……我們忙得不亦樂乎。

  傍晚,隨著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年夜飯就要開始了,只見爺爺奶奶把菜擺滿了整張八仙桌,接著擺上碗筷,然後在每個碗裡都倒上了米酒。我問媽媽:“媽媽我又不喝酒,幹嗎把所有的碗裡都倒滿酒?”媽媽笑著說:“傻瓜,輪到我們吃飯還早得很呢,我們還要請祖宗大人先吃呢!”我心想:不是吃過了,怎麼還吃呢?可我沒敢說。

  很快,爺爺點燃了一對蠟燭,燒了許多紙錢,還點了三柱香,讓我們每個人都向祖宗大人跪拜,並許願。奶奶說:“這樣祖宗大人會保佑我們的,會幫助我們實現願望的。”

  終於可以吃年夜飯了,我在碗裡倒了些飲料舉起杯對大家說:“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乾杯!”

  吃完年夜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給了我許多壓歲錢,呵呵,我發財啦!

  春晚來了,我們一個個坐在電視機前邊吃著茶點邊看著精彩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