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精華】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彙總九篇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精華】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彙總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1

  端午節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五”通“午”,端午節又名“端五”,另外又稱“端節”,“午日”、重五。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相傳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盡,人們怕屈原的屍體被咬龍水獸吃了,因而紛紛划船下江撈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見屈原的身影了,於是人們往江中投飯糰,外系五彩繩,雞蛋等食物,讓蛟龍水獸有東西吃,就不會傷害屈原了,。漸漸地就流傳著在端午節這天要划龍舟、包粽子的習俗了。

  以前的端午節我沒什麼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端來一盆香噴噴的粽子,一個個清翠清翠的。粽子的形狀有稜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寶粽、還有鹼粽等各式各樣的。看上去真不錯。聞著粽子的香味,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哇!裡面包了肉,香菇、小蝦米等佐料,味道一定好極了,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個粽子,接著又拿來一個,媽媽告訴我說,粽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消化不好,叫我吃二三個就可以了,可是味道太好,我覺得吃不夠,呵呵……

  我們一家人圍著吃粽子,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感覺好溫馨!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2

  端午節這一天,我看到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上了艾葉,有些人還佩戴了香囊。小朋友佩戴香囊的比較多。香囊的樣子各式各樣,都很漂亮:有菱形的、方形的、顏色有紅的、黃的……可好看了!我走在樓道里,樓道里飄香著粽子的味道,真香啊!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來了,肚子早已咕咕叫了!我跑到家裡,告訴媽媽我也想吃粽子,媽媽不緊不慢的說:“別急,別急,我們等會兒到奶奶家還要包粽子呢!”

  到了奶奶家,只見奶奶已經把材料準備好了:江米、紅棗、花生、箬葉。不等奶奶開口,我就搶著說:“做粽子可簡單了!我們把材料準備好,用箬葉一裹再一煮就可以了!”我有點兒得意,心想:奶奶一定無話可說了,我已經把做粽子的全部過程都說了下來,奶奶一定覺得我太聰明瞭。可奶奶說:“你說得簡單,包粽子可有許多講究呢!”我不相信,包一個小小的粽子能有什麼講究?

  開始包粽子了。我自告奮勇,決定第一個試試。我拿起箬葉,包住江米隨便纏了幾圈。纏出了個圓不圓、方不方,也不是菱形的東西。我拿出紅絲線,心想:奶奶平時給粽子“五花大綁”,真難看,我可以纏一個漂亮一點的嘛!我用線圍著粽子繞了兩圈,然後繫了一個好看的蝴蝶結,太美了!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可我剛一鬆手,粽子就“散架”了。箬葉一鬆,江米從裡面掉了出來,讓我白高興一場。

  奶奶見了,來給我們做示範。箬葉經奶奶三折兩卷就包成了一個粽子。奶奶還教我們包粽子的竅門,大家試了好幾次,終於學會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裡美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收穫可真不小呀!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3

  端午節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4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佳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這一天有許多風俗習慣。

  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奶奶將鄉下帶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告訴我,這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淨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習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黃魚,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幾樣平時少見的東西——粽子、黃魚。我很奇怪地問奶奶:今天又不是過年怎麼吃粽子呀?奶奶笑著說,今天是端午節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黃魚。據說這天人們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嚇跑魚蝦,裡面的米能餵飽魚蝦,它們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這是人們對屈原的敬愛。現在我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講究。

  賽龍舟、掛香囊。晚上看電視我還知道端午也有賽龍舟、掛香囊的習俗,坐在一邊的媽媽告訴我:相傳當年屈原跳江以後,人們捨不得屈原,紛紛駕船竟相趕去救屈原,一會兒工夫就看不見了,後來,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另外,人們還用五色的線纏繞香囊,有驅邪、保平安的美好願望。

  啊!端午節的習俗可真豐富呀,聽說,端午節的風俗已由湖北省為代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我真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5

  昨天,我坐車回家,突然看到灰橋哪邊有一條龍船,心想一定是端午節又到了。回到家裡,我把這事告訴爸爸,爸爸說:“好呀,明天正好是雙休日,我帶你去看賽龍舟。”我聽完高興的差點暈倒。

  今天一早,我們帶上自己包的粽子,就向三?出發。三?是溫州的溼地,哪裡河網縱橫,每年都有許多龍舟在哪裡竟賽,可熱鬧了。在路上,爸爸給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原來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祭奠日。

  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國君非常昏庸,整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國家也已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為了挽救國家,屈原向君王提出了許多治國的良策,但是君王一點也聽不進去,屈原不想當亡國奴,就在汨羅江投河自盡。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和劃龍船的習俗。

  當我們到的時侯,河岸邊早已是人山人海了。各河道上也正有許多龍船向這兒靠攏,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運動員們都在磨拳檫掌,躍躍欲試。第一輪上場的是紅、黃、黑、白四艘龍船,我看中白船,我要為他鼓勁。這時一聲槍響,突然龍鼓齊鳴,號聲連天,四艘龍船像箭一般射出,岸邊的觀眾沸騰了,我也為白船開始亡命地鼓勁:“加油、加油、白船加油。”比賽結束了,雖然我看中的白船隻得了第二名,心裡有點遺憾,但我還是為他們能在落後的情況下咬緊牙關,堅持到底的精神所感動。我覺得今天的端午節過的真夠味。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6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裡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裡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麼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他們吃掉呢?”

  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著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著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裡投下尖角粽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後,屈原又給老人託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麼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

  老人問屈原:“還有什麼辦法呢?”

  屈原說:“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為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

  從那以後,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划著龍船到汨羅江送粽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來歷。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7

  我心中的傳統節日是端午節,端午節的日期是農曆五月初五,它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區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後來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形成了端午節文化。

  端午節又有“端陽節”、“龍舟節”等二十多個名字,最主要的習俗就是扒龍船,也就是龍舟競渡。還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放紙鳶、遊旱龍、打馬球、拴五色線等許多風俗呢!

  今年的端午節我吃了好吃的糯米粽子,還去東區龍子湖觀看了一場激烈的龍舟比賽呢。這場比賽真是熱鬧呀,湖兩邊彩旗飛舞、人山人海。湖面上一排停著六艘龍舟,船上的運動員們穿著不同顏色的隊服。他們在船頭擺好大鼓,一個人站在鼓前,雙手揮舞著鼓槌,其他幾個人兩人一排坐在船身,雙手握緊船槳,雙腳蹬緊船底。只聽一聲清脆的槍響,六艘龍舟倏地駛過起點,像離弦的箭一樣快速向前。敲鼓聲震耳欲聾,吶喊聲此起彼伏,身穿紅色衣服的紅隊暫時領先,他們的隊員動作整齊,身體一起向後仰,再向前傾。手裡的船槳上下翻飛,讓我看到他們鬥志昂揚。但是黃隊緊隨其後,氣勢上一點也不差,彷彿拼盡全力也要趕超紅隊。我的心也跟著激動起來,不由自主地給他們加油助威。我想,這就是民俗的魅力吧!

  我認為端午節是很有意義的節日,它是我們國家的民俗文化,傳統文化。我們要把這個傳統節日繼承下去和發揚光大,一直傳承下去。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8

  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門前都必須掛上一束菖蒲、艾草和大蒜頭。我家也不例外,爺爺清早便去菜市場買來菖蒲和艾草掛在了家門前,聽爺爺說,這樣可以驅蚊除蟲,驅災辟邪。

  粽子是每年端午節都不可缺少的食品。端午節前一天,奶奶就包好了粽子,而且這些粽子的餡料多種多樣,有蜜棗餡、肉餡、豆沙餡······聽了奶奶這一番介紹,我垂涎欲滴,真想快點嚐到這口味多樣又好吃的粽子。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端午節。這天中午,奶奶把剛出鍋的粽子端上桌,我便迫不及待地伸出手拿了一個,捏著這滾燙的粽子,我始終捨不得放下。我把粽子上纏繞著的線解開,剝開粽葉,醬色的糯米展現在眼前,還油光發亮。我張大嘴巴一口咬下去,哇,真香,糯米在嘴裡糯而不爛,連我平常最不喜歡吃的肥肉都吃起來肥而不膩。不一會兒,一個粽子就進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這粽子裡有糯米的香,粽葉的清香,餡的香,這些香味交織混合在一起,讓人回味無窮。

  吃完了粽子,我們一家人還去看了賽龍舟。現在人滿為患,講話聲、議論聲不絕於耳,划水聲、助威聲響成一片,我也跟著人群一起為他們加油助威。

  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可我最喜歡的還是吃粽子,因為粽子的味道使我回味無窮。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9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也叫“五月節”。過端午節時,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據說,舉行這些活動,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據說,屈原為了表達他的愛國情而投入汩羅江。 人們聽到屈原跳江的訊息後,都划著船趕來打撈他的屍體,但始終沒有找到。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百姓們就把食物仍進江中餵魚。以後,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這樣做。久而久之,人們又改為用蘆葦的葉子把糯米包成粽子仍進江裡。於是。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一眨眼,以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賽龍舟是廣州端午節的例牌節目。這一天,興高采烈的人們會趕到珠江兩岸觀看賽龍舟。我和媽媽、姥姥怕看不到 賽龍舟 ,一大早起了床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往珠江。我們本以為來得很早。等到了離我們家最近的二沙島珠江邊時,我們都驚呆了:珠江兩岸擠滿了人,有大人、有老人、有學生、還有很多大人抱著孩子,幾乎到處都站著人。岸上是人的海洋,江上是船的海洋。上百隻各式各樣的 龍舟 整裝待發。

  上午九點正,隨著一聲發令槍響,一隻只五顏六色的 龍舟 猶如離弦的箭急馳而出。“比賽開始囉!”只見一隻只 龍舟 你追我趕、爭先恐後。你看!一隻掛著黃旗的 龍舟 遙遙領先,緊跟其後的掛著綠旗的 龍舟 也不甘落後,只見眾人齊心協力,用力划動雙漿,不一會兒就趕上了黃旗的 龍舟 ……“ 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著急促的鼓點和響徹雲霄的響鑼, 龍舟 好手們鬥志昂揚、奮力揮 舟 ,衝向彼岸。好一副 龍舟 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