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名著讀後感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名著讀後感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1
我讀了《魯濱孫漂流記》這篇小說後,深深被故事中的主人翁魯濱孫感動,他遭遇海難漂流到荒島上以後,不是悲嘆命運對自己的不公,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修建房子、種植莊稼、養殖動物、製造工具、在絕望和無助中用自己的頑強和毅力與飢餓、疾病等作鬥爭,最後終於勝利的獲救。
一開始,魯濱孫揹著自己的父母跟著一隻船出海了,但是在一次雨中船遇難了,他在茫茫的大海里漂流了好長時間,最後被海水帶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這個島上沒有人煙,只有他遇難船上的一隻狗和兩隻貓,他企圖向來往的船隻求救,卻發現哪隻船上的人是海賊。他用身邊僅有的一些物品建了一坐“房子”,後來又在遇難的船上找到了一些麵包、酒、衣服、槍彈等等……就這樣開始了他長達二十八年兩個月零十九天的孤島漂流。在這麼長久的時間裡,他不僅要戰勝寂寞和孤獨,還要戰勝飢餓和疾病,更不能讓海上的強盜發現他,他總是樂觀的面對眼前的一切,珍惜身邊每一個可以讓他求生的機會,在困難面前他也害怕過,逃避過但最後總是戰勝了自己而獲得了生的希望。
讀完這篇小說後,我真的'被魯濱孫的頑強和勇敢深深的感動著,他在哪麼艱苦的環境下,把自己從絕望中解救了出來,對我感動最深的是他的毅力,魯濱孫長達二十幾年對生的希望就是毅力,我不禁想到我們自己,我們對生活,對學習是不是也應該向他學習呢?遇到困難是不是也應該勇敢的面對而不在逃避呢?
記得我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遇到一些困難,我不是想辦法克服它,而是和困難玩起了迷藏,有一次,我對一個數學問題特別的感興趣,但是始終沒有把這件事弄明白,如果我要搞清楚這件事,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於是我心安理得的放棄了,可是後來在考試中我又遇到了同一個問題,我還是沒有解決掉,我好後悔,我雖然暫時的“繞”開了這個困難,但困難最終又和我遇上了。
我們今天在生活中,學習上的困難和魯濱遜比起來,還是困難嗎?我一定要改掉我的壞毛病,遇到困難不再著“繞”著走,而是要像魯濱孫一樣,勇敢的和困難作鬥爭。
同學們,你看過這本書嗎?如果沒有我建議你看看吧!你一定也會和我一樣感動的!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2
《三國演義》乃四大名著之一,與眾不同的氣魄別出風采,讓我體會到愛國謀士的有勇有謀。
《三國演義》主要說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自從黃巾起義到英雄割據,眾多英雄人物的故事,當時漢獻帝政權衰微,魏、漢、吳三國鼎立,離合進行打仗,最終晉國勝利而一統天下。
書中的英雄人物描繪得淋漓盡致,劉備、關羽、張飛、曹操等。但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就像神仙下凡似的。他知道自己的敵人要幹啥,他都一清二楚,似乎會讀心術的他進入劉備的軍隊中再創佳績。其中有一則最吸引我的眼球,那就是——諸葛亮智取漢中。
劉備、諸葛亮等人正在葭萌關慶祝勝利,聽到曹操大軍來到正在轉移糧食時,諸葛亮卻提出了一個震驚幾乎所有人的決定那就是燒掉曹軍的糧食,曹軍肯定退兵,後來居然讓曹軍退了兵,還取得了漢中,你說他不是神仙,還是凡人嗎?
《三國演義》的寫出了三國時期時的兵家亂斗的場景,還讓我感受到了英雄的氣魄。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3
《呼蘭河傳》把人帶到遙遠的回憶裡。似乎親身來到了灰色、平靜的邊境小城,土得掉渣卻如詩如畫。舊時的景象和人物在靈巧別緻的筆下活了起來:凍裂了一切的寒冬、賣饅頭的老頭、街道中間的深炕、後園子、愛看熱鬧愛傳瞎話的小鎮居民、大神、道士、小工、童養媳。
《呼蘭河傳》的結構是越軌的,沒有完整的故事,沒有確定的主角,沒有固定的主題,不是小說也不全是回憶,就這樣散散亂亂、隨心所欲地揮筆而去,卻一路帶著你走 進憂傷、敏感、無助而又悽美的女性世界。能一氣讀完的書已經極少,能一氣讀完的文學藝術品則少之又少,超越偏見讀完《呼蘭河傳》是一種幸運。書中的人物定 格在腦海深處,超越時空他們仍然處處存在著,()善良而冷漠的爺爺、開朗卻無助的小團圓媳婦、勇敢而苦命的馮歪嘴、愛面子又委曲求全的有二爺。正是這普便的人 性描寫,使《呼蘭河傳》歷久彌新,位列《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第九名當之無愧。
然而《呼蘭河傳》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蕭紅樸實、獨特、細膩、真切的文筆,有什麼故事能比作家的文筆更吸引人呢?受蕭紅影響而走向漢學之路的美國漢學家葛浩文如此評價蕭紅:“蕭紅是一個好畫家,她的 文字簡單樸素,不華麗,但閱讀她的作品彷彿身臨其境,閉著眼睛就能看到她筆下描繪的那個地方,她是用文字繪畫的好作家。”這位曾把蕭紅作為博士研究課題的 漢學家說出了我內心真實的感受。可惜的是這位極具天分的女作家命運悲苦,31歲就離開了人世。
作為一個黑龍江人,我為第二故鄉哈爾濱的呼蘭城曾經有一位這樣獨特的作家而感到驕傲,這位義無反顧追求女性自由的蕭紅值得被人們永遠銘記。《呼蘭河傳》中蕭紅對兒時後園子的描寫似乎正是她人生的真實寫照: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他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的飛,一會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牆頭上飛走了一個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
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