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小學生作文> 2016年小學生寫生態徐州夢想家園的徵文

小學生寫生態徐州夢想家園的徵文

2016年小學生寫生態徐州夢想家園的徵文

  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態徐州夢想家園徵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生態徐州夢想家園徵文1】

  我住在一個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山清水秀的地方。這裡便是古稱彭城的——徐州。這裡,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這裡,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這裡,被稱作“彭祖故國”、“劉邦故里”和“項羽故都”。這裡還擁有著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蹟。作為一位樸實,熱情的徐州人,我感到無比的驕傲,自豪。

  清晨,在大地還沒有完全甦醒的時候。蒸騰的霧氣像層層薄紗般在空中飄蕩。這時的徐州像一個神秘而又古老的地方。當大地恢復生機。徐州最美的山峰要數雲龍山了。雲龍山上巨石磷峋,綠意盎然。每當天氣晴朗時,明媚的陽光穿過樹枝,灑在你身上。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柔。無數的不知名的小花成群的開放著組成了一段段五彩斑斕的綢帶。山上的小溪更清了無數的小魚小蝦歡樂的嬉戲著。說到雲龍山他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徐州有一次遭遇了乾旱。住在天上的一條好龍——雲龍。知道了徐州的苦難。就趁玉帝睡覺之時。偷偷地溜了出來。來到黃河邊,吸了一大口水,把徐州的每一條小溪,小河都灌滿了水。徐州終於又恢復了生機。可玉帝很快發現徐州回覆生機。就立即調查是誰觸犯了天規。當他知道是雲龍觸犯天規時便大發雷霆。把雲龍懲罰的遍體鱗傷。然後把它拋入人間。有一天,一位姑娘發現了雲龍。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姑娘非常感動。他把雲龍帶到自己家裡給他養好了傷。此後,雲龍便一直住在人間。過了200年後雲龍終於衰老了。他化成雲龍山一直保護著徐州。

  徐州不光景色優美,而且特產也是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徐州的特產有小孩酥,把子肉,龜汁狗肉,蝴蝶饊子……簡直數不勝數。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小孩酥了。此糖甜而不膩,入口即酥,回味無窮。好吃極了!

  這幾年徐州的發展更是與日俱增。馬路邊常常看見有綠色的環保公共腳踏車。那是徐州政府花錢裝備的。為的就是能讓我們少開車減少尾氣排放。讓空氣更新鮮,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教學裝置也先進了,紫外線觸控式螢幕讓老師教學更得力。學校為了能更好地讓我們學習科學知識還批發了大量航模供我們實踐。

  親愛的朋友們啊,如果你來徐州玩,我很樂意做小你們的導遊,保證讓你們笑得合不攏嘴。

  【生態徐州夢想家園徵文2】

  我的家鄉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風景秀麗,人傑地靈,被稱作“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現在的徐州,變得更加光彩奪目。

  說起徐州的美麗,不能不提起雲龍湖。雲龍湖就像是徐州靈秀的眼睛,水波盪漾,吸引了人們的目光。蜿蜒起伏的雲龍山靜靜的臥在雲龍湖旁,恰似一條巨龍日夜守護著它。

  春天的'雲龍湖,碧波盪漾,岸邊的垂柳展開柔軟的枝條在春風中招手歡迎遊人的到來。金黃的迎春花點綴在細細的枝條上,像是掛滿的一串串的小鈴鐺。紅的、粉的桃花一朵朵、一叢叢、一簇簇盛開在枝頭,引來了愛熱鬧的小蜜蜂小蝴蝶。

  夏天的雲龍湖,滿眼都是青翠的綠色。濃綠的樹、淡綠的水、碧綠的荷葉,真是讓人賞心悅目。荷葉們一片連著一片,你挨著我,我擠著你,一朵朵嬌豔的荷花從縫隙裡伸出來,高高地昂起頭,粉紅的似雲霞,潔白像美玉,迎著風翩翩起舞,滿池的荷葉又好像是飛揚的舞裙,好看極了。

  秋天的雲龍湖,湖水還是碧綠的,帶著一層霧濛濛的面紗,水波在秋風的推動下一層層的不斷湧向湖岸,蘆葦叢裡已經藏著準備過冬的野鴨和許多不知道名字的水鳥,美麗的雲龍湖這時就成了它們的天堂。

  冬天的雲龍湖變得安靜了,飛舞的雪花讓周圍都變成了白色的世界,白色的山、白色的樹、白色的小路,而云龍湖安靜地臥在潔白的世界裡,綠瑩瑩的,像一塊寶玉。夕陽還掛在山頭,又給這潔白的世界鍍了一層金色,閃閃的發出溫暖的光芒。

  這就是美麗的雲龍湖,我家鄉的一顆明珠。我愛家鄉的雲龍湖,更愛美麗的家鄉——徐州。

  【生態徐州夢想家園徵文3】

  “圓如望月,大如銅鉦,薄似剡溪之紙,色似黃鶴之翎……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遠飄……”這是蒲松齡在《煎餅賦》中對煎餅的描寫和讚美。 煎餅是蘇北的睢寧、邳州、新沂及山東一些地區的主食,是一般家庭每餐必備的乾糧。在舊時農村,女孩長到十三四歲,母親就開始嚴格地教其學習烙煎餅。烙煎餅曾是每個家庭主婦的必修課。煎餅的製作方法起於何年何代難以考證,但“煎餅”一詞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東晉王嘉的《拾遺記》,其中有載:“江東俗稱,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以紅縷系煎餅置屋頂,謂之補天漏。”那時的煎餅與現在的煎餅是否同指一物,不得而知,但在山東泰安市省莊鎮東羊樓村發現的一份明代萬曆年間的“分家契約”上記有“鏊子一盤,煎餅二十三斤……”的字樣。鏊子的出現,可以斷定最遲在明代萬曆年間,現在的煎餅製作方法就已經存在了。在鏊子上烙煎餅是個技術活兒,而吃煎餅卻是對牙齒和咀嚼肌的一個挑戰,因為煎餅的韌勁十足,幸好煎餅還有它的衍生食品——菜煎餅。

  菜煎餅是徐州人飯菜合一的經濟食品,是一種聰明的做法,要先將煎餅一張張的烙好,然後再將切好的十幾種生菜料由食客自己隨意搭配烙制,是一種街頭的平民小吃。在徐州的街頭、巷口,尋著隨風飄來的陣陣菜香,看到三五人圍著一個正在忙碌的大嫂,無疑,那肯定是個菜煎餅攤兒。

  曾有人說,一座城市若沒有小吃是件很令人遺憾的事,就像面容姣好的女子,清純可人卻雙目失明一樣。我想,被人們讚不絕口的煎餅和飄香街頭的菜煎餅定會讓身在他鄉、吃著異鄉飯的徐州人情牽家鄉、對故土充滿惦念,也會讓生活在徐州的外地人對徐州這座城市更增添些許感性認識和依依不捨的留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