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端午節小學生作文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小學生作文 篇1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這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還是一個偉大的詩人。當時,秦國把楚懷王抓走了,屈原建議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把大王救回來,但楚頃襄王怕打不過秦國,猶豫不決。有一個壞人不想讓屈原受寵,就在楚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信了那個人的話,就把屈原的封地沒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羅江那裡了。終於,楚國被秦國滅掉了。因為屈原是一個很愛國的詩人,他心如刀割,就寫了一首《天問》的詩,決心和國家共存亡,在農曆五月初五時,就抱著一塊石頭跳進了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到農曆五月初五,就駕著船,向江裡投放用粽葉包的飯糰,並向江裡倒雄黃酒,防止魚蝦咬傷屈原的身體。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並在這天,舉行賽龍舟活動,幷包粽子、喝雄黃酒。
我一定要像屈原那樣做一個愛國的學生!
端午節小學生作文 篇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於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媽媽買的,門口就飄著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為什麼,就去問媽媽:“媽媽,為什麼要掛菖蒲和艾草呢?”媽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許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著健康平安。而且乾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聽了他*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媽媽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鹹蛋黃。而爸爸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裡面有整個雞蛋和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爸爸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在老家過節,奶奶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和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綵線。
現在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端午節小學生作文 篇3
家鄉的端午節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曆初五,這一天有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與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節更加隆重,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後幾天準備划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米與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戶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粽子。原來單調的粽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粽子、茶蛋與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餚。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沒有什麼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麼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