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小學生作文> 關於春節的小學作文三篇

春節的小學作文

關於春節的小學作文三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的小學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的小學作文 篇1

  正月初一的早上,我正在熟睡中。突然,一陣陣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把我驚醒了。“啊!新的一年開始了,先找一找爸爸、媽媽給我準備的紅包吧!”我開心地說。我在枕頭底下摸呀摸,裡面有好幾千塊錢。我起來之後,看到桌上有一些年糕,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吃年糕呢?我換上新衣服,跑到廚房,看見媽媽正在煮湯圓和餃子。“媽媽,過年為什麼要吃年糕啊?”我帶著困惑問。媽媽回答說:“吃年糕就是步步登高的意思啊!”。“原來是這樣啊!”我笑嘻嘻地說。這時,湯圓和餃子已經煮好了。吃著湯圓和餃子,我又問:“為什麼要吃湯圓和餃子呢?”媽媽耐心地解釋道:“餃子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彎彎(萬萬)順,象徵萬事如意;湯圓也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大圓寶,吃湯圓象徵團團圓圓。”

  吃完飯,媽媽給我和爸爸佈置了一個任務:貼春聯和福字。爸爸把春聯按在門上,我當指揮:“不對不對,往左邊一點點,再往右邊一點。對,這裡剛好!”爸爸把春聯用雙面膠粘起來,然後又很快貼好了福字。 之後,該去給長輩拜年了,我們首先去舅舅、舅媽的家。舅舅和舅媽不僅給我壓歲錢,還給我了一些糖……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問爸爸:“爸爸,為什麼要拜年呢?為什麼長輩要給小孩子壓歲錢呢?”爸爸說:“拜年表示對長輩的尊敬,長輩給壓歲錢是因為長輩愛護晚輩呀!”“原來是這樣呀!”。我說。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圍著電視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有小品,相聲,精彩的雜技和唱歌跳舞······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禮花漫天飛舞,有的像仙女撒下的花瓣,有的像天空上······ 你瞧,我也禁不住煙花的`誘惑,和爸爸出去壯著膽子點燃了一隻煙花,頓時,從接連越出幾隻美麗的光球來;它們有的像閃閃發光的珍珠,有的像閃耀著神秘光彩的寶石。把整個天空都給映成了彩色。 我愛春節!

春節的小學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江門,那裡,每年春節,市民們舉行的活動可多了!

  農曆年的最末一天稱除夕,江門習俗稱“過年”。

  除夕前人們就忙碌各式年貨了:買雞、鴨、鵝、魚肉、衣飾、傢俱、器皿、畫、春聯……樣樣都有。餐桌上擺的大魚大肉和糖果,讓人直流口水。

  人們還會買柑桔、青橄欖那些象徵吉祥如意的水果。

  舊俗過後,男的必新理髮,女的必“挽面”。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

  春節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趕回來團聚。家裡還會吃團圓飯。

  如果是晚農家的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這樣才能年年好運氣。

  農曆二十三晚,俗稱小年夜,人們為表示灶君一年來保護各家各戶灶火不斷、飲食平安的謝意,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職時,特地給他賤行。謝灶要擺設貢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幾棵帶尾葉的甘蔗,還有炒米餅、柑桔、紅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請罪,請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就是謝灶。

  說了這麼多,也該說花市上了。

  臨近春節,香港人都喜歡按照習俗購買年花,取其“花開富貴”之意。

  那香港的花市和江門的花市有什麼不同?人們可以趁到香港過新年的時候去人潮擁擠的地方年宵花市湊湊熱鬧,看看那金橘、水仙、牡丹、芍藥的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據說桃花能為未婚男女帶來“桃花運”,連著葉子的柑桔則代表姻緣“開花結果”……

  哎!不說這麼多了,喉都幹了,喝點水,自己查閱吧!我們江門可是有數不清的習俗哦!~~

春節的小學作文 篇3

  新的一年馬上就要來了,在迎接新年的時候,我也在迎接春節。這幾天我就製做一份新年表,上面寫著我每天要做什麼。

  放寒假後的一個星期裡把作業全部做完,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一就和老爸和老媽一起去香港玩,玩遍香港各個有名的角落,特別是我夢寐以求的迪士尼樂園,玩完之後,打電話給外婆,讓她和我們一起在廣州過春節。

  春節第一天,家裡漂漂亮亮的,把家裡掛上幾個紅燈籠,換上紅被子、紅色的床單表示喜慶祥和,還要把門口兩旁擺上兩盆桔子樹寓意吉祥如意,在把門上貼上整齊的對聯和威武的門神來保一年平安,一切都顯得那麼喜慶。

  過年的時候,我還有一個希望,那就是我們小孩子最想要的—壓歲錢啊!我希望今年春節可以多收幾個紅包,那樣,我就可以把錢存入銀行,等長大後,就可以拿來用,自己供自己上大學了。不在讓自己依靠父母,那比什麼都好!

  過完春節,離開學還有一個星期的時候就到廣州有名的地方去轉一轉。最後兩天休息一下,做好迎接新學年的準備。

  我多麼多麼想每年的新年都像我設計的新年一樣,全家人一起開開心心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