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節的小學生作文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描寫春節的小學生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描寫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1
春節,是一個熱鬧的節日,家鄉的春節,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息。
街道上,有許多穿著鮮豔衣服的人,小孩手拉著手,在路上蹦蹦跳跳,中年婦女挑著擔子,趕著去寺廟,老年人走在街上,熱情地與人寒暄。
繁華的商店街道東西應有盡有:臭豆腐、豆花、冰糖葫蘆、四果湯、奶茶、麻辣燙等等都令人垂涎欲滴。
家家戶戶換上了紅紅的春聯,貼上了象徵吉祥的“福”字,掛上了又大又圓的紅燈籠。人們提著禮品走訪親友,小孩子歡喜地緊拽著鼓鼓的紅包。大人們忙著洗菜、切菜,準備著豐盛的晚餐,小孩子則在一邊目不轉睛地盯著,爭當第一個品嚐的人。
傍晚便是更加熱鬧的時刻,大人們買來了煙花爆竹,小孩子們則躲在門邊,捂住耳朵看著天上美麗的焰火,發出一聲聲驚歎。
小孩子們此刻聚在一起,討論著一些有趣的事情:今天得到多少壓歲錢,父母一起去哪裡玩,改天一起去找一個秘密基地……
夜晚的街道熱鬧非凡,村裡傳出一陣陣熱鬧的鑼鼓聲——原來是廣場上開始演戲了,人們如潮水般地“湧”向廣場。一時間,廣場上聚滿了談笑風生的婦女,說悄悄話的小朋友,嘮叨家常的老人們……
到了深夜,戲劇結束了,可是街上的火紅春聯仍舊彰顯著濃濃的春節氣息。
如此熱鬧的場面,組成了一副家鄉圖!
描寫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2
春節年三十的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在外面放鞭炮。我們買了許多鞭炮,有地雷、竄天禮花、摔炮等……我先拿了一個地雷,點燃導火線,我就立馬跑到了別的地方。地雷已經開花了,砰砰的聲音,不低於排山倒海了!
我爸爸拿了一個竄天的炮。我覺得非常奇怪:它為什麼叫竄天呢?難道是它能竄到天上去嗎?我繼續疑惑不解的看著:爸爸點燃導火線,便跑到了我這兒。那個竄天的`導火線燃了起來。我疑惑不解的看著,只見:竄天一下子轉了起來,它身邊燃著火花,等那些火苗快沒的時候,目瞪口呆的景象發生了:那個竄天突然飛了起來,在空中又燃起了火花,那火花比那時更旺更焰。
這次春節給我留下了許多不解之謎:為什麼那個竄天在快到的時候又飛了上去,而那些火焰也比以前的旺?當然,這次春節給我留下了許多好記憶、些許快樂、還讓我忘都忘不了這次的春節,這次的放鞭炮。這個春節的放鞭炮成了我心中永遠都忘不了的記憶,給了我許多問題,也給了我許多快樂。這就是我春節的記憶呢。
描寫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3
今天,雖然只是陽曆一月十四日,可我和兩位哥哥已經迫不及待地放起了鞭炮。
鞭炮的種類可多了,普通鞭炮有大紅鷹,小雷公等等,高階鞭炮有一種能夠一下子把鐵皮筒炸上二樓。
我先拿起一包大紅鷹,點著扔出去,“轟”的一聲,突然間飛沙走石,過了幾分鐘,我們才上前去看,哇!連邊上的大石頭也被炸黑了。
我的二哥拿起一支高階鞭炮,點著放入易拉罐,“轟”的一下易拉罐碎了,我們大吃一驚。
大哥不服氣,又拿來一支菸花放了起來,煙花飛上路邊的一棵大樹,好幾只鳥從樹叢中驚飛出來,飄下來幾根羽毛。
媽媽把我叫回了家,媽媽說,只有初一,初二和初三三天可以盡情地玩,其他時間每天只能玩一會兒。
過年真好玩,我多麼盼望初一快點到!
描寫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4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轉眼間春節又到了,在春節裡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收壓歲錢……,讓我們來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貼春聯這幾乎是過年家家戶戶都會貼的,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是用以辟邪,後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掛在門旁於桃木土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在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意味著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
春節裡,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一隻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於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後發出很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隨著環境的汙染、很多地方已經禁止放鞭炮了,估計以後這個習俗在很多地方也就見不到了。
過年收壓歲錢是我們小孩最喜歡的事了,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壓歲錢就可以壓住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
描寫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在江門,那裡,每年春節,市民們舉行的活動可多了!
農曆年的最末一天稱除夕,江門習俗稱“過年”。
除夕前人們就忙碌各式年貨了:買雞、鴨、鵝、魚肉、衣飾、傢俱、器皿、畫、春聯……樣樣都有。餐桌上擺的大魚大肉和糖果,讓人直流口水。
人們還會買柑桔、青橄欖那些象徵吉祥如意的水果。
舊俗過後,男的必新理髮,女的必“挽面”。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
春節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趕回來團聚。家裡還會吃團圓飯。
如果是晚農家的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這樣才能年年好運氣。
農曆二十三晚,俗稱小年夜,人們為表示灶君一年來保護各家各戶灶火不斷、飲食平安的謝意,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職時,特地給他賤行。謝灶要擺設貢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幾棵帶尾葉的甘蔗,還有炒米餅、柑桔、紅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請罪,請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就是謝灶。
說了這麼多,也該說花市上了。
臨近春節,香港人都喜歡按照習俗購買年花,取其“花開富貴”之意。
那香港的花市和江門的花市有什麼不同?人們可以趁到香港過新年的時候去人潮擁擠的地方年宵花市湊湊熱鬧,看看那金橘、水仙、牡丹、芍藥的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據說桃花能為未婚男女帶來“桃花運”,連著葉子的柑桔則代表姻緣“開花結果”……
哎!不說這麼多了,喉都幹了,喝點水,自己查閱吧!我們江門可是有數不清的習俗哦!~~
描寫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6
今天是正月初三,我來阿姨家拜年!讓我最難忘的,當然是放鞭炮了!我們找了一塊空曠的地方,表哥隨手抽出兩根“瑩光棒”,並小心翼翼地點燃,只見兩道煙火衝向天邊,膽小如鼠的我,遮住了耳朵,閉上了眼睛,還尖刻的大叫。可我身邊的小侄子,似乎不怕,還拿著“瑩光棒”揮來揮去,差點揮到了我!表哥把另一根“瑩光棒”,交給了我,我緊張地接過,至今火苗越來越大,還紛發出絢麗多彩的光芒,照耀著整個院子,似仙女散花一樣墜落在天邊!又一道焰火衝向天邊,像星星似的,點綴著天空,越過院子的籬笆牆,煙火衝向了我,我心裡忐忑不安,趕緊逃脫,它越過了我,把它的噼噼啪啪歌,唱得更響了。大家都圍了過來,讚歎道:“真美呀!”漸漸地,煙火滅了,之留下了地上的火苗,我輕輕地,把它們踩滅,可腦子裡還回憶著剛剛的情景!我看到家家戶戶都在放鞭炮!孩子們歡笑著,大人們在煙火下談心論地,希望新的一年,有新的好氣象!
美麗的煙火,不僅代表著新一年的美好氣象,更代表著家人之間團團圓圓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