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的小學生作文(通用8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樂山大佛的小學生作文(通用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樂山大佛的小學生作文1
炎熱的夏天,我和我的表弟一家去樂山看大佛。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地處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是唐代海通和尚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修鑿,歷時90年完工,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
沿著青衣江,遠遠的,我們看到了一座山,山上有座塔,我們越走越近,還看到了樂山大佛的頭和腳丫。
我們來到了樂山大佛景區,樂山大佛的身體龐大而結實,頭髮像許多個蝸牛殼,鼻子上面還長了青苔。我想:“如果樂山大佛會動的話,那我們豈不成了螞蟻了嗎?”看著這個龐然大物,我嚇得心驚肉跳。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海獅洞,我鼓起勇氣進去,結果裡面漆黑一團,什麼都沒有,我走到盡頭,實在是太黑了,我“轟”的一聲跑出了海獅洞。
我們離開海獅洞,順著臺階,來到了靈寶塔,靈寶塔的臺階很陡,我爬上了寶塔,站在一個很窄的臺階上往下看,啊!太可怕了!這時,我心裡有兩個聲音告訴我,一個聲音說:“小心點!快下來!”另一個聲音說:“別擔心,放大膽點!”於是我顫顫抖抖地走了一圈,又顫顫抖抖走下了寶塔……
我們離開了樂山大佛,眼看樂山大佛離我們越來越遠,我揮了揮手,向它告別。
樂山大佛的小學生作文2
今天我們學了《樂山大佛》這篇課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一課主要寫了四川樂山大佛的傳說:樂山大佛在四川省西南部,水流湍急、波濤洶湧的岷江,這裡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過往的行人,傳說,有一個叫海通的和尚,想保護江上的航船,於是政府就建造了這座石佛。你知道樂山大佛高多少米嗎?這個數字大的驚人,71米,就像一個小山坡一樣高,還像一個巨人。眼睛長33米,垂著兩隻62米的大耳朵,每個耳朵眼裡都可以鑽進兩個人呢!斜披垂掛的衣衫下,露出兩隻大腳,腳寬85米,如果讓人們一個挨著一個的排坐在他的大腳上,每個腳上都可以坐上一百來人。
你們一定會想,能建造出這麼大的石佛,那一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好長時間。是的,課文上說無數勞動人民,無數這個詞深深的讓我體會到建造樂山大佛的人數很多,都沒有具體的數字。經歷了整整九十年的辛勤勞動,終於完工。歷經上千年滄桑,到現在仍完好無損,可見我們的祖先對它的設計是那麼的巧妙合理,它們的智慧真讓我們後輩佩服,同時,感到無比的驕傲自豪,雖然中華民族經受了太多苦難挫折,但相信只要我們團結努力,一定會雄於亞洲,雄於地球!
如果有時間的話我也想去看看樂山大佛,去坐一坐摸一摸他的大腳,看一看到底是不是像課文中說的那樣高大、雄偉。
樂山大佛的小學生作文3
在舉國歡慶的日子裡,在祖國媽媽68歲華誕之際,我終於見到了全世界最大的摩崖石刻佛像——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青衣江、岷江和大渡河匯流之處,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如來坐佛。
當遊船橫渡青衣江時,只見江水十分洶湧、湍急,波濤漫天卷地般捲來,似乎隨時都會吞沒我們的船隻。
在大佛對岸的小島上遠觀,只見大佛的臉龐若隱若現,卻能看的出它的巨大:一些停泊在大佛腳下的遊船跟螞蟻差不多大小,人群只能看作密密麻麻的彩虹小斑點了。
隨著遊船緩緩經過大佛腳下,佛像清晰可見:彎彎的、又細又長的、月牙兒似的雙眼平視前方,望著樂山城,似乎在為人民祈福;眉中心有一顆紅色的痣,擁有立體感的大鼻子讓大佛看上去有了生命的氣息;深紅的、嘴角微微上翹的大嘴稜角分明、格外誇張。大佛端坐著,兩隻手搭在併攏的膝蓋上;它雙腿筆直,兩足踏地。無論風和日麗、江水如鏡,還是雷雨交加、波瀾翻滾,大佛依然心平氣和地面對眼前的一切。
遊船停滯不前,我也忘卻了身邊的一切,靜靜地仰望著眼前這位慈祥和藹的老爺爺,聽他訴說上千年的故事。
我為之驚歎,1000多年前,一個沒有任何大型工具的年代、歷時90年,居然能夠造出如此偉大的作品,竟這般的栩栩如生,真乃神來之筆啊!樂山大佛真是凝結了古代人民的雙手之巧與智慧。
樂山大佛,在我的記憶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祝願天下太平,大佛永世穩坐在江邊,用它博大的胸懷容納世間萬物生靈。
樂山大佛的小學生作文4
在去年元旦節我和小夥伴們來到了樂山大佛。之前我都是從大佛頭上觀賞的,而今天我要乘船參觀。樂山大佛坐落於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
遊船還未靠近佛像時,遠遠地看著大佛端坐在那裡。據船上的導遊介紹,樂山大佛開鑿於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度眾生而發起的。海通禪師圓寂後,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後,先後由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和韋皋續建的,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餘年。被近代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時船駛到大佛正面。從遊船上向上仰視,看見大佛身旁有兩尊護法武士石刻。大佛左側就是凌雲棧道的始端,全長有500米;右邊則是九曲棧道。
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5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佛像雕成後,曾有十三層樓閣覆蓋,時稱大佛閣,可惜毀於明末戰亂,被張獻忠的起義軍焚燬。
當船漸漸駛離樂山大佛,我發現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頭與山齊,體態勻稱,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雲。”之說。看見樂山大佛,我不禁想到李祚忠的“頭大與山高,足寬踏浪濤。千年仍未老,靜坐看朝朝!”
樂山大佛如此壯觀,背後卻隱藏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樂山大佛的小學生作文5
大家好!我叫蔡鈺淳,大家可以叫我蔡導。歡迎大家來到我國世界遺產——樂山大佛。今天就由我來向大家介紹樂山大佛,請多多關照。
你們看,前面就是樂山大佛了。
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大佛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21個,這1021個髮髻是用磨光的大石頭鑲嵌上去的。大佛雙耳垂肩,耳長7米,鼻長5。6米,眉毛也長5。6米,嘴和眼睛都是3。3米,頸長3米,肩寬24米,腳面可坐一百人以上。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大佛除了耳朵和鼻樑骨是木頭做的以外,其它則由紅沙岩雕刻而成。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造型莊嚴。樂山大佛於唐玄宗開元初年開工。
佛經中提到,彌勒出世就會“天下太平”,因此唐朝人特別信奉彌勒佛。當時,匯聚於凌雲山麓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每到夏訊時,江水如萬馬奔騰,直搗山壁,時常發生船毀人亡的悲劇。凌雲寺僧人釋海通看到這種情形,心中不忍,便決定募款修造彌勒佛大像,想以佛力鎮水,保護來往船隻的安全。
關於樂山大佛的介紹講完了,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觀賞,要做到文明遊客,不亂扔垃圾,亂塗亂畫。還有要注意安全喲。謝謝大家的支援和配合!歡迎大家下次再來。
樂山大佛的小學生作文6
從西昌回重慶的途中,我們經過了著名的旅遊城市樂山市,那裡有全球聞名的世界遺產——樂山大佛。它位於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河流處,是依凌雲山棲霞峰臨江的峭壁開鑿的一尊彌勒坐像。始建於唐朝開元元年,歷時九十年時間才建成。整座大佛高七十一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稱,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由於暑假裡人多擁擠,我們並沒有足夠的時間攀爬大佛,於是我們選擇了乘船遊覽。沒想到乘船的地方就是觀賞睡佛的最佳所在。從船票上的介紹我瞭解到了這尊睡佛全長四千多米,佛頭、佛身、佛足由烏尤山、凌雲山和東巖連襟而成。我抬頭望去,果真像一個人睡在江面上,仰面朝天,顯得慈祥凝重。
船緩緩開了,朝樂山大佛駛去,導遊姐姐告訴我們大佛的來歷。原來此處江水湍急、波濤翻湧,經常吞沒行船,危害百姓安全。唐朝時期的海通法師就請工匠開鑿這尊與山一樣高的彌勒佛像,用來鎮壓江河中的妖魔鬼怪。聽到這裡,神秘的大佛已經出現在我眼前,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是雄偉壯觀的景象啊!
整個大佛面對江水,眼睛細長,表情威嚴;雙手垂放在膝蓋上,身後的巖壁上還有很多小佛像的雕刻。在青山綠水的環抱下,大佛顯得十分壯觀。大佛的兩側峭壁間,開鑿了近乎垂直的階梯,許多遊客正在緩慢地攀爬前行,有幸能觀賞到古人偉大的傑作,我的內心感到無比震撼。
九十年的時光,凝聚著古代工匠們高超的建造水平和付出的艱辛,我對古時能工巧匠們的精湛技藝感到由衷地欽佩;也為中華民族有這樣輝煌的'歷史文化遺產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我們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有著許許多多世界文化遺產,將來我一定要走遍大江南北,遊歷祖國的名勝古蹟,向世界宣傳中國的悠久歷史文化,還要肩負保護歷史遺蹟的光榮使命。
樂山大佛的小學生作文7
險與美交集的樂山大佛突出一個奇,樂山大佛那高大巍峨的身影讓人讚歎,棧道與江水不得不讓人嘖嘖讚歎。
中午,我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樂山,在上面看大佛,無法全面地瞭解到樂山大佛的巍峨,所以我們決定前往樂山的佛下方正面觀看大佛。經過幾時的行程,已行了三分之一,時間也悄悄地到了十五時,這正是觀察大佛臉部的好地方。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佛碩大的耳朵,但對於整個大佛卻是那麼微不足道。簡直就像一個側立的大水盆,可以裝下三、四個人。鼻子高挺,面部慈祥,眼睛碩大,是常人的幾十倍。
時間不知不覺的來到了十八時,天色已經暗淡,這是距離下面平臺已經不遠了,但越發覺得險了。天色比較暗了,梯步又很陡,讓人覺得害怕。新跟著流水“怦怦”地跳,產生幾分恐懼。泯江水洶湧澎湃,並不是清脆的嘩嘩聲而是振耳欲聾的響聲,令人恐懼。十九時,我們終於下到了底端平臺終於可以好好欣賞一下巍峨的樂山大佛,人們平視只能看到大佛的雙腳,據當地人說這每一隻腳都可以坐上一百人,慢慢仰視,那兩隻碩大的雙腳像兩根巨大的石柱一般,高至天際,接著仰視,便是一個橢圓形的臉部,現在看來剛才那雙大耳朵顯得那麼渺小。石頭的眼睛越發越覺得炯炯有神,天已經完全暗了下來,隱隱約約聽到泯江水衝擊石岸,敲打著兩岸的沙石。風狂嘯著,映襯這洶湧江水,令人恐懼,大佛卻鎮定自若,似乎在應付江水,對抗著狂風。
天色已暗,我們他這返回的階梯。我們不得不發出對樂山大佛的讚美,對古代工匠的敬佩。樂山大佛“奇”字為重,“美”、“險”次之,令人讚美,令人崇敬。真是“前有古人,後卻無來者。
樂山大佛的小學生作文8
國慶節那天,媽媽說要帶我遊覽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最大的佛,那就是樂山大佛。第二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踏上了旅程,樂山大佛究竟有多大呢?
早晨,爸爸開著車,媽媽,妹妹和我坐在車上,迎著朝陽,穿過繁華的城市,來到了成雅高速公路上。郊外的空氣格外清新,路兩旁的田園、村莊、野花、樹林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一掠而過,汽車帶著我們飛奔向樂山大佛。
到了,到了!媽媽歡呼著,我也非常激動得大叫起來。一下車我們就來到了樂山碼頭,坐上輪船在江上遠觀睡佛和大佛。這可是我第一次坐輪船呀!我當時的心情又激動又害怕,但是終究興奮戰勝了害怕。我小心謹慎地來到船頂,原來船頂上已經有很多遊客了。這時,船開了,江上泛著水花,鳴著汽笛駛向大佛,爸爸這時拿出攝像機,對著美山美水一陣猛拍。導遊小姐也開始介紹樂山大佛,原來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於此匯合,佛像有71米高,水流直衝凌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過往船隻常觸壁粉碎。正在這時神秘的大佛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座大佛居然和凌雲山一樣高聳,多麼雄偉壯觀啊!我仰起頭凝視著大佛,心裡無比激動,這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啊!遊船逐漸遠去,一座巨大的睡佛不可思議的顯現了,形態逼真的佛頭,佛身,佛足分別由烏尤山,凌雲山和東巖山聯襟而成,氣勢恢宏,惟妙惟肖,堪稱天然絕妙奇觀。船到岸了,我們決定近距離接觸樂山大佛。
來到山腳下,我們沿著青石臺階,參觀了一個個的風景名勝,但我最想看的還是大佛,隨著人流我們終於來到了大佛的腳下。這時的我更加緲小了,好像一隻小螞蟻,我爬呀爬呀,在父母的幫助下,我終於站在大佛的小腳趾上了,爸爸不停地給我攝影,生怕漏掉最難忘的時刻。神秘的大佛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整個大佛是面向江水正坐著,兩隻手放在膝蓋上,眼睛細長細長的,表情很嚴肅,他的身旁有很多小型的佛雕像,在青山綠水的環繞下,大佛顯得更加壯觀,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樂山大佛。
天色暗淡下來,我此刻的心情平靜了下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古代的勞動人民用勤勞和汗水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那麼我們又該為後人留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