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小學生作文> 寫端午節的小學作文推薦

寫端午節的小學作文

寫端午節的小學作文推薦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寫端午節的,希望大家喜歡。

  寫端午節的作文(1)

  早晨,我還在做著夢呢,太奶奶就推醒了我,把五根絲線系在我的脖頸、手腕、腳踝上,每處五根。我疑惑不解地皺著眉頭問:“太奶奶,你這是幹什麼呀?”太奶奶笑眯眯地說:“今兒個是端午節呀,要給小孩子佩戴長命縷,而且是紅、黃、藍、白、黑五色的。”我仔細一瞧,還真是這麼回事呢!

  我轉頭看去,家人都已經起床了。奶奶和父親正在打掃衛生,還拿噴壺噴灑著藥水。後來才知道,噴的那叫雄黃水,是用來殺死毒蟲,以防孽生的。我看這風俗還挺有科學道理呢。

  我穿好衣服,向客廳走去。只見母親風塵僕僕地從外面買回了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頭,還有龍船花,並把它們紮在一起,放到觀音菩薩像面前,我聞到了一股幽香,那是艾草的香氣。

  哦,我肚子餓了。我跑進廚房,揭開鍋蓋一看,“哇!滿滿一鍋粽子!”我忙拿出一個熱氣騰騰的'粽子,剝開青色外衣,將又白又黏的粽子放進碗裡,撒上白糖,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那味道軟糯香黏,吃在嘴裡實在是一種享受啊。

  這時,奶奶走過來,邊剝粽子邊說:“我來給你講講端午節的來歷吧!”我興奮地點點頭。於是奶奶就繪聲繪色地講起來:“從前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被流放在外時聽說祖國被敵人佔領了,氣得抱著一塊大石頭投江自殺了。於是人們就把屈原的殉難日定為端午節。相傳這一天龍舟競渡是為了搶救投於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包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餵飽魚蛟蝦蟹,讓它們不去吃屈原的遺體。”真沒想到端午節還有這麼個悲壯的來歷啊。

  母親接話道:“南方人端午節流行賽龍舟,還要吃‘五黃’,就是黃瓜、黃魚、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粽子,還有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都要給孩子們佩戴香囊……”一說到香囊,太奶奶就大聲叫道:“哎喲,怎麼就忘了?我縫了兩天的香囊呢!”她手忙腳亂地找來了一個花花綠綠的香囊戴在我的脖子上,噢,香味怡人!

  吃完了粽子,我約了幾個小夥伴來到外城河畔,想象著賽龍舟的情景。我們手拉手唱著:“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寫端午節的作文(2)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搞得非常的,雖然天氣很熱,但是人們的的心情卻很興奮,過節的氣氛很濃。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著小船把竹筒裡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都是吃粽子和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麵都會被裹在麥餅裡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裡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著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說用來避邪驅蚊的,好講究啊!

  我想:過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過端午節,天天吃好吃!

  寫端午節的作文(3)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說起端午節,我還知道它另外的名字呢!如端陽節、詩人節、女兒節等。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了許許多多的著名詩篇,提出過許許多多愛國政治主張,但是楚王不採納。最後,楚國國土被侵佔,屈原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為了紀念他,祭奠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就把粽子和許多的好吃的投到江裡,目的是不讓魚兒吃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那天,我問母親粽子是怎麼做的,母親說:粽子是用翠綠、鮮嫩的蘆葦葉包著雪白的糯米和蜜棗包的,假如沒有蜜棗的話,能用豆子等代替。熟它,需要煮一個晚上。煮熟以後,剝開變成墨綠色的蘆葦葉,就能看見潔白的糯米和棗團在裡面,既好吃又甜,並且吃不膩。它既是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我又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過端午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