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孝道作文集合六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孝道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孝道作文 篇1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的事蹟另人震撼,孝可以讓家庭美滿,我們努力起來,讓孝在人們心田中迴盪,讓孝永不失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人更需要人們的關懷,在生活條件逐漸富裕的今天,好多老人缺少的不是金錢和物質,他們缺少的是心靈的關懷,他們害怕孤獨和寂寞,極需要和晚輩情感交流。
可是在今天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很多年輕人忽視老年人的存在,認為只要在物質上滿足了老人,便是孝順了,殊不知,老年人同樣需要交流,同樣渴望情感的關懷。對老人冷漠,無視他們的存在,其實也是一種暴力,一種家庭冷暴力,孝順老人,關心老人,這是一種天職,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不論你工作有多忙,不論你與父母相隔多麼遙遠,都要在節日的時候,在雙休日的時候,在父母想你的時候,需要你的時候,回家看看,不需要帶更多的禮物,父母只是想看看你,聽你談談工作,聽你談談家庭,這就是他們心靈最大的滿足!
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讓自己心靈得到很大的震動。她說,孝順長輩要乘早,不要等到了長輩不在的時候,空留遺恨!那時的後悔比什麼都心痛,以前,一直認為自己父母身體尚健,不需要時時去探望他們,總是找種種理由,為自己不去父母那裡辯解,現在想起來,覺得很是對不起他們,父母是那樣將我時刻掛在心上,不需要我的任何禮物,只望著我去看看他們。是的,父母是偉大的,無私的,但又是孤獨的,寂寞的,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愛他們,敬他們,就是這樣,我們也永遠報答不了父母的養育之恩!
其實,天下的父母是最能理解和體諒孩子的。無論你是多大的官,還是世間潦倒人,無論你是百萬富翁,還是窮困貧子,在父母的心裡,你都是父母的骨肉心血,你富了父母的也不想貪,你貧窮爹孃的也不嫌棄。唯一的一點就是孩子有孝心即是最大的安慰也。你有錢就多給,這也是應該的,天經地義的;錢少少給,父母也不會責怪,也不會有怨言。沒錢哪怕買個小禮品、哪怕是爹孃愛吃的一塊餅、一條魚甚至一粒糖,也是孝敬之心,父母也是高興的,我想天下的父母都是如此寬仁也。再退一步,你實在沒錢也沒關係,因為孝敬父母,並不完全在於錢物禮品,方式方法有多種多樣,關鍵在於你的孝道是否真心、誠心。
我認為:孝順父母不一定要有錢給父母才是孝心,而最重要的是做子女的要有孝道、要真心愛父母、讓他們歡悅、心喜、享受天倫之樂,哪怕你沒錢沒物,也應給精神上的奉獻,天下第一快樂事,首數父母俱存。要知道父母恩深終有別,父母之年,日日減少、年年不多、漸至哀老,近在眼前。如若父母百年之後,想盡孝道都來不及、後悔都太遲了。所以做兒女的應該在父母有生之年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孝順父母,從物質上、從精神上、從生活上、從心底深處去關愛自己的父母。
孝道作文 篇2
中華孝道園,洋溢著濃濃人文氣息的文化聖地,是江南一代的世外桃源,一顆鑲嵌在太湖之濱的璀璨明珠。
今天,我們全校師生便有幸來到了這個聖地,跨過一道高高的門檻,便入了園,內順著石階向前走去,兩旁不時閃現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充滿了江南韻味。不知不覺中,就步入了思恩廣場,一個龐然大物映入眼簾,原來是玉瓶,矗立在廣場中央,潔白無瑕,毫無一絲瑕疵,充滿了神聖之感。幾道水柱沖天而起,就像綻放的白花,帶起絲絲雨霧,彷彿象徵著深厚的恩情,讓人情不自禁抬頭仰望。
迎著柔和的春風,踏著歡快的腳步,我徐徐前進著,陣陣佛音劃過耳畔,此時,已處身於靜心湖畔,清澈的湖水隨風而行,如一汪純潔的聖泉,洗塵著我浮躁的心靈,讓我沉浸在一個超凡脫俗的深潭中。
登上一條長長的臺階,便來到了正法明大殿,處處都是充滿了佛教氣息的雕樑畫棟,走入殿內,一股神秘感撲面而來,一尊天工巧奪的佛像呈現在眼前:眼睛緊閉著,嘴角輕輕上揚,露出淡淡的微笑,慈眉善目,讓人心生親切之感,正是如來佛祖。這精湛的技藝不禁讓人歎為觀止。
離開殿堂,沿著山間小道向上而行,垂柳隨風飄揚,盪滌著春天的希冀。山石之間,一條清泉靜靜的流淌,發出悅耳的聲音,奏成了一曲天籟,淌入我的心扉。正在欣賞著這渾然天成的美景,也就到了江南石窟,三尊巨大的金色雕像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顯得格外顯眼,分別坐落於三個石窟中,在寬闊的廣場上,更是氣勢磅礴,雄偉壯麗。尤其是中央的觀世音菩薩,盤坐在一條威風凜凜的神龍上,眼睛微眯,儀態端莊,淡看世間一切,這恢弘的氣魄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時光悄悄地溜走,春遊也接近了尾聲,讓我對“孝”的理解更深了,都說百善孝為先,“孝”不是滿桌的山珍海味,更不是數不清的錢財,而是一杯淡淡的熱茶,一個溫暖的擁抱和更多的陪伴……讓我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點點滴滴,來回報父母無盡的恩情。
除了這些,我們還又玩了正法明大殿、先祖殿堂等景點,進一步瞭解了中華孝道園的歷史文化:威風的四大天王,慈祥的各方菩薩……也知道了中華孝道園的“孝”文化已傳了20xx多年,是聞名中外的,24位孝子故事講究了男女老少的尊老愛幼的風土風俗,讓我們明白“孝”文化是1600年前為了紀念東晉大孝子王裒而起源的,歷史廣為悠久……
而中華孝道園的各種工藝可說是慧眼獨具,匠心獨運。透過這次參觀,讓我真正懂得了“孝”的內涵,我們要善待父母、尊敬父母、順從父母,不違背父母的意願,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用實際行動來實踐“孝”文化。
孝道作文 篇3
"人們雙膝跪地,只崇拜天堂和他們的母親."北京大學前校長周啟楓在她母親90歲生日時為她下跪。那時,社會開始談論小事。
孝自古以來就在中國人心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儒家說“孝是一切美德中的第一位”。古人說他們會在父母死後回到家鄉。戴孝活了一到三年。關於孝道的流行故事從未停止過:虞舜的孝道感動了天堂,閔子塞穿著單衣為他的親戚服務,隋魯茲為他的親戚服務,甚至孝感市的名字也是從孝子的數量中派生出來的。北京大學校長在母親面前淚流滿面,跪了十分鐘。他感到不知所措,以至於其他人都哭了。不管他是否經常回家,他的長跪表達了他對母親的愛。看著錄影機裡母親苦澀的情感,一個人應該得到表揚而不是諷刺。
有了周啟楓的快嘴做法,很多人似乎理所當然的站出來質疑他的動機。有些人說為什麼有些人在看望他們的母親時拍照。有些人問為什麼有些人會錄製影片。更重要的是,當他們在影片中看到一個村民拿著一個著名的袋子時,他們馬上就猜到了這個村民的“身份”。疑惑、譴責甚至辱罵在網際網路上一個接一個地蔓延。這是我對這些網民的看法。同樣,鄭是的“孝子”,吳秀波是“男神”,但他周啟楓卻是一個“偽君子”,並斥責他。難道不應該宣傳和研究的也是孝道嗎?不管是誰,至少他為母親跪了十分鐘,那些罵他的人中有多少人給他母親洗了幾次腳?一個人做事情會有很多好處。不可否認,這次對母親的拜訪再次讓周啟楓出名了。然而,如果他能做我們沒有做過的事,他應該成為整個社會的榜樣。孝道不應該在人與人之間分配,每個人都有責任。
也許很多人認為平時很難孝順父母,太忙而不能回家,但事情並不像在家那麼難。我記得哈羅德,《一個人的朝聖》的老人,他為朋友旅行了87天,毫無準備地穿越了整個英國半島。這種源於內心的行為,沒有任何女性化和做作,往往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從現在開始,盡你最大的努力去實現孝道,去思考,去做,這樣孝道才能滲透到社會中!
孝道作文 篇4
何為孝?
一般人認為,只要對自我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我不反對這種看法,這是孝順了,只是這個孝順只限於父母罷了。雖然這種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
但此刻,這種看法也許會被人否認,因為許多家長都曾對孩子說:你要真的孝順我,就拿出點成績來。雖然此刻已不是什麼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時代了,但知識卻是要的,事業也總是要的。許多貧困山區的父母寧可累死餓死也要送自我的孩子上學,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點成績來“,那也是可謂盡孝了。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孝順的為什麼偏偏僅有父母呢。不可否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並且養育了我們,也許我們無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我們需要盡孝道。但我們又能報答教師的培育之恩嗎?不能。可為什麼我們不對教師也盡孝道呢。要明白,是教師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本事,給了我們機會,在教師的耐心指導下,培養出了大批的人才,我們為什麼就不對教師盡孝道呢?我們是應當的,我們需要以優秀的成績來回報教師的努力,我們需要才華來回報教師的培育,同樣需要以成就事業來證明自我。
孝道,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隨著時代的提高,也應當擴大範圍了。也許真的要我們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眾生盡孝是大了點,聽起來也覺得十分困難,可是整個民族養育了你,你是應當盡孝的;是許多許多的人給了你一個愛的世界,所以你也是應當盡孝的;是一切的生靈給了你一個美麗的生存空間,所以你也應當盡孝的。
成就事業方能顯出你的價值。盡你自我的努力,去創造屬於自我的輝煌,給生你養你的父母,給辛辛苦苦培育你的教師,給養育了你的整個民族一個滿意的答案,也許這是孝的一種吧!別人給了你,你就應當懂得回報別人,中國有句老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父母的盡忠盡責克盡奉養並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業,然後在自我的事業上默默地奉獻,用自我的成績與愛心來回報世界上的種種,這也是孝順了吧!
孝道作文 篇5
中華孝道園,位於武進太湖灣旅遊渡假區,面朝風景秀麗的太湖,背倚連綿起伏的群山,是個“世外桃源”。
踏進宏偉壯觀的孝道園大門,我彷彿來到了仙境一般,只見園內寬敞無比,坐落在中間的谷地,依山逐級向上,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依山依水的風景好不壯觀!
沿途走過的孝道長廊,裡面有許多孝心故事:“孔融讓梨”、“黃香溫席”……這不禁讓我背起了三字經:融四歲,能讓梨……
走過孝道長廊,突然,我眼前一亮,一些由石頭堆成的假山蔚為壯觀,原來那是蓼莪源,這可是古人對“孝”的最早認識啊!在旁邊,還有一些慈善竹,可能是為“孝”而種植的吧!
穿過蓼莪源,眼前豁然開朗,原來那是思恩廣場啊!在廣場正中,一個12米的白玉淨瓶正四處噴湧著蓮花形噴泉呢!噴泉如天女散花,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彷彿有一隻神奇的手拎了上來;噴湧出來的水花在陽光的照耀下,如鑽石般璀璨,又如水晶似閃亮,每次噴出的水花都令人想到: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而據說那是聖水,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去用聖水洗手,討討聖氣呢!看著他們的樣子,我也情不自禁地去摸了摸聖水,一股清涼立即湧遍全身,我彷彿感受到了聖潔、祥和的氣息。
穿過思恩廣場,就是淨心池了,它是水心蓮花形,素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這是一個非常清靜、可愛的地方。讓人一看就覺得溫馨而又美好。
繼續前行,走過菩提大道,右手邊就是我最喜愛的龍門石窟了,正中觀音菩薩高21。9米,兩手盤起,端坐於水蓮花上,在支撐她的二位龍王下,就顯得更慈眉善目,神態安詳了。在觀音旁邊,小龍女手捧蓮花,腳踏浮雲,如仙女一般翩翩起舞;善財童子手拿竹笛,腳前後交叉,似為觀音的平安、高大而歡呼,遠遠望去,三尊佛像栩栩如生,但都保持微笑,彷彿在歡迎人們的到來,但仔細一看,他們端莊的神情令人肅然起敬。在石窟前,還有一臺香爐,人們去了都不禁拜一拜,這樣體現了人們對“孝”文化的講究。
孝道作文 篇6
孝敬父母
孝!自古以來流傳千古的中華美德,在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反覆沖刷,仍能煥發耀眼奪目的光芒。然而,在當今社會似乎已經黯淡無存了!
此刻的青年,不專心學習,打架、逃學是屢見不鮮的了。有的,不顧父母的辛苦,回家後母親做的菜不合心了,抓起碗就往地下摔,一跺腳,指著父母的鼻子就“開戰”,什麼難聽的話都蹦出口了!有的還是網咖裡的“大地主”,一坐就是一兩天,不吃不喝,更談不上回家了!讓父母在家擔心不已、坐立不安就罷了,末了還得等父母三請四請的請回家,有時磨破嘴皮,到最後還被子女大罵一通,撞了滿頭灰。有的,揮金如土,把這種習慣當作闊氣的表現。經常不回家,父母的好言相勸全當耳邊風了,左耳進右耳出。好了一兩天,又不見蹤影了,還三天兩頭的打電話要錢,久不久還惹出了事。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吶!
難道,這流傳千古的中華美德就這樣被青年們“征服”了嗎?噢不,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我們不能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雖然我們沒有億萬家產送給父母,但我們能送一束鮮花;雖然我們沒有豪華的小轎車帶父母出門旅行,但我們能牽著父母的手陪他們散散步……其實父母的要求並不高,他們只需要一點溫暖。我們就應盡我們的潛力,為他們盡孝!
朋友們,你們捫心自問:孝,你們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