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西湖> 【實用】西湖作文六篇

西湖作文

【實用】西湖作文六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湖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湖作文 篇1

  今天,我們要到西湖去遊玩。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終於到了美麗的西湖。

  跨過斷橋,就來到美麗的白堤。這條白堤原名叫白沙堤,白堤兩旁栽滿了花,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紅色的蝴蝶花,黃色的菊花,沿著白堤一直延伸到遠方,一眼望不到頭。微風從左邊的西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走完白堤,就來到了錦帶橋。陽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像給水面鋪上了一層閃閃發光的碎銀。碧波的水波輕輕盪漾,又像是被揉皺了的綠鍛。一隻有著棕褐色羽毛的小鳥飛來了,停在一棵婀娜多姿的柳樹下,靜靜地站在那裡,似乎也被這美麗的景色陶醉了。接著,他又“撲哧”地拍了幾下翅膀飛走了。遠處的群山在乳白色的輕霧中若隱若現,彷彿罩上了一層輕紗。

  我們在這湖光山色之間流連忘返,都忘記了歸家的時間!

西湖作文 篇2

  我是一顆石子,被風雨打磨地全身光滑,帶著歲月的滄桑,靜靜地躺在西湖河畔。

  有一天,我醒來,看到一個穿著斗笠的人,戴著一頂草帽,撐著竹筏,竹杆在水中盪漾起陣陣漣漪。他高聲朗誦著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這聲音在西湖河畔久久迴盪,傳向遠方我又沉睡了。

  再次醒來,已經過了幾百年。西湖已大變樣,增添了許多把石椅石凳,還有了一片竹林,把西湖營造得像個仙境。突然,一個小男孩把我撿了起來,帶著我坐上小船,靜靜地划著,小男孩舉起手臂,風就把我全身包圍起來,呼呼作響,我看到了最高處的雷峰塔,耳畔邊彷彿響起;

  在下許仙,我就是的聲音,又有許多遊客乘著小舟,從我們身邊緩緩劃去,清風拂過臉頰,撫平人們內心的浮躁,這時他們平靜像我一樣。男孩又抓著我放到水中,竹筏慢慢劃,我在清澈透明的湖水裡遊蕩,西湖春色歸,春水綠於染。說的就是這幅情形吧。湖裡的小魚小蝦在互相嬉鬧玩耍,好一番愜意的樣子。

  不知何時,天已入夜,一絲薄雲掠過月亮,小船也劃到湖畔,男孩把我輕輕地放在地上,微笑地說:謝謝你陪我一起暢遊西湖的美景。

  作為一顆石子,我領略了西湖的絕世美景,我終於以石子的方式一賞西湖。

西湖作文 篇3

  杭州多情,西湖纏綿。如今我已離開杭州兩年多了,可蓋在我頭頂的那片荷葉卻從不曾飄落,在我的記憶深處搖啊搖;那柳條編織的花環彷彿孫悟空的緊箍咒一般,不停的在我夢裡反覆吟誦。

  “西湖明珠從天降,龍飛鳳舞到錢塘。”傳說古時候,玉龍與金鳳在一個島上撿到了一塊亮閃閃的石頭。它們用爪子抓,用嘴啄,日夜不停,將石頭琢磨成一顆明光閃亮的寶珠。不料被王母娘娘派人所盜。它們在與王母娘娘爭奪明珠時,明珠不慎滾落到人間,化做了水光瀲灩的西湖。玉龍與金鳳於是分別化做了玉龍山和鳳凰山靜靜地守護著西湖。

  也許當年選擇這所大學就是因為西湖的緣故吧。我骨子裡充滿著浪漫不安分的因子,幻想著在西湖邊與情人、友人風花雪月、吟詩作對,何等的愜意。還記得多次與朋友騎車去西湖看日出,一等一整晚,都不覺得困。胸中澎湃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豪情。然而最終,杭州陰霾的早晨始終沒有為我綻放希望的笑臉。惟獨那個少年向天空大聲的呼喚“我愛你”可謂是最大的收穫。即便如今物換人非,猶記得少年純真的心,只怕此刻早已被塵世染遍了顏色吧。

  也曾多次與同班同學乘車去西湖,步行而歸。沒有風度的男生們自己坐在位子上,讓僅有的五個國寶級女生承受著站半個小時的辛苦。女孩們撅起嘴巴,發誓下了車絕不搭理他們。可一到了西湖,頓時什麼煩惱、不愉快全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哪裡還記得方才的小心思。西湖,西湖,多柔情的字眼啊。如今只念上兩遍,心彷彿就會痛了。不夠紳士的男生們雖然身影早已模糊,卻又那般真切可愛。

  三三兩兩的,租了小船,每人拿一隻槳,兀自劃到三潭印月去。這時候,女孩們恍然發現,自己的力量如此渺小,那個槳原來這般的不聽話。男生們摩拳擦掌,終於得以在女孩們面前大顯身手一番。驕傲的公主看著藍天碧水,身旁相護的男孩,終於綻開如花的.笑顏。那一日,陽光明媚,春光燦爛無比。

  還記得西湖邊上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山,連綿蜿蜒。一日誤入其中,只見成群結隊的女人們一人揹著一個大袋子,彎著腰認真的在撿著什麼。不知是什麼樹,茂盛的高聳著。我腳下被什麼東西咯了一下,一滑差點摔倒。什麼鬼東西這麼討厭,正待發火,發現竟然滿地的栗子,一個個碩大飽滿。天那,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栗子樹啊。我興奮地叫著嚷著,與隨行的朋友們拿出身上所有能裝栗子的口袋,撿了個夠。回去大家的湊在一起,足有三斤多呢。也搞個糖炒栗子吧。大家面面相覷,可惜無人有這個天賦。那三斤多栗子就一直襬在我的宿舍,多日後,我聞到一股發黴的氣味才想起它們來。

  夏季的杭州酷暑難當,西湖就成了天然的避暑山莊。走在蘇堤的林蔭道上,心情舒暢,也就自然不那麼熱了。這時候,你會覺得鞋子完全是多餘的,大部分人都赤著腳有說有笑的走著,手上提著各式各樣的鞋子,全無淑女紳士形象,倒別有一番田園雅趣。腳底板踩在發燙的柏油路上,吱吱的響。不禁聯想起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的歡樂頌。這時候要是下一場雨,那是再感激不過的了。可惜杭州梅雨季節拼命下,沒雨季節乾著急也沒辦法啊。回到學校,只見自修室裡的同學一個個把腳泡在挖空了瓤後裝滿水的半個西瓜皮裡,還不時的把水更換一下。瓜農們怕是嘴都笑歪了吧。

  蘇堤、白堤、斷橋、長亭、楊柳、荷花……一系列的景物交織著我對杭州的情感。我懷念著西湖,就彷彿閨中的少女想著心上的戀人那般甜蜜,時而又伴隨著苦澀。還記得慕才亭前那深深的一躬,只願長眠於西湖的才女,芳華絕代的蘇小小得以寧靜地睡去吧。鶯啼枝頭,彩蝶翩飛,哪隻才是英臺羽化的身影?

  雷峰塔倒又起,不知那白娘子如今可還在塔底夜夜誦經?

  若有來世,我願化做一隻美人魚,在西湖底靜靜地遊著,等著,等待多情的王子一曲深情的笛聲喚回我對前世的記憶。

西湖作文 篇4

  20xx年的第一場雪紛紛揚揚地下著,我去到杭州西湖賞雪景。

  在路上,我望著車窗外漫天飛舞的大雪,彷彿看到一隻只白蝶在空中飛舞著,又慢慢停在地上。終於,我來到了期盼已久的西湖。

  我遠遠地望著銀裝素裹的西湖,感覺冬日的西湖與春日的完全不同。春日,我總能看到百花綻放的美麗笑臉和感受到溫暖春風的愛撫;而在冬天,唯有一朵朵傲梅在枝頭開放,只有凍徹入骨的寒風,和漫天的鵝毛大雪。

  當我走近了西湖,一把把長椅披上了白色的絨毯,遼闊的湖面不起一絲漣漪,水平如鏡。讓我最愛的是雪地上一幅幅腳印畫,有老人的,有小孩的,大大小小,也許每一個腳印都有一個美好的故事。我想象著那些腳印背後的故事,不知為何,寒風吹來,我並不曾感到一絲絲涼意。

  我陶醉其中,踏上了名不虛傳的“斷橋殘雪”。雪景下的斷橋,既顯得蒼老又有些淒涼。拱形的橋橫跨在湖面上,冬日裡白雪為斷橋裝點。站在橋上,我突然想起了一個悲涼的傳說——許仙和白娘子,說不定這斷橋就是在等許仙和白娘子的又一次相遇……

  我們都走累了,往前方的一個小亭子歇息一下,但我在那兒進行了一場雪中游戲,我打算堆一個迷你小雪人。我先小心翼翼地把雪捧起,揉成一個跟西紅柿般大小的雪球,又團出一個跟乒乓球差不多的雪團,安在大雪球的上方。接著找來了一根樹枝把它折成兩個又短又小的枝幹,插在大雪球的兩側。然後用一些碎石子當小眼睛,最後又用樹枝充當雪人的鼻子。我的迷你小雪人大功告成啦!

  我依然沉浸在小雪人的快樂當中,但走到湖邊看到一位撐船的老人,孤獨的和小船靠在湖邊,真像“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我的內心有點傷感。

  走過老人的身邊,這次的旅途就接近尾聲了。當我們走時,天又下起了小雪,彷彿想留住我們,我只能依依不捨地告別西湖。

西湖作文 篇5

  依靠著西湖邊的石柱,望著微泛漣漪的西湖面,微風拂過,心一下就柔軟了。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正是點綴天堂杭州的重要一筆。

  晨起,沉睡了一宿的太陽露出了身影,將整個湖面照亮了,點點陽光透過隨風搖曳的柳條縫隙,灑在輕輕曼舞的荷花瓣上,為幽靜的湖泊平添了幾分活潑氣息。

  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稱的西湖綢傘也漸漸在賞景的人群中顯現出來,從遠處觀望,似乎來到了宋朝時代。女子們撐著綢傘,坐在小舟裡相互嬉戲,嬌笑連連。路過白堤蘇堤,吟起、舞起了那些被人千古傳唱的唐詩宋詞。

  不知我們現在這些後人,還有幾人知道,曾經有一個朝代,在這裡興起,也在這裡滅亡。曾經多少文人墨客在這裡為風景宜人的西湖美景吟詩作畫。

  時光再轉,寂寞的清風吹過湖泊,彷彿在與不遠處若隱若現的雷峰塔訴說著書生與白蛇的傳奇故事。二人相遇在斷橋,曾經西湖十景之一的斷橋殘雪,伴著輕風,思緒又回到了現在。

  裸露著碎石的斷橋,清澈見底的湖泊,湛藍的天幕,隨風搖曳的荷花翠柳……好一幅美崙美幻的風景畫!湖中心有船隻劃過的痕跡。可以想象,觀景的遊客在疲勞之餘坐在船隻上品茶。正在那綠色、香郁、味醇、形美的西湖龍井,使微風還伴著茶香。

  眨眼,便到了傍晚,太陽落到了孤山的那一邊,取而代之的便是溫和的月光和清一色的路燈。在月光與燈光照耀下的西湖,更是流露一種神秘的色彩。

  這,就是既神秘而又被我們所熟知的西湖,有著千年歷史的西湖!

西湖作文 篇6

  陰雨滌樹綠正旺,清渠映柳波盪漾。漁舟穿橋折網忙,麻鴨兩點夏江上。儼然一碧瘦西湖!

  初識揚州,慵懶小城,尋常街巷,無古時商鹽富庶之痕,綠蔭頗多,但工整劃一,無古城之韻。入瘦西湖,源於朱自清一篇文章,想必有番風韻。

  從曲曲折折的小道上繞過密不透風的樹林,眼界開闊起來,一座座石橋靜臥於碧波之上,錯落有致,古色古香。每一座石橋都不同,但同樣給人以安心之感。河對岸有一道迴廊,白牆黛瓦,遊人倚在粗木柱上,眼望平坡綠植小憩。

  以青花瓷缸植養的荷花,繞著一座古樓,其名曰“熙春臺”。樓高兩層,古燈染暖了這古樸小樓,幾個典型江南水鄉的女子正身著金絲繡花長裙,手持琵琶二胡,欲攬客請賞古樂。眼雖靈動,膚雖如凝脂,但少了《西洲曲》中含蓄溫婉,不如俯身輕嗅荷花香,垂手輕撫芭蕉葉更富情趣。

  古樂之雅,已然無緣,內斂的瘦西湖,卻依傍柳美人的長髮暗送秋波。古人結髮相思,想必也會有雅趣之人折柳之發,置於瓷瓶中日日觀賞吧。

  麻鴨戲水,水波漾起,和在水中輕擺的小舟一般,靜靜的扇形水紋一點一點散開來,遠遠才停下。太陽輕輕滑入雲中,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瘦西湖溫婉如舊,濛濛煙雨更是添了幾分詩意。

  多渴望能在青石板路遙遠的盡頭,窄巷深處遇見一個像張愛玲那樣的女子,打一把油紙傘,穿著素色旗袍,笑著緩緩向湖邊走來。她能容我跟在她身邊,立於石橋上,聽她念著遠方的劉蘭成。也許正因為劉蘭成的負心,才有這段悽婉的愛情,才暈染了張愛玲的才情。

  假山上雲霧繚繞,雖是人工噴水造成的,但也有了“尤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怯之感,在水霧中瘦西湖更顯得嫋嫋婷婷了。雖非天成但也自成一體,古樸雅緻。紫薇開在石子路旁,一地落花,微風撫過,正是吹皺一湖碧水。

  瘦西湖,是不豐膄,但比之去杭州賞人海,確是個好去處。柔波點點,微風徐徐,儼然瘦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