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良好的習慣作文錦集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良好的習慣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良好的習慣作文 篇1
早上,我和媽媽坐在車裡。為了讓心情更愉悅,打發無聊的氣氛,媽媽打開了收音機,選中92.6音樂廣播,才剛聽完了一首歌,主持人就來報告一則尋物啟事,有人把一個包落在了計程車上,裡面有身份證、銀行卡等重要物品,請撿到的司機師傅與失主聯絡,並留下了電話。
我已經不止一次地聽到過這種尋物啟事了,丟失的物品確實很貴重,物品的種類也理所當然是各式各樣的了,有手機、平板電腦,還有百元大鈔。有時,還會把一個帶大箱子的電視、微波爐放在車上忘了拿,可見的這個失主是多麼稀裡糊塗。
這些物品倒是無所謂,丟了再買。可是如果要打車去考試的話,要是把准考證落在車上,那可就有大的麻煩了,就算是為了這次考試準備一年的時間也沒有用,沒有準考證,是不能考試的。遇到心地好的師傅,會盡心盡力的聯絡失主並送到,要是遇到一個不負責任的司機呢?那麼後果更是不堪設想。一次小考試不重要,但要是一場大考的話,這結果會影響著一生。
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從小做起;管理好自己的物品,由小見大。改掉自己丟三落四的習慣,要明白“得到的時候不珍惜,失去時,你就會覺得十分痛苦”。一個專家曾經說過: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的時間。但形成一個壞習慣,也是如此。重要的不止只是一件事,更重要的是一個習慣。好習慣是寶貴的。要繼續增強自己的所作所為 ,改正自己的不足習慣。做一個優秀的人。
良好的習慣作文 篇2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做個快樂的小書蟲》,讀完這本書後,我不禁對自己的閱讀習慣進行了反思,雖然我平時也很喜歡閱讀圖書,但是讀過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我在閱讀習慣上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讀書時過於快讀和不愛做讀書筆記等。
這本書主要講了從小就喜歡讀書並有“書蟲”綽號的寶藍透過邀約好朋友允熙、轉學來的媛靜組建名為“讀書三劍客”的讀書小組,參加‘讀書王’大賽。在寶藍的幫助下,貪玩、討厭讀書的.媛靜慢慢地喜歡上、愛上了讀書,不僅從閱讀中收穫了知識、獲得了快樂,還促進了同學間的友情,從而真正地懂得了閱讀的重要性,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英國作家培根說過的一句話:“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
透過讀這本書讓我對閱讀有了更新、更深、更全面的認識,我深刻地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圖書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而閱讀則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閱讀除了要有“樂讀”的態度,還要掌握閱讀的技巧,在閱讀過程中,做讀書筆記提煉出重要的內容,並把這些內容轉化為對自己有用的知識,摘抄書中優美的詞句、段落,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這應該就是我國詩人杜甫所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吧。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同學們讓我們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起暢遊書海,做個快樂的小書蟲吧!
良好的習慣作文 篇3
現在的學生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社會。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讓人目不暇接。每天的新聞資訊不停地充斥在每個人的大腦裡,即使是成年人還應付不過來。何況是小學生。
網路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工作、生活都離不開網路。學生很早就接觸電腦。電腦上有大量的資訊資料,有美觀逼你眼的圖片,也有變化萬千的遊戲……
剛開始上網,小學生最容易痴迷於網路遊戲而無法自拔。作為班主任,我遇到過學生因進網咖而忘了來上課;也有家長經常反映,孩子回家顧不上吃飯,也不出門找夥伴們玩,就躲在房間裡網遊戲,連續幾個小時都不厭倦。家長叫他吃飯,他就把飯碗端到電腦前,邊吃邊玩。眼睛死死地盯著電腦,玩不完一局,就不停止。有的孩子因白天父母看管的嚴格,在家不能玩遊戲,就等家長睡覺後,偷偷地跑去網咖玩一個通宵。第二天上課睏倦得抬不起頭來,趴在桌上睡大覺。老師制止也不聽。家長和老師共同做孩子工作,收效也不是很大。
有人做過統計,不少的小學生成了小“網蟲”,沉溺於網上,將90%的課餘時間用在網路遊戲上,做了網路的俘虜,不僅耽誤了學習,還出現許多自殺或殺害父母的兇案。
作為當了多年班主任的我,認為應該理性看待學生的上網問題。對於學生上網,不能一味地堵,堵,只會令學生反感,產生逆反心理。就像一樣東西,他越是想得到,你不滿足他,他就越是渴望。然後越演越烈,達到無法挽回的局面。我認為應該疏,讓學生適當學一些電腦知識,適時玩一會電腦。並以一分為二觀點來幫學生分析其利弊關係,幫助學生認清網路的作用不僅僅侷限在遊戲,它有更廣泛的作用。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它為己所用,而不能被網路遊戲牽著鼻子走,不能成為網路的奴隸。
那麼,怎麼才能讓青少年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呢?
第一,提前做工作。
在孩子年齡還小時,他們看家長玩電腦,自己就會湊上去看。看著好玩,也就想動手操作。這樣一來二去,就會被網路遊戲所吸引。我們大人還經常玩呢,何況幾歲、十幾歲的孩子,他們辨別是非、自我控制能力能不強,因此,更容易燃上網癮。
由此可見,上網前,家長或老師都要就提前給孩子打預防針。舉個例子:我兒子在親戚家看錶哥玩遊戲時,看著挺帶勁,感覺比較好玩。於是,他就自覺離開了電腦。然後,對我說的一句話:“媽媽,我看著遊戲好玩。也想玩,但終於孩子是忍住了,就離開了電腦。”兒子的話,讓我感動,也引發我思考。在孩子開始上網前,我就給兒子講過上網的好處與壞處,讓他明白電腦是怎麼一回事。讓孩子瞭解電腦不只是可以玩遊戲,它有更廣泛的用途。然後,你可以操作給孩子看,讓孩子瞭解電腦的其他功能,孩子就會漸漸明白用電腦可以做哪些事情,而不是侷限於遊戲。
第二,做好孩子的榜樣。
每當接到一個新班,我都會對學生講上網的好,也講因為上網玩遊戲而毀了自己的個案。然後,和家長做好溝通。要想不讓孩子沉迷與遊戲,除了提前打預防針以外,家長應做好孩子的榜樣。首先,自己就不能上網成癮。孩子在一邊寫作業,家長在一旁網上鬥地主。那麼孩子會怎麼想,又怎麼做呢?
其實,家長可以在網上讀電子書,可以看電影,可以畫圖,可以聽音樂,更可以在網上開部落格寫文章。如果家長能做好孩子的榜樣,那麼,孩子基本不會侷限於玩遊戲這片狹窄的網路功能。
我就是堅持在部落格裡寫文章,而不玩網路遊戲。每教一個新班,也教學生在網上寫文章,曾獲得河南省校訊通5次優秀輔導教師稱號,所教班級2次獲書香班級稱號。
第三,適時疏導,冷靜處理
如果學生真的上網成癮了。我們做班主任的就不能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大聲訓斥學生,而是在辦公桌或者周圍沒人的安靜空間和學生交流、談心,幫學生分析其上網原因:是家長因為忙而疏忽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得不到家庭溫暖,還是在學習或其他方面沒成就感,在網路遊戲中尋找成功和短暫的快樂感。找出問題原因後,對症下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內心深處醒悟,認識到過度上網的害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面對多元化社會,面對瞬息萬變的資訊時代,青少年上網問題仍是教育迫切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應引起學校、家庭、社會的重視。我們對學生的教育任重而道遠。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斷髮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