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七單元]寫一篇讀後感>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600字彙總七篇

讀後感的作文600字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600字彙總七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600字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後感的作文600字 篇1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讀完了這篇課文,我的心裡一直迴盪著這句話。西雅圖酋長和這個民族的人們對這片土地的崇敬感染了我,讓我開始以全新的態度,審視我腳下的這片土地。 一堆堆扔在路上的垃圾,一輛輛排放不少尾氣的汽車,一條條翻白肚皮的小魚,一座座破爛的化工廠,零星幾顆枯黃的小數。這,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現狀。可是幾十年前,幾百年前,這片土地是這樣的嗎?不,不是的。那時一定是青山綠水,柳綠花紅。如果我們能像印第安人那樣,視這片土地為神聖的,珍愛這片土地,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大地是我們的母親。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究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這句話果真應驗了。大地的皮膚被破壞,血液遭到汙染,汗毛被砍伐,骨肉被開發,遮陽傘出現漏洞,我們人類不也感同身受嗎? 這片土地孕育了我們,給了我們陽光、雨露。可以說,我們的一切,都是這片土地給於我們的,包括生命。她見證了我們的成長,給了我們美好的生活,可我們卻是這樣“回報”母親的,實在不應該!我們不應該因為懶惰而隨地亂扔垃圾,無視垃圾桶的存在;我們不應該為了獲得大量的資源而鼠目寸光的大片伐木,這樣是竭澤而漁,並不是長久之計。很快,地球就變的傷痕累累、烏煙瘴氣。 目光短淺的人們啊,快醒醒吧!大地是我們全人類的母親,我們應該做的,是孝敬母親而不是破壞。這片土地對人來說,是神聖的,我們不能恩將仇報!印第安人把土地視為神聖的,他們熱愛自然,與萬物和諧相處。其實,“神聖”的不應僅是“這片土地”,而是整個大地!心存“神聖”的不應只是“我們這個民族”,而是整個人類! 人們,行動起來吧!未來地球的顏色,灰或綠,是由我們決定的。要記住,大地母親的變化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和母親感同身受。

讀後感的作文600字 篇2

  開始讀這個故事,你會認為這是一個少年為主線的推理小說。甚至帶著一種奇幻的感覺。

  繼續讀下去你會發現你被作者帶入歧途。慢慢接近真相,仔細想想,蜘蛛會說話麼?真的有轉世麼?為什麼道夫只看到了這幾個人的轉世?

  其實這些都是道夫的幻覺,或者說是想像。

  不妨回憶一下我們的童年,你有沒有跟洋娃娃一起辦家家,對著螞蟻螳螂說話。當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又不想告訴朋友父母的時候,你會對誰說。當我們想到這些的時候,道夫的心理就變得完全可以理解了。

  他因為不小心,害得母親流產,失去了妹妹,也讓母親精神出現了問題。他無法接受這樣的真相,所以他幻想妹妹還沒有死,只是轉世變成了蜥蜴,回到了自己的身邊。接著,他的一句戲言,我希望你死,害死了S君,於是他又用同樣的方法幻想S君變成了蜘蛛,並且虛構出了一個被老師殺害的故事。然後,他嚇死了老爺爺,於是他再次用同樣的方法,幻想老爺爺變成了昆蟲。在他虛擬的世界裡,這些被他害死的人,都和平相處,友好共生。其實這是他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害怕和抗拒。

  故事當中穿插的巖村老師戀童癖的事件,恰恰是少年眼中迷惑不解,導致恐懼的成人世界。他寧願活在自己虛構的世界,扮演自己的角色,構造自己的故事。

  其實在我們小的時候,也幻想過如果事情不是這樣,該多好。我們也會編一些故事,安慰自己。有時候,這些故事就是成人口中的謊言。其實,作為少年的我們,未必是存心要去欺騙任何人,只是覺得如果事情是這樣,我就不會受到懲罰,我也不會揹負內心的不安。

讀後感的作文600字 篇3

  在寒假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三個“虎崽”的故事》。

  這本書主要講了主人公“虎崽”生活在20世紀湖南的一個小村子裡,他是一個膽小、瘦弱的小男孩,他還有一隻獵犬也叫“虎崽”,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主人公會與動物溝通了,並與狗“虎崽”發現了一隻真虎崽,因為小虎崽失去了母親,兩個“虎崽”與主人公姐姐,明旺老師一起秘密的養起了小虎崽,在救助小虎崽的過程,讓主人公學會珍愛生命,最後狗“虎崽”與小虎崽被獵人打死了,而華南虎也從20世紀70年代後滅絕了的故事。

  主人公真是善良呀!而有些人則把動物的生命無視——在一些地方有些人非法販賣野生動物,而這些動物有些還是國家一、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這些人就一個目的,為了錢。

  當讀到到華南虎已經被滅絕了,我的心情變得即難過又遺憾。如果當初政府不號召獵人去捕殺華南虎,不把華南虎列入黑名單,或許華南虎就不會滅絕。如果沒有人非法販賣野生動物的話,或許華南虎如今還存在。如果人類不打擾、破壞華南虎的生活,或許華南虎可以讓我們的子孫後代看到。

  而在我國境內的虎有四種:東北虎、孟加拉虎、東南亞虎以及華南虎。其中東北虎、孟加拉虎、東南亞虎是“無政府主義者”,在國境邊界地帶活動,可以從一個國家漫遊到另一個國家。唯有華南虎是我國獨有品種,也稱“中國虎”。可如今華南虎就這樣滅絕了,是多麼惋惜呀!

  “保護動物,人人有責。”這句不僅要說到也要做到。讓我們保護動物,為讓子孫後代也能生活在這生機勃勃的世界,為能讓更多動物在地球上生活不滅絕,為讓地球仍然美好吧!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保護動物十分重要!

讀後感的作文600字 篇4

  我一向對名著不太感興趣,往往是看了半截便將其冷落在旁。《城南舊事》不同,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我思緒起伏,多種交集的感覺同時在心頭湧現。

  《城南舊事》中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這部作品由五個篇章組成: 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兒落了,全文由一個人引起 — 英子,以她孩子般純潔的眼睛來看在北平生活的點滴,記載著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成長經歷,旁觀著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憑著她微妙的記憶,將年幼時圍繞她發生的生活舊事記錄下來。

  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裡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和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的往惠安館裡鑽;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著“小偷”的故事;她愛著自己的奶媽,望著她離去,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這本書的每一篇到結尾,主角似乎總是離開英子,像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我們看海去那個小偷,奶媽,最後連她的爸爸也離她而去了,當時她才小學畢業呢!看著無人修剪的花任意雕落,也為本書畫上句點。

  看《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為她不刻意表達什么,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介紹它自己。那樣的不緊不慢,溫厚淳和,那樣的安靜祥和,彌久恆馨,那樣的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之心。

讀後感的作文600字 篇5

  儒學的思想正日益滲入到人們社會生活和文化領域的方方面面。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每讀一次孔子,自己都能收穫很多的東西,比如:

  當讀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時,我懂得了要先行後言,莫言過其行,說與做是做人的兩個重要方面,無論何時何地,少說多做,說了就做,先做後說永遠是我們應該信奉的說話行事規則;

  當讀到“道聽途說,不足為缺時,我懂得了,一個傳聞,入乎耳,出乎口,不經過考證和內心的思考就說出來,委實輕率,不負責任,但現實中,偏偏又很多人,喜歡傳播這種小道訊息,飛短流長,看著鬧得滿城風雨,心裡竟會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其實,無論是從道德還是現實做人來講,這種心理行為,我們都應該擯棄。

  當讀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挺有感觸的,對父母孝順,是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最看重的道德要求之一,甚至常常拿是否孝順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判斷這個人是否值得信任,值得交往。“孝”是一個為人子女應盡的義務,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實中又有多少子女做到了呢近些年來,受西方所謂的“自主獨立”意識的影響,年輕人不願依賴父母的同時,也把孝的意識拋到了腦後,也許真到我們切切實實想為父母做點什麼的那一天,可能只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了。

  當讀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時,我意識到了,做人得將心比心,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也別硬塞給別人;自己想要站住腳,也得先讓別人站住了才行;自己想要有所成就,也得成全別人有所成就的夢想。

  當讀到“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時,一位仁厚長者的形象呼之欲出,他寬宏大量,與人為善,他教育弟-子們,要多看人家的好處,進步的地方,也許我們永遠都無法成就,也絕少擁有孔子那樣的胸懷,但我們應該儘量的從中汲取點什麼。

讀後感的作文600字 篇6

  最近我讀了學校推薦的一本長篇童話書——《尼姆的老鼠》。主要講述了一群以尼科迪默斯為首的老鼠被一個簡稱“尼姆”的科學機構抓去做實驗。它們經過藥品注射和種種訓練,具備了超強的智力,並且壽命要比普通的老鼠長好幾倍。後來,這群老鼠逃出了實驗室,來到了一個農場,並在農場的地下挖洞安家。老鼠們不僅偷農場的穀物,還將電線拉到洞穴,接通電源用來照明,還在洞穴的地面上鋪設地毯,過著舒適悠閒的生活。此時,老鼠們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決心不再當盜竊者,搬到一個罕無人跡的森林深處,開闢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當一個光榮的勞動者,自食其力。但有一些老鼠反對這個計劃,便離開了這個群體,還暴露了大夥的行蹤,使大夥遭到了尼姆科學家的捕捉。危急時刻,田鼠費里斯比夫人將這個訊息告訴了它們。於是,老鼠們制定了一個周密的搬遷計劃,提早離開了農場的地下洞穴,為了不引起科學家的懷疑,它們將洞裡的東西破壞掉,用土填住洞穴,另外又挖了一條通道,故意在洞穴裡面堆放著一堆垃圾,並有幾隻老鼠主動作出犧牲,掩護大家逃跑。老鼠們成功搬入新家後,從此翻開了它們生活的新篇章,開始了自力更生的生活。

  老鼠本是令人討厭的東西,但在作者筆下。老鼠卻有自己追求的目標和理想;有著團結友愛、勤勞勇敢、樂於助人的高尚精神。它們機智,善於思考,善於領導,熱情勇敢,充滿著活力,有著一顆善良的心……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把人類的美好品質透過老鼠給表達了出來,使老鼠變得那麼的親切可愛。深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不論是哪一隻老鼠,都刻畫得栩栩如生,令人難忘。

  我認為,現實生活中的人們也應該學習這種團結友愛、勤勞勇敢、樂於助人的精神。如果這樣,我相信世界一定變得和諧美好!

讀後感的作文600字 篇7

  今天下午,我在《新黑馬閱讀》上面又看到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最美好的禮物》。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年聖誕節,保羅的哥哥送給他了一輛新車作為聖誕禮物。有一天,保羅從他的辦公室出來了,看到有一個小男孩在他的車子旁邊走來走去。接著,這個小男孩抬頭看著保羅說:“先生,這是你的車嗎?”“是啊!這是我哥哥給我的聖誕節禮物。”小男孩又說:“我希望……”保羅以為小男孩會說有一個這樣的哥哥,可是,保羅錯了。小男孩說:“我希望自己也是這樣的哥哥!”保羅聽了很感動,問:“要不要做我的車去兜風而我那個呢?”小男孩高興的答應了。逛了一會兒以後,小男孩對保羅說:“先生,能不能麻煩你把車開到我家前面?”保羅微微一笑,想:坐一輛大而漂亮的車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氣的。但是,保羅又想錯了。小男孩三兩步跑回了家,不一會兒,他又出來了,還揹著一個殘疾的弟弟。對弟弟說:“看,這和你說的車子一樣,漂亮吧!總有一天,我會也送你一輛一樣的新車!”這時,保羅的眼睛溼潤了,這個時候,他才真正的明白了“給予是快樂的”這句話。

  我讀完這篇故事以後,心裡不覺的震了一下。心想:在生活中,我們認為交了新朋友是快樂的,受到老師的表揚是快樂的,得到一件喜歡的禮物是快樂的,可是,作者在文章中寫出了給予也是快樂的。給予會使人真正的快樂。我們應該給予別人一些東西,因為,給予是快樂的。就算是為了自己快樂,也可以去給予別人一些需要的東西呀!我們應該明白“給予是快樂的”這句話,明白它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