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西安作文300字合集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安作文300字5篇,歡迎大家分享。
西安作文300字 篇1
我的家鄉泉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家鄉的名小吃、木偶戲都名揚四海。而泉州的鐘樓也是非常有名的。
鐘樓位於中山路與東街、西街的交叉處,是市區的中心。它正對著不遠處的威遠樓。每天從鐘樓身邊過往的行人和車輛不計其數。以前爺爺家就住在鐘樓不遠處。每次到爺爺家,只要走出小巷口,就能看見鐘樓那亭亭玉立、潔白的身影。無論從哪個方向,不管何時,即使是在夜晚,行人都能看清鐘樓上時鐘顯示的時刻,而住在周圍的市民也習慣聽著鐘樓悠遠的鐘聲,感知時光的腳步。
如今,我的家鄉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街道變得寬闊了;以前矮小破舊的房子不見了,一座座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中山路在保持原有的風格上修建一新,就連以前有名的鐘樓百貨也早已變成了奇龍超市。
儘管家鄉的面貌在日新月異地變化,可鐘樓卻依舊不變,它沒有金碧輝煌,也沒有氣勢雄偉,它是那麼地普通。但正是因為普通,在高樓林立的喧鬧的市區反而顯得特別突出。它簡潔、清純而嫻靜。所以鐘樓在我心目中和所有泉州人的心中,總是難以忘懷,留下美好的印象。
西安作文300字 篇2
西安之行的最後一天,我們頂著烈日來到古城牆。西安古城牆是全國最長,儲存最完整的城牆。總長近14千米,普通人要騎一個小時以上,而我和老媽奇蹟般地騎完了這一驚人的路程。
我們借了一輛雙人腳踏車。我自信滿滿地跨上了後座,在外公外婆的加油聲中飛快地出發了。車輪在古老的石磚上面碾過,遠處的角樓若隱若現,燈籠隨風飄蕩,真美麗!我騎了十分鐘,發現在城牆上騎車可不是件容易事兒,地磚都“缺胳膊短腿”,震得我屁股發痛,肚子裡翻江倒海一樣。二十分鐘過去了,我感到差不多了,打算下來休息休息。可一打聽,我們騎了城牆的四分之一都不到!我震驚了,可旁邊的景色又把我吸引了過去。西安的樓房緊鑼密鼓的排列著,大廈直插雲天。我的胸中頓時又充滿了無限的力量。在我的鼓勵下,我和老媽艱難地度過了一個小時。還剩半個小時的路程,我和老媽漸漸有些體力不支了。我使出渾身解數把踏板踩啊,踩啊,把關於堅持的名言說啊,說啊,終於喘著粗氣撐到了終點!我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發出了勝利的吶喊!
雖然我的皮膚被太陽曬得好慘。但是透過這次獨一無二的騎行,我真正領悟到了“堅持就是勝利”的真諦!
西安作文300字 篇3
國慶節,我們去了古老而神奇的城市西安,領略了這座千年古都不同特色的美景與美食。
著名的回民一條街,不管白天還是晚上,人群川流不息,各地彙集來的人們都是來這裡品嚐各種各樣的美食,我們吃了羊肉泡饃,香香的肉夾饃,喝了酸酸甜甜的酸梅湯這些美味真是讓我回味無窮!
西安之最可並不是這些美食哦,而是聞名天下的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兵馬俑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是中國的藝術瑰寶。
穿過人山人海,我們到達兵馬傭一號坑參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馬車,馬車做工精細、色彩斑斕,讓人讚歎不已,那時的技藝水平已經是這麼高超;再往裡走,就是最壯觀的陪葬坑啦。一眼望去,所有的兵馬俑盡收眼底,此時的場景極其壯觀,一列列兵馬俑整齊地展現列隊站著,遠看都是一樣的,近看其實各不相同,有的眼望前方,好像在偵察敵情,有的低著頭,好像在思考戰略,有的精神抖擻陪葬坑十分得大,有不計其數的.兵馬俑有些已經被挖掘出來,有些還在地下,等待著修復。兵馬俑們還有一個秘密,他們其實是彩色的,因為氧化才變成了土黃色,色彩雖然褪去,但依然是壯觀一景。
西安,一個美麗而又古老的城市,真是不虛此行!
西安作文300字 篇4
7月2號上午10點多,經過一夜的期盼我們終於到了西安。
出火車站,第一眼看 到雨中的 西安。
抬頭,看見巍峨的明城牆,在 雨中,滄桑的歷史感被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有一說,沒到過西安的中國人不是真正的中國人,慚愧,我竟做了十四年的不是中國人的中國人!又暗暗高興,總算可以轉正了!
登上名城牆,站在這上面,肅殺的刀兵之氣,加上歷史的厚重,一下子包圍住你,讓你無法想象,它沉默地站在這裡,經歷了多少的風雨?目睹了多少士兵的 來來去去?又被血染出了多少壯烈?
陰天,歷史的蒼涼從明城牆裡滲出。瀰漫在我身旁,一顆心不由自主地沉重起來。
佔地372公頃的大明宮,如今卻只是廢墟一片,遠遠地望著這一大片的廢墟,從博物館的文物和圖片,從那一部三D電影,依然可以想象出它當年的盛況。安史之亂的這一段歷史,埋葬了安,史兩位的名聲,也拉動了唐朝大明宮作為陪葬品,使繁華無比的盛唐變得滿目瘡痍,國破家亡的意義,在這一刻體現的分外深刻。
也總算知道,為什麼會有“沒到過西安的中國人不是真正的中國人”這麼一說,只因為歷史,只有這裡的歷史沉澱,才能真正體現出中國的文化底蘊。
西安作文300字 篇5
今天,我和媽媽去參觀了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因碑石林而得名。它始建於北宋哲宗元祐二年,距今已有九百二十餘年的歷史了。這裡陳列著從漢代至明清各個時代的碑石、墓誌3000多方,是我國儲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
我一進大門,就看見了“西安碑林博物館”幾個大字。然後我和我媽媽走了一會。我突然發現前面有七個碑石展室,其中,我對第一室、第三室、第四室和第六室比較喜歡。
第一室裡陳列著唐開成二年刊刻完成的部儒家經典,即《周易》 《尚書》 《詩經》 《周禮》 《禮儀》 《禮記》等各種儒家經典組成“十三經”。
第三室裡陳列著各種書體的珍貴碑石。篆書有《美原神泉詩序碑》,隸書有《熹平石經》,等許多字型。
第四室陳列著蘇軾、祝允明等宋、明時期的名家詩文書跡刻石外,還有宋至清代的石刻圖畫,其中宋刻《長安城殘圖》等許多圖。
第六室陳列的碑石少數是元、明兩代士人寫的詩文作品以外,大部分都是清代詩人寫的詩詞歌賦,其中清聖祖玄燁林米芾的《賜吳赫書》等都是難得的珍貴碑石。
透過這次參觀讓我懂得了中華漢字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