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媽媽的童年作文三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媽媽的童年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媽媽的童年作文 篇1
和媽媽比童年!肯定是媽媽必定輸給孩子啦!很多人都會這樣想。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但後來在家裡的書櫃裡,我發現了一本陳舊的發黃的作文書,這本書沒有書皮,而是一張報紙當作書皮。這到底是誰的,應該是媽媽小時候的書吧!居然舊的那麼厲害!可我去打不開這本書,因為這本書已經黏在一起了,我大力的話,又怕把書中的字型給搞掉,我走到正在看報紙的媽媽,想讓媽媽幫我開啟這本書,可沒等我開口,媽媽就開口說了:這不是我的書嗎?天啊!這本書居然真的是媽媽的,這本書有多少年了啊?
媽媽小心地把書開啟,我又嚇了一跳 ,以為自己眼花了:書上的筆記居然比書上的字還多,上上下下都擠滿了紅色字和黑色字,每一也都是飽滿的,沒有一處空白的,媽媽說:這是你外公給我買的第一本作文書,現在居然變成這樣了!我非常想聽聽媽媽小時候讀書的童年,又問媽媽:媽媽,你看書都是有什麼方法看的?我看書的方法啊,可複雜了,首先,我先看一遍,把這本書的畫面都想象一遍。之後,我會拿出一支筆,再看一遍,在看書的過程是,我會把一些好詞好句好段給記下來,拿出一本本子給記下來,看完第二遍以後,我再回去非常深刻去看,之後,我回去改這本作文書。
那媽媽,你看過什麼書啊?我更奇怪了,那時不是沒有什麼書嗎?。我媽媽毫不猶豫地說:有很多啊!比如:《西遊記》、《聊齋志異》、《楊家將》、《岳飛傳》、《包公案》、《封神演義》我聽了,哇了一聲,心想:媽媽看過那麼多書啊,可書怎麼不在書櫃裡沒見到幾本呢?
我又問媽媽:媽媽,你在書店看過書嗎?
肯定啦!剛才說的幾本都是從書店裡借的!媽媽喝了幾口水,又說:有時,我把書店借來的書給做了好多筆記,之後,被書店老闆發現,只好把他給買下來。還好,你外公叫我那幾本不要做筆記,才完好的還給別人。說到這裡,媽媽還笑了笑。
雖然,我讀過很多書,我讀書的童年不像媽媽讀得多,像媽媽寫得多,不像媽媽讀得深。我的讀書童年是如此的簡單,只是在讀書的過程中想象一下畫面,非常少做過讀書筆記,可能是根本沒有。
我想:媽媽太厲害了吧,要知道,我的書可是沒有做過一次筆記,所以,我一定要改改我的讀書計劃了。
這一次,我知道媽媽讀書的童年是那麼厲害,我的努力加油了!要再讀書方面中在吸取一些經驗。
媽媽的童年作文 篇2
懷舊,是一種情結,是系在旅人胸前的一枚紐扣,時時閃亮屬於童年的光彩;是縈繞在心頭的一縷山風,在青青的山嵐揮舞回憶的衣角;是流淌在心底的清泉,時時流動生命的汁液,唱著歌兒流向遠方……
媽媽的小時候,像你這般大,天是藍的,水是清的,雨也比現在多,那麼那麼多的雨天,常常急壞了小小孩們。還沒等雨停下,就頂著麻袋鑽出了屋,那個時候沒有塑膠雨衣,也沒有傘。赤著腳在天井裡踩水花。雨徹底停了,就往外跑,三五成群去山腳玩。一路上,水牛快活地爬,細長的腳快速地劃拉。捉起一隻,就讓它在手心裡轉,有點像撓癢癢。不遠的大山經過雨水的沖洗,更加清麗,像畫家筆下的水墨畫,青黛可人。這樣的時候,我們都會光著腳丫,大聲呼喊:“我來了!”大山的迴音陣陣“我來了!”想起有部電影應聲阿哥,一直弄不明白回聲是怎麼回事。那個時候,我們沒有那麼多的為什麼,問過大人嗎?好像也沒有,大人們那麼忙,才沒有功夫搭理我們呢。
我們那個時候,好像沒有人管束,睜開眼,就往外跑,每每瘋玩得忘了吃飯。每當吃飯的時候,大人們就站在家門口大聲吆喝:“某某,吃飯了。”大長音拖得長長的,喊聲亮亮的`,彷彿整個村子都跟著喊。聽到了喊聲的孩子會迅速從田野裡往家跑,聽不到的還是瘋玩。餓了自己回家,大人已經到地裡幹活了,門沒鎖,就是鏈條掛在鼻扣上,翹著腳使勁夠著,自己進門。
夏日的午後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光,用水和好泥巴,開始玩摔泥娃娃的遊戲。每人一大塊,用手揉好,做成碗狀,口朝下,使勁一摔,嘴裡還要喊:“東北風,西北風,我的娃娃好大風。”看誰破的口大,就算贏了,別人的泥巴通通歸贏家。玩的聲音大了,吵得大人睡不好覺,就被攆走。這個時候,我們就去田野玩。太陽彷彿要把莊稼烤焦,火辣辣的,曬得皮疼,也擋不住我們玩的興致。滿山滿野地轉悠,找地塧上的好吃的。有一種小紅果,像小棗的,摘一顆填進嘴裡,特別甜。走得越遠,採摘得越多,近的都被別人採摘了。靜靜的午後,太陽亮亮的照著,小小的我們沉浸在山野間,奔跑在廣闊的大自然裡。
現在的我真想再聽一次大人們喊我回家吃飯的吆喝聲,可是,我已經成了當年的大人,那些大人又哪去了?今生再也無緣聽到了,一切都在歲月的烽煙中彌散了。
媽媽的童年作文 篇3
媽媽的回憶簿裡也珍藏著一份美麗而有趣的童年。
媽媽每天放學回到家,就放下書包,去釣青蛙餵鴨子。媽媽高高興興地來到了田野,一手拿著袋子,一手拿著棍子,上面還綁著一根長線,線的一端綁著一塊肉做誘餌,手一抖一抖的,誘餌便動了起來,青蛙見了,以為是蟲子,紛紛跳過來要吃。於是,青蛙越釣越多。
天也快黑了,稻葉上綴滿了露珠,鳥兒也紛紛在暮色中歸巢,鄉村升起了嫋嫋地炊煙,可是,媽媽的捨不得回家。
到了農忙的時候,稻穀收完了又要忙著插秧,媽媽又要到田裡拔秧。一次,拔了一會兒媽媽感覺腳上有點癢。就就把腳抬起來,看見一隻螞蟥在腳上吸血,喚來外婆,外婆用豆葉把螞蟥捻掉了。
夏夜的星空明淨澄澈,田野裡蛙聲如潮,插秧後的秧田水滿了,像一面面鏡子。媽媽和大姨又要去照泥鰍,大姨拿著手電筒走在田埂上,見了泥鰍,就用夾子夾住了,泥鰍扭著身子逃脫不得,媽媽便將簍子伸過去,大姨手一鬆,泥鰍就被落入簍中。一回,媽媽看見一條長長的像是黃鱔的東西,高興的趕快叫大姨過去夾,等大姨過來用手手電筒一照,發現是一條水蛇,嚇得她們拔腿就跑。
媽媽還會去小河邊撿田螺,有時,撿了很多家裡也吃不完,後來想了一個辦法就叫舅舅拿到街上去賣,舅舅把田螺賣完了分了點錢給媽媽,媽媽心裡很高興。
我發現,媽媽的童年跟大自然有關,大自然給予了媽媽童年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