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童年> 【精品】走進童年作文九篇

走進童年作文

【精品】走進童年作文九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走進童年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走進童年作文 篇1

  外公的家鄉在農村。聽外公講,在他小時候,秋天稻穀收割完畢,空曠的田野就成了他和小夥伴們的樂園。他們會一起在草叢中捉蟋蟀,鬥蟈蟈,在田野裡打鬧。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燜玉米的故事。

  每到星期天,外公和小夥伴們就相約去地裡燜玉米。首先要選好一塊平地,然後大家就分工合作,有的去挖坑,有的去找枯樹枝,有的到自家地裡扳玉米,還有的去找曬乾的土地。接著孩子們把找來的枯樹枝,擺放在挖好的土坑裡,把土塊沿著土坑的四周一層一層地加高,做成一個堡壘狀。一切準備就緒,大家開始燒火,先用火柴點燃乾草塞進堡壘裡,等第一次放進的枯樹枝,燒得差不多將要熄滅時,再第二次新增枯樹枝。這時,將連皮的玉米一個一個地放進堡壘,用長長的棍子把燒著的樹枝撥一撥,以免玉米被燜焦,最後小心翼翼地用土塊把頂部封住。

  玉米燜熟需要20分鐘左右,在這段時間裡,小夥伴們有的扳手腕,有的鬥雞,有的鬥草

  等到誰喊一聲:哎!玉米熟了呦。

  大夥變蜂擁而上,七手八腳地把香氣四溢的玉米挖出來,你一個,我一個,狼吞虎嚥地吃起來。總有人吃太快,被燙得眼淚直流,或者兩手換來換去,被燙得直叫喚。吃完玉米後,大夥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原來大夥的嘴邊、腮幫上滿是黑灰,成了一隻只大花貓。

  當暮色籠蓋了天空,村裡傳來大人們的一聲聲呼喚,小夥伴們才戀戀不捨地各自回家了。我多麼希望自己能夠穿越到外公的童年,和他們一起玩耍,一起燜玉米,嚐嚐那存在外公記憶裡的美味。

走進童年作文 篇2

  爸爸這一代人的童年和我的童年有著天壤之別。雖沒有我們現在這麼豐富多彩,但他的童年也別有一番滋味。

  爸爸跟我說起了他童年記憶最深的事情。爸爸上四年級時因為貪玩一次語文考試只考了七十幾分。這是他第一次考這麼差,十分擔心回家被爺爺打。爸爸思前想後,想到了改成績。他私下趁同學不注意,拿起紅筆模仿老師的筆記偷偷地把七十幾分改成了九十幾分了。他覺得自己弄得特別逼真,沒人會發現就高高興興地回了家。當爺爺問成績時,他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高興地報出了自己的成績。

  爺爺聽了高興壞了,忙叫他把試卷拿給他看。結果爺爺接過試卷一看,立馬把臉拉了下來,厲聲問道:“你把成績改了?”“沒……沒有啊。”爸爸吞吞吐吐地回答。“還沒有,你自己看,這一個數字怎麼有兩個深淺不同的紅色?”爸爸一看露餡了了,只好乖乖承認了。爺爺為此狠狠地責罵了他,還懲罰了他。爸爸說自此他再也不撒謊騙家長了,也認真努力學習了。

  沒想到爸爸小時候也很愛養小動物。我想我愛養小動物的這一特點肯定遺傳了他。爸爸最愛養小白兔。那兩隻兔子小小的,毛茸茸的,他十分疼愛它們。一日三餐時都要先喂喂自己的兔子。有一次他喂小兔東西的時候,突然想到小白兔不喝水會不會死,於是給它們添了一些水在旁邊。誰知沒幾天兔子拉肚子死了。爸爸可傷心了。後來他才明白兔子不需要喝太多水,它喝多了就會死掉。

  童年多麼美好的一個詞啊!不同的時代給人們的童年賦予了不同的色彩。我想這抹色彩在人們的心中永遠揮之不去。

走進童年作文 篇3

  聽爸爸說,他小時候家境貧寒,於是他就自己釣魚打打“牙祭”,改善改善伙食。

  那時候釣魚可不像現在這麼講究,釣魚的工具得自己做。幾分錢,買一個魚鉤,用尼龍線綁住。然後在線上串起5、6段粗鵝毛杆兒,用來在水中檢視魚鉤的動靜,最後找一根細長細長的竹竿,把線系在竹竿頂頭,釣魚工具便大功告成了。

  魚食兒在哪兒呢?有時候去曬穀場上的草垛邊上,挖幾條蚯蚓,有時候是用香油、棉絮和起來的一個小麵糰兒,又或者是前一天的剩飯米飯粒兒。帶上小網兜兒,就可以釣魚去啦。

  爸爸告訴我,釣魚的地點很有講究。同樣是一條河,得選一個魚喜歡生活的地方。一般說,在地勢平緩的河邊就可以。如果有一棵樹就更好了,樹上結了果子會掉進河裡,魚兒便會經常“光顧”這裡吃果子,這樣的地方容易釣到魚。樹下的水中,如果還有一些水草就更好了。魚兒會紛紛趕來棲身,確實,又陰涼,又可以吃果子,又可以藏身,水又不急,對魚兒來講就是最理想的“家園”呢?爸爸最喜歡在這樣的地方釣魚。

  魚兒在水中,也不會大量聚集,它們經常三五成群的到處遊蕩。想要把魚兒“邀請”過來,得用“美食”誘惑他們。通常,把米糠捏成團扔進河裡,不一會兒米糠就會在水中隨著水流散開,這彷彿在告訴魚兒們:“快過來、快過來,這裡好吃的多呢!”一會兒功夫,魚兒們便蜂擁而至,圍著水中的米糠大快朵頤。這時,爸爸把釣鉤穿上蚯蚓,悄悄沉入水中,靜靜的等待魚兒上鉤……

  突然,鵝毛猛地下沉,又迅速上浮。魚咬鉤了!爸爸一把提起竹竿。嘿,一條活蹦活跳的大扁魚。有時候也可能是銀光閃爍的鯽魚,有時候或許是笨笨的“虎頭呆子”、力氣巨大脾氣暴躁的“水老虎”……爸爸說,運氣好,有時候一上午能釣個一兩斤;運氣不好的時候呢,就需要靜下心來,耐心等待,一上午七八兩也是常事。雖然自己釣上來的魚很小,但是爸爸也會覺得很開心、很滿足。確實,老家門口那條清澈的小河,從來沒有讓他失望——回到家,他就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奶奶做的雜魚鍋貼兒呢。

  很多年過去了,雖然爸爸現在早已離開了老家,但他有時候還會和我提起家鄉那條小河、那清澈的河水和那些肥美的魚兒……釣魚,不僅僅是為了改善伙食,也是他童年的一大樂事。

走進童年作文 篇4

  這幾天我們學習了語文園地中“走進他們的童年”,引得我也對媽媽的童年產生了興趣,我立馬跑去問媽媽關於她的童年的問題,媽媽若有所思的想了一會,將我的全部的問題都回答了。

  我首先問了她小時候玩的是哪些玩具,她認真地想了一會,說:“那時候我們的玩具不多,但是都是自己做的,玩起來很開心,我再想想,額,我們玩過翻花繩,跳繩,沙包,毽子,不像你們,成天沉迷手機。”

  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腦海中浮現出媽媽自己認真的縫沙包和踢毽子的情景。我又問媽媽:“那時您最喜歡哪種玩具,它是怎麼玩的呢?”她思考了一會,說:“是毽子。”哦,原來是毽子啊,我知道怎麼玩,但還想知道媽媽小時候有沒有什麼新玩法,結果還是和我們一樣的玩法。我又問她:“您那時課後都玩什麼遊戲呢?”她說:“跳房子,我和你大姨、三姨、四姨、經常一起玩這個遊戲。”我點了點頭,又問:“那時您做過的最勇敢的事情是什麼?”她說“使自己一個人去井邊打水。”哎?媽媽原來這麼膽小啊!然後我像個記者一樣說:“謝謝您的配合!再見!”媽媽說了聲不客氣,就去做飯了。

  透過今天的採訪,我瞭解到了媽媽那一輩的童年,媽媽的童年可比我的有趣多了,不像我一樣成天玩手機。

走進童年作文 篇5

  每個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忘不掉的回憶。今天,我決定走進爸爸的童年,採訪一下爸爸,瞭解他小時候的童年是什麼樣子的。

  爸爸說,他小時候走的是泥濘的小路,路上有很多小坑,凹凸不平的,很不好走。學校的操場也比這好不了多少,一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大家都聚集到操場上,飯雖然都是淺淺的一碗,但碗底經常還會有很多沙子,吃的菜都是從家裡帶來的鹹菜,就算偶爾學校喝湯,湯上也總是會有一層又一層的蒼蠅在上面飛舞,可他們還是爭先搶後地去盛。

  爸爸小時候從來就沒有什麼正經玩具,過年時爺爺只給爸爸他們幾毛錢,去買幾個氣球來玩。我問爸爸,“你們小時候就只有這個條件嗎?”爸爸說:“唉,哪有你們現在的孩子那麼好?小時候有這些已經很不錯了。”是啊,比起現在這些奢侈的生活,我們完全體會不到爸爸他們小時候的困難。

  我又問爸爸,你們小時候最愛玩的是什麼呢?爸爸想了想說:“有一次,你奶奶給我們捉了幾隻老鼠,我和你的大爸爸和小爸爸圍著一個小池塘,一人拿著一根兩米長的竿子,把老鼠扔到池塘中間,等老鼠游到了岸邊,就用竿子把他給打下去,看著老鼠在那池塘中間掙扎著,我的心裡不知道有多高興,直到那老鼠被淹死,被累死了,我們才肯罷休。”我驚訝地問爸爸:“你們不害怕老鼠嗎?”爸爸說:“怕啥,我們那時候還烤青蛙吃呢!”我吃驚地叫起來“啊?”爸爸嘿嘿笑了,“我小時候哪知道青蛙是保護動物,能填飽肚子就可以了。”

  “哦,我明白了,你們小時候總是吃不飽啊!”我這才知道了,爸爸小時候的生活到底有多麼難。

  我又問爸爸:“那你們小時候都玩什麼遊戲呀?”爸爸說:“那就多了,比如打玻璃珠,鬥雞,打板子呀!我有一次,和你大爸爸來過一次‘鬥雞’,他憑著高大的身板向我撞了過來我差一點沒站住,往後跳了兩下,站住了腳,那時我就想:他身板那麼大,可不能跟他來硬拼的!我得智取!我正想著,你大爸爸又向我撲來,我猛地往旁邊一躲,他就撲倒在地上了。”說完,臉上都有了細微皺紋的爸爸,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我也笑了。

  爸爸的童年雖然沒有我們現在這樣物質生活豐富,但是正是因為它,爸爸才成長成了現在的樣子,那些歲月在爸爸的心中永遠是多姿多彩,美好如初的。

走進童年作文 篇6

  春天的氣息即將過去,夏日的氣息便以來到。

  今天晚上,是特殊的一夜。夜晚過後,平時很少與爺爺奶奶交談的我,今晚卻起勁了。

  爺爺每吃晚飯後,都會去河畔轉一轉,散散心,可今天晚上,爺爺卻在家刷鞋子,我坐著無聊了,走到爺爺跟前,話剛到嘴邊,卻被爺爺一個迴旋踢給踢回去了,說道:今天這麼自覺地來找我,是不是有什麼事呢?我回答道:還真有那麼一件事呢。爺爺,我想跟你一起聊一聊過去的生活。爺爺快活地答應。爺爺講到:我們講一下上學的事吧!我快速地點了點頭。於是,爺爺和我就開始講了:記得那是在1965年的時候,爺爺剛上小學一年級,因為條件不允許,所以小學的時候只好用五分錢來買一張紙,接著裁成一小張一小張的紙片來當作業本子,一天三頓飯,幾乎每頓都會吃鹹菜疙瘩和饅頭和水來填飽自己的肚子。當爺爺上初中時,學習成績就沒那麼優秀來了。一直在班裡的中上游,可是比起我現在的'成績要好多了。當到爺爺上高中的時候,讀了兩年高中,就開始去部隊裡當兵了,每一個星期回來一次,回家時,爺爺扛著一包袱的窩窩頭回來做一家人的口糧。可跟我們現在比起來,生活條件要好一百倍,一千倍甚至更多我們現在有父母養著,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可爺爺那時候衣食住行根本不夠,甚至可以說是吃不上飯。

  我們做為21世紀的花朵,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父母給我們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我們不應該在學校裡虛度光陰,欺騙老師、家長,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在欺騙自己,在對自己的學校、對自己的未來不負責任。

  夏日的風吹動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大腦,讓我與爺爺的交談中明白了不少道理。

  陪你一起聊過去,真好。

走進童年作文 篇7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豐富多彩的,爸爸的童年也一樣,不過他的童年和我的可完全不一樣,他童年的快樂是需要自己的勞動與付出才能得到的。

  我常聽爸爸說:“在我們那個年代物資匱乏,二八大槓腳踏車在我們那個年代都是很稀有的東西,只有條件好的人家,才買得起腳踏車,更別說給一個孩子買兒童腳踏車了。”

  可是爸爸小時候就很想騎腳踏車,他經常纏著爺爺給他買,由於家裡孩子們多,生活困難,能吃飽就不錯了,更沒有多餘的錢去買腳踏車。因為當時一輛最便宜的腳踏車就要普通人一年不吃不喝的工資才買得起。無奈之下,爸爸只好去找別人借腳踏車學騎。

  爸爸嘴巴磨破了,好話說盡了,才從別人家借到了一輛二八大槓腳踏車。爸爸得到腳踏車以後喜出望外,但是爸爸當時只有八九歲,這輛車對他來說太大了,爸爸只能歪著身子,跨在三腳架中間騎,這樣腳只能轉半圈。

  那個年代,沒有哪個爸爸有時間,耐心地教孩子騎腳踏車,爸爸只能自己學,一開始他經常摔跤,剛騎兩步就摔,腳被鐵絲勾破了,血肉模糊,手掌心被擦破了皮,但爸爸絲毫不放棄,扶起車子繼續騎,到後面越摔越狠,但他一點兒也沒想放棄。

  我越聽越慚愧,再想一想,我學騎腳踏車,爸爸媽媽給我買的是合身的兒童腳踏車,而且他倆當“左右護法”,從沒讓我摔到。

  爸爸說他摔倒了,又爬起來,爬起來了又摔下去,簡直是有點絕望了。

  我無法想象到底是一股什麼力量,讓爸爸如此堅持,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渴望成功的力量。

  因為爸爸知道他只有一天的時間能學,一旦他學不會,可能以後就已經沒辦法學了,於是他想一定要成功,這樣一種力量,讓爸爸無論摔倒多少次都不放棄,最終他成功了,在渴望成功的力量下,爸爸居然只用一天就學會了騎腳踏車。

  雖然那個年代物資匱乏,但是爸爸用自己的汗水換取了童年的快樂,爸爸那堅持不懈的精神是我學習的榜樣。

走進童年作文 篇8

  我想世界上每個人的童年都是與喜怒哀樂並存的,那是所有人最美好的時光,也是最難以忘卻的回憶,當然我的媽媽也不例外。今天我就採訪了一下我的媽媽,她給我講述了她童年的幾件趣事。

  媽媽說,她的童年是在城市與農村度過的,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姥爺家住在城市,而姥爺自己在農場工作。

  媽媽小時候在城市裡上學,她的成績是很優秀的,老師很喜歡她。父母於是乎便放縱了她的淘氣。媽媽說她童年最快樂的時光,就在放學的路上,一群小朋友相互嬉戲,追逐打鬧,回家後就烤紅薯、烤土豆,和家人、小夥伴們一起分享。

  媽媽說最難忘的是去農場玩,每到學校放假的時候,媽媽就坐著公交車去農場,路邊的風景非常美麗,有一大片金色的油菜花,有一塊塊紫色的胡麻地,有一片片高聳的玉米地,還有仰著高傲頭的向日葵。來到農場,媽媽瞬間就變成一個野孩子,上躥下跳,上房抓鳥,湖邊抓魚,上山挖野蘑菇,真是樂在其中。

  媽媽可是抓魚小能手,同她的哥哥,姐姐一起來到池塘邊抓魚,拿出小網兜,在網兜裡放些石頭與饅頭,讓大口張著放在池塘邊沿,手裡攥著一根繩子,蹲在池塘邊靜靜地守候,不一會兒看到一條進去了,兩條進去了,緊接著一群進去了,媽媽心裡面那個樂呀,然後快速地提繩子,網兜邊口收緊,那小魚全在網兜裡,小心地把它們倒進裝有水的桶裡,就這樣反覆幾次,水桶裡面的魚越來越多。回家後開始清洗,小點的魚和著麵粉炸著吃,酥脆清香,大點的魚燉湯喝,即營養又美味可口。

  媽媽小時候最鬱悶的一件事就是那次捱打,媽媽說那次讓姥姥打的三天都坐不了板凳,我想那是犯了多大的錯呀!

  媽媽繼續給我講著,那次因為期中考試沒考好,晩上還要開家長會。因為怕責罵,放學回家後,媽媽便沒跟姥姥說考試沒考好和家長會的事,她想著等家長會開完,再跟姥姥說忘記了,不就行了!可惜,媽媽的如意算盤被打破了,被矇在鼓裡的姥姥,吃完晚飯和平時一樣悠閒的出去轉,找別人嘮嗑,這時有個人問她,怎麼不去學校給孩子開家長會?姥姥一聽,覺得很奇怪,於是氣沖沖地回來問媽媽開這家長會為什麼不告訴她,媽媽一看,害怕了,說出了實情。姥姥氣得拿起笤帚就是一頓狠打,笤帚把都打斷了,然後便匆匆趕去學校開家長會了。

  媽媽講完這件事,非常嚴肅地告誡我,做任何事情不可以撒謊,不可以耍小聰明,遇到問題要勇於面對。

  媽媽的童年有喜也有悲,在農場的生活太有趣了,真是多姿多彩,讓人羨慕,不過學習生活也跟我也差不多啊!哈哈!

走進童年作文 篇9

  媽媽的童年我一點也不陌生,因為她最喜歡嘮叨我們這代人與她們那代人的區別,不經意間就會曬出她的那點陳年舊事。

  由於媽媽的媽媽當時家裡比較貧困,所以她的童年時代沒有什麼玩具,沒有漂亮的衣服,穿的衣服都是奶奶手工做的。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媽媽說她9歲時去菜場賣海鮮。因為我爺爺是漁民,每個月出海打魚回來就有很多的海鮮,奶奶負責拿到菜市場賣。媽媽就想幫奶奶減輕負擔,也想一起去賣。但是又怕同學知道了,笑話她。於是,奶奶每天騎車帶著她去附近的菜場賣海鮮。他們兩各蹲點一個菜場,爺爺的魚肯定是每次賣得精光。媽媽因此一個人學會叫賣:“叔叔阿姨們,這是我媽媽剛出海打回來的魚,可新鮮了,價格又優惠,買一點吧。”那些叔叔阿姨們看這麼小的孩子能一個人賣東西,而且還有用稱稱重量,並算出價格,找的零錢也一份也不差,都紛紛誇獎她,媽媽也是越賣越帶勁。

  還有一件特別有趣的事就是媽媽喜歡當小老師。聽說我舅舅那時學習特別差,現在的說法就是學渣吧。而媽媽是班長,在家裡特別懂事,就在家裡當起了小老師。有一次背課文,媽媽輔導舅舅,講了很多背書的竅門,結果每次舅舅都忘記。媽媽用盡方法,結果還是不會,急的舅舅哭了,媽媽也把自己罵哭了。

  媽媽講起她的童年真是滔滔不絕,我也百聽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