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童年的作文5篇
篇一:
匆匆地,時間不知不覺過去,兒子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一年多來,我由當初的緊張、焦慮變得從容不迫,原因就是:兒子所上的學校倡導先進的教育理念——適度教育。
兒子即將幼兒園大班畢業的時候,做媽媽的我十分擔心,因為他上的是公立園的蒙臺梭利班,漢字、計算的加減法基本不學。暑假裡,許多家長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而兒子什麼班都不想上,我也不想在學齡前就逼著孩子學習,以免讓他上學後產生厭學情緒。因此當兒子上學後,我很擔心他跟不上課。
事實沒我想像的那樣遭,孩子上學積極性很高,所學的知識也掌握得不錯,兒子的語文、數學老師都有很豐富的教學,他們班的孩子不用做大堆的作業就可以輕鬆掌握所學知識,特別是語文老師何鳳彩教法獨特,她是從高年級迴圈下來的一位中年老師,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告訴她閱讀可以有效地增加孩子的識字量,並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終生受益,因此她從一年級就抓起了孩子的閱讀。我基本上沒看到兒子在家寫過字,但是課本上的生字一聽寫他都會,到一年級結束兒子基本可以閱讀報刊雜誌了。數學作業也不多,孩子掌握基礎知識卻比較牢固。兒子讓我比較滿意。
一次家長會上,我聽到李慧軍校長的講話,才知道了濮陽市實驗小學是全國適度教育試點學校。不管在生活、工作中,凡事都要有個度,適度教育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前幾年提倡的的素質教育不聲不響地消失了,沒人能給下個確切的定義,適度教育改變了老師一貫橫向比較的觀念,更加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其實每個人的智商、所受的教育環境、個人的學習能力是有區別的,教育者本身應該因材施教。適度教育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讓孩子找回了快樂的童年。一年多以來,我的兒子學習愉快,學習成績良好。
在應試教育依然盛行的今天,濮陽市實驗小學率先倡導適度教育的先進教育理念,無疑於給現代學校教育指明瞭前進的方向,由此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雖不富裕,但是十分快樂,因為那時候家長不對自己施加學習壓力,學習是一種自願的行為,玩耍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現在,有多少家長在為孩子沉重的課業負擔嘆息,又有多少家長因為要求過高對孩子大打出手。我們曾經也是孩子,用心去理解孩子吧,因為他們是祖國的明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的行為代表著社會的進步。願適度教育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願每個學生都能成為適度教育的受益者!
篇二: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每當聽到這首歌,別人也許就會想到自己的童年。而我聽到這首歌,就會想到那次捉知了。
一個烈日炎炎的.夏天,媽媽說晚上和同學一起去捉知了,我高興極了,腦海裡想著知了到處亂趴的情景。晚上我和媽媽乘同學家的車,興高采烈的去抓知了。
過了沒多長時間,來到了一個小樹林裡。別看這個小樹林小,這裡的樹卻枝繁葉茂,把未完全黑了的天給遮住了。小樹林裡靜的出奇,好像趁你不注意就會從一棵樹後面冒出一個怪物來。啊--!我的一個同學突然尖叫一聲。怎麼啦?我們的關心地問她。那兒那兒有一條一條蛇!那個同學害怕極了,結結巴巴的回答。我們靠近一看,這哪裡是蛇呀,明明是一個粗管子嘛。我們笑了。那個同學迷惑不解地走近一看,見是一根粗管子,也笑了。這笑聲把小樹林裡的寂靜給趕跑了。行了行了,別笑了,咱們趕緊找知了吧。一個阿姨說。我們都不笑了,拿著手電筒,仔細的尋找起來。知了還不好抓?我自信滿滿。可是,沒過一會兒,我就發現我錯了,地上、樹幹、樹梢哪兒都找不到知了的蹤影。這到底有沒有啊?我又沮喪,又氣惱,可是看別人都抓到了,興奮地喊著:我抓到了一隻!我也抓到一隻!我又抓到了一隻!並且放到了裝知了的袋子裡。我只好站起來,拿著手電筒,仔仔細細的檢查每一棵樹。
嘿,這有一隻!突然我發現一棵小樹幹上有一個黑咕隆咚的東西在爬。我帶著興奮的心情走進一看,真是一隻知了。我的手立即伸向它,可是當我的手馬上就要碰到它的時候,手卻停在了半空中,它會咬我嗎?媽媽走了過來,怎麼?不敢抓嗎?誰說我不敢抓?我抓給你看!我在心裡給自己打氣:這有什麼難的?它還沒我的手掌大,我怕它幹什麼?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伸出手,把它從粗糙的樹幹上拿了下來。它的爪子拼命的抓住樹幹,可還是徒勞無功。我把這隻知了拿在半空中,拿手電照著它。它的幾條腿在空中揮舞著,好像在叫它的同伴快來救它。這隻知了的樣子和別的知了沒什麼不一樣,黑色的身體,黑色的眼睛,龍蝦一樣的背。它在我的手心裡慢慢爬著,癢癢的。我把我的第一個戰利品小心翼翼地放進了袋子裡。後來,我們的戰利品越來越多。走的時候,我還特意把一隻裝在一個盒子裡,想讓它變成一隻會飛的知了。
《童年》這首歌不僅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也讓我想到了這次捉知了發生的好玩兒的事。
篇三:
就在今天,我失去了一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但同時也得到了一張指向光明未來的地圖。
留戀著童年中的玩具,留戀著童年中的遊戲,留戀著童年中的一切一切
今天,我終於要和童年說再見了!到了十二歲,身體就會如雨後的新芽般快速生長,心也跟著一起成長。現在心裡裝的是什麼,我自己也不知道。每天都在與光陰玩耍,不知不覺玩過了十二年的大好時光,才恍然發現,我已經站在童年的尾巴上。
在最後一個屬於我們的節日裡,來一次特殊意義上的告別。於是,我和幾個好哥們相約回到了小時候經常去的公園,回憶著小時候的場景
公園裡,每個小朋友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而幸福的笑容,一個個純潔的聲音,都在敲打著我們內心的深處。在這裡,我們似乎又找到了小時自己的影子。腳步逐漸放快,不知不覺就走到熟悉的滑梯旁,遠遠地望著它,近在咫尺,卻彷彿又遠在天邊。
我覺得,它早已不屬於我。走吧,去再滑一次!我聽到了同伴的聲音。猶豫片刻,我們還是硬著頭皮走了過去。
人真的很多,排了一條很長的隊,可唯一隻有我這們這三個大高個插在小人堆裡,儘管大家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們,但童心未泯的我們還是加入到了長長的隊伍中。
終於輪到了我們!我不好意思下去了同伴的聲音再次傳過來,這次我倒是沒猶豫,身子一蹲,哧溜一下順著坡滑了下去,只是短短的距離,小時的記憶盒子似乎都朝我一個接一個撞來,我又似乎回到了從前,感到了從前的簡單、快樂,童年最後一抹陽光照在我們幾個燦爛的臉上。
六一,這個看到都令人充滿童心的節日,我過了12次,也只有這12次。這最後一次六一節,多少有些依依不捨,很不想告別這個快樂的日子,但更多的卻是一份自豪,因為,我不在是隻會耍著性子、鬧鬧騰騰的小孩子,與六一的離別,在真正宣告:我長大了!
我們曾經都抱怨著:如果只有童年就好了!但人都應該成長,如果時光停留在童年,那生命就因此而失去了光彩,成功而華麗的生命是要經過一次次蛻變才可破繭成蝶,前方還有更精彩的未來在等著我們,我們還要前進,不是嗎?所以,和童年的告別,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於是,我把童年儲存在裡,輕輕和它告別,帶著嶄新的自己和絢麗夢想走下去。那時,即使再多的困難也不怕,因為,童年的回憶已經成為我未來的動力。
那麼,再見了,我那無憂無慮、幸福無比的童年!
篇四: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光老人的腳步匆匆,轉眼就到了公元二零零六年。昔日懵懂無知的我,如今已長成一個翩翩少年了。
六月一日,我在學校裡與同學們一起度過了生命中最後一個兒童節。從此,我就告別了兒童,步入了少年的行列。我可以自豪地向人們宣佈:我長大了。
告別童年,我有了自己奮鬥的目標。小學的時候,我不諳世事,成天就知道玩,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做小動作,學習沒有目標,完全是跟著感覺走。憑著自己的一點小聰明,數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語文成績卻總是不理想,但我根本沒把它當一回事。記得有一次語文,別的同學都在聚精會神地答題,我卻和另一個同學講話,根本就沒有認真做,到下課該交卷時,我竟然還沒有開始寫。不知什麼原因,老師同意延時,讓我們幾個還沒做完的繼續做,我看別的同學都揹著書包陸陸續續回家了,心裡癢癢地,哪還有心思做呀,於是作文寫了三段,每段只有一句話,就應付了事,草草交卷了。後來老師把這件事告訴了父母,媽媽狠狠地批了我一頓。現在,我長大了,不再象小時候那樣得過且過,沒有目標了。現在的我,希望自己能夠成長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必須克服困難,戰勝自我。俗話說:不積畦步,無以至千里。我要從現在開始,端正態度,發奮學習,爭取更好的成績,為實現人生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告別童年,我自信了。小學時,不論學校裡開展什麼活動,只要老師不要求,我是絕對不會主動去參加的。總覺得自己技不如人,怕別人笑話。而現在不同了,只要學校裡開展活動,不論強項還是弱項,我都積極參加。就拿本學期學校組織的主持人大賽來說吧,雖然我知道自己在這方面根本沒有優勢,但還是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比賽結果讓我無地自容,真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下去——非但沒有取得好成績,還很光榮地拿了個第一。但靜下心來想想,我還是不後悔,首先透過這次比賽,老師說我的朗誦水平有了提高,其次是我看到了其它同學的實力,感受到了自己與他們之間的差距,這對我是一個莫大的鞭策。媽媽也說:重在參與。還說比起那些連參加的勇氣都沒有的人,我強多了哩。告別童年!
篇五:
我記得上小學時,有一次題目叫做《丁香花開了》.那時稚嫩的我,怎讀得懂這高雅韻味的題目.我更不知什麼是丁香花.老師一臉驚訝的說,那校園北側一排排的不是丁香花嗎?是嗎?那種或淡紫或純白的小花,那種散發輕輕馥香的小花,那片翁翁鬱郁的小花,竟然有這麼好聽的名字.我只知道,丁香花染香了我的小學時光,迷醉了天真年少的我...
五月的天,帶來初夏的習習微風,吹散了春的乍暖還寒.那一張張玲瓏的小臉露出了笑容,丁香花開了.小夥伴們圍著丁香數追逐嬉戲,偷偷折一枝含苞的花蕾,放在書桌頭,再懷著小小的憧憬看它靜靜的開放.那時,任何多餘的動作都是對這種純淨之美的一種褻瀆.就這麼盯著花苞,幾個小時,然後嗅著撲面的清香.夥伴們踏著地上的碎花瓣,歡笑著,從內心這樣一種享受藍天,花香,無憂無慮的童年...
關於童年的作文750字丁香雖香,但畢竟花太小.總不及桃花開放的熱烈,激情...你不知道,那大片大片的桃花是多麼的熱情和豪放.桃花粉的就像千萬個佳人嬌嫩的雙唇,個個炫眼,掛於枝頭,無異於世間最壯美的景象.白的不能用雪做比喻,只能是比雪更純淨的一種純美,滲透進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從高俯下,透過桃花的縫隙,俯拾而得盡是風景.那便是童年無憂無慮的我,在樹下盪鞦韆,跳皮筋,甚至玩那種硬殼蟲.桃樹給予我最多的記憶是夏日裡樹根旁的毛毛蟲.看著恐怖摸著毛茸茸的.全然不知害怕,只道極是有趣.用樹枝挑起一隻來,那小廝便打吊兒裝死,渾身棕毛,可愛死了...
桃花不及丁香那麼香,但校園裡有這樣多的桃樹,春天也總會飄香了...如果那次題目叫做《桃花開了》,我一定都會寫.誰與桃花沒有自己的故事...全都是爛漫的彩色與奇幻的線條,不似與丁香的情緣總夾著一分過早的寧靜與淡淡的感懷...
白駒過隙,當我再驀然回首時,我已走過童年...我到了人生的花開時節,但我仍舊走不出童年那陣使我迷醉的花香...花兒謝了又開,但香氣卻始終凝於我的心頭,就像曾經歡快的時光,即使一去不回,仍使我留連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