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關於伯樂的寓言故事

伯樂的寓言故事

關於伯樂的寓言故事

  伯樂,相傳春秋時人,以善相馬著稱。現在引申為善於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關於伯樂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參考學習哦!

  寓言故事《伯樂用馬》【1】

  伯樂善於相馬是很有名的。一天,他買到一匹千里馬,高興不得了,暗地裡發笑,說:“我能得到這匹良種千里馬,何愁不發財!”

  於是,他用千里馬拉貨。馬力足,運量大,無論颳風下雨,白天黑夜,都逼著千里馬拉車運貨。同時,還要它代牛耕田,代驢拉磨……

  由於過度勞累,千里馬就瘦得皮包骨頭,連走路也上氣不接下氣。伯樂仍要它日拉貨物,夜耕水田,不久千里馬就累死了。

  第二年,伯樂又相得千里馬一匹。他吸取了去年的教訓,把千里馬飼養於圈,倍加呵護,日夜伺候,同時在飼料中加強高階營養,把它養得白白胖胖。馬毛梳得光滑,馬嘴戴上金嚼環,配備了精緻馬鞍和韁繩,請名師製作了鞭子。

  有一天,他牽出千里馬去給客商送急信,但它卻蹣跚著步履,連百里也跑不動了,以致耽擱了一大筆生意。

  這時候,伯樂唉聲長嘆:“看來,我只會相馬,而不會用馬,永遠也發不了財啊。”

  伯樂訓馬【2】

  馬本來具有天生的素質,它的蹄子可以踐踏霜雪,它的皮毛可以抵禦風寒。它餓了吃草,渴了喝水,揚蹄奮起奔跑如飛好像騰雲駕霧一樣,這是自然賦於馬的本性。宮殿般豪華的房屋和寬大的高臺對於它來說都是無用的。

  但是由於伯樂的出現,馬的景況就完全改變了。伯樂曾因善於識別千里馬而聞名於世,後又從事訓練馬的行當,不久又成了遠近聞名的訓馬高手。

  伯樂訓馬的辦法很多,馬只要到了他的手裡就要採取了烙、餓、打、困的方法把馬治服。所謂“烙”,就是為了把馬的天生氣勢打下去,就用燒得火紅火紅的烙鐵烙馬,馬被烙得遍體鱗傷,沒了氣力,然後修剪馬毛,鏟削馬掌,烙上印號,這樣經過訓治,十分之二三的馬就要死掉了;所謂“餓”,就是為了訓練馬的耐力,餓了不讓馬吃,渴了不讓馬喝;所謂“打”,就是為了調整馬的奔跑速度和技巧,便時快時慢的控制它,用鞭子狠狠抽打,使馬按照人的意圖行進。所謂“困”,就是在馬受了這些折磨以後,再把馬關在馬廄裡,長期睏乏它,經過伯樂的訓治,馬死一半以上。

  莊子說:“馬在陸地上,吃草飲水;高興時它們就摩擦頸項,表示親愛;忿怒時,就背相對,互相踢蹋。馬所曉得的已盡於此了。等到把駕馬的橫木加在馬的身上,用遮眼的東西加在馬的頭上,使馬的行止齊一,馬方才知怎用眼睛斜看,不願就範,曲頸不伸,欲脫其扼,甚至猛戾抵突,吐銜竊轡,而不馴服。所以使馬曉得這些,失去了它們的本性,以致行動詭詐,近於盜賊的,都是伯樂訓馬造成的啊!”

  黑馬找伯樂【3】

  這天,一匹黑馬對眾馬說:“我要去尋找伯樂,你們要去嗎?”眾馬聽了說:“我們是千里馬,我們幹嗎要去尋找伯樂?你不是千里馬,找到了伯樂也不會成為千里馬!”

  但黑馬還是決定要去尋找伯樂。

  黑馬抖擻精神,踏上了征途。黑馬逢人就問:“你知道伯樂在哪裡嗎?”被問的人就說:“你要找伯樂,你是千里馬嗎?”黑馬說:“我不是千里馬,我希望讓他推薦我……”被問的人笑了一下,不說話了。黑馬知道那人嘲笑它,看不起它。但它仍在迢迢的路上奔跑著,馬不停蹄,翻山越嶺。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雖然黑馬辛苦,但它不僅沒有消瘦,反而因為長久的奔跑變得更加強壯,腿腳也更有力了。黑馬跑了許多路,還是沒有找到伯樂,於是它開始往回跑。

  黑馬回到原來的地方,眾馬幸災樂禍地問它:“你找到伯樂了吧?”黑馬說:“雖然我沒有找到伯樂,但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奔跑,我成了千里馬,更重要的`是,我發現我自己就是自己的伯樂。”眾馬聽得似懂非懂,便問道:“自己的伯樂?”黑馬說:“作為一匹馬,不能等伯樂來發現自己,要自己發現自己,自己成就自己!”這回,眾馬懂了。

  就在黑馬回來不久,伯樂就來了,伯樂把黑馬推薦到皇宮去了。

  伯樂與千里馬【4】

  韓信是我國曆史上一位出色的軍事家。他帶兵有方,可謂是百戰百勝,使敵人聞風喪膽,最後幫劉邦當上皇帝。應當說,發現這匹“千里馬”的“伯樂”真是功不可沒,不然這隻“千里馬”也會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啊!可慧眼神通的蕭何發現了這位足智多謀的大將。

  俗話說得好“千軍易得,一將難救”。幸虧發現了這匹千里馬,不然歷史也許會改頭換面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像韓信一樣原是窮苦潦倒的少年在日月穿梭中變成了一位威風凜凜的將軍,掌管百萬雄師,讓我肅然起敬。而救賢若渴的蕭何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能在察顏悅色中發現別人的優點,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伯樂”與“千里馬”永遠是息息相關的,缺一不可,不然會相互慨嘆。願世間有更多的千里馬,更希望有更多明察秋毫、獨具慧眼能夠發現千里馬的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