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初中語文《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遊記“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小石潭的各種景物,著意渲染它的寂寞、幽愴的氣氛,藉助抒發自己在貶官失意時的悲涼,悽愴的情感。編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評品味文章的優美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學習目標:
1、 引導學生順暢地誦讀課文,掌握文意,積累常用文言詞語。
2、引導學生鞏固學習,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體會課文寫景特點,揣摩借景寫情的寫法,提高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積累文言知識,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難點:體會借景寫情的寫法。
教學方法:
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徵,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誦讀法、課前資料交流、開放式討論、提問法、練習法。
教學物件分析:
學情分析:我所任的兩個班,學生語文素養參差不齊,有一部分學生樂意與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而另一部分學生則習慣於保持沉默,甚至思維“休眠”,因此不斷激發學習興趣獲得成就感很重要。
學法指導:
1、多形式的朗讀課文,培養語感;
2、藉助工具書和註釋,在自己領悟的基礎上與學習夥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採用師生互動的形勢,與作者同遊、與作者對話,體會借景抒情的方法;
4、人人都來當導遊,寫寫導遊詞,提高寫作口語表達能力。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而在他的誅多山水遊記中,《小石潭記》是傑出的代表,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無論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具有很高的價值,今天,我們再次走進小石潭,進一步去感受作者文中的景,心中的情。
二、走進作者,瞭解背景
1、 學生自由談對作家、作品的.掌握認知情況。
2、 教師視學生情況作補充,下發資料。
三、誦讀回顧,走進課文
1、 安排學生誦讀
2、 文意把握,(課堂檢測,完成練習,重在詞義、句意)
四、與柳宗元同遊
(一)合作學習,理解課文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寫法
1、 出示思考題:課文寫了小石潭哪些景物?它們各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2、 學生回顧發言,教師評議、板書。
(二)我來做導遊,向你介紹小石潭
小石潭有這麼多美景,那麼我們來做導遊,選擇課文中你最喜歡的一處景,設計一段導遊詞,可以發揮想象作形象描述,使遊客也產生愉悅的情感。(同桌之間互相做導遊,選擇優秀的給全班同學做導遊)
五、品味,與柳宗元對話
(一)、互動感悟,體會以景寫情
1、暢說感受:優美的景物總使人賞心悅目,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邊上,你會有什麼感受?
2、面對如此優美的景物,作者卻“悄愴幽邃”,你如何理解作者的這種感受?
(二)、與柳宗元對話:對於柳宗元此時的心境,請以“柳宗元,我想對你說”開頭與作者對話,勸解他直面挫折。
六、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的收穫
七、佈置作業
作業一:選擇一處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自然景物,按遊覽順序,寫一則遊記,要求寫出景物的特徵和人物的心境。
作業二:請擷取盛夏之景,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寫一段話。100字左右。
八、板書設計
小 發現小石潭 秀美 移步換景
石 潭水 清 側面描寫
潭 魚 可愛 動靜結合
記 源流 曲折蜿蜒 比喻
柳宗元 潭境 幽